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十三章 问道宿命▪P2

  ..续本文上一页化缘了。你想,以饿到死的那种程度,命马上都要绝了,也不去化缘。这个化缘不是指的乞食,乞食不属于化缘。这个化缘就是有所求,这个“求”说的是不应该求的事情。佛制规定了,日中一食,过午不食,那我们为了自己的肚子饱一点,过午还去找人要食物,那都属于化缘,不属于正当的佛事。不应该做的都是化缘,和攀缘是一个道理,宁可饿死也不去化缘。

  同样,这也不是让大家去饿死,但是你必须有这种决心,宁可死了都不去做,它自然的就要转缘,不被缘所转。饿的只是个缘,但我绝对不被你吓倒,我死都不怕,还怕你饿吗?是不是?我就忍着,多喝点水,忍一忍,不行我就念念佛号,再不行我就经行一段,忍一忍就过去了,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突然就不饿了。

  在万佛城,上人有个弟子七十二天没吃饭,每天只喝一小杯水,不是成天没完没了地喝,一天就喝一小杯水,七十二天没吃饭。还有一个三十多天没吃饭。上人在台湾讲法的时候说:“我准备饿死在这里。”那是开万人法会的时候,一天只喝一杯水,那么大的年龄,成天讲。

  他为什么能克服这个饭呢?就因为他不怕死,不怕饿死,他有这种决心。他不怕饿死后,结果会怎么样呢?他的物质力量,原先我们说的是以食为食,如果不攀缘,是以法为食,他是以法为食。那以法为食会是什么状态呢?不渴不饿,他没有这个饥饿的现象,每天精力非常充沛,而且像饮一种甘露似的,没有饥饿那种感觉。饥饿只是凡夫的一种贪欲所变化来的,他没有那种现象。你说是好是坏?他因饿死不化缘,会以法为食的,所以说他能转缘。

  还有下一个:穷死不求缘。自己非常穷,穷到什么地步了?甚至衣服都没有了,都不会去求人。原先我就想过,我想:一旦有那一天没有衣服穿了,我拿纸糊一个,实在糊不住了,我找个草皮,找点草往腰上一围,弄绳子一系,就拉倒了。我也不会去找你要件衣服,说:“你给我件衣服。”你放心,别看咱俩是师徒关系,我也不会求你给我件衣服穿。

  无所求,一切都是付出,不会有所求的。说:“将来,师父你老了我养活你。”我非常感谢大家这种孝心,但是我不会求谁,穷死不求缘。

  以前在山上闭关的时候,我跟大家讲过。那衣服破了,针有、布有,就是没有线,八个月没有缝衣服,衣服破得东一块、西一块,都快露肉了,露肉就露呗,有什么呢?八个月没有缝衣服。因为我没有线,线有没有?常住有那么一大堆线,头些日子还不长时间,人家给送的线,但他不给我。不给我,我就不要。

  你别看都是我说了算,我说:“亲藏,你把线拿来。”那他痛痛快快拿来了,是不是?虽然我们俩是一家,但是现在是他说了算,他不给我,我就不要。你别看就俩人,那我也不要。他八个月没给我,我八个月不要。你七个月不给我,我七个月不要。我就不要,我宁可衣服破掉也不要。

  他们居士就琢磨:这师父是什么原因?有人就合计:这可能是缺布吧?他把那衣服撕开就给我拿来了。他知道师父不要好布,要旧布,他就撕开给我拿了一捆,给亲藏也拿了一捆。心想:拿这一包布,师父这衣服不就补上了?你拿了布,照样没有线,他也不拿线来,我怎么补?所以我穷死也不吱声,最后谁也不知道。后来不知道怎么给我的这个线,这才有缝衣服的机会,要不连缝衣服的机会都没有。

  八个月,如果再凑合四个月就一年,是不是?这一年缝不了衣服。你要是没有布,这好说,没有针它也好说,它都有,就差个线,就差那么一点线,你说这……若没有布,我从别的地方剪点,补一补,或者用线连一连也行,对不对?最起码的,需要布的那地方,我不补,别的地方我把它缝上还行吧?这种机会也没有。我若没有针,那行,大家会知道。但没有线,谁也想不到。就是穷死,我也不去求。

  穷死,达到死那程度,已经尽了,也不去求,闭住那个嘴。那心里啊,要说一点不动念,也不是,“哎呀,你怎么想不到那个线呢?我就需要线,你给我这个干吗?”有时候心里也有稍不平的时候,“你看,你还问我,问我你也不会问。”不是他粗心,因果就在这块,可能平时自己对别人也那样,今天的果报就那样。另外,这个因缘能帮助你什么呢?坚定你的道念,所以说这个“穷死不求缘”非常好。

  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随缘不变。这些缘来了,再怎么来,你怎么诱惑我,我也不会变的。你说给我这吃好的,有的说:“你这大德呀,给你这个好东西,你给开个方便啊……”即使是再好的条件,我还那样。你拿新布来,我还是这一块补丁;你拿新衣服来,我还是穿这件旧衣服。我是随缘不变。

  外面什么情况都和我没关系,即使东西再多,我只是瞅。那山上的东西,那时候多得多,但是没有说为自己,“哎呀,这油也多,东西也多,咱赶紧炸点什么好吃的,赶紧弄点什么东西。”没有这时候。该吃什么就吃什么,就完事了。随缘不变,就是遇到任何环境,这个心就是不动。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如果你什么都不变了,你就能转缘。随缘,你不变才能随缘。

  刚才我讲了那几个例子。他冻死不攀缘,就没有冷热了。他不变随缘,走到雪地,他也没事情啊,是不是?饿死不化缘,不吃饭,他照样不饿啊,他不是“我忍着肚子饿,在那坚持七十二天”,也不是说“我饿着,能坚持多少天”,他没有这个现象,他是不饿不渴。

  喝一杯水,说老实话,那是勉强喝,因为啥?他心里根本就不渴。他喝那个水,就一点味道也没有,已经不像水了。不像我们现在喝水,水是解渴的,实际上这种解渴已经在攀缘了,被缘转了。他没有这个概念,喝的那个水根本就不叫水,和木头差不多,没有啥意义。而且他里面的津液自然就充满了,就是那种甘露,自然就充满了,而且不渴。那个滋味不是我们所能够形容出来的。

  过去,我行脚走到本溪市南芬那块,下午就要喝水,一直没乞到水,到晚上也没乞来水。最后为了守戒,宁可渴死也不去取水,“行,今晚就那么地,渴死就渴死。”就在那沟里坐着。就那么走一下午,大热天,从中午就开始渴,一直渴到晚上,快到十点多钟的时候都没喝到水,一滴水也没有,你得渴到什么程度?最后宁可渴死拉倒,守戒嘛。

  因为啥?你再去跟人家化缘,山里人家家里就剩个女的,剩个小孩,不方便,宁可不去了。得了,在那沟里一坐,死活就不管了。等第二天早晨起来的时候,根本就不渴,都不想喝水了,喝点水一点意义也没有。

  所以你要是不变,这样的话,外境马上就转了。外境的水啊,不管有水没水,你要都能随顺,没水我也能随顺你。这个缘对我来讲,不成为缘,只成为善知识,我随着你走,但是我是以不变去随,这个缘就不成立了,这就成为不变随缘。像果通师父,“你有雪地,我照样在雪地走,对别人来说是雪,对我来讲是无所谓的事情。”他是不变随缘,所以缘对他来讲没有用。

  这个事情很多,我以前讲过药片的事情,饿死不化缘。那是有病了,患感冒,要死了怎么办?得重病怎么办?扔在半道跟谁说去?是不是?没有钱,也没有药,是乞一点药还是不乞药?最后没乞药,药还来了,在道上洒着,还不是在大道上,在那个草地里。那草地里哪来的药,你说。就算有药的话,它也不一定落在你跟前,或装在小瓶子里。没!是散开的,整齐的在那搁着。要是没字,你照样也吃不了,还有字,写着“安乃近”。还不多,就十片,还有一片是掰两半的。正好就在你的面前,还有什么讲的?

  这事情是巧合吗?这些感应都来源于什么呢?就是你不攀缘的结果,不化缘的结果。不求缘,就是宁死不求人。就是不求人的这种精神,你才能得到这种不求人的好处,转缘的好处。那才叫真正的随缘,不变随缘。

  我们那叫什么随缘?我们随缘就变,那叫被缘转。你随缘不变,不变去随缘,那才行呢!我们不变,缘就得随着你去变,随着你转。你需要甘露,它就会变成甘露,它用不着去变水,是不是?也用不着喝,也用不着吃的,你管那事干吗?多自在的事,省多少事?

  所以你想得宿命通,就得断欲、无所求,你要有无所求的心,没有什么想需要的东西。你要什么?电视我不要,录音机我不要,家庭一切我都不要,自己所用的东西我都不要,都无所谓,甚至命我都不要了,你说,你还有什么可求的?你有这种断欲的方法,将来肯定要得宿命通。

  这个宿命通,有的人证道了,很明显的有宿命通,知道过去未来。有的人就没证道,他也有宿命通这种形式存在。持戒就是最大的神通,什么都不如这个。你持戒,要吃有吃的,要住有住的,你还要干吗啊?这不是神通啊?是不是?所以这是最大的神通,我们一定要在这上面下功夫,就是以宁死的精神来护戒,我们以这种精神去做,和道自然就相应了。

  师父给你们讲的这些东西都是很珍贵的,你们将来要实际修的时候,你们就这样照着去做。这样做后,我们就明白了,宣化上人讲的这三大宗旨并不是说要赌闲气。因为上人知道,只有这么做,你才能真正地转外缘,才能真正地自在,你自己才能掌握你自己。这三大宗旨就是你的命根,就是你修行的最高宗旨。

  人活着就得刚强,为什么要刚强?就不被缘所转。什么最刚强?无所求最刚强,没有比它再刚强的。我没有啥所求的,也没有啥想法,说:“我想得到什么,或不得到什么。”没有这个概念,这个事和我没关系。

  什么钱哪,你给我,我不要;你给我好衣服,我不穿;你给我好吃的,我吃不了那些,只吃我这一顿饭就完事了,我碰啥吃啥,你给荤的我也不要,是不是?我就这一个钵,就学一个佛法,其它的我就没有啥了。所以谁都奈何不了你,谁能奈何你?小偷他也不来找你麻烦,谁也不来找你麻烦,所以这人就自在。

  以前给大家讲过金碧峰禅师,他修到那么好的程度了,那鬼神来找他的时候,本来找不到他,就…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十三章 问道宿命》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