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P58

  ..续本文上一页个地步,也可以名为如来,只是不究竟而已。

  如来,外道解说为“我”,以为是如如不动而往来三界的生死者,以为是离缚得解脱而本来如是常住者。注意听!这个很重要!这个观念是外道的观念,外道说有一个“我”,他是如如不动的,他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在三界中来往生死。这个“如来”是已经解脱了,离缚了,然后如如不动的,永远存在的常住者,所以叫如来。那么请注意:如果是这样的观念,是佛法还是外道?注意听哦!这个很重要!这个本来就是外道的思想,注意听哦!

  【在佛法中,否弃外道的“我”论,如来是诸法如义(不是有一个来来去去不生不灭不动的常在者)。如此如此,无二无别(不是一),一切法的空性,名为如;於此如义而悟入,即名为如来。】

  什么叫“如”?一切法的平等空性名为如。一切法都从缘起,缘起故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无自性就是一切法的空性,一切法的平等空性都是一样的,所以,一切法都是平等如如。什么叫“如来”?理解、悟入了一切法的平等空性(如义),悟入此法的人就叫如来。佛法所说的这样的如来(诸法如义),和外道所说的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常住者,在三界中来来去去而不生不灭的这个如来,是有着根本性的大差别。注意听!外道的我见,与佛法讲的如来根本就是两回事,注意听!如果连这个都不懂,难怪我们修行的大都落在外道的思想还不自知!

  【既然是诸法如义,即无彼此,无能所,这是极难信解的。因为常人有所思考、体会,是不能离却能所彼此的。如来既即为如义的现觉,即不能说有能得所得。因此,如有人说如来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无疑是错误的,不能契会佛意的。】

  这是非常难了解的一件事:既然诸法是“如”义,无彼此,亦无能所,但是我们怎么看都有分别,有差别,怎么会如?都是实有的!我们的观念都在相对的观念里面――彼此、能所,我们的思维模式无法离开这个相对的观念,所以也不了解这个“诸法如义”。

  因此,如有人说如来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无疑是错误的,不能契会佛意的。如果有人说他开悟了,悟到了什么?悟到了他的法性是不生不灭的真如法性,有一个自性清净心,他在那里是如如不动的,所以能在三界中自在往来。我请问你,这个人真的开悟了吗?我看是耽误的“误”啦,不是随便在批评他们哦。见法开悟是要从真实的法义中去体证的。明白了这个法义的人,就不会相信什么分身术,也不会拿一千万要看个什么分身,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你就不会被他迷惑了,哪里有个来来去去的?那叫戏论。

  具足正见解脱有份

  【在圣智圣见中,即无一法而非本如本净的佛法。即一切相离执而入理,即“一切法皆如也”。然而,即毕竟空而依缘成事,即善恶、邪正、是非宛然。有人执理废事,以为一切无非佛法,把邪法也渗入正法,而佛法不免有失纯净的真了!】

  真正见法的圣者所看到的一切法,没有一法不是本来如是的清净的佛法。即一切相离执而入理,就在一切万法的现象中,离开了实有感的执著而入法性空的真理,那时一切法皆是如如的。然而,即毕竟空而依缘成事,很重要!前面谈空理,悟入法性,但千万不要因为悟入法性空就偏在理上而废黜了事相。正因为毕竟空才能依因缘起而成就一切的现象,这个叫事,所以就有善恶、邪正、是非的宛然。注意听!当我们体会空性时,不是什么事相都没有,而是悟入它的法性空寂。因为,一切不可得的法性的空寂,才能依缘而现出一切千差万别的万法。万法虽然如幻,但却是宛然而有,“宛然”,就是好象彷佛的意思,不是实实在在的,宛然的就这样显现出来,万法的善恶、邪正、是非,就彷佛这样显现出来了。

  这里很重要!前半段在破众生的实有感,执在真实的自性见中而执相、起惑、造业;把对法相的执著破除以后,回过头来,不让你落入断灭中,不要以为什么都是空无,所以,佛陀说一切法非虚(空无)非实(实有),不是什么都没有,也不是实在的有,而是宛然的有。所以,真正体证这个法性,不是断灭,注意听!后半段最重要!

  有人执理度事,以为一切无非佛法,把邪法也渗入正法,而佛法不免有失纯净的真了!这个也很重要!最重要的是这个地方:破、破、破,破一切非实,最后落入断灭了,什么都没有,一切都非实,那我乱搞反正也非实吧!注意!这个地方就不能执理废事,很重要!“虽空而宛然有”,就是因为空,才能缘起森罗万化的差别相,要注意听!空,不是在灭一切万法。我们在万法中悟得“如”而解脱,但是万法还是在现象的变化迁流中,而有种种的缘起。所以,讲空义的如,不是在破坏一切法,而是在成立一切法,后半段这个最重要!不然我们会落入断灭空,一切唯空就什么都没有了。因为空,才能产生万法的缘起,而显现出一切的差别相,但是虽然产生了一切差别相的万法,毕竟它还是非实的如幻缘起有,不是实有,注意听!所以“有而非实”,“非实而宛然有”,这样事理二边都不会偏废,注意听!这样才产生万法,也能产生万法中的因果系,所以它有是非、善恶、邪正,注意听!不是什么都拢统地说没有了、断灭了,后面这个最难了解!

  在说般若的空义里面,最重要的就在这个地方:因为众生的执著很深,对万法的执著,对身心起的执著,我见非常深,没有彻底地让你明白一切法的非实无自性,你要离开这个执著是不可能的。你不能离开这个执著,就一定不能解脱,一定会起种种的贪欲、造业而生死轮回不已。你只要一离开这个执著,万法就无咎,万法还是自在地缘起而妙用无穷,目的是在离执,不是在坏一切万法,空义不是在破坏一切万法,是破坏你的执著,要你离开执取颠倒、造业。一旦知道它非实如幻,你就不会去贪欲、执著、执取、造业,就能真正地解脱。那时,才能在万法中随缘自在,不会执取,也不会恐惧生死轮回。因为知道一切如幻,他不会颠倒了。所以,说空的目的是让你离执、灭贪欲,不是在破坏万法让你大混沌、大混乱,一定要明白。目的是要破我们的自性见,我们才能离执、解脱,却不是在破坏万法,“由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如果不是空无自性,一切法它就是不动的,不能产生生灭,也不能产生轮回生死相续,因为自性就是不变义。所以,自性见反而是断灭论,一般以为有自性才能轮回,恰恰相反,有自性是不能轮回的,因为它不变不动,不动怎么轮回?因为无自性故,才能缘起,因为缘起才展现出生灭相、相续相,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不是破坏一切的法而现空,是在成立一切法,明白空义的话,一切法宛然而不失,这个后半段更重要!

  【如来才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随即说:我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不要以为实有一切法,不要谤佛实有邪恶杂染的一切法。在胜义毕竟空中,是一切法绝无自性的,即非一切法的。因为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佛证此一切法,所以假名为一切法皆是佛法。这等于说:一切法的自性不可得,即佛证觉的正法。】

  这里就象前面套用的那个公式是一样的:“什么什么,即非什么,是名什么”。随着经文的深入,对这个空义越谈越精彩,越谈越了解这个法的奥妙,金刚般若谈的法要是什么,般若的重要与解脱道的关系越来越明白,佛得的是什么法,菩萨得的是什么法,三教圣人得的是什么法,越来越明白!不管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到七地菩萨悟的何法,原来法法都一样,所以佛陀在金刚经中——举证,从佛、菩萨到阿罗汉的过程、内容以及所悟的法性都是根据般若的空慧,所以没有般若的空慧,是不可能同入三乘共证的法性的,这是唯一之路,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我们抉择法的了义和不了义在这里,了解佛法的根本特质也在这里,这个地方很重要!

  当我们越来越明白的时候,对佛法的正见也就越来越确定,佛法的特质就能把握住,慢慢地就会明白其实佛法要体证这个并不难,也就是说要见法并不难,把这个法义搞通,在生活中、身心中稍微观照都能受用。所以,今天讲这个法的目的,就是建立你们的观念,建立对佛法的正确认识,明白真正的正见是什么,才能根据这个而立足、修行、悟入,离开这个是没有路可走的!一般人所谈的正知正见是什么?其实这个才是正知正见,很重要!不是某一宗派讲的是正知正见,而是在显现出佛法的真正的特质,它的与世不共在哪里?要把握住这个,三乘所共证的都在这里。不把握这个,就不是正见,你修行可能就有很多岔路,而要证入、要解脱就不可能,所以最后都要归于等救度了,这是很可惜的事!

  其实,只要真正地具足了佛法的正见,明白它真正的实义,众生要解脱,应该是人人有份的,应该真的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今天在弘法,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经典来谈?就是希望给大家有一个因缘得到真正的正见,具足了这个正见以后,你们对修行就会有信心了,会自我肯定,不会彷徨、依赖、迷信、崇拜,那时才能真正地依法不依人,迈向解脱才有份,这个非常重要!所以,我常常跟各位谈,不是法师能给你什么,不是师父能给你什么,而是要依法,得正见、正法的人,每一个都能自证自解脱,这个才是最重要的!这里没有一点迷信,没有崇拜,没有依赖,完全是自己智慧的抉择与开发,以及发心的程度和是否真诚地去实践,重点在这里而已。得正见的人解脱就有份,但是听不听、实践不实践则在于各位自己,不是依赖别人,也不是佛能度你,要明白。

  严土熟生的菩萨不可得

  戊二 出到菩提 已一 成就法身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菩萨得法性身,有二类:第一,证得无生法忍时,即得法性身,如入涅槃者回心向大而发胜义菩提心。二、得无生法忍时,还是肉身,捨此分段身,才能得法性身。《智论》说八地捨虫身,…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