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教戒律,便是依据佛性平等的原则所制订—“上自诸佛圣人,下至微细昆虫,凡有命者,皆不得杀。”可是凡夫众生,私心未泯,一切道德法律,以人道为本位,杀人有罪,杀畜生无罪,已成举世公认的事实。这种“积非成是”,虽颠顸一时,终不免轮回报偿。兹录公案一则,以资儆俗。
顾锡畴崇祯帝朝,官居大宗伯。明亡后,居温州,被总兵贺君尧害死,沈尸江中。华亭县令张调鼎为顾公门生,某日请乩,顾公降临,示乩曰:“我于六月十六日,被贺君尧害死,投尸江中。”张问:“贺与师何仇?”乩示:“老夫前世乃天台山僧,路逢一蛇,以杖打杀,贺君尧即蛇之后身也。怨对相寻,因果应受。可语我儿,切勿报仇。”张立即派人至温州查之,果如所说。此事见《明史》顾锡畴传及现报录等,当属真实可信。杀生之业,这么可怕,还可不戒吗!
录自《醒世周刊》第五十七期
第十六则:因果循环的定律
据传说屎姑即汉高祖宠姬戚夫人也,她被吕后毒害而死于厕。《史记》吕后纪:“吕太后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喑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戚夫人为什么被吕后毒害死于厕中呢?原来她是被争夫吃醋,怀恨报复之所致。当汉高祖在世时,戚夫人得宠,吕后不免受些委曲,及汉高祖逝世,吕后之子称帝,吕后乃施以报复。可是她的手段太毒狠了,所以屡遭恶报。第一、她的儿子孝惠帝,不满她的残毒,使人谓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帝以此日饮为淫乐,遂有病。第二、当年诸后用事,欲谋纂夺,陈平、周勃平之,其侄吕产即被追杀于郎中府吏厕中。第三、戚夫人子赵王如意鬼魂为崇,化苍狗杀吕后。(以上见《史记》吕后纪及《汉书》外戚传)这些是现世报。后来汉光武帝以“吕太后不宜配食高庙”而迁其灵位于园茔。(出《后汉书》、光武帝本纪。)又据《文昌化书》,赵王如意即帝君前身,为苍狗杀吕后,怨尚未解;宣帝时复化巨蛇尽吞诸吕,诸吕死后,冥中备受苦毒,此是后报。观于此可知,害人终害己。心起怨毒,彼此俱受害,一念嗔心,众祸之门,真可怕呀!
“迎紫姑”不是佛教的活动,但紫姑的事迹,颇合佛教因果循环的定律,可惜那时佛教尚未来中国,吕后与戚夫人皆未闻到佛法,致互相怨害,落得彼此俱堕,倘若他们知道轮回因果的道理,当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来了。
录自《醒世周刊》第四十九期
第十七则:六道轮回的史事
“六道轮回苦,孙儿娶祖母,牛羊席上坐,六亲锅内煮”这是唐时寒山大师看到一个俗家人娶媳妇,这新娘原是他的老祖母转世,同时再看到坐在筵席上饮酒食肉的来宾,原是过去他家里的牛马,而锅里的猪羊鱼肉,都是他们家的六亲眷属转生。大师看了,可怜六道凡夫众生,不明因果,颠倒妄为,不禁悲从心起,号啕大哭,唱出了上面这个偈子。不信佛教的人,也许会巧辩,这是佛教徒劝人素食,假造出来的故事,可是事实胜于雄辩,我国历史上人死为畜的纪录不少。最早的记载为远在佛教尚未传入中国,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即记:“帝尧之时,洪水滔天,尧求能治水者,皆曰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四岳请试之。鲧治水九年功用不成,舜视鲧治水无状,殛之于羽山以死。注云鲧死化为黄熊(熊读作能字音,黄熊者三足鳖也)。此外齐公子彭生死变大猪报仇,见于左传。赵王如意死化苍犬,扑杀吕后以报仇,见诸汉史。宋士宗之母化为鳖,宣骞之老母化为鼋,见于晋书。我国历朝史家执笔记事,皆尚翔实,决不虚诞,故我国之史书,号称信史。又佛教的在家五戒弟子,尚不妄语,何况出家之人,怎敢妄语。由此可见儒佛两的圣贤之言,足堪信受。自当从速戒杀素食,若是大家都戒杀素食,就无“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之因果循环,人世间亦就永无“六亲锅内煮”之业报了。
录自《素食的利益》页一九~二十
第十八则:执政者勿乱杀人
《资治通鉴》〈大感应录〉记载:秦朝建国,用杀人来建立功名利禄,注重跪谲欺诈。从秦孝公石门之战,到周赧王入秦之人,其间斩杀坑死的有一百九十八万八千人。始皇并吞六国,建阿房宫,筑万里长城,致使民不聊生。焚烧书籍,坑杀儒士,到处巡视游历,从未停止,整个国内都在劳动百姓从军服役,这其间死的人又不下五十余万人。残暴酷虐,可说已到了极处。如果秦始皇不死在沙丘,李斯赵高不假造圣旨杀害太子扶苏,立胡亥,那是没有天道。不久,望夷祸起(赵高在望夷宫杀害二世胡亥),胡亥要求降为平民也不能免一死。胡亥被赵高杀后,不久李斯赵高也被诛九族。等到项羽攻入咸阳城,杀害三世子婴,屠杀秦朝宗族,挖掘秦朝陵墓,焚烧秦朝宗庙,没收王宫的妇女宝物。这一切可能是上天假手于楚人来报复秦朝灭亡周朝和六国的怨仇,及伸张国内亿兆人民的怨恨。才三世秦朝就灭亡了,始皇想要流传万世的梦想又到那里去了呢!又,始皇有十八个儿子,全部被赵高所杀,这个报应也很残酷。佛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因此劝诸在位执权者,切记切记,勿乱杀人。
录自《五戒相经笺要集注》页五八~六○
第十九则:素食者不遭杀劫
一切众生皆有灵性,此灵性与血肉之躯,不一不异,色身有生死,灵性永不灭。由于灵性不灭故,往返六道,此死彼生,彼死此生,生生死死,永无休息。皆悉随著自己所造的业因,去报恩报怨,与受苦受乐。而一切因怨业报中,以杀生食肉,其怨最深,何以故?众生最宝贵者生命也,人畜皆然。今此最宝贵之身命,遭到杀害,恨毒之深,报仇之切,无与伦比,自然要一刀还一刀,一命偿一命了。诚如《楞严经》所说:“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死死生生,互来食啖。”这种互杀互食的因果轮回,若一人造杀业,则一人受杀身之祸,若一国人共造杀业,便召感杀劫了。
杀劫又名刀兵劫,即是遍地起战争。古时候的士兵作战,用刀剑作武器,故遍地发生战争,叫做刀兵劫。这种刀兵劫的起因,不明因果的凡夫俗子,误认为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所造就,或者是国内的政治野心家所导致。依佛法的因果业报来谈:这不是根本的原因,这只是一种助缘而已,根本的原因是从杀生食肉而起的。今举慈寿禅师的偈子来作说明,偈云:“世上多杀生,遂有刀兵劫,负命杀汝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这个偈子的第一句“世上多杀生”是因,“遂有刀兵劫”便是果。你从前害了他的命是因,他今生杀你身是果。你过去谋他的财是因,今生他烧你的屋宅是果。为什么他害得你妻离子散呢?因为你过去生曾破毁他的巢穴——杀鸟食卵,所以他今生害得你妻子离散,因果报应是“吃他八两还半斤”一点亦不马虎。所以欲想不受苦报,便应当皈依佛门,相信因果道理,勿造恶业。我再举个历史事实来作证明:从前佛在世时,琉璃王带了大兵,去打迦毗罗卫国,佛曾亲自去见琉璃王,请求和平解决,结果和谈不成,佛就叫释迦族人防守自卫,不要攻系。琉璃王的军队攻入城来,到处乱杀人民,这时神通广大的目连尊者,运应神通将释迦族人五百,摄入一钵入内,送至天宫避难。等到战争停止后,再去拿来一看,钵中之人尽成血水。目连尊者请示佛陀,这是什么因缘?佛说:“过去许许多多年前,这里有个大村庄,村中有一大鱼池,在一个大好节日,村中的人,把池里的鱼,都捉来吃,其中有大条,亦被捉来杀了吃,那时有个小孩,从不吃鱼肉的,为了好玩,用棍子敲打大鱼头三下。”佛又对目连说:“那时的大鱼,就是今时的琉璃王,小鱼就是现在他的军队,村庄的人士,就是现在被他们屠杀的释迦族。那个虽然没吃鱼肉,只是敲了鱼头三下的小孩就是我。我因未食鱼肉,故未被杀,但是敲了三下鱼头,所以这时头痛三天。”
录自《素食的利益》页一五~一八
第二十则:杀生吃肉障往生
《净土圣贤录》卷七载云:袁中道,明万历四十二年望夕(十五夜),课毕趺坐,形神静爽。忽入定,神出屋上,飘然乘云,有二童子导之西行。俄而下至地,童子曰:“住”。中道随下,见地平如掌,光耀滑润;旁为渠,广十余丈;中有五色莲,芳香异常;金桥界渠,栏楯交罗,楼阁极整丽。揖问童子:“此何地?卿何人?”曰:“予灵和先生侍者也。”问:“先生为谁?”曰:“君兄中郎也。今方伫君,有所语,可疾往。”复取道至一处,树十余株,池水汨汨,池上有白玉扉。一童子先入,一童子导,过楼阁二十余重,至一楼下,一人下迎,其颜如玉,衣如云霞,长丈余。见中道,喜曰:“弟至矣!”谛视之,则宏道也。上楼交拜,有四五人来共坐。宏道曰:“此西方边地也。信解未成,戒宝未全者,多生此,亦名懈慢国。上方有化佛楼台,前有大池,可百由旬。中有妙莲,众生生处。既生,则散处楼台,与有缘净友相聚。以无淫声美色,胜解易成。不久,进为净土中人。”中道问:“兄生何处?”宏道曰:“我净愿虽深,情染未除,初生此少时,今居净土矣。终以戒缓,仅地居,不得与大士升虚空宝阁,尚需进修耳。幸宿生智慧猛利,又曾作《西方论》,赞叹如来不可思议度生之力,感得飞行自在,游诸刹土,诸佛说法,皆得往听,此实为胜。”遂携中道上升,倏忽千万里,至一处,光耀无障蔽,琉璃为地;界以七宝树,皆栴檀吉祥,出众妙华,作异宝色;下为宝池,波扬无量自然妙声;池中众宝莲,叶五色光;池上隐隐危楼回带,阁道旁出,皆有无量乐器,演诸法音。宏道曰:“汝所见者,净土地行众生依报也。过此,为法身大士住处,甚美妙,千万倍于此,神通亦千万倍于此,吾以慧力游其间,不得住也。过此,为十地…
《见贤思齐》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