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面有个石头我们怎么办?是绕过去,还是迈过去,还是我踩着石头过?如果绕过去,我们就起了分别心;如果迈过去,你又有分别心,因为不该迈的时候不能迈;如果应该踏上的时候我们就踏。这在马路上行脚,一个挺大的石头在那立着,你说一个挺大的人这上去站了一下,本来走道迈也可以,稍稍缓一下步你就可以过去了,你就特别要在那站上去,像小孩似的,这不叫人笑话吗?我们修道人就不要管那个,该站的时候就要站。
有时候这个脚正好踢到那个石头上,就要踢,不要怕脚疼。踢不过去,就停止了,我不是说非要把那个石头踢开,有阻止了我们就不踢了;没有阻止的时候,我们要踢出这个脚,一直伸到头。不要还没踢呢,没碰到石头你脚就缩回来了,那不行。这个心必须得要直,要培养直心,这个不分别,这个直心。不光是石头,一切事情都不要分别,特别在危险的时候更要注意这点。如果我们选择的路线没有危险,但是突然发生了事情,你要有个坚定不移的信心。
我给大家讲一个行道的例子。我过去有一回行道,在马路上正走的时候,因为这个马路的人行道非常窄,而且都站满了人,它不便于行道。在这个自行车道的里侧还有人,因为人行道窄,这个地方也允许这么走,所以在那走。正走的时候,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喊,“哎!哎!”地喊,意思让你马上躲开。但他没说躲开,他只说:“哎!哎!哎!”也知道可能外面有点什么事情,但是那时候我还继续走。明知道后面可能要发生事情,甚至有什么东西来撞,但是也没有理,也没有说脚步快一点,还是那么平稳地往前走,还是低着头。
突然这个车就撞在腿上了。撞到腿的一瞬间,脚步也没有特意停下来或快一点,还继续不紧不慢的走法。我继续那么走,这个骑自行车撞我的人他摔倒了。摔倒了,我也没有回头去瞅一瞅他是谁,还继续往前走。这时候惹得两旁看热闹的人都笑起来了,认为看了一场大热闹。后来又继续往前走,走了不远的时候,有个人就过来了,意思是向我道歉,刚才撞了我。虽然他来道歉,我也没有抬头瞅他一眼,只是做个手势,让他离开就完事了;还继续低头行自己的道,一直到了目的地,也没有看一下伤,没有管它。而且后来回到自己住的地方也没有看。过了几天以后,发现这个伤已经早就好了。那时候也想到了可能要腿折,腿折了骨髓能淌出来是什么样,要流多少血,那时候就认了!不管它腿折也好,生命没有也好,我就认了!它愿意怎么地就怎么地了,不管了,看我也不看了。实际上因为我这么做才避免了一场真正的腿折大难。我过去的时候可能用车撞过别人,记得我小时候就撞过人,这可能是个报应吧!也是一种考验。所以说这个不分别很好!
下面讲“坑”,就是大坑的“坑”。我走这路经行,前面有个大坑,如果没有生命危险我就要往里跳,但是有生命危险不要跳。如果有马路井等,你不要往里跳。如果这个坑没有什么生命危险,适合我修行,我们该下的时候就要下,不要怕,有埋汰东西,不要怕脏,该走就走。用这种方法来增加我的定力,培养我们的直心。
再一个就是“屎水”。“屎”就是屎尿的“屎”。我们走路的时候有可能看到牛粪了……这些东西,有时候我们就分别了,“你别的东西,踩石头我也可以,趟水也行,你不要叫我踩粪便,这我不踩,这太臭了!踩完了还脏!”实际上你这就是一种分别心。
以前在盖县的时候,上山盖茅蓬,我往回走的时候,那个心摄得比较好一点,就踩到“牛粪”了。后来别人就笑我,笑得非常开心,说你踩到牛粪了。“没有踩,”我这寻思,“这哪有牛粪啊?”这眼睛瞅这个地里,没瞅到什么是牛粪。他们说有牛粪,那肯定是没错,但是我看到地里没有,就是稀泥。然后也没有吱声,还继续行道,还继续走。
后来用完中午饭,又继续上山盖茅蓬。等到上山的时候,这一脚又踩“牛粪”里,还是那个印。最后我就偷偷地把脚提上,看一看这鞋到底有没有牛粪。但是怎么瞅它也是黄泥,就是没找到这个牛粪!就想分别也分别不出来这是牛粪!就是说如果你的心要摄住了,牛粪它也会变成黄泥的。所以说一切物皆因心转,根据业力不同而显现不同。
“水”,就是不管是什么水,就是脏水也好,你都应该直心地走过去,不要去分别。我头两天讲了,在五台山那种情况,脚已经湿了,见到水还趟水。这个非常自在!虽然脚湿一点,受点苦,但是我们心里清净了。有人说那么一句话:“肉身廋了,法身肥了!”所以我们应该为求佛法,求法身,而不怕吃苦。用这些方法来培养我们的直心。为什么要培养我们的直心,因为我们的心现在就是一个弯曲的心,到处算计、计较,没有直心。
比如一个人掉进河里,我们能不能去救?是想去救,但又怕掉进去淹死,“要是我救他,我死了怎么办?”你看,他心里老有这个想法,所以老是被外界环境转。比如说这个门,说“关着门呢,我能不能出去?”我们现在处处分别。一到门口了,先把门打开再出去。所以我们永远有一个“门”。这门就是我们分别心所造成的。如果没有分别心,别说是门,就是什么山、墙、石头它也挡不住你。真正有神通的人,他必须是没有分别心;有分别心就不会有神通,有分别心就不自在,有了分别心才有了这些门,才有了这些墙。这些东西就是我们分别心的表现。门设得越多,这说明我们的分别心越重,我们心越不直。
所以佛说“直心是道场”。我们平时见到利益就拐弯,就攀缘;见到害处我们就甩掉了。所以我们永远没有一个道场,没有道场就没法修道。如果想有道场,你必须有直心,有直心才是道场。就是直来直去,很容易修行。但是直来直去同时也产生一种“弊病”,叫人不理解。有的人再不会说话点,就可能说这人不讲人话。
我曾经遇到一个女居士,她的父亲就说她不说人话。她那时信天主教。你只要稍稍有一点不对的地方,稍稍一动念,她马上就说。她也不管砢碜、好坏,拿起话就说。还是个女的,拿起话就说。大家都烦她,说她不说人话;但是在我的眼里看来就是,“哎呀,太好了!这样的人修道肯定很快成就的。”后来她也信佛了。我认识她那时候,还没有出家,那时候她跟我说了这么一句话:“等你出家了我就认你为师父!”我也没吱声,她说,“我不是看你什么——有没有神通本领,我就看你能持戒。”就心非常直,后来她父亲往生的时候就借了她的光,就她自己在她父亲跟前,父亲走得也非常好!
我们修道必须有一个不分别心。不分别心就是直心,直心就是不分别,一切处都要不分别,这才是我们修无上大法的根本。什么是无上大法?一切法的根本就是无上大法。不管你修什么法门都要不分别,也是落叶归根。我们一定要培养这个直心和不分别。要想培养必须要受一番苦难,要自找苦吃,要自己找苦吃。我们不要想象着:“我不分别!”在那想着,等到一出门就忘了,那就不好使。光想象去做,那不好使;或轻轻微微地做一天两天,也不好使;要长期地做,要找苦吃,这才能成就一个人。
下面再讲一个,“绕直室外小行无所求”。“绕”就是绕圈的意思。我们行道是以右绕为正。这大家基本都知道,右绕为正,左绕为邪。不要左绕,要右绕。绕,分大圈、小圈。就是有什么条件绕什么条件,大圈我不嫌累,小圈我不嫌窄。绕是这么绕。有时候可能这个圈非常大,一里二里,十里八里;有时候又非常小,小屋,就不要管。
像我闭关那屋非常窄,就像桌面这么宽,这么一个长条。长条也绕,就在那持咒、绕行,就那么绕。有时候就撞到墙上去了,或者撞到门上去了,或者撞在坑沿上,那也绕。还怕撞到佛堂,这个脚绕的圈又小一点;还有几个蚂蚁,还得用砖头挡着蚂蚁,别踩着蚂蚁,又小了一点。小一点,我有多大就绕多大,也不去分别。不是说我这起烦恼心了,“有个大房子我再去修去”,不是。应该有什么地方我就怎么修,你有一寸土地我修一寸土地,你有两寸我修两寸的,有什么条件我就修什么条件,我都能绕圈。这个绕行好处非常多,而且特别能增加定力。另外,它还有一种圆满的意思。
“直”,什么叫“直”?就是直行,直来直去,我从这头走到那头为一线。这个直行,如果远了,就可能十里八里。从这个为起点,我到那个为终点,这为直行。这个直行,说是好走,有时候也不好走。小的直行,说是三里二里,或是小屋,从这里走到那里,这叫直行。要说长行里的直行呢?也有。比如说我和性空从五台山走回来,走了不到三千里地,这也叫直行。这个直行走了两个半月,从五台山到辽宁。这个叫直行,直来直去,从这点到那点,不再走了。
“室”,指的室内。还有个室内行,比如说我闭关的时候在屋里行道,就是室内行;有时候外面下雨了,不上外面去行道,在屋里行,这叫室内行。室内绕行这都可以。这是室内行。“外”就指的室外,还有一个室外行。
※ ※ ※ ※ ※ ※ ※
今天继续讲。昨天讲到“绕直室外小行无所求”,今天开始往下讲“月日时念长行功德现”。什么是“月”?这个“月”就是每月的“月”。周而复始,月亮出来了,圆了,又逐渐地消失,变得很小了,最后又圆了。一个月也可以说三十天或是二十九天,每天都要坚持修行。
为什么要成年累月地修行?因为成佛它不是说我们一下就成就了。佛法得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才能成就,我们必须有长远心,要成年累月地修行才能成佛。但是大家不要误会“成佛”,说这个“成佛”,并不是指修成佛那个“佛”。所谓的“成佛”是去习气、去毛病。如果你认为这个“佛”是修来的,那就与佛的三藏十二部不相应了,你已离开佛法,那就是外道那些东西了。我们的修行指的…
《经行讲述:得于无所得时方为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