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P9

  ..续本文上一页为什么要自我保护?因为以为这个我是实在的。每一个人一出生,根本上就有潜在的这种自我的保护意识与心态,希望这个我永恒存在,希望我一切美满。所以,不管社会知识多发达,人们观念上接受了的许多知识,但是根本观念上有这样潜在的错误因素,所带来的后果没有不产生贪瞋痴烦恼的。现在整个社会,不管是企业家、政治家、科学家等等任何一个身份,不论他有再大的成就,他们的观念都还是在斗争里面、在竞争里面。那么必定会发生种种的压力和烦恼。

  我们也可以看到多少人平地起高楼,忽然一夜之间也会化成平地了。为什么?因为在无常的法则之下,每一个人都在更替转化的循环中,没有永恒不变的。只要一变化、一变动,这个「我」就不能安心了,哪一个不痛苦烦恼?为了要保护这个「我」,就会更竭尽所能地去争取,去斗争。那么整个人类带来的到底是什么?譬如,现在经济发达带给人们的方便是很难得的,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很大的不安。因为人们为了生存而一直处在相对的斗争中,那整个社会怎么会有安宁和谐?

  导师指出:由于观念的不同,还有爱欲的成份,自我保护的成份,所以父与子争,子与父争,乃至国与国争,种族与种族争,就在所难免。最普遍的是人跟人争,我们最亲近的不是夫妻吗?不是兄弟姊妹吗?但是你看过有几个家庭的夫妻之间、兄弟姊妹之间不争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观念里有一个根本的错误知见,这就是我们学佛要去发现的问题。所以,导师一开始就让我们知道,今天修行的目的为了什么?要解脱,解脱什么?解脱痛苦烦恼、生老病死。问题是这个烦恼的原因从哪里来?这样一点就点出来:观念的问题最大,也就是知见的问题。所以我们入手的地方,就在于厘清观念、知见,也就是解决「见」的问题。

  一般修行注重的是外在的条件,而不知道最根本的是我们内在的观念、知见的问题。譬如说改善环境,只要改善外在的物质条件了就能达到。现在环境改善很多了,可是大家还是苦。以前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离婚率还低一点,现在经济状况和物质生活都提高了,可是离婚率更高,从这里可以发现,知见有多重要!

  这才知识越广,欲望越大。欲望越大,苦痛越多。欲望固可推动知识的发展,知识也能帮助欲望的满足。但是,因为斗知机先,人欲横流,结果世间苦痛,还是有增无已!

  我们身心都能体会得到:现在的物质发达了,经济是大幅改善了,但是,带给社会的不安更甚。现在社会上的年轻人,照理讲,他们现在的经济条件和物质生活都比以前好,但是他们比我们更苦。所以,苦,不是只有经济方面的问题,更不是外在物质条件的问题,主要的是内心知见的问题。那么,我们的知见从哪里来呢?从小到大,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风俗习惯等,都在无形中影响我们的知见。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我们内在思惟的软件程序是怎样形成的。我们今天身口意的一切行为,都是内在无形的软件程序在操控的,但是我们不了解。每一个人的观念不同,思想不同,人格不同,那么带来的行为也不同。

  现在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不是比较功利?希望把孩子养大,在社会中具有竞争力:希望在班级中名次排在几名以内,将来能考好的学校,念好的大学,大学毕业后,条件比别人好,赚钱多,事业大,将来生活富裕,这里可见现今教育的功利性。过去或古时候的教育功利成份要淡薄些,有说十年寒窗,将来还要为社会大众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如果教育只是功利的,带来的后果就是竞争,甚至斗争,人类怎么会和平?个人怎么会自在?如果教育能够重视佛法的无我、无私的理念和精神,那人类社会会大为改善。可是问题是:以现在全世界人口量来计算,学佛的还是少数。而学习佛法又有得正见的,更是少数中的少数。佛法谈无我、无私、慈悲、喜舍的理念,社会上很多人是不苟同的,这就是教育的问题。现在有几个国家是用佛法无我、无私的精神来教育国民的?少之又少!我们现在都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很自我。受这样的思想教育和社会的种种风气的熏染,观念中形成一种内在的思惟模式,引生身口意行为的造作,这就是带来痛苦烦恼的原因。问题是我们了解这些吗?我们知道内在的那一套软件是怎么形成的吗?我们现在身口意造作的过程是谁在主控呢?如果不了解这些,我们的痛苦烦恼怎么消除,怎么解脱!这里,我们就要注意了!学佛就是要先了解产生痛苦烦恼的正确原因是什么?今天为什么痛苦烦恼?身心为什么不安?乃至生死相续真正的动力到底是什么?我们就会发现痛苦烦恼与个人的知见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这是重点,一定要明白!

  古人知识虽浅,人民尚可安居乐业,现在的人知识增长,人民几乎寝食为忧。我们不但是欲望的奴隶,还是思想的奴隶呢!

  导师短短的几句话非常深刻。我们从小就接受一套思想,可是这套思想控制着我们的身心行为,我们却不知道。造业从此而来,痛苦烦恼也由此而生。我们追求所谓身心上欲望的满足都是很短暂的,但是我们却执以为实,反而被欲望控制了。变成了思想和欲望的奴隶,这句话太对了!真正的解脱是解脱什么?真正的解脱就是超越我们固有思想和错误观念的束缚,超越欲望的束缚,不再受外在任何因缘条件的束缚,这个才叫解脱!明白了这个重点,我们就知道修行应该从哪里下手!这与我们盲目的崇拜,求他人庇佑有关系吗?拜与求这种思想和行为的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原因,所以永远不能解决痛苦烦恼的束缚。

  一神教认为上帝创造万物,我们是被创造者,所以也被控制着。一个人的好坏是由上帝来主宰,所以才要求我们拜他,求他庇护。事实上,以佛法的角度来看,世界上一切法的存在都是缘生的,是因缘条件的组合,不是谁来控制,也不是谁来创造的。所以,我们的烦恼痛苦不是谁带给我们的,那么烦恼痛苦也不是求和拜就能够解决的,而是我们内在知见、观念的错误所引生的。这里就点出了佛法与世不共、与外道不共的特质。

  所以,我们要找到产生痛苦烦恼的正确原因,才有入手处,才能超越痛苦烦恼。不然,我们永远在迷惘颠倒中,不论怎么求、怎么拜,如果内在错误的思惟模式没有改变,行为会转化吗?痛苦烦恼会消除吗?所以一定要明白因果间的必然性。如果非因计因,正如煮沙永不能成饭,因为这不是正确的因果关系。所以,用错误的方法去修行,永远达不到解脱的功效。这里简单的指出知见、观念上的问题,才是产生痛苦烦恼的主要原因。

  各人的爱见,互相影响,互相推动,造成了家庭,社会,国家的行为错误。招感着个人的苦痛,乃至家庭,社会,国家的苦痛。

  这里又指出一个重点,就是说人与事,人与物,人与万法的关系,是相依相缘的。一个人的生活不能脱离于万法之外,自己好就好,这是不可能的!自己的别业以外还有共业。譬如,如果台北空气污染严重,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每个人都深受其害,这就叫共业。我们如果只顾自己家里保持得干干净净,而外边处处垃圾成堆,你在家里会自在吗?你个人清净守法,身边都是流氓败类,你的生活会安心吗?一切都是相依相缘,所以,大乘佛法讲不能只有自了,就是这个意思。在相依相缘的条件之下,必须大家一起来,整个环境才会改变。同样,一个社会的风气也不是单靠几个人的思想转变就能转变的,何况要转变一个人的思想,谈何容易!

  这里的重点是:个人与家庭、社会,乃至与国家之间也是相依相缘的。如果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带有错误的因素,那么招感的,不但是个人与家庭的不幸,还会扰乱社会秩序和国家的安定。

  依佛法的观点,不仅此人类共同的苦痛,根源于内心——爱见与行为的错误;众生流转于生、老、病、死的苦痛中,也还是根源于此。

  这里点出重点:社会会不安,家庭会不和,人际关系会紧张,这些痛苦烦恼都是源于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思想问题。这里的探讨从人为什么会痛苦?进一步谈到生老病死,再进而谈到生死轮回的大苦,原因都还是根源于内在观念的问题。找到了这个根本,那么如果要改善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乃至改善一个国家,就要先从改善个人的观念入手。每一个人要注意的是自己内在的思想与行为的问题。那么心灵的重要性就衬托出来了。

  世间的一切,什么都不是突然而有的,有了也不会无影响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因缘和合与消散的过程中流转。

  这简单的几句话很重要,而且意义深远。世间会发生一切现象,不管是外在的山河大地,还是人、事、物,还是内在身心的变化,「世间的一切,什么都不是突然而有的」这句话最重要!一切现象的出现,有远因,有近因,也就是要有很多条件才能形成,不会没有原因忽然间产生。譬如说一个人生病,这个病绝不是没有条件而忽然间产生的,长远以来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环境种种污染的影响,都是导致生病的因素。一个人的人格会变得与众不同,也不是一天养成的,也许从小受家庭教育或者学校教育的影响,而在观念和行为上发生一些改变。这里就告诉我们:天下没有无因生的,没有原因而有的事情不可能发生。「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就是这个意思。

  从另一个角度看,生起的会消散,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所以「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意思是一样的。形成有其原因,消散也一定有其原因,这个就叫缘起法。佛法就是根据这个缘起法来破斥外道的神我观念,和外力的主宰观念,这一点大家要明白。我们今天生为人,会来人道,是有原因的。为什么不到天道?为什么不到畜生道?为什么不到饿鬼道?都有原因的。

  六道都有生命形态,而六道中为什么只有人才有因缘听闻佛法,都是有原因的。因缘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没有因缘就忽然而有的。原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