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少?不知道。然后剩下多少?不知道。我还要用多久去修行?还是不知道。这不是糊里糊涂是什么?什么叫修行啊?这个不叫修行,没有智慧啊!这个叫无明!与无明相应的修行永远是无明哦!注意听哦!我讲这些话不是戏论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啊!听懂了的人就要反省:我们今天根据什么而修行?有没有真正的正见?有没有观照的方法?有没有在我们的身心中找出真正烦恼、颠倒生死的根本是怎么一回事?如果没有,怎么对治?怎么修行?
其实这里是有巧慧的:今天上课讲般若经,那么这个般若到底是什么呢?有这个般若就能发觉诸法实相啊!知道什么是烦恼,知道是什么原因而起的,怎样起,怎样灭,它有多少,能断不能断,能除不能除,一目了然的把它看穿,这个叫做般若的空慧,就是实相的智慧,今天要学的就是这个。这是一个根本的东西,根本的法就在这里,这个能解决了,所有的法都解决,所有的障碍都解决,解脱就在这里。注意听哦!今天为什么要强调这些?是要加强你们的信心,明白我们过去的修行是盲目的,不是真的在修行,因为没有正见故,没有般若故,所以今天讲《金刚经》,就是开发这个智慧,没有这个智慧,只能盲修瞎练而已。这句话不是戏论,是真的。
这个巧慧是从一切法本性中去融观一切。一切法的本性包括色心二法,心灵作用叫心法(受、想、行、识),这一切法都要去观察。重点尤其是在心法:观烦恼业苦当体即空。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的烦恼、障碍、贪瞋痴,都要把它“看”清楚,这个看清楚就是观察它有没有实性,它住在哪里?烦恼也是缘起的,也是有因有缘才促成的。十二支缘起里讲我们的从名色到六入,从六入到触,然后才产生受。我们有没有发觉这个过程?眼触色,产生识,就起了苦受,乐受(耳闻声产生的受也是一样),这个因缘的过程一定要明白,注意听哦!缘起的就是空,所以如何去观察烦恼业力(烦恼也是一切法的法)的无实性,也就是了解它的空性,观烦恼业苦当体即空,直显诸法实相。从缘起的角度去看,一切法都是“法法缘起,念念不住”,哪里有少法可得?这就是诸法的实相。但是我们都执着在实有,注意听!就在这里哦!烦恼到底有没有实性?我们都以为它是实有的,却没有办法了解它有多少。所以,如果了解诸法实相,实无少法可破,还要什么东西去破?
现在讲一个公案,也许大家比较快领会:二祖参达摩说:我的心不安。达摩说:将心拿来,我为你安。二祖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说:我为汝安心竞。这个公案是在讲什么?要体会哦!如果心是实有可得的,那就可以去动摇、变化以及有安不安的问题。如果心不可得,那我请问你:烦恼可得吗?所以为什么要直从一切法(包括色心二法)去体悟它的实相?实相是什么?缘起空啊!要注意无实性,所以这个巧慧就是巧妙的智慧哦!大乘的空慧就在这里哦!从一切法本性中去观察它,一切法当体即空。所以诸法的实相是本自寂灭,就是寂灭性,注意听哦!如果了解诸法的无实性,那么又有什么法可得!所以叫不坏不失。般若心经讲,“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就是站在诸法空相空性上而说的。要知道诸法空性,就要从缘起无实性下手,破除了实有感自性见,这个巧慧者的深观是法法都性空本净,哪里污染得了!法法不生不灭如涅槃,法法即实相,从没有减什么增什么,这个不增不减,不失不坏慧,即金刚般若。所以,真正的金刚般若就是大乘空慧,一定要明白哦!
你们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个真正的深观慧观,如何解脱?我们说“烦恼无边”,既然无边还能怎么度?无边就度不了;烦恼本空就能度!为什么?连度都不用度,法法本净,不增不减,要注意!但是坦白讲,这个讲起来很容易,听起来很欢喜,要悟入却不容易,但是不是不可能哦!注意听!我一直强调: “缘起”这两个字,值得用你们一生的生命和所有的财产投进去把它搞清楚都值得!我讲这句话是绝对负责的,真的啦!“缘起”,看起来只是两个字而已,但是它却代表了整个佛法的真正精神意义所在。你不要看轻这两个两个字,佛陀曾经呵斥阿难:你不要以为它很简单,缘起是甚深复甚深!这两个字你把它好好研究,把它搞透了,就解脱了。这哪是我们人间的寿命财产什么东西能够比拟的!所以这个金刚般若非常重要,它是唯一的解脱之路啊!
金刚经的宗要--离相无住
【般若为大乘道体,为五度眼目;为般若所摄持,万行始能到达究竟佛果成为波罗蜜。然而,般若也需要众行的庄严,如没有众行助成,般若也即等于二乘的偏真智,不成其为波罗蜜。所以,般若为菩萨行的宗主,而又离不了万行。龙树菩萨因此说:说般若波罗蜜,即等于说六波罗蜜。】
般若是眼目,能使前五度真正成为波罗蜜,如果没有般若的引导,前五度如盲。但是,如果没有前五度的庄严(众行助成),般若也等于是二乘的偏真智,不成其为波罗蜜了。不要以为我有了般若空慧,就什么都不用做了,在家里就很自在。大乘与二乘的不同,是因为大乘有大悲心来助成六度万行,成就成佛的资粮。如果没有前五度作为我们的助行,那就会变成偏慧偏智(偏真智),与二乘人的自了是一样的, 这个是不圆满,不叫波罗蜜。
有些人学了缘起,学了一些空慧,就自以为可以了,没问题了,什么事都不闻不问,不去做了,自以为解脱了,这就变成狂慧,那不是真的解脱。真正解脱了的人是无我无私的,他不再有自己了,不会再自私了,绝对不会不去关怀一切众生,反而很积极地去利他,从事一切的六度,去圆满成佛的资粮。所以,那些人以为自己没事了:“反正一切都没有么,一切都空,空不是什么都没有吗”?我告诉你:空不是什么都没有,是讲万法没有实性,“因为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所以万法才能缘起,因果事相才能成立。空,是在成立一切万法的因缘事相,注意听!因果才能成立唷!绝不是空了,什么都不要了。空,就是告诉你无实性(固定性),正因为众生没有固定性,他才能成佛,才能透过般若的观照,透过前五度的万行去实践,而真正地证入诸法实相,那个是真正的证入,才能真正的解脱哦!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以为空了就是什么都没有了,就断灭了,这个就是和唯物论的观念是一样的,唯物论是人死了什么都没有,它叫无神论。佛法也是无神论,但是佛法的无神论与唯物的无神论不一样,只是讲没有主宰(神),没有自体,但是因果却是宛然的。一切的行业是不失的,这样就成立了因果,因为一切万法是空无自性的,才能成立一切因果事相的生死流转轮回,业因业果才能成立,这与断灭刚好是相反的,不是空了什么都没有,一定要明白呀!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什么都不要了,五度也不去行践了,“我只要最重要的般若,有般若有就好了”,这就错了。
导师说,般若也需要众行的庄严,如果没有众行助成,般若就等于二乘的偏真智,不成为其波罗蜜。所以般若为菩萨行的宗主,而又离不了万行。般若虽然是最主要的宗要,但是绝对不能离开前五度的万行。龙树菩萨也因此说,说般若波罗蜜,即等于说六般若波罗蜜。其实能成就真正的般若波罗蜜,是要涵盖了前面的五度,才是真的般若波罗蜜,不是离开前五度,能成就另外一个单独的般若波罗蜜,一定要明白啊!
当你真的明白了,我相信你的生命会转化,会得到大受用,你会肯定,会自在。但是如果你没有明白这一点时,我希望你能够反省:我们有没有真正的下功夫?有没有真正地去探讨如实的知见?今天学法不是为别人,是因为自己有烦恼痛苦,有生死疑惑,要解决这个问题,是为自己负责而不是为别人修的,不是为了跟人家争论,表示我伟大比你强。修行是为了解决我们自己的苦恼:生活为什么不自在?为什么不能解决对生死的无知和恐惧?你要为自己负责。如果你达不到自在解脱,表示你对这个法的体证还不够,就要反省、忏悔、用心探讨,要如实地去深入,不要再应付自己了,不是听一听法就能解决的,那是不彻底不受用的。
我们要想办法如何能达到真正解决问题,如果知见还不透,就要如何亲近善友,能够把我的知见增加到让我明白;如果知见明白了,但是做不到,那就更要反省了,那是修行的实践不够,就要如何去实践,而能保证生死问题的解决。这是我对大家的期望与鼓励,不要听听就过去了。听听过去了,还是一无所得。这个法非常重要,真的能帮助我们解脱,如果哼哼哈哈地过去了,那还是入宝山而空手回啊!能体证的很好,发发心,为佛法,为众生付出一点,好好把这个法弘扬出去;不能体证的,要发心猛勇精进用功,把这个法学透,一定要受用!我能给各位肯定的是:你只要愿意学这个法,只要你真的在用心,确实每一个人都能解脱,都能受用,它是平等的,这一点我很肯定!观念的修正,到实践的清净,确实要靠我们自己生命去体证,还要去行。“行”很重要哦!我们都在自私里面,在我执里面,我执就是“私”啊!破我执不是理论,为什么要大乘的六度?六度就是实践,你真正能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具足了你就解脱了,那个就是实践的过程。所以,真正的六度的波罗蜜,其实,般若波罗蜜就是涵盖了前五度,才是真的般若波罗蜜。不是离开前五度,另外有一个单独的般若波罗蜜,一定要明白啊!
【发菩提心者,能以如金刚的妙慧,彻悟不失不坏的诸法如实相,以菩萨修行的次第方便,广行利他事业,则能到达究竟彼岸——无上菩提,所以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文句安布,诠表这甚深法门,所以又称之为经。】
发了菩提心成就佛道的人,如果能够与真正的般若金刚妙慧,彻悟不失不坏的诸法如实相,也就是一切法的空寂性(空寂相)以后,才能够修六度万行。从次第的这个方便去利他,去广度一切众生,才能够达到真正…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