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十五讲▪P7

  ..续本文上一页缘非所缘”(宗),极微对五识来说,“设缘”,即使是缘,因为是实在的,可以作境、生起识来;“非所缘”,但是这个境太小了,五识没有它的相,缘不到它,所以不能是所缘。是所缘的,决定是缘;而可以作缘的,不一定是所缘。“彼相识无故”(因),这个极微,在识里边没有它的相,太小了,显不出。“犹如眼根等”(喻),犹如眼根那样,虽然有实在的体,但是五识缘不到,识里边没有它的相。

  

  彼言虽别,意与此同;成唯识论第一卷说,小与此同。彼论说言:非诸极微共和集位,可与五识各作所缘,此识上无极微相故。

  

  “彼言虽别,意与此同”,关于《观所缘缘论》里边的这些话,虽然语句不一样,但是意思跟这里是一模一样的。“《成唯识论》第一卷说”的意思,“小与此同”,跟这里也差不多。它怎么说呢?“非诸极微共和集位,可与五识各作所缘”,极微共同合集的时候,它们也不能作五识的所缘,“此识上无极微相故”,极微再多,即使你合拢来成一个粗的色,但是这个粗的色本身就是极微,识上不能显极微的相,所以不能作所缘缘。

  

  设彼救言:极微各别有和合相,为五识境;和合相者,即似一相,此相是用大,于本极微,用不离体,体既实有,成所缘缘。彼论破言:非和合位与不合时,此诸极微体相有异,故和合位如不合时,色等极微非五识境。然更有救,复有别征,如成唯识第一疏说。

  

  假设经部来救。在有部,缘的还是极微,它有实在的体,可以作缘;虽然能作缘,但是它太小了,在识上显不出它的相,不能作所缘。于是经部就改了一下,说,“极微各别有和合相为五识境”,极微各别各别都有和合相,来作五识境。“和合相者,即似一相”,它合拢来,就是“一合相”了,极微合拢来显一个假相。“此相是用大”,这个相是用大,是极微的用。“于本极微,用不离体”,这是讲体用的关系。体是极微,它和合成一个假相,那是它的用,这个用,并没有离开体。“体既实有,成所缘缘”,体是实在有的,用也该是实在有,那么应该成所缘缘。

  

  “彼论破言”,《成唯识论》里就破它了,“非和合位与不合时,此诸极微体相有异”,这些极微,和合之后跟没有和合之前,它们的体相并没有变,“故和合位如不合时,色等极微非五识境”,所以和合也好、不和合也好,极微还是那个极微。色等极微没有和合,眼识缘不到它,和合了之后,眼识还是缘不到它。犹如一个瞎子,他不能看;一万个瞎子,他还是看不到。一个个分开的极微,你看不到,很多的极微合在一起,你还是看不到。所以说合拢来之后,就是看到了,还不行。

  

  “然更有救”,还有辩论,“复有别征,如成唯识第一疏说”,这个我们就不说了。

  

  这些,我们讲了很多,因为牵涉到外道跟二乘他们的执着,为了要破他们的执着,不得不把他们的执着说一下,然后再针对他们的弱点,把它破掉。我们也再再地强调,智能大的,能够深入外道的见、二乘的见,然后知道错在哪里,这是很好;如果是才刚学习,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深入到外道、二乘的教义,那么这一段,我们还是那句话:没有那个病,就不吃那个药了。既然我们没有这个执着,那这个对治的药,吃不吃都没啥关系。能知道一点,可以把唯识道理懂得更深透;不知道,对我们整个的学习,关系也不是很大。一方面也是鼓励大家,不要因为听不懂就退了。

  

  

  现在就有这个现象,很多人想退。有的人进退两难,退也不好退,不好意思;不退嘛,又难受,心里毛焦火辣的,听又听不懂,难过死了。有的人胆子大一点,就干脆退了:“听不懂啦,我回去了,做生意去。”这些人有啊!那么这些人是没有办法了,不可药救了,只好随他去了。有点志气的,就该知难而上了。要成佛,很困难;我们尚且发心要成佛,学个“唯识”,凡夫也能!这在前面说过,大乘的教理,凡夫还是能知道的,只要多闻思,还是会知道的。何必退呢?如果遇难便退,哪有成佛这一天?成佛的日子就没有了,一碰到困难就退嘛。

  

  再说,学法、修行,必定会有困难。要讲学《成唯识论》,我们在南普陀,还有哪里哪里,都搞不成,障碍很大。现在我们在这个道场,就靠护法菩萨,五大金刚,总算是打开了,也讲了那么多天,但是个别的人,凡是业障重的,他自己会退,自己会起烦恼,这也不好怪谁了。这个甚深微妙法,本来就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佛说经的时候,尚且有五千比丘退席,何况我们现在末法时期的凡夫呢?这是不奇怪。但还是要说一下,尽管障难大,如果我们有智能,知道这是魔境,那么你要胜过去。

  

  在讲这部《唯识二十论》的中间,魔的境界是不少的,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各式各样的现象出了不少。但是有智能的,你观照之下,知道这是妨碍修行、妨碍学法的,那当下就可以把它照破。如果没有这个观察的智能,受了影响,就会退,甚至就感到佛法是太难了,做不到了,就要求世间法去了。那还是自己立的志向不坚定了。

  

  总的来说,我们是在末法时期,要修行,决定有困难,这个大家要记住。在困难来的时候,海公上师的教授教诫就是这样子:大的困难,绕过去!不能退,退是走回头路,那是不行的。犹如冲锋一样,你要往前冲啊!冲锋是跟敌人打仗,你死我活的战斗。我们是跟烦恼战争,也是你死我活的战争,绝对不能退,退是没有生路的。打仗的时候也不能退啊,冲锋的时候,你若往后退的话,那是非死不可,后边机枪要把你扫死,只有往前冲的。

  

  我们跟烦恼的这个战斗也是如此,如果你要退的话,地狱就等着你的,把你吞下去。这个不能退的!你说学法辛苦,总比地狱好些吧?再苦总比地狱好。不能退。但是困难实在很大的时候,直接冲不过去的话,那可以绕过去。假使说走路,前面一条大河,没有船,你又不会游水,你怎么办?冲?你冲吧,淹死了。这个就冲不过去了。那怎么办?绕啊!这个河床,哪边有个浅滩滩,就从哪边绕过去。那就行了,你还不是过去了?假使是小的困难,那可以冲了!要有冲劲。小的困难,假使一条小的、很浅的溪,你说看到一点水,哇!吓死了,赶快眼睛也不敢看,头昏、要倒下去了,甚至于要回去了,那就是太懦弱,没有用的人。小的困难,冲过去嘛,你把鞋一脱、踩着水就过去了;过去了,那好了,没有事了。

  

  这是海公上师的教授教诫,希望大家记住:大的困难,绕过去;小的困难,冲过去;从来不能退回去。退回去是不行的,一定要冲,冲是直冲,或者是绕着冲过去,修行就是要这样子干!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十五讲》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