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十三章 问道宿命▪P3

  ..续本文上一页因为他贪著一个钵而被抓住了。那个钵叫什么钵?

  弟子:紫晶钵。

  是紫晶钵还是紫金钵?紫晶吧?恐怕是这个“晶”,不是紫金。出家人不用金子,金子做的也摔不碎,是不是?紫晶钵,紫色的,透明的,他非常的喜欢。就这一念喜欢,那鬼神就能找着他,就能把你抓住。

  你人在那坐着,鬼神抓不住你,鬼神不要你那个尸体,尸体不见得就是你。我们那是“尸体就是我,一掐我就疼,疼的就是我”。不用说,你根本就跑不掉,因为你离不开这个身体。人家呢,这些东西也没有,他惟独惦记的就是这个钵。你有一念物的想法,那鬼神就能把你找着。如果我们不断金钱,谁在那面拿着钱这么一晃荡,你这眼睛都瞪这么大个。还用找你?离老远,他在那面一点,手一比划,你就跟着过来了,那心“嘣嘣嘣”就跳,一下子就抓住你了。

  所以说那玩意可真厉害,像咱们不要钱,你给都不要,你比划那玩意,赶紧闭眼睛,我躲得远远的。把眼睛闭上了,实在没意思,你给我,我都不要,我再瞅你干吗?所以他怎么比划钱也没有用,它在你身上不起作用。讲:“哎呀,师父啊,我给你做点好衣服,做点什么东西,做点好吃的,你需要什么吃的?”我一天一顿饭,我有啥吃的?你说的那些东西,对我来讲没有啥意思,啥意思都没有,这个耳朵听那个耳朵冒,就完事了。没有吸引力,它诱惑不了你。

  再就是女人那事——色。你不贪色,但是那色起来了,它可要你的命,它故意找你的麻烦。你要是觉得她挺可怜,那妥了!那她就给你表演起来看,一会是这个动作,那个动作;说话,那声音勒得精细的,一天就给你表演了。那腥臭熏天,一看都恶心,要吐,那种丑态全露出来了。

  如果你没有这个东西,它就抓不住你。女人在你面前,她那个粗鲁、那种“不幸”的状态马上就暴露出来了,糊弄不了你,她也装不下去了。要不然有时候比丘尼怎么跟我“打仗”呢,她们想让我听一位比丘尼法师讲的法,我说:“我不爱听。”“你怎么不重视法呢?你听了将来得教化比丘尼。”我说:“我不是不重视法,我不爱听那个女人声音。”当时这俩人气得够呛,因为她们是女人,我说不爱听那个女人声音。别看你是讲法,就算讲法,我也不爱听那个女人声音。这本身就是法,你还怎么讲?是不是?

  所以女人在你跟前,她再想表演那些东西就没有用,表演啥?她只能是实话实说,老实办事,就完事了,她再也不会跟你去演节目了。弄腔作势的,这个那个……勒个腔调。我心里话:“你可别勒,你勒那东西没有用,我只能越看越恶心。”等她放下一切的时候,感觉比男人都脏,人都不知道过去怎么活的,被它骗得,简直是骗死人。就是骗人,她自己自觉不自觉都在骗人,也就是我们自己在骗自己。

  所以说欲望断了是真清净,欲望断了是真阿罗汉,欲望断了是真佛道。所以我们应该从断欲上、无所求上去做,抱定这三大宗旨,按照上人的三大宗旨去做。时常得背诵,以后做事情就这么去做,你放心去做。它不是让你死,我们是要以死的决心来转化这个缘。有人以为:这叫我们死呢。他一看到死就不敢去做。你光看着人家得本领,这本领、那本领也有了,我们都想去要。那都是以这种不怕死的精神换来的,没有这个精神,你换不来。这就叫“柳暗花明又一村”,你不走到绝路的时候,是不会有新的路在前面。

  好,今天就讲到这。

  ※  ※  ※  ※  ※

  (一段时间以后重新所讲的第十三章 问道宿命)

  今天我们开始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个学习方式实际上早已开始,但是正规性还缺一点。由于大众师的慈悲,特意把这个时间进行调整,这么一来,让大家有个更好的学习机会,以免我们的学习和其它的功课冲突,更主要的是没法听讲。以后就通过这个方式学习——我们把学习方式先试验一下,如果合适,我们就这么样做。每天上午,基本上吧,不能是完全那样,都要讲《四十二章经》、《沙弥律仪》,而且要考试,还要进行背诵,这些东西都要考,把咱们学习的风气一下子提起来。

  主要是我们从无始劫来养成了各种的习气,所以我们今天出家修行特别难,但也特别殊胜。这无始劫的习性必须通过《沙弥律仪》的学习,把它们去掉。只有去掉了这些习气和毛病,我们才能进一步深入佛法的修行。如果我们的基础打错了,就很难再走第二步,因为这个基础太重要了。很多人平时都忽视了基础,往往都追求更深的东西,但是有时候反而浪费了很多时间,半途掉队或走回头路,所以我们应该特别注重这个基础的学习。

  这个沙弥律、沙弥戒的学习,不光是我们现在学,就算将来受了比丘戒还要学,受了菩萨戒还得学。它是一直相通的,所以这个基础我们不光今天打,时时都得打。昨天看到广化老和尚他们对沙弥的要求,就是说出家的时候最少也是考验半年以上,而且受了沙弥戒以后,到受大戒这段时间,还要考验两年以上。这个时间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就是因为沙弥戒这一段的熏修特别的重要。

  咱们现在的这种修行方式不能完全一样,基本上差不多少,要努力把沙弥这块学习好。为什么大戒师受具足戒了,有的对佛法的理解还有一定难度?就是因为沙弥戒这一段的学习没有打好基础。打好基础,我们的心不动了,而且能够更深地理解沙弥戒,就能理解佛法的一部分,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地深入佛法。这部分如果做不好,我们可能在学习更深的戒律的时候,感到更加困难和吃力,而且不能理解佛法的真实意义。

  原因是什么?有时候并不是我们脑子笨,是我们那个基础没有打好。因为他没有更深的行持,解和行持他没有做到,所以他行起来就特别难,而且不能正确地理解。如果我们把基础做得很好,当我们受了更高的戒律的时候,我们就会很容易攀登上去,更主要的是能够正确地理解。

  今天主要是简单地跟大家讲一讲这个学习佛法的过程。

  学法必须有虔诚心和恭敬心,有这个心才能学法;没有虔诚心和恭敬心,法是学不来的。法不孤起,因缘而生。不是说讲话就是法,讲话只是法的一种形式,是一个外在的方便。我们要求的法是佛法,不是世间法,所以我们不能用世间的善来代替佛法,必须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心心相印来悟得佛法。

  法没有大小,法只有我们的虔诚心才能获得,所以说我们学沙弥戒也是一个很好的因缘,如果我们能够虔诚地去学它,一样能得到佛法。有的人认为:我受了具足戒以后才得佛法。这是不对的,那是我们更深一步的熏修。佛法的关键是法法都是平等的,所以我们应该把“沙弥戒”这块看成真正的佛法来熏修,这也就是我们了脱生死的法,它不是世间法,我们不能按照世间法去理解。所以我们在这里熏修的时候要有真正的虔诚心,这样的话,就会达到我们的目的。所以大家要明白沙弥这一段修学的重要性。

  过去,在沙弥这一段证果的还是很多的。就因为他有这种虔诚心,甚至佛讲了一句话他就证果了,这原因就是他们的虔诚心到位了。我们没有证果,就是业障障碍了我们的虔诚心,如果有虔诚心,我们也会这样。所以我们要用至诚的虔诚心来听法,如饮甘露,如饥似渴地去修学和恭敬,就像人饥饿需要食物,渴了需要水一样。而且平时要为这个法处处地去努力。这样的话,我们很快就会有个因缘,一念虔诚,有可能就是我们了脱生死的机会,所以我们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大家,特别是后剃度出家的,一定要向先剃度出家的师父、师兄们学习,他们经过了多年的努力修学,都已经具备了很高的德行。特别是新学沙弥,一定要向老的学习,因为他们的心经过熏修,顶住了种种习气和魔的困扰,能够这么样地坚持修学,使人非常佩服,这是非常好的。对新的来讲,老的更会爱护你们,帮助你们。

  你们新学沙弥一定要学会依教奉行,这是你们修学中很重要的一关。不要分别,包括大戒师或老的沙弥分配你做什么事情,或者有什么活,你都得依教奉行。至于年龄的问题,放下自己的年龄,不要考虑,只考虑佛法,年龄是属于世间法,我们考虑的是佛法,依教奉行。

  “如果那个师父告诉我的事情是错的,怎么办?”你现在在道场里,就不要考虑错和对的问题,你先去做。如果确实有问题、有疑惑的时候,你先依教奉行,以后你腾出工夫再去请教一下。再说,道场里的师父不会叫你做那种事情。依教奉行胜于一切,一定要培养自己依教奉行的那种心。说:“这么做会不会对我有损伤?”你要去做。过去讲叫命令,命令下来你就不要有什么疑问了,火海刀山都要下的。我们得常常做这种思惟,这样才能培养这种恭敬心。我们的恭敬心为什么不到位?就因为没有直心。我们走一步也是拐弯,听一句话也在分别,都在拐弯,这不行,我们必须得学会依教奉行。

  而沙弥这一段特别重要,属于发心阶段,必须得学会依教奉行。等我们当了大戒师的时候,我们需要更深一步的依教奉行。当我们受了菩萨戒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深层次的依教奉行!那个时候的奉行,就是一个小孩来支使我们,我们都会去做。到那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恒顺众生的力量,那就自在了,非常自在,而且时时地法喜充满。法喜充满不是给自己充,是一种教化和一种度众生,所有的人都能在你法喜充满的情况下被度,这叫恒顺众生。我们必须从这方面开始熏修。

  大家这个因缘很好,而且维那师精心地努力组织大家修学,这非常好。以后这个环境紧一点,到时间大家就要过来。这个排班的位置暂时先这样,明天再看一看。暂时不混在一起。你们虽然年纪大,但是法这方面的修学还有一段距离,现在还不适合混在一起。咱们应该先有个层次,这样的话便于大家修学。就像念书似的,有一年级,有二年级,虽然同是小学,但我们也要分出这个修学的层次。

  今天不多讲了,还有很多以后再讲。这个主要是由我来讲,还有其他的师父,随时再派,来…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十三章 问道宿命》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