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九章 现象与实性之中道▪P6

  ..续本文上一页说因缘生义,为通达无自性的唯一因。这个就是结论,佛陀为什么要说缘起法,说因缘所生一切法因缘所生,其实就是要让你明白,通达就是彻底的明白,无自性就是唯一的因,唯一的,注意听哦!所以我有时候常常讲,要解脱只有这一条路,也许人家认为,你是老大呀你有什么了不起什么叫唯一的,方便有多门,八万四千法门什么只有唯一的。我告诉你八万四千法门如果要究竟的那一刻还是什么只有这个,不管外面有八万四千法门,最后只有一条路走到涅槃门,那就是这个唯一的,我们现在只看到八万四千懂吗,没有看到那八万四千合起来只有一条路,这一条路一般人没有看到,所以在八万四千法门那拚命的搞,但是没有找到唯一的最后归宿的这一条,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现在修行困难不在这里么,每一宗,每一派,每一位法师都讲的是究竟的,我也是讲我是究竟的,问题是八万四千哪一个对,其实八万四千最后归宿的那一点如果对,那这个是唯一的,所以不要只有看树叶哟,寻根那,最后的树根只有一条。

  此宗三义,宗喀巴何以判之为不及?依我看,若说不及,自续派倒可以充数。

  就中观里面的自续派,清辨论师这一派的,那他最后怎么样,他也认为唯识里面的某一部分的自相有,他认为是的,所以他也提倡因明,但是在我们佛教来讲因明学不是必然的,那是方便法还不究竟。

  如清辨论师以胜义谛中一切法空,而世俗谛中许有自相,即略近中土的不空假名宗。

  胜义是空,世俗谛是不空的,为什么,一切有他的自相,自相就是自性,所以导师就点出重点!同样研究中观,如果你拿月称法师的论义就会有这个问题,如果你研究的是月称的不是清辨的,月称的是对的,正确的,清辨的是还有不了义的。

  承认因缘所生法有自相,即于空无自性义不甚圆满,需要更进一步去了解。

  只要你认为因缘所生法都有自相有自性,那么你对空义你就不了解,进一步的要去更深入的体会你才能了解。前面已经讲很多了,因缘组合的条件本身是不空的,就是有自性的意思,其实我们讲空义因缘所生法的条件本身还是因缘所生,那这样就空了,这样知道意思吧,如果因缘所生法的条件本身是自性的,是不空的,那这个叫自性见这个重点就在这里。 

  『广论』中于破太过与不及后,提出自宗的正见,即是月称论师的思想,称为应成派。

  《菩提道次第广论》破了这个太过的部分不及的部分以后,他提出认为正确的自宗,其实就是月称论师的思想,中观派的月称论师的思想,叫做应承派。

  应成派以为∶缘起法即是空的,空是不破坏缘起的。

  这个就保持了龙树菩萨的空义的精神了,缘起的万法当下因为无自性所以就是空,这些空展现的缘起的万法,不要把它破坏掉,他是怎么样可以如幻的缘起的有是可以成立的。所以注意哟!我们今天在一切世俗里面,看到这里不顺眼那里不顺眼,这个应该把它铲除那个应该不行,这个观念其实还是自性有一样的。我们真正了解缘起性空的人,允许千差万别的存在,因为千差万别为什么能存在,缘起故,性空故,所以缘起才能千差万别。所以注意哟!了解缘起必然允许千差万别的存在,你今天看这里不顺眼,那里不对,这个不符合我,那里不喜欢,那是什么观念?主宰,你想主宰,你想怎么样,一个肯定的不变的,这样才对,那样才对的是不是,所以注意哟!当我们了解缘起的时候,万法对你就没有障碍了,是非善恶虽然明白,但是他会产生是缘起的观系,你不能说这样不行不能产生,产生是一回事,你执不执着是一回事,是不是这样子。

  承认一切法空,即假有法也不承认有自相,与自续派的不及不同;

  知道一切法空是对的,一切都是缘起所以都是空,但是假名缘起的这些法不会认为他有自相,因为他是条件的组合,条件组合的条件的本身还是条件的组合,那这样子就不会落在法有。比如说,我们这个身体是五蕴组合,那五蕴的功能还是组合的。比如说色、受想行识的色,那他还是地水火风空组合,所以你不能说色这个条件的本身就是第一因不是,有自性的不是,还是组合的。我们说地水火风空性,地水火风空难道是第一因吗不是,他还是条件组合的,那么我们就知道了假有还是无自性的,缘起的一切法假有还是无自性的,所以还是空,所以不会认为他有自性,这一点跟自序派就不一样。自续派认为一切法还是怎么样是有自性的,跟唯识一样,假必依实么。

  虽承认一切法空而不许破缘起,故又与太过派不同。

  同样认同一切法空,但是缘起法不能破坏。所以这个跟太过派不同,太过派是缘起一切法还要空掉,假有还要空,这个不能存在的,所以他不会不及也不会太过,这个才是正确的中道,导师这里是在评论西藏的,西藏的这个藏传三家,

  中观的三家。

  

  第一节 印传之大乘三家

  

  三、印传之大乘三家∶遮太过与不及而显中道,可作多种说明,现在再略说印度的大乘三家。

  印度发展到大乘到灭为止一共有三个主要的体系,三个体系就叫大乘三家。太虚大师分大乘学为三∶(太虚大师他也判摄大乘的三系他的判摄是什么,)一、法相唯识学,二、法性空慧学,三、法界圆觉学。我在『印度之佛教』里,称之为虚妄唯识系,性空唯名系,真常唯心系。此大乘三系,可从有空的关系上去分别。

  那么这几句话,我们就是要把握这个核心思想,三系的理论哪里不同,就是对空有的关系跟认识跟理念不一样,三系会分出不同,就是对空的认识、对有的认识跟解释跟理论不同,那么我们就知道,佛陀时代他在说法很单纯,经过了几百年以后分成部派就各各解释就不同,当然也谈空也谈有,但是问题是对空有的解释不同,再变成二十个部派。

  龙树虽然破了两边的观念而建立中观的中道的思想,但是再过后面的一千多年下来,也一样,思想他很多不同的理念,其实都在对空有的观念不同关系上不同去分别,导师就点出这个重点!注意哟!你们将来不管研究哪一本经哪一本论,你就知道他是属于哪一个体系的经论,为什么?他们的经典经论里面他谈的不外是对性空,对一切现象的法相了,法性的差别的解释不同而已,你们将来研究佛法只要了解这个重点,你们将来要分析哪一本经哪一本论讲的重点,哦,他是属于哪一宗哪一派的,哪一个体系的你马上可以分别出来,只要你对空有的解释,三系哪里不同你把他先把握住,将来研究经论就很容易了。

  「性空者」所主张的∶一切法毕竟空,于毕竟空中能成立缘起有,这是中观宗的特色。

  导师先点出中观,就是性空的,就是这里讲的,性空为名系,那么太虚大师判摄的就是法性空慧学,中观的性空,他认为一切法毕竟空为什么?一切法从缘起没有一法不从缘起,你今天看,看得到的现象,包括我们的心灵看不到的心灵的心相,都从缘起,没有一法不从缘起,物质的心灵的都是从缘起都是缘起法,只要是缘起的就是空,因为空无自性所以一切法才能缘起。才能展现一切法所以他会有因果,会有生死轮回,会有好坏善恶,功德问题,就是因为空才能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变化,所以毕竟空中成立缘起有,所以缘起的千差万别才能成立。

  那么就注意哟!讲空不是在否定一切现象喔,不是在否定一切万有,而是在了解万有为什么能成立?因为空故,如果有自性自性是不变的,自性是自己可以生自己的,是永恒不变的是单一的条件就有的,那这样子跟缘起法完全不相应,所以中观的特色很快就把握住了,空才能展现缘起的有,从缘起的有去分析他去了解他,他是条件的组合,所以他没有自性所以说他空,所以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这个就是中观空宗的特色。空有不二,空有无碍,这就是中观的特色。

  这即是「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那么空义是在成立一切法还是在破一切法就明白了,是在成立一切法。很多人不了解,空在破一切法,空哪里在破一切法,空在破对一切法执有自性的观念,不是在破一切法,反而是在成立一切法,千差万别因果才能成立。

  其它各派,以为若一切皆空了,岂不破坏缘起?注意哟!观念就在这里分歧的。中观宗认为空才成立缘起,其它的宗派会跟他相对的原因是什么?他认为空了一切缘起不就破了么,因为刚刚前面点出的重点,他不知道空的真义,不知道中论佛陀在谈缘起空的真义,没有深刻的了解,所以他认为空了就是在破坏万法,一切法都被破坏掉了。

  所以故另立不空之有。他就是担心那你一切法皆空因果不能成立,生死不能相续,一定要有一个不空的才能成立一切法,才能因果相续才能生死相续,他是担心空了一切法都不能成立。这里就是重点!误解了空义,不了解空的真义,你起了这个担心有没有需要,这个担心如果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个叫遍计所执,这个担心本身就是误解,这个担心本来就是幻相。

  而不知诸法之所以是毕竟空,就因为他是缘起有;因为诸法是缘起有,所以诸法是毕竟空。若真的了达缘起有,必能通达毕竟空;通达毕竟空,也必能知缘起有。所以空与缘起是什么相依相待相成而不相碍,这个才是真的了解缘起性空的内容。

  太过派执空,对缘起的应有者不能善巧的知其有;不及派执有,对于应空者又不能如实的知其空。

  也就是说太过派把一切缘起有的现象都把它否定掉了,那么不及派呢?因为执着在实有里,他不敢把一切法都空,他保留一些,一部分空一部分不空,那个不空的就是他要保留的,那这样大家就知道什么叫太过什么叫不及了。中观是恰到好处的,空有是没有障碍的,因为空所以知道缘起,因为知道缘起所以空,他是相依相缘的,同一件事不同的角度的分别。

  但是不及派就不一样,空的就不能有,有的就不能空,太过不及就是把空有完全相对了隔阂了,隔成两边了,这个就是最重要的分别的地方。如果认为不能…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九章 现象与实性之中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