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条件,最后的结果会有差距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个用心的重要,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用心,我们就会与道相应。
修行佛法就是去毛病、去习气。有的人就问我,他说:“师父,什么是道?”我说:“你去毛病、去习气呀!”他说:“你说得对,但是我问的是:什么是道?”我说我也没法给你答,怎么答?我就说什么叫修道?就是去毛病、去习气。那个道不可以用语言来衡量、来说的,它本来是没人相、没我相、没众生相,哪来的语言?是不是?有的人说:“你若真懂,它就有语言。”就算有语言我们也听不明白。本来说“去毛病、去习气”已经足够足够的了,这已经是不得已而说,已经说得很明确了,他另外还要找个道,这人就是愚蠢。
我们应该知道,修道之人首先应该去污染、去习气,你就把你的毛病习气全部摘除去,这样的话,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好的器皿,干干净净的一个器皿,变成有用的东西了。要器皿干吗呢?就是可以做任何事情,可以装东西,你装水呢,这个水是干净的;你装饭,饭也是干净的,你装什么都行。否则的话,什么东西也装不进去,因为它已被污染,污垢早就把它堆满了。
所以我们要把心里的污垢去掉,这个污垢主要就是欲望、贪欲心。你有了贪欲心,你再想悟道,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你的念头不正确了,再想和道相应,它就不可能了。我们必须要去掉污垢心,你才能与道相应。有的人尽打这些想象的主意,自己还保留着那种自私和淫欲心,心里想着,但是劲还往修道那面使。他想:这样的话,我毛病不用去掉,我还能得道,还能有正确的知见。那我们说,这个事情能不能达到?
就是说,有的人有种种的贪欲心,还有很多的毛病,他就搁心里,也不想去掉,他觉得去掉挺累,说:“我就在心里搁着吧,没事还能打个妄想什么的。”完了一面还要求道,还想得到什么,你说会不会有这个可能性?
弟子:这个不能得。
那为什么?
弟子:因为他这个东西在那搁着,没往外拿。好像一个桶似的,里面东西没倒出去,再想往里装,那是不可能的。
好,答得对,就是这样。
如果你没有清净的戒律,你想生出来一种佛的知见,你说可能吗?现在有多少人,他一边在贪着自己的一部分享受,那面还想得到道,他有时候还说自己能正确地理解佛法,我看那都是在自己骗自己。因为他心口不一,心行不一,处处都不一,他说出的话都不真实,他怎么与道相应?那道不是嘴说叫道就是道了,它不是你想说的和书上说的一样那就是道了,它没有用!
我们要求的是心行一致。这个是很重要的一关,不是心里想一套,行一套,完了嘴上说一套,那都不好使的。心行必须得一致,这个行包括口,不是我心里想吃饭,我的行为就吃饭去了。那不行,你心里想的是清净的事情,清净是你的心,忍辱是你的心,不贪是你的心,这是真心。
如果你的行为没有按照戒律去做,就不可能有正确的知见。有的人虽然讲得很好听,说的好像是正确的知见,但它不是正确的知见,因为它有其形而无其实。有其形无其实,能不能度众生呢?谁能说一说?
弟子:不能。
为什么不能?
弟子:因为他只有言传没有身教,言行不一致,那肯定不好使。
不能度众生,因为有其形无其实。虽然说得很好听,讲得很好听,但没有丝毫用处。为什么有其形?“哎呀!他讲的是佛经上的话。”但是他为什么不能度众生,是他的行为不行?关键是什么?是没有心,他没有心,这个人的心是污染的。虽然他嘴说的是佛经里的词句,但是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呢?是在欺骗,是在骗你,就像一个骗子跟你在唠嗑,这就是骗子。他那个心发出来的不是檀香味,是什么呢?是那个狐骚味。
我们受益的并不是语言,我们受的是心,世界上的一切万物都是唯心所造,我们听懂一句话或明白一句话,就是心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知道,有其形无其实那就等于骗子,而且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行骗。行骗的人绝对不会有正确的知见,因为正确的知见是内外一致,是清净的,而他那里面无有其实,本身就不清净,他怎么能讲出佛法来?
就像刚才讲的那个器皿似的,它已经堆满了污垢,怎么能装进水呢?不可能的事实。已经是不可能的事实,为什么我们还要承认?说:“你看,他说得有道理啊,他挺对啊,这不也行吗?”内外不一致,我跟你说,可坑人了,我们应该警惕。我们内外必须得一致,不能有半点虚伪的地方。虽然我们有时候一下子做不到怎么办?我们去努力,不能说大话。我们一定要去掉自己的污染,去掉自己的贪嗔痴,做不到怎么办?我们得有惭愧心,按戒律去做。
有的人说:“你看看我这些东西,别人跟我要这块布,我没割舍给他,我还寻思自己还要用这块布呢。你看他还有那么多布,还跟我要。”你没给他,这个心已经就是不真实了,以为一块小布不算个啥,同样也是污染。我们平时发愿说连自己的生命都要布施给众生,而人家需要一块布的时候,我们都不割舍给他,何况其它的东西?
一点东西,我们都要去争个高低,你怎么能够说你能修行佛法?是不是?你怎么再装佛法?你听佛法的时候,干听不明白,就算是你把词句全背下来,它也不好使,因为你和佛法不相应。佛讲的所有的话都是无我,你那里已经有“我”了,你怎么使劲它也不相应,就算放一起也不能对在一起,两者就是不能合一。听是听了,事也做了,但是它就是不能合一。不能合一,说明我们这有污垢。我们为什么没得道?就说明我们的污垢还是有很多的,它不能和道相应。这就是我们修行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了。
我们不能载道、不能成道,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这个污垢心去掉,没有认真地按戒律去做,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我们虽然出家,但是还有很多习惯没有克服掉,老起嗔恨心,能行吗?别人说句话,你就有想法了,那不行。哪那么多想法啊?那还行?不行啊。看见小的我们应该爱护,看见老的我们心里恭敬。不能嫌弃任何人,什么人都不能嫌弃,就是一个傻子都不能嫌弃。至于别人怎么样,我们先不管,首先我们的恭敬心要到位。你常常发这恭敬心,道才能来的。什么事情都是依教奉行,把“我”得克服掉,这是很重要的。
特别是咱们这种修行方式,你首先得有一个概念:“哎呀,太适合我了,太好了,我就想这么做呢!”你有这种概念以后,这样用心了以后,你做什么事情都不起烦恼。你要是说:“哎呀,这不行,这太累了,这干吗一天老干活?这不耽误修道吗?”完了!他另外去找道去了,心里不行,而嘴上去找道,或用其它方式找道,这样就坏了。那个道就在一念心上。
严格持戒是很重要的。现在的人都想好好修,关键就是在这个方法和肯不肯去做上。昨天来个人,他到山东去了。山东有个小庙,就咱们观音殿那么大,里面可能有几个沙弥。他听着他们在背后议论,不知怎么提到大悲寺了,说:“修行得上大悲寺去,大悲寺那地方挺持戒,唯独的就是太严了。”他说那意思就是咱们这里是修行的地方。
过去外面对咱们还有想法:“是不是外道啊?”现在不是了,现在确实承认你持戒,但就是严一点。他们很想来,但是怕严。你怕严,不严它能去掉东西吗?我们自己这么修都还有惭愧心,你不这么做,想去掉东西,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就这么做,觉得还有很多的漏洞在那地方,是不是?外面对我们充满了希望,也是对他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他称赞大悲寺不是称赞我们,他称赞谁?他称赞他的未来,对佛戒产生了更大的信心,他看到希望了。我们也是,我们对未来的大悲寺也充满希望,我们得努力,创造一个更好的大悲寺。
所以你不想光有其形无其实,那就得认真地去修道,心行得一致。就算不一致,你得往这个目标去努力,这才行,这就比较好了。
这一章主要是告诉我们,不光要去掉淫欲心,还要去掉贪心。你不要贪东西。特别是吃饭,没打到你跟前的时候,千万别吱声,别比划,“哎呀,你赶紧过来给我打!”或是不给你打,你就生气了,那不行。你得老老实实地坐那,眼皮也别抬,心里很平静的,就做好了今天吃不着饭的想:“打给我,我就吃,打不到就拉倒了。”就得那样想。你想吃的东西,要是没打给你,正好帮你去掉贪心。就得这么想,那才行的。这个贪心,什么贪心都不能有,一定要去掉。
另外还有嗔恨心,我们修道的时候最容易发生嗔恨心。不点小事,本来不应该发生的,但是为什么发生了?是我们把过去的习气带入到这里来了。嗔恨心绝对不应该有,它这个障道。
还有一个痴心,就是佛讲的道理和师父讲的道理,他没有去认真领会,而且总是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不知道这是无价之宝,所以说愚痴。
还有一种慢心,刚修点道,自己就觉得:“哎呀,我明白了些。”当时腰板就直了,说话也不一样了,都是教训别人。那完了,这就是慢心起来了,这不行。你记住了,越是得道的人,说话应该越柔和。柔和不是假装的,不是心里瞧不起人家,但嘴里说得挺“柔和”,“啊,你挺好。”捧人家。捧完人家的目的呢,你得说我好。“你现在挺好、挺努力,确实了不起,比我强多了。”人家没吱声。“哎呀,你确实了不起,你看看,你那事做得多好,比我强多了。”一再强调“比我强多了”,人家最后逼得没办法,“哎呀,你现在也不错。”得了,满意了,这回满意了。为了换取这一句话,所以说这不行。
有了愚痴心和慢心都不行,老想换得表扬不行,或是瞧不起同修,那也不行。“这个人不行,你看那个人那么多毛病。”那不行。今天我就跟一个沙弥说过:“一个人,他都有好的地方,还有一个缺点的地方。在这个问题上他可能表现不好,你可能比较突出一点,但他其它的优点是你比不了的。”你要是研究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起慢心,一点都不能让它起,一起马上要控制下去。
还有疑心,一会儿觉得正确,“哎呀,师父讲得太好了,我就知道修什么了。”一会儿,“哎呀!道就这样啊?”起怀疑了,这是大怀疑。还有一种怀疑,就是道友之间的怀疑。“哎呀,我这东西放这,谁动了?你看我刚才明明搁这,它怎么就没有了呢?或是怎么跑这来了?是不是谁故意给我挪的,挪的目的是什么呢?嫌我碍事呀?”怀疑人家,怀疑东、怀疑西,结果嗔恨心就起来了,这不行的。
你永远不要怀疑别人,疑心不要有。你应该认为天下人都是未来佛,有情无情都会成佛道的。你得有这个心,有坚定的信念,一丝一毫都不能动摇的。别说没给你挪,就是给你挪了,你都不能怀疑是别人挪的,因为啥?都是自己挪的。如果你怀疑是别人给你挪的,那已经有我相、人相、众生相了,是不是?你已经离开道了。在世间法上,这个道理你可能能讲得清楚,能占理;在佛法来讲,你一点理也没有。
在世间上,你东西放这了,他顺便给你挪过来,你说:“你凭什么挪?这不犯盗吗?我这挺好的东西,你干吗给我挪过来?不行,我还得挪过去。你这还了得,我的东西你就给随便挪了,你比我多什么?”就这种心,嗔恨心、怀疑心都有了。有这个心,你还想成道,它可能吗?不可能的。
我们就犯了个疑心和慢心、嗔心这种病,要想成道,你必须没有这个,对天下任何人都不怀疑。就算把你给送进监狱,你都不能怀疑他。说这个人明天会一刀把你砍掉,你都不能怀疑他。说把这脑袋砍掉,就算砍完了,你都不能怀疑他。为什么呢?释迦牟尼佛前生的时候,被歌利王把四肢都砍掉了,耳朵、鼻子都给削掉了,佛就是不起嗔恨心,什么原因?从来没有怀疑过他,没有那个疑心,说他是个魔呀什么的,是来破坏我道行的,没有这个概念。佛只有一个心,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这都是在成就自己。就这一个心,无往而不胜。
我们只有去掉这些毛病,这个污染就去掉了;去掉了,我们才能与道相应,返本还源,返回本有的清净心。什么是本有的清净心?就是“明存”。这个“存”是找到我们本有的,“存”早就存在了,存在那地方。这个“明存”就是找到我们原来本有的那个。
好,今天就讲到这。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三十五章 垢净明存》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