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第二个人在那搁着,不赖他也得赖他。
我跟你说,因为你心里有个不平的东西,那疙瘩在那块搁着呢,所以听他那个声音就变动静了。并不是他的声音变动静了,是你的耳朵听到后变动静了,听什么东西都两样,因为你那里面有个不平在那块晃悠呢。你如果是心平的时候:“他诵咒诵得还可以,人家出家这么多年了,什么也不要求,这么精进,还磕大头。”他光往那上面解释了。如果你心里不平,“你真是的,诵咒老抢,你抢这句话干吗呀?”他心里就不平了。
我们泯是非是观察自己,不观察外相,因为一切的事情、是非是自己心里起来的,和外界一点关系都没有。你老认为外面是个助缘或是有关系,那绝对是一种错误的概念。说:“我心里是有那东西,但如果没有外缘,它就不起来啊。”实际上,你不知道,外缘也是你。你心里那东西是你,外缘就不是你了?外缘就是别人了?那不是正确的说法。因为你还没有空掉,你光空掉心里的东西,对外境还没有空掉。这是不正确的。
我们绝不说是非,这并不是叫你没有正义感。一切的是非、正和不正,都是因为我们有了是非而生起的。没有是非,哪来正和不正呢?所以说,我们泯是非就是在修佛法,不说他人过失就是修佛法,在难忍的情况下能忍就是修佛法。
再一个就要隐恶扬善,谁的过失,过去就拉倒了,完事了,不再讲了。再讲一遍,如果你把别人的心引动了,也是把你自己的心坏了。“这不对啊,我把他心动了,但我没动啊。”他没动之前你已经先动了,你先坏了,他才动。外面动就是你的心在动,因为外面的心、别人的心就是你的法身。你觉得:“我总算把他给搞坏了,叫他起烦恼了,我的心里乐了。”你乐谁?那是把你的法身搞坏了。就像有人把自己的肉割下来了,“哎呀,你看,我把你的肉割下来了。”他以为是把别人的肉割下来了,实际上他不知道,这块肉是他自己的,他还认为是别人的。
就像一个老修行似的,在那打坐,后来看到一个孝子背着他母亲过来了。孝子来跟他见面说话。他寻思:“啊,我在这打坐打得好好的,快入定了,你到这来找我算账,你这肯定是魔!”拿起斧子就给孝子一斧子。他把孝子给砍了,觉得入定还挺好,“这下我把魔给驱退了”。等从境界中出来一看,大斧子在自己腿上挂着呢,这才明白:外面背着母亲的那个孝子就是他自己。等到明白事实的时候,那大斧子在腿里镶着呢,你说你跟谁说去?他在那还挺高兴,“你看,我可把他砍了,我把魔给驱除出去了。”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你伤着谁了?谁都没伤着,就是把自己伤着了。
我跟你说,我们天天干这种傻事。你觉得伤着谁了,还挺解恨的,“这下我可把他说了。”实际上,你都是把自己伤了。我们就是不懂得诸法空相,认为外面还有个“有”。说“我们看到了”,看到也是空的,那是你的业报。我们要是常这么思惟,就不会起心动念了。没有意义,它有啥意义?就算你起心动念,它也是假的,是不是?你不起心动念,它也是那样;你起心动念,它也没增加,只不过是被自己骗了一场,自己把自己伤了而已。你伤了,那是白受伤啊,最后留下的永远是一种痛苦。你伤了腿难道就不疼啊?你不得养啊!后悔啊!这些东西都是谁来承受?都是你自己来承受,还有谁承受?是不是?你能换个人替你承受?没有那回事,都得自己承受。
人就愚昧在这块,老以为“我能把别人伤了”,或是“我能把别人说了”,或者“我教育着他,我如何如何的……”你是永远做不到的。可以这么说,你是永远做不到的。为什么你永远做不到?因为是诸法空相。你怎么往虚空吐唾沫,那唾沫最后还得下来;你往天空扔石头,石头还得下来;你扔了刀,刀也还得下来。最后都是自己伤自己,你扔得越高,伤得越重。所以你永远也做不到。
你既然明白这个道理,你何苦找这麻烦,是不是?为什么偏要等伤着自己才后悔呢,到后悔时,什么都晚了。有的人这一辈子都不明白这个理,所以说,不说是非难。要想不说是非,首先就得明白这个理;明白这个理了,你才能永远地不讲是非。叫你讲,你也不讲了。说:“这人太坏了,大家骂他两句得了,说他几句。”“骂他干吗呀?说他几句干吗呀?说他那些也是说我自己,骂他也等于骂我自己,我才不骂呢。”你不骂不等于不解决问题,而且一切幻境都要破灭的。
上回讲到“不说是非难”,讲了一半。
“不说是非”,“是”就是对,“非”就是不对的意思。不说对和不对,这个非常难。为什么说“不说是非难”呢?有时候,是非搁在一起就令人起心动念,令人不能一心奔道,而且斗争心起,或是贪欲生起,最后导致了愚蠢。
有人就会挑唆是非,说三道四,跟这人说的是这个话,跟那人说的是那个话,造成了斗争。只要造成了斗争,这句话就是是非。造成斗争就是是非,这是是非最大的一个过失。而且我们往往不能息事,非要把事情扩得越大越好,以满足自己的心愿。所以说,这个是非是一切斗争的根源之一。
第二个,它会引起贪欲。本来这个人修道很认真,平时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他没事就老叨咕:“这饺子好,真好吃。”人家没动心。说:“饺子最好搁上酸菜馅。”或是说吃什么馅饼更好,把那个饺子烙成馅饼,没有糊的,这就更好……老是让你起心动念,所以叫是非。
再有一种是非,就是让人愚痴。本来是正的佛法,他硬说是邪的。比如说,你说:“出家人应该不摸钱。”他说:“哎呀,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你现在何必这么执著?佛要是在世都会改过来的。现在佛不在世了,我们应该这么做就对了。你看,大家都认可。”这种愚痴之见破坏佛法,是下地狱因。
本来日中一食是佛非常清净的戒律,也是佛的本意,它能够让人速速地证道。他说:“你会导致胃病,何必吃那么多?你一天吃三顿,平均分吧。你吃一顿,反而还吃那么多,更贪!”他用这种愚蠢的想法来诽谤日中一食,就跟诽谤佛一样,最后也会下地狱。
本来是正确的东西,他非说是不正确;不正确的东西,他非说是这样。对的,他说成非;不对的,他说对。他说:一天三顿饭,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有个好身体就完事了,有个好身体就能悟道。那世间人有那么多身体好的,也没看哪个悟道,是不是?
释迦牟尼佛日中一食,而且日食一麻一麦,最后人家悟道了,人家就是那么样苦修悟道的。现在还有一种愚痴的人说什么呢?说:“释迦牟尼佛日食一麻一麦,是无益的苦行。释迦佛行了六年以后,最后舍去了,佛才知道那是无益苦行。”你说这人多愚蠢!那是再来佛,哪个对、哪个错,佛还不清楚啊?六年的苦行,佛在哪说那是无益的苦行?而且这个说法还普遍,很多书上也是那么讲:“那是无益苦行,最后为了取中道义。”他们说的中道义就是不苦不乐。什么叫不苦不乐呢?就是“有吃有喝的,但别太享受了。”他说那叫不苦不乐。你去掉贪欲心,才叫不苦不乐呢!不再贪,彻底把贪去掉了,你才有个不苦不乐。是不是?
这种愚蠢就是是非颠倒,把对的说成不对的,把不对的说成对的,老是挑唆是非,而且这种诽谤佛法就是大的是非。小的就像长舌妇似的,非得说两句不可,觉得不说点什么,就显得自己见识少似的,老是给弄两句。那农村的妇女也是,上谁家串门了,手里拿着瓜子,趿拉个鞋,往门口一站,就在那说了:“那家怎么怎么地……”传完了上那家再说两句,把这家看的事再往那家说一说。就这种女人,专门说是非。这样的人将来都要下地狱的,下犁舌地狱。
是非还包括什么样的是非?就是大颠倒、大妄语,那都是属于是非这一类的。特别是能叫人不和,互相不信任,最后对佛法失去信心。
不说这种话特别难,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你不说点这个事情,心里觉得缺点什么东西,怎么也要张张口,也得说两句。人不说是非是很难的,但是我们修道了,一定要克服这个,不是说做不到,是你去不去做的问题。而且你不知道,不说是非是真正的好,心里特别平静、特别暖和。你如果忍住了不说,今天一句话都不讲,就是看见了什么事情,我先不说。特别是一些不正确的东西,我不能给当成正确的东西;而且正确的东西,我不能当成不正确的东西。你能够很有正见,憋住这个劲,这一天心里就特别地暖和,这一晚上也不会做噩梦。
是非是一种恶心,它会导致斗争、贪欲和愚痴,所以绝对不能说是非。而说是非的人,对于世间人来说也是最烦的,最讨厌的人。人家一看见他就像瘟虫似的,“瘟疫来了!”他要是开始说了,你不听还不行,他还有观察能力,能瞅着你脸色来行事。刚开始,他能用话把你引来,“哎呀,你吃没吃饭呀?这脸色怎么黄了,哎呀,你是不是有病了?我记得有个得癌症的人,他就这么个脸色。”给人家吓得担惊受怕的,然后再乘虚而入,他讲他的那一套,最后给弄的是:他来一趟,人家是担惊受怕一宿,好几天都缓不过来劲。确实有这种人。
我们大家一定要远离是非,因为是非绝对是障道的因缘。一个僧团如果讲是非,内部必然不和。世间上讲是非,必然有斗争。所以我们一定要远离是非,虽然是难,我们也得要远离。特别是注意每一句话的是非,一定要加小心,有时候一句话就把人给坑下去了。特别是有些问题,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一定要谨慎!一定要有事实根据,谨慎!有了想法一定要跟师父讲,不要自己去想像,“我跟你商量商量”,“跟他说一说”,这就不合适了,一旦传开就坏了。我们千万不要搞是非,这个是非在世间上都是非常痛恨的,在一个集体里头也是非常痛恨,何况在佛法里?更不允许!
谁能说一说是非最大的特点,最明显的特点?谁能说一说?
弟子:造成咱们集体力量薄弱。
讲得很对,很好。就是说能削弱你的力量,最后导致了彻底的破坏。还有谁能说一说?最大特点,刚才我已经讲过…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