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十五章 请问力明▪P2

  ..续本文上一页东西,性空背着差不多上百斤东西,“叮当叮当”往前走,挺有点意思。另外,昨晚住的地方离这个空白区、这二十多里地还有一段距离,还得走一段。

  当走到这段的时候,这时候天冷啊,刮着小风,水还都冻上了,想休息,你都找不着地方。后来就往前走,走到一个地方,累了,找地方休息。正好有个破房子,上里面去休息休息,四面都透着风,在那休息也呆不住。后来一看,还得走啊,你呆住,中午吃不吃饭啊?你吃什么?还得往前努力走,饿也得往前走,得往前面赶上过斋,就又开始努力往前走。

  哎,巧了,走一走,怎么觉得这个脚步怎么……平时那脚疼得,都走不动,因为后面背个大包,它往后拽着你,你得非常卖力气顶着走。这时候后面起小风,挺凉地,起先没觉察出来,还以为今天天气不好,赶上这个天气了,阴森森的凉,还起着风。

  后来就慢慢发现这个风,它不是顶着你吹,它顺着你吹。这个怪了,它顺着你吹,而且你脚步就是几乎不沾地那种状态,还是沾着地,但要比平时轻松多了,是你想不到的好,好像那包能驮着你走似的。这是比喻说,倒不是真有人驮着,你别出去给我宣传,说有人驮着,那坏了,没那个意思。但是风确实给你助力,那脚不沾地似的往前走,我发现:今天怎么走得这么快呢。

  后来有让坐车的,但是没坐。在走路的时候,有汽车停下两回,第一回没停下来,就在那打开窗户,说:“你赶紧上车来得了。”但是我们没上,它就走了。再往前走的时候,走到一个收费站,快出口了,那车又停下,乘务员就下来了,把门都开了。就来招呼说:“你们赶紧上车。”

  那时候是在我后面停的,我这一回头,一看那司机,我认识,是我过去的战友,是他开车。我走这一道,那时候就想:“要是遇到他该多好啊,备不住能供养一顿饭什么的,还挺好。”但是呢,只是打了一个妄想。后来一看他,哎,他瞅着我,不认识,一点都不认识。我一看,不认识我,正好,咱俩也别说话,我也忍住我的心,也别跟你攀这个缘,这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就完事了。

  他那个人心善,不光是帮助我,对别人也帮助。当时把车停了,乘务员非让我上车不可,说:“你上车吧,那司机师傅说了,让你们上车。”他还拉了一大客车人。我说:“不上。”后来,他一看我们真不上,也就走了。我们又继续往前走,一个是忍住风,一个是忍住这个亲情、相遇的这种感情,另外也忍住不坐车,都得忍,就这么忍来忍去。

  我寻思:今天中午坏了,这么长时间了,还不得过吃饭的时间啊。后来走到有人家的地方,还不到十二点,正好还有一段时间。走出东郭苇场,也不知道那个地方叫什么农场,正好去乞食。乞食这功夫,我寻思:乞食那还不得挺快乞到。结果到那,人家不给你。第一家还不给你,第二家也不给你,还有盘问的,最后终归乞了一点食物,正好够吃,就完事了。其它我就不详细讲了。

  因为种种的忍,最后很顺利的就过了这一关。要不是这么忍的话,你想吃饭,想完成行脚,还守戒?早就给你破除了,所以你要能忍才行。讲了这一个在行为上的忍,另外我再给大家讲另一个,也是讲行脚这段。

  我讲刚走到东郭那个事,那天是走到东郭,下着小雨,就是小毛毛雨。你想歇一歇的机会都不给你,因为什么呢?下小毛毛雨,没有房子的地方肯定都被雨淋湿了,你想把背包拿下来都不可能。后来,在下午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学校。走这一道,别人就告诉我们,说:“你应该找政府、找学校去帮助你,他们可愿意帮你了,特别是大队(以前对生产队的简称,即现在的村委会),可愿意帮你了。”原先就存这个幻想,是不是真的?后来一寻思,去试验试验吧。

  我告诉性空:“性空啊,你去问问那个学校,看看能不能留人。”到学校一打听,那校长告诉:“不行不行,那绝对不行的。”后来我们俩寻思:还有大队那儿。正好走到大队去了,咱先上大队去吧。想找个地方先借一宿。实际上这就是想试验试验,看看这个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平时走在路上老有人告诉,现在看看是不是事实,也证明一下。

  一推开门,人家这一圈在打麻将呢,一看是出家人,“你干吗?出去出去!你们怎么进来了呢?”他误解了,他以为是化缘那些事。我们那时候学得脸皮也厚了,也能忍,不为他这个生气,说:“你看,我们是出家行脚的僧人,从这路过,想找个地方住宿。”还没等说完,“去去去!赶紧走!”我一看,说大队能帮忙,这事它不太可能了,打扰人家打麻将,人家能留你吗?就出来了。

  刚到院里,那面又进来一个人,离老远就喊:“你们赶紧走,赶紧走!怎么进这里来了?”他是领导,离老远看着就来撵我们。后来,屋里也出来一个人,一看我们的装束,“哎呀,这是真出家人啊!”他说是真出家人,但是那个领导已经发话了,不让呆,我们就走了。实际上,我们本意也不是想呆在那,咱就想证明这个事情就完事了。

  按道理来讲,不是人家不留。什么原因?就是那些冒充和尚的人给我们造成这种因缘,所以人家不留。那我们为什么又去了呢?我们为什么要行脚?就因为他给我们造成这种因缘,也是我们过去修道的业力所导致的,没有好好守戒,所以才出现他冒充我们的因缘。我们可能也是有妄语的地方,有不真的地方,由于这个因果的关系,所以就有人冒充出家人。出家人不好好修道,就造成这种因果。

  既然造成别人冒充僧人的因果,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应该再去努力把它改过来,用我的忍辱力来改变这种事实,改变这种因果,让人骂一骂、说一说,有时候教他认识真的出家人,把这事给扭转过来。你看,去了以后,目的一下就达到了,虽然他是骂我们,但是有的人认为:哎呀,这是真的出家人。平时走路,没有这个因缘,他不会在乎你的,他眼睛像没看着。你有这个因缘,他心里一思惟,他一说:“这是真出家人”,这个忍辱力就能起教化作用。

  出来后又继续走,后来到晚上了,就是刚才我讲的,下毛毛雨了,这时候就是没地方休息,这怎么办呢?一看那面有个饭店,饭店有房檐,但是咱不能去饭店。饭店旁边有一个空房子,没人住,旁边那面还有住家。一看有空房,咱先在那歇歇腿吧,有个房檐也好。那时候有个房檐,我们甚至都可以在那住一宿,也做好住的打算。

  去了以后,不一会,那个主人就出来了,出来个年龄大的,说:“哎呀!你们在这住着啊,饿不饿啊?我给你拿点吃的。”我说:“不要吃的,不麻烦你,我们一天一顿饭。”还得给人讲一天一顿饭,你讲不吃就完事了呗?我怕他误解,得给出家人宣传这个。在那坐了一会,他就问:“你们干吗呀?”我说:“我们从五台山过来,先在这坐一会,休息休息。”

  过了一会,那个狗叫个不停。他人能让你休息,那狗不让,一个劲地叫。那小狗“汪汪汪”地,没有一嗓子停下来,哪怕停一会儿也行,它没有一嗓子停下来,就是一个劲地叫。那主人喊它,不让叫,那也不行。叫来叫去,最后把里面那个女主人给叫出来了,是这个老人家的女儿。那老人刚开始说啥呢?他说:“我这女婿不在家,出门了。”就是只有他女儿在家。他那意思就听出来了:我是来给看家的,不方便。他刚开始也有这种意思,怕我向他化缘什么的,做不了主。

  不管他什么意思吧,这狗就一个劲地叫,“汪汪汪”叫起来没完。最后,女主人在屋里受不了了,出来了,说:“你们赶紧走吧,你看那狗叫得,嗓子都喊哑了,你们怎么还在这呢?”这么一吵吵的时候,对面那酒店也出来人了。一来人,那个老人也变得刚强起来了,“你看看,我叫他们走,他们也不走。”那个饭店的人就问他怎么回事。后来,我这有点来气了,我就申明一下,说:“你刚才还问我吃不吃饭呢,还要给我拿东西,你不是允许我在这块吗?怎么又说是撵我走呢?”老人叫我说了几句,也不好意思了,就不吱声了。

  但是那个女主人出来了,“不行啊,你们赶紧走,你看狗叫得多可怜啊,那嗓子都喊哑了。”后来我就说了一句,我说:“你怎么就可怜那狗,怎么不可怜可怜我们这些人?”她说:“对啊,这怎么回事?我怎么就可怜狗,怎么不可怜你们?你看你们多累啊,多休息休息。我这个心怎么这样想呢?”我一看,已达到目的了,咱们赶紧背包就走吧,我们俩就走了。

  这个因缘就是特别的殊胜,殊胜在哪呢?有人撵你。我也知道,有这个因缘,恐怕前面要有好地方。因为走道走出经验了,这是个因缘。但是那个心里还有点不平,让人说也是不好受的。最后还是有后悔的地方,你跟老人对付啥呀?说就让他说几句,你不说、不讲那个理不就更好吗?是不是?你跟那女的讲那个话干吗?主要是在讲话之前也做了好多思惟,“我说还是不说?是不是应该忍下来,不说好?但是不说吧,又怕对她没有教化。你光对畜生慈悲,你得想到这个人比畜生还大呢,你也得慈悲。另外,你看到出家人,如果你不慈悲是有过失的。”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应该把这话说出来,选了半天也没选好词,就说:“你对狗慈悲,对人怎么就不慈悲啊?”就这么说了那句话。后来她还挺后悔,她说:“是啊,我这人怎么这样,我这个脑子怎么这么想呢?”达到教化的目的,我们就走了。

  走了不远,就看到一个村委会,那写着“街道办事处”,有个门斗。我们的眼睛像直了似的,就奔那个门斗去了。一看没锁门,大门还没人管,这挺好,赶紧进里面,把那背包放下避雨。它后面通道有风,那也顾不得了,先避雨再说吧,先在那避避风,就在那眯着。眯上一两个小时,被风吹得,浑身冷得就受不了了。三面透风,你说还能好吗?再加上下着雨,雨还往里飘,房檐才多大啊?

  我想:“哎呀!这时候要有个房子该多好啊,有个小房子、空房子。今天被人撵,应该有个因缘,怎么没有因缘呢?就住这吗?都快晚上了,这么黑了。”这…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十五章 请问力明》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