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占察善恶业报经 9▪P4

  ..续本文上一页病,掷轮相说你该死了,你心慌不想死,还舍不得,还有六亲眷属,那你就求菩萨吧!拼命的求,拼命求增长生命,地藏菩萨就给你延寿。你所做的事情,你想把它做成功,求地藏菩萨加持。那你拜忏得拜到相应,所谓相应者,你掷到那个轮相全现是红的,黑的没有了,就是罪业没有了,全是善念,全是善心。

  【复次。善男子。若自发意观于他人所受果报事亦同尔。】

  不是为我自己求,我用占察轮给某某人求,他生病很危险的,我看他寿命尽没尽,一求。告诉你,他能好,那不要担心。说他不能好,你跟他是最好的朋友,或者你亲属,或者你自己的父母,那就替他来拜忏替他求。必须得他知道,跟他说明,我现在给你拜忏给你求,我给你拜地藏菩萨。他心里也知道,那才有效果,才灵。

  【若有他人不能自占而来求请欲使占者。应当筹量观察自心。不贪世间。内意清净。然后乃可如上归敬。修行供养至心发愿而为占察。不应贪求世间名利。如行师道。以自妨乱。】

  或者有些人不能用占察轮,他不会用,因为他没学过,可以给他代占。他自己不能自占,你可以代占,但是一样的要诚恳心,得跟他说明;但是不要贪世间名闻利养。不要说我帮助别人拜忏,求得个好名,或者得人的供养,这就不灵了。不但不灵了还有罪,有什么罪呢?欺骗,为名闻利养。凡是为名闻利养的一律不相应,你拜也白拜,那轮相也是假的,因为不是这样子。你必须得不贪世间名闻利养,内心是清净的,然后乃可以拜忏,给别人占轮。不是这样子,不可以给别人占的。要不应贪求名闻名利,这样子来行慈悲,行师道。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那自己妨碍自己,那是乱相。这个别把它看成跟世间算命、批八字,那是邪道。如果是把正法当成邪道的时候,效果不但没有功,还有罪,正法不正当去用也变成邪法。

  【若内心不清净者。设令占察而不相当。但为虚谬耳。】

  同时地藏王菩萨还跟坚净信菩萨说如果内心不清净者,他内心不是清净的,你就占察也不相当。设令占察而不相当,全是虚谬,虚妄错谬。这是最后地藏王菩萨嘱咐,你用占察轮可不能贪世间名闻利养,不能假藉地藏菩萨神通来说自己有神通了,这是不可以的,这是犯根本戒的。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一切所占不获吉善。所求不得。种种忧虑。逼恼怖惧时。应当昼夜常勤诵念我之名字。若能至心者。所占则吉。所求皆获。现离衰恼。】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一切所占不获吉善,所占的全不好,不论占多少卦都不吉祥,你所求什么都不满愿,种种的忧虑、烦恼、怖畏、恐怖,这说你业障很重了,你应当怎么办?昼夜,不分黑夜白天,昼夜常勤念我的名字。最后地藏王菩萨嘱托,你用轮相全不好,相应是相应了,都不好,那你恐怖了,这个事应当怎么办呢?昼夜的不要睡觉念我的名字,南无地藏菩萨、南无地藏菩萨。有的经有“王”字,南无地藏王菩萨,有的经没有。《地藏经》都是地藏菩萨,有的本子翻地藏王菩萨,有的没有王字,就是地藏菩萨。说你所求的都不得,轮相都是不吉祥的,这你更加忧虑了,更加苦恼了、烦恼了,这个时候一点办法都没有。那你就只有一个办法了,念我的名字,念我的名号,就能免这个灾难了。那你以后所占的从不吉祥变成吉祥,从求的不得就能求得,就能求得到。

  这就是占察相法的用法和它占法。如果要想学的,你还得好好的学。这个从这上讲,你占的时候可能还不会,得用那占察轮示范。但是没有拜忏的,你占了绝不相应,相应的也不是真的,这随便占的,因为地藏菩萨不现前的。等你拜忏了,拜到相应之后,心跟地藏王菩萨所说的法相应合了,这时候你用占察轮都相应的。看下半卷。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云何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

  这拜忏完了,业障消失了,可以修行了,想求大乘,发菩萨心成佛。前头上卷所说的用占察轮法,都是给末法众生,善根不具足的钝根的说的,那是善巧方便转化的一个方法。如果把障碍都消失了,没有障碍了,咱们经常说业障除了,业障除了善根增长了,这时候就开始修行了,没有障碍修行就可能成就了,可以趣向大乘。所以上半卷都是给下半卷修道者预备的,你照着上半卷去把罪业忏好,这个时候你开始修道了。坚净信问地藏王菩萨,我们忏悔完了,想求大乘,想成佛,应该怎么样修呢?进趣,向趣,向佛果,用什么方便善巧修行才能达得到?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众生欲向大乘者。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因修信解力增长故速疾得入菩萨种性。】

  地藏王菩萨摩诃萨言。有时候菩萨后头加个摩诃萨,就是菩萨之中的大菩萨,表示登地以上的菩萨都加个摩诃萨。一般的我们众生,我们现在的道友们,凡是受过菩萨戒的;再广泛说,凡是受过三皈的,都称菩萨。当你“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之后,你就是菩萨,因为你是佛弟子了。如果没受过三皈的,你自己看很多经,不能称佛弟子,还没入佛门;必须得受过三皈,正式入佛门,真正成为佛弟子,都叫菩萨。但是可不是称大菩萨,摩诃萨不能加。菩萨的名词很普遍,凡是发心的想帮助别人的都叫菩萨,帮助别人让别人觉悟的。因为这个菩萨的名字,菩提萨埵翻我们华言就叫觉有情,让一切有情都能明白觉悟。觉就是佛,就是佛法,能够觉悟明白佛法。

  因此坚净信菩萨就问地藏王菩萨,若想修行菩萨道得有个方便善巧,怎么样才能进入?地藏菩萨就告诉他了,若是有众生想求大乘的。大乘小乘就是一个心的关系,心不是完全为了自己,想利益一切众生,那就叫大了。你心光想自己得好处,不管别人,光想自己求得了生死,不管众生;你的心想让一切众生都了生死,自己生死了不了没关系,让一切众生都了生死,这是大乘心,这叫菩萨。那么要行菩萨道最根本的是什么?他的作业是什么?怎么样做法才是行菩萨道?

  根本的业,根本业就是怎么样去修。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因修信解的力增长缘故,速疾得入菩萨种性。要想成就菩萨怎么样进入?假使有一类的众生,要想行菩萨道成菩萨,那你先知道你所做的业,最根本的业应该怎么样做。所行根本业,业是用,最根本的用用到什么地方?所谓依一实境界以修信解。一实境界是没有境界的,这就是入法界。在《华严经》上说我想进入法界,法界就是一实境界。法就是心,心没有界限的。咱们常说法界法界,法界是无界限的,一切法没有界限。又者界就是心,心生一切法,在《华严经》的界就是心。一实境界就是一心,界即是心,无二无别的就叫一实境界。咱们一听到法界,法是生起一切法,什么生起的?界。界是心,心生一切法,一切法还归于心。

  怎么样能进入?一实境界是无境界的境界。什么叫一实境界?佛境界。佛境界是一实的,其他都是虚妄的。佛境界是什么样?无境界的境界。咱们的心有什么境界相?说我观察一下子,那个心不是,你现前的妄心。我们还没认得心,我们还不知道,我们还有个妄心、还有个真心。妄心是依着真起的,妄是因真实起的妄。妄本没有,生的,因为要对一切境对一切事。“心本无生因境有”,我们这心本来是不生,因为有一切境界相,我们才有一切心。境界是虚妄的,你那妄心也虚妄的。“心本无生因境有”,境要没有了呢?那心也就没有了。到这个时候“心亡境寂两俱空”,这两个都没有了,成就了。我们不是忏悔吗?这就真正忏悔完了,“心亡境寂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懂得这个道理之后,就知道一切诸法都如是。

  如果是所行的专讲根本,最初所行的根本,这个根本是什么?就是依着一实境界。当你发起信心,信心一觉悟,就是我们现在道友们信心了解,了解自己都在妄中,自己本来具足,跟佛没有差别的,无二亦无别。我们自己的心跟十方一切诸佛,乃至一切众生,这三种没有差别,就是一心。那你这个心怎么生的?心本无生。无生因境有,外边境界相有,所以心也就有了。等你境寂了,一切境界相都寂静下来没有了,心也无了。到你“心亡境寂两俱空”,这个时候一切罪一切善都不成立了,都没有了。

  最初所行的根本就是观心,心为一切诸法之本,或另一个名词叫一实境界。先修信心,这叫有了信心就觉悟开始,这可能跟大家多解释一下。现在我们信仰三宝,乃至于修行,这个是欣乐心,心求非常欢喜。欣乐心,不是信心。什么样才是信心表现呢?真正信了三宝的,真正有了信心的,有标准的。你自己感觉着我心里不起恶念了,一切恶念没有,全是慈悲,乃至于觉到我这个念头不对,觉知前念起恶,能止其后念不起者,入了信位了。当一起不好念头,马上就消灭,绝不相续,这叫有信心了,十信满心,登了初住位。登了初住位,能在三千大千界内示现化众生,这是华严境界。你那个心,你住住在心上,悟什么呢?悟着我们自己的心。开悟了,明心见性,就是悟得这个心。但依华严教义讲,可不是像禅宗讲一明心,开了悟就成佛了,那个没有,还得经过行菩萨道。没有不度众生的佛,哪个佛不度众生?不度众生成不了佛,必须得度众生才成佛。但是说到究竟时候,众生本无。佛度众生,佛看了众生是空的,让众生都入空境。佛看一切法都是空的,众生空不了,为什么空不了呢?因境有。所以诸法无生无灭就这个含义。

  最初所行的根本就是依着一实境界,这是我们的根本,一切众生的根本。但是在《起信论》讲,你从真如门起修一心二门。因为要度众生,把这一个心分生灭门、真如门。生灭门,一切诸法是生灭不实的,一切诸法皆有。从一实境界而分二门,一门叫生灭门,一门叫真如门,从生灭进入真如,这个道理《大乘起信论》讲得很多了。因为我们学佛的人,在你修行次第当中,第一个先要信,信而后就解,解就是学。现在我们大家就求解,解就是明白,明白了你去做就是行,行就是修行。不是明白就算了,还得照佛所说的教我们怎么样去做,我们依教奉行就去做。信了,解到了明白了,这个一般说就是开悟,悟了,有学的明白,有自己开发的自证明白。但是我们从学的明白就是解了,解完了去做,做就是行菩萨道,就是利益众生,就是修行;这个行字包括自利利他。

  

  

《占察善恶业报经 9》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