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去毛病、去习气。
什么是毛病和习气?就是我们的执着——我执和法执。一句话就是除掉“屎尿”,把它打扫干净。成天的“我”啊,“他”啊,“他比我强”,“我比他强”这都是习气。“别人比你强”行不行?那也不行。为什么?这还有一个众生相。必须得空,空一切相才是真正的成就。
要成年累月地修行,这个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修行中往往修一天两天可以,修一年二年还行,如果超过三年就不干了。觉得成佛没有什么意思了,修了挺长时间也没什么成就,没什么得的,也没什么。实际上他不知道,他已经得到了,事实上他不去观察。就是说你名义上没有改变,但实际上你在进步,只不过身在庐山中,不识本来面目。等到一旦出去了,和别人一相比才知道自己进步很大。这才知道本来没证没修,你不这样慢慢修,修不出来。
你比如说咱们寺院的亲藏师父上山的时候,每一天都要行道,完了回来做饭、烧炕、烧水、接待人、刷碗,最后还要锯木头。做完这些还得唱圣号,还要行道一小时到两小时,在雪地里。行完道还要上晚殿。但是他没有怨言,师父怎么告诉,他就去怎么做,不偷懒。所以说我们现在就看到他天天低个头,走道也低个头,也不吱声。在外人看,他不爱说话。但是在稍有点眼光的人看,这个人太有威仪了!太清净了!是一个好的佛子!不会看,你就觉得他是一个没啥意思的人;你要会看,那真是高兴得不得了,觉得他进步得太快!
讲到他的时候,顺便给大家讲一个他的笑话。有一天,亲藏师父到弓长岭去办事,他头一次到弓长岭。弓长岭的居士听说师父的侍者来了。整村的老居士都来了,特意来看他。原先茅蓬里有人到弓长岭,在放生的时候,这个境界那个境界,反响很大。现在师父的侍者来了,大家就开始提问题,大家讲了很长时间,他一句话也没讲,就在那站着,没发言。当他离去以后,大家背后说,这才是老修行呢!就是说一句话没答,而且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大家都佩服得不得了!
讲这么个事情就说明,一个人修行到成年累月的时候,自然就达到了自心的清净,以他真正的定力和清净来度众生,不在言语上下工夫了,所以大家就生起欢喜心了。有些人就是清净,大家自然而然地得度,有时候不用你去说。这个行道要能深入,这得靠成年累月地修行。不能说这个月我修行,下个月我换一换,那不行。
成年累月地修行在于什么呢?在于每一天的坚持。我们都想成年累月地修行,但是我们不一定能坚持。今天修一修,明天有点事我就不修了;或者天下雨了,我就不能上外面行道了,他不再走了,他说外边下雨不能行道,找理由,就不行了。说我在屋里行道,家来客人了没法行,就不行了。修行必须得天天行。特别是环境变异的情况下更要去行。
什么是环境变异情况?也就是条件不好。什么是条件不好?一个是自然环境,另外一个是人为环境。自然的环境,刚才讲了,“日晒风雨雪闹”,在这个自然环境里,更应该去行去。因为越有这些自然的环境,它越能助你的道,增加我们的定力。如果没有这些,还有一个环境,就是人为的环境。比如说家里很乱,影响我学佛了,不可能行道。喊你把电视打开,打开的时候你生气了,生气随着看一会儿,随缘了;生气了,然后跑一边去歇着了。说影响你,其实是你自己放逸,你应该趁这个机会赶紧的去修行。去干嘛呢?去行道,他在屋里面看电视,你上外面去行道。
我以前刚到五台山普化寺的时候,有一次行道,外面开始下雪,穿棉袍。正好寺院里有一个录相带,好像是《观世音菩萨成道记》?找了以后在那放,我一进门,正看着呢,就又出去行道。过一段时间,有一个人在他临走的时候,他说:“你是真修行。”我说:“我是假修行。”他说:“久了就会变真的。”这位师父从来没有跟我说过话,突然说这种话对我是个很大的鼓励。
我们既然定了这个功课就要天天做,不管多难受,不管多么疲劳,不管环境怎么变,只要你真正发心,环境难不了你。行道不光是在规定的时间里行,只要我们有时间就要行道,决不让它闲下来。只要我们在这屋里往外抬腿一走就要行道,就要做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所以我们要时时行道,时时把你的心念收回来,把你的眼根、耳根都要收回来。我们不光时时行道,而且念念要行道。
什么是念念行道?就是一切无念,不打妄想就是行道。你要打妄想就是在六道里轮回,你不打妄想就是极乐世界,就是本国本家,就是你的本来面目,不用再找,现成的。大部分修净土宗的他老想往西方去,老想往生西方。他不知道一念不生,十方法界就现前,就是你本家本国,本来面目,你还找什么!
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句话就是真理。你要想真正见如来,你必须放下一切相,因为我们只有放下一切相,才会真正的见如来。念念要以无念为归宿,这个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记住,千万千万不要糊弄。虽然现在法门多、说法多,我们做的最终目的无不是这句话。这叫“无念为宗”。一切都要归于无念,只有你打到底了你才能见如来。人心不死,道心不生,我们的妄想心不死,你的道心根本就不会现前。你想一边保留你的世间心,分别心,又想得佛法,那是不可能的,别做这种梦。离一切形、一切念,要念念行道,以无念为宗旨,这样我们才会有机会见如来。大家千万别忘了,别走冤枉路。
这无念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每时每刻——比如说走道看到了广告,马上就把头低下,放下就放,放不下也得放。怎么放?就得硬放。如果经行久了,就会不见了。
※ ※ ※ ※ ※ ※ ※
今天再接着讲,昨天讲到能行和所行消失了才为真行。什么叫真行?就是说我们身心世界,外离一切相,内一心不乱的时候才为真行。像今天讲的,“得于无所得时方为道”。“得于”,这个“得于”不是我们说的那个“得于”,我们要得到什么的,不是那些。而这个“得”本来就是这样。这个“得”就是本来,不是说外面我要捡一个或是获得了什么,不是这个,而是我们本来就这样,为了方便说而说“得于”。
“无所得时”,什么叫“无所得”
我们现在是在分别心中修善修恶。修善的时候我们得到好的东西,我们生欢喜心,造业的时候我们生烦恼心,都在有所得。只要有所得,就离佛法还有很远的距离,也就在轮回之中。所以说有所得绝不自在。为什么呢?有所得,那得点好的也不自在吗?还不是真自在。因为有所得就有烦恼,有了烦恼就会追求有所得。那没有烦恼会是什么样呢?就会无所得。无所得就没有烦恼吗?这个“无所得”就是说一切虚幻不可得,没有能得和所得。但不是落在空里,说我无所得,那我就干脆什么也没有,干干净净,包括任何东西,不光任何东西,就连实相它也没有了。这种说法就不正确了,这就堕入了空记、堕入了无记。我们无所得的时候就会真得。得于什么呢?就是本来就是这样,我们得到了我们的实相。所以我们修行、成佛,就是为了一个“无所得”。
有的人说,什么叫“道”?有的说神通是道。道有多种,上天也是道,得到人身也有道,但这个道都是不究竟的道。我们说这个道,就是要得到“无所得”时那个道。
我们为什么说要无所得?只要有所得的,没有一样是真实的。不管你上天入地,没有一样真实,我们都处在一种虚幻之中。大家听到这话不要生气,说我什么都应该没有,这坏了!这心里就放不下了。哟,瞅着房子没有了,瞅着心情没有了,瞅着我们心爱的东西没有了,心里产生了一种失落感,“修来修去还不如不修,不修还有点玩的意思,你再一修到最后了,什么都没有了,太没意思了!”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你没证道,所以你不知道,在你失去了这个表面的快乐,世间的快乐,你会得到了出世间的快乐,你会得到究竟的快乐,你会得到实相。得到了实相,就没有一个失去和得到的问题。就是说无所不得,没有什么不可以得到的,一切自在,一切真实,三千大千世界都是你的家当。我们不能说是把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一粒微尘,当作我们的家当,我们要得到三千大千世界。
有的说,那我得到三千大千世界,别人也得到三千大千世界,这样的话我们俩得到的不得平均分啊?这都不对的,这是我们的分别心。就像太阳一样,你得到太阳的温暖,别人也照样得到太阳的温暖,在你没有减少,在他也没有增加,同样得到温暖,特别的安祥。
我们得到的实相,才是真正的得到,在没有真正得到实相的时候,都不叫真正的“得”。我们这个“得”,一定要记住,它不是修来的,它没有一个“修”。这个“得”是本来就具有的,它不是修成的,它本来就是有。我们所修的是去掉习气、执著、烦恼、无明,我们去掉的是这个。只要把灰尘擦干净了,就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这个本来的面目原来就这样。
说为什么这样?没有这个为什么,就这样。你(除了佛)是谁也讲不清楚,也不需要讲。因为这是我们的本体,它是不生不灭的。我们就要得到这个“无所得”,这才是真正的道,这才是我们证的究竟道,这才是我们的本家本国。所以说我们平时说的道,实际上只是修行的一个过程。而且这个道如果打开了,三千大千世界就化为你的心中之物,无处不是你的心。
过去有一位祖师在大殿里吐痰,有个师父说他:“看看,你怎么往大殿里吐痰啊!”不让他吐,他就停下来。停了一会儿,他又吐,往佛身上吐,那个师父说:“你怎么往佛身上吐呢?”这个祖师说:“你说一说,哪里不是佛啊!要往哪吐?”这个祖师就是要度他。
在一个证道人得到“无所得”的时候,就是无所不得、无处不得,这才是真正的道…
《经行讲述:得于无所得时方为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