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九章 现象与实性之中道▪P5

  ..续本文上一页知道意思吧。

  无始以来染习的这一部分很深的在我们习性中,潜意识来讲现在语言叫潜意识更深的部分,你要怎么破――还是缘起无自性,只是更深的深入到我们意识深层的去观察他的时候, 你会发现到那个潜在的那个习性有多深,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加上禅定的功夫,由定相应的慧那是观察的深度才够。比如说我们现在了,我们也会观照,但是观照什么很肤浅的,但是如果我们心里不散乱,加上禅定的定力,我们的观照内心一点点的起落都看得清,那个观照就比较深细,所以这个欠缺的是观照的深跟浅的问题。但是要破自性见呢,一样都是用缘起两个字,因为这里已经讲了有自性就不是因缘生,因缘生的就是无自性,这个就是定论。

  你已经确实一切法因缘生,自性不能存在,所以导师他会点出重点!他说宗客巴认为因缘所生法的这个缘起法的观念只能破普特伽罗的我见,不能破萨迦耶见,导师就否认他,他说这个不对,不管是普特伽罗的我见还是萨迦耶见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都是自性见,你了解缘起无自性了,自性就破了么,不管是深的浅的同一个条件么同一个因缘么,怎么会说了解因缘法不能破萨迦耶见呢只是他习性深那,你必须要加上比较深的观照,深的观照的依据是正见和缘起无自性的道理,这个观念是不能变的,所以导师真的很了不起,不会因为某某大师说的他就跟他顺同,他依法不是依人,他能够把这个微细处就把它抉择出来。

  所以今此派说自性为非因缘生,宗喀巴以为不及,这显然是不对的!导师敢这样下结论,认为这个观念是不对的,(后面就是讲重点了)如未能圆满通达因缘生义,那只能说他所通达的不圆满,不能正见缘起的真义(所以我们问题就在这里了)。

  今天大家都在讲缘起,我们大乘三系都在讲缘起,部派二十个部派也都在讲缘起,小乘的也都在讲缘起,所以导师就点出重点!因为对缘起不能圆满的了达,所以只能说他认识不够深么,你对缘起两个字的内涵不够透彻,你只能讲,你认识不圆满,你不能正见缘起真正的深义么,问题是在你没有深彻的了达,不是在因缘没有功效。

  你了达的有限所以他的功效有限么,你了达得透彻他的功效不就透彻么,所以你不能怪说因缘法了解缘起不能破自性见,其实是因为你对缘起不够深刻。导师就点出这个重点!

  如有部等虽也会说因缘生,而于内容不能彻底了解,故仍执诸法有自性。

  那这里就点出来有部他也说因缘生法,也说缘起。问题是对缘起的内容不能彻底的了解,所以他还执着在一切法有自性,三世还在实有,萨婆多部,一切有部都是这样讲。

  所以导师就告诉我们决不能说观察缘起不能破除自性,不能这样讲,问题是你观察缘起的深度不够,对缘起法的内容不能圆满的了达,所以你才不能产生真正的功效。不能怪说缘起法不对,不能破自性,导师就很直接的把它点出来。

  佛陀说法,不但有名,也还有义。小乘各部学者,不能把握因缘生法的深义,故虽标缘起之名,但仍执有自性,不能适如其量的破除自性。

  所以导师也点出来了,佛陀说法不但是有名义而已,还有他的内涵,真义所在,所以后来的小乘的各部学者因为他主要就是没有把握到因缘生法的深义,表面上你也在讲因缘法,这个讲因缘法这个名义所以你还会执着在有自性,也因为这样子你不能适如其量的破除自性,保留一部分么,所以一部分的自性你就破不了,所以部派里还有我空法有的思想是很普遍的,没有办法谈到一切法皆空,所以导师就干脆讲白话了。

  这仅能说对于缘起的理解还不够,不能说缘起不能破除自性的一切。这样就讲明了,所以很多人不了解,奇怪这个法师每一次都在讲缘起,每一次都在讲性空,不管讲什么都在讲缘起,难道佛法只有缘起吗?佛法那么多派、那么多的理论、那么多的经典不谈,每一次都谈这个好像他懂得有限,他只懂得“缘起”两个字。但是如果我们今天从这个角度来看,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一直讲缘起,因为大家对缘起还不透,因为这个是最重要的!唯一能破自性见得解脱的就是缘起。但是对缘起的体会有深有浅,但是你们今天认识不透在你们生命中的作用就不够深刻,所以很多人不了解,这个法师是每天上课就是讲空就是讲缘起,什么都不讲,其它都不会讲,而不知道啊,因为大家对这一方面还不够透,体会的不够深,那么怎么办,所以我讲我的方便只有一个,一次不懂我讲十次是不是,十次不懂我讲一百次,我说这个就是我的方便,这个佛法来讲叫熏习呀,熏习,慢慢熏,一次听慢慢听亲切,一次听一次听慢慢越来越亲切,了解就越深刻。

  所以我很赞叹导师,他把握龙树菩萨的一个根本法义的重点就是缘起无自性而已!就是空!而且这个肯定是从般若经的思想的深义,往前追溯到阿含经的深义都在这一点,这是一义贯之的,龙树菩萨他今天能够破过去佛陀后五百年的邪见那,两边的知见那,导师把握的其实也是这一点,所以你们要注意哟!

  为什么我一直讲缘起,上课如果我拿出来讲义一定跟缘起有关我才会讲,为什么?让你们从个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层的那种认识的角度来了解缘起在讲什么,你会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明白,慢慢的跟你的相应程度,你的身心自然转化解脱的程度也随着这个程度的了解而进化,知见的体证到深刻,生命不用造作的自然转化的,为什么?我常常讲我们的行为就从知见观念来的,由于观念错误导致我们思想行为也跟着错误,才会带来的什么贪嗔痴烦恼,生死不断的业力都是从这里来的,如果我们今天对宇宙的真理法则的缘起深义一份一份的明白,一份一份的了解整个知见在转化,主导你行为的观念他修正了,行为他不是跟着知见在转么,所以你们常常讲,哇,我要怎么修怎么修,我说你怎么修?程序不转化,行为把它压制有效吗?为什么上课要熏习?不懂讲到你们懂,你们一次一次的听,一次一次对缘起法的深义越来越明白,你的知见就违障就越来越少了,正见就越来越正确了,那我们的行为是从知见来的,行为会不会端正,痛苦烦恼会不会减少,当然那是必然的。

  所以一般人都以为是打坐了,深观了,做什么了,修什么苦行了,什么特殊的功夫了,而不知道我们上课用正见来熏习是最棒的!是最直接能影响我们的知见观念的,不要讲佛法了,讲我们人间的所谓观念跟主义了有没有,就要洗脑,洗脑是什么意思,每天给你灌每天给你灌灌到你的观念接受了,就跟他完全服从,对不对,但是我们不是灌,我们是在洗,错误的那个错误的观念一再一再的让你明白,那个是错误的时候,你慢慢发觉,哦,真的,真相就是这样,你那个错误的就不会一直自以为是把握在那个错误的地方。

  你放弃了你过去错误的观念,那你身心行为自然就会转化,不是这样子吗?你们有没有发觉我们上课的每一个讲义里面一定谈到缘起,不管从什么角度都在谈缘起,而且这个《中观今论》是导师个人心得最细腻的地方都在这里面,所以这一章跟后一章都很重要!

  破除自性,惟有如实了解因缘所生;非因缘所生者,即是实在的、独存的、不变的。俱生的、分别的、法执的、我执的,可以有种种,而非因缘生是同一的。

  导师点出重点我们要破除自性见只有一个办法,如实了解因缘所生。如实的了解因缘而已,你自性见自然就破了。只要不是因缘所生的那就是实在的,是独存的,是不变的,是永恒的,是俱生的本来就有的,不管我执法执讲的很多,其实只有一个原因非因缘所生是同一的,自性见是同一的。那么我们就要注意了,我们现在在座的每一个人的习性都不同对不对,有的贪欲很重,有的嗔恨心很重,有的很愚痴这个叫众生。贪嗔痴,但是贪嗔痴三个本质都是自性见的产物。

  所以我们看众生的烦恼八万四千,但是这个八万四千只有一个原因——无明起的自性见就是我执,所以你们要注意哦!我们每一个人要破除我们某一个缺点,那八万四千你破得完吗?但是如果我们知道八万四千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自性见,那你要在哪里下手,建立缘起正见而已。所以我们今天一直谈这个根本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真的生命可以整个脱胎换骨,我们修行把握就是在这里,了解的人把握这个重点,不了解的人在枝末上一直搞,哇!搞了很多很多的问题但是根本问题也没有解决,有智慧的善知识他指导你就在那个根源上,寻枝摘叶没有效了,把那个树根砍断就解决了。

  如以此为不及,那末一般学者说性空,如不能尽得性空的真义,性空也难道不能破执见吗?

  所以问题不是在性空能不能破,实在是你认识程度够不够深那,有没有得到性空真正的真义了。

  如某些学者,自以为应成派而不能尽见月称义,那末应成派也就该不究竟了!

  这个就是在批评了,自己认为中观我认同的是应成派的,应成派就是月称法师他谈论的理论系统,另外一个叫清辨,清辨叫自序派,他接受了唯识学里面的一些观念,还是某一部分有自性,所以中观派到后来也分成两个不同的思想。

  所以导师就在这里讲,有些人自以为自己是应成派的,问题是应成派应该要了解月称法师论师他在论空义的内涵才对呀!你自认为自己是应成派是中观最彻底的,其实你对月称论师的论义没有真正的见它的真实义。那么如果照你这样讲,应成派也应该不究竟,是你不究竟哦,注意听哦!不是应成派不究竟,月称法师他的论义的应成派是究竟的,好,你自称为应成派,问题是你不够深刻不够了解,结果你展现出来的是你不了义懂吗?是你不究竟,不是因为你自认为应成派,那就害了应成派不了义,导师这个也是在批评,你认为缘起不能破自性,那是因为你根本不够深入么,你怎么怪缘起是不能破自性的,那这样讲,佛陀讲缘起法,那佛陀不究竟吗,不是啊,佛陀讲缘起是非常究竟的对我们后面的人没有了解他的深义,你怎么怪到佛陀去呢?

  佛…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九章 现象与实性之中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