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思惟之后,这个金刚种子的力量就会增强(思慧);最后到修慧,入定之后,种子生现行,就会发芽、成长、结果,菩提的果就来了。这是必然的一个过程。没有闻、思,就不会修;没有修的话,就不会得果。
关于这个闻、思、修,按照有部(《俱舍》)的说法,闻思还是有漏的,而到修(入定)之后,我们由闻思种下去的无漏种子就会发芽,无漏的慧就会生出来。如果没有闻思佛的那些无漏的种子,即使你入了定,像外道的非想非非想定,这是世间上最深的定,世间上没有比它更高的定了,但是没有智能生出来,还是不能了生死。而假使你有无漏的智能种子熏下去的话,你入定,即使只是未到地定,还没到初禅,也能够得阿罗汉果。当然成佛要在第四禅,而阿罗汉果的这个断尽烦恼、了脱分段生死,却是在未到地定也有这个堪能性。就是说,定的深浅,并不决定得果的高下;而得果的高下,却是一定在于无漏的般若智能。有了这个智能,照见五蕴皆空,那就能度一切苦厄;如果不能照见五蕰皆空,一切苦厄也就度不了。
“五蕴皆空”有两层。一是补特伽罗无我,五蕴里边没有“我”,照见五蕴里边没有一个补特伽罗,流转生死的“我”是没有的。这是第一层,把补特伽罗我破掉;然后再进一层,照见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也是空。
第一层的五蕴里边没有“我”,就好比说,这个大殿里边没有人(我空),而大殿还是有的,“色受想行识”还是有;再进一层之后,这个大殿也是砖瓦木石缘起和合而成,殿也是没有的,那就是法空了。所以,我们学法,要从人空(补特伽罗无我)进入法空(一切法无我)。
这个比喻里边的殿,就是“自空”,自性空,殿本身就是空;而“他空”,殿里边没有人,只有五蕴,没有补特伽罗(五蕴还有)。在五蕴之外的“他”(补特伽罗)是没有的,这就是“他空”。“他空”不究竟、不了义,真正了义的是“自性空”,当下这个五蕴本身就是空,这是最高的空。
所以说,在我们学法的过程中,这些空性道理,一层一层的,层次很多。有应成派的空,有自续派的空,有唯识的空,还有经部的空,等等,这些需要一步一步地上去。如果按照我们汉地的学法,一上来就是《华严经》、《法华经》、《唯摩诘经》、《金刚经》,等等,一步登天,空空空……,都是鸟空,飞来飞去的嗡嗡嗡……,它也会说空,但是你问它,它就不了解空的道理。一开始就学什么空、什么空,内空、大空、胜义空……,十八空、二十空,在五字真言里边就有,都念得飞熟,你问他什么叫内空?不知道!什么叫外空?不知道!什么叫大空?更不知道!好了,你了念半天,你念什么呢?
(27A)念经,就是要把道理会到。有些人不爱念诵,这个我趁此机会说一下,你不爱念诵,你虽然把经看了几遍,但是不能深入,而且,加持力没有。你如果天天念,当然,这个颂是很简单,但它摄的意思却是很广,这二十个空就是从《入中论》里边来的,《入中论》的精要都摄在二十空里边了。你如果把《入中论》学会了,二十空天天熏习,再得文殊菩萨的加持,你慢慢就会把内空、外空、内外空……全部了解,了解之后才能进入思慧,能够把它跟自己的思想结合起来,再进一步入定之后,修慧就来了,甚深的般若智能就生出来(空,空就是智能)。如果你单是看书,不念诵,仅仅是停留在闻慧阶段;这个闻慧能不能正确地得到?因为没有加持,你还不知道。很多人会误解,解错了,所谓“离经一字,三世佛冤”,佛的意思在这里,而你却执到那边去,那就错了;错了之后,根本就谈不上证果。即使你没有错,也永远停留在这一步,不能深一步地进入思慧、修慧。既没有思慧、修慧,又没有加持力,那到底正确不正确还是不知道。我们天天念诵,不是单念那个字,是要依文入观,一方面是把文殊菩萨请来,亲自加持你,一方面自己要把学的东西不断地串习。什么叫串习?一再一再地把它熏习。把这个种子熏进去,然后才能有芽可发。你不下种,芽哪里来?下种的时候就要好好下,阳光、肥料、水份都要有,那就是加持;你躲在房间里去看,没有阳光照、没有水份、没有肥料——没有加持,那是长不出芽的。
这个念诵的重要性,很多人不知道,以为是浪费时间,头痛得很,一上殿就头一坠、打磕睡。我们迁单一个,就是这样子的人。他上殿打瞌睡,大家披大杠,他披一个花的毛毯。叫他注意一下,不要这样子做,还是没有注意;叫人去跟他讲了,还是这样子。还是这样子,那么迁单,走吧!我们这里不需要。你学法,这一点话都不听,你还怎么学?当然,有的人思想搞不通,思想搞不通,我们是要做思想工作的。像那一位,大家也都知道的,他也来过好几次了;他是个犟人,生来就是犟的,也是不可理喻的人,你跟他讲道理,他是不进油盐;他心里有自己的一套东西,死不肯放的。像这样子的人,就是不可教了。不可教的人,你在这里妨碍大众、做一个不好的榜样、破坏僧团的和合——大家念经,你打瞌睡,那么对付这些不可理喻、不能教化的人的办法,只好请他出去了。而能够教化的人,还是要教化。但是,这个道理要自己知道,不要说这个是浪费时间。念诵是最节约时间的方法,你看一辈子书,还不如我们念几天的经!我可以说这个话,念经(念诵)有加持力。
有的人,他看书,横着看、斜着看、睡着看,不但没有加持,还有罪。
我们经常说那个公案:有一位老法师很有修持,天天念《华严经》,很恭敬地念。有一次,一个童子来拜访他,说了半天,后来就说到点子上:“老法师,你天天念经很好,但是厕所里去了之后,你这个手,没有洗干净,你这样子念,将来要下屎尿地狱哦。”小孩子说话,老法师好象不太在乎,就问:“你姓什么呀?”“我姓文。”“叫什么名字?”“叫文吉,吉祥的吉,住在五台山。”“喔,好好好。”老法师也没有深入地去想,只是好好好。后来他要回去了,小孩子嘛,也不用送,他就自己走了。老法师转念一想:他叫文吉、五台山来的,文吉就是文殊菩萨啊!赶紧追出去,才一两秒钟的时间,追出门外一看,到处都没有人影。那就是文殊菩萨来点化他了。
他看经,很恭敬地念,仅仅由于手不洗干净,尚且得大罪。如果在房间里念,有的人还一边挖脚一边看书,这个罪就不好说了。当然我们出家人不会一边挖脚一边看书,但是你把鞋袜一脱,手洗不洗?没有洗;那干不干净?不干净。那个老法师,上厕所之后不是没洗手,而只是洗了手指,没有洗手背,照规矩要洗七次,他没有按规矩洗,结果就是屎尿地狱!如果你在寮房里很随便地看经,都是佛经,你造的罪就很大。你在殿上总还做得恭敬些,因为殿上有佛像有供养等等,很多,在这样庄严的场所,一般人都会发恭敬心。但是有些人,他在殿上偏偏还是那样子,这个将来感什么果报?也可以想象了。
这个威仪很有关系。你看佛经,横起看、斜起看,乃至睡起看,你想想,这感的是什么果报?很可怕的。我们磕大头的时候,就给大家说了很多。你睡在地上,感的果报是蛇、蚯蚓等等腹行动物;假使你磕头后站起来不站直,感的果报是旁生众生,四脚爬行的众生。你这样子看经,将来会感什么果报?想想也很怕的。最起码是个驼背,即使你什么都好,五戒都受持,但是因为你这样子念经,将来可能会落一个天生的驼背,长不高的、背是三角形的,这有什么好?这是提醒大家警惕。这还是人天的报,因为你五戒持得很好。如果五戒持得很差、不在人间受报的话,那就是动物(畜生),或者饿鬼,或者地狱,那就更不好说了。
所以说,我们对三宝的事情,很多地方从因果上多考虑一下,就可以对自己有所警惕。持戒也一样,这条戒受持之后,可以感什么报?是人天福报还是……?我们不是要求福报,但是人天的暇满,可以学佛教。我们现在能够有这个机缘好好的学佛,离开八难,得八有暇、具十圆满,都是过去辛辛苦苦、累生累世的持五戒、发善愿而来的,现在得到了,就不要轻易地拋弃。如果是出家的话,那更是过去发了大愿的。你好不容易赚来的财产(暇满身)可以做最大的生意(学法,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却轻轻地把它放过,那有多可惜!这些要从因果(业果)上多多思惟,对待一切,要谨慎一点、合理一点。如果不从因果上想,那就会马马虎虎。马马虎虎,就会造成很多过失。
关于对佛教的认识问题,阿底峡尊者初到藏地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皈依三宝搞好。在末法时期,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很多人对外道跟佛教就是搞不清的。
昨天我看信,信中说:我们看到《通讯》(二十几期)上说香功是外道,这个你说得恐怕是过分了,香功是田大师从佛门里来的,它是佛门的功,不是外道的气功。“佛门里出来的”,这个话就蒙蔽了很多人。以前在上海就有一个最有名的气功师,他是从福建的南少林这个庙里出来的,他也是出家人,后来还俗了,就专门谈气功。难道说佛教里边的人就一定是佛教吗?这个是不敢说的,披着袈裟的外道还是有的。那个什么青海无上师,她以比丘尼身份出现,她传什么法?锡克教。锡克教当然是外道,她的师傅就是印度锡克教教主。这个大家都已经知道,她的师傅也已经当面承认她是他的徒弟,她的观音法是他教的。
所以说,皈依三宝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阿底峡尊者到藏地去整顿佛教的时候,第一步就是搞皈依,大家都叫他“皈依喇嘛”,一天到晚讲皈依,他说,这个重要啊。佛教徒跟非佛教徒都搞不清楚,你还学什么佛教呢?第一步把这个搞清了,然后就讲业果,造什么业、感什么果,于是大家又叫他“业果喇嘛”。好象他讲的东西都很低:“讲皈依、讲业果,都是下士道的东西;我们要上士道,无上甚深微妙法,要般若波罗密多、要到彼岸,你怎么尽讲这些东西?”“唉呀!你们这些东西都还没有,怎么到彼岸呢?你到哪个岸都不知道,到外道岸去了还不知道。你不是佛教徒的话,你到什么彼岸?你是佛教徒,你到外道岸去了,你给人家抓起来,就做外道去了。”
所以学佛法,下手要踏实,根子要抓住,然后慢慢往上走。我们现在处的位置高不高?有一点高,比下士道高。在菩提道次第说起来是上士道,所以就会有退的人。
至于五种性到底是不是固定的,这个问题暂且不论,我们现在要说的是,如果你没有这个种子,你先把它熏进去再说。假使自己还不是这个大乘种性的人,你把它熏习成一个大乘种性也好啊!《法华经》说:“佛种从缘起。”你把这个大乘的教熏习进去之后,将来大乘的果会出来的,佛的种子就是这么下进去的。所以说,你懂也好,不懂也好,都不会白花时间。
我再讲一个五台山的公案。这个我说过好几次了,但是听过的人流动很大,现在你们里边听过的人大概也不太多,那么还是要再说一道。
五台山有一位法师,叫什么名字忘记了,在广济茅蓬讲了三年《华严经》。《华严经》是经中之王,当时听的人很多,一开始开讲的时候是听者如云,挤满大殿,这也很正常,而《华严经》也很深,后来听的人就慢慢地少下去了。最后到第三年,就剩下一个人,一个人跟随三年听完。法师叹了一口气,说:我讲了三年《华严经》,总算还有你一位听圆满,总算我没有白费心血,还有一个能听懂。那个人说:唉呀!法师对不起,我没有听懂,我一点也不懂。奇怪了,你不懂怎么能听三年、一天也不缺席?他说:我是尊重《华严经》,我因为对《华严经》有信心,有恭敬心、尊重心,知道它是无上甚深微妙法,我才不管它听得懂听不懂,我只管听着。这位法师楞了半天,原以为三年的功夫花下来,总算还有一个人,结果一个也没有。实际上这个事情,天龙八部都在听,不要说人类有没有。法师就对他说:也好,我教你一个办法吧,你智能没有,你就拜经,拜《华严经》,每天诚心诚意拜,念一个字、磕一个头,再念一个字、再磕一个头。这个人也是很老实,你叫我拜我就拜,你教我虔诚我就虔诚,于是焚香沐浴,穿著干净衣服,一个字一拜地修行起来。他这样子拜了三年之后,能讲《华严》了!加持来了啊。如果照我们这样子,不要说拜,念都不想念的话,你想三年就能通《华严》,恐怕不会。
所以说这个加持力,不要轻视。在末法时期,众生的善根有多少?就像铁轨下的一棵草,一阵狂风把你吹到哪里去都不知道。如果你有佛的加持,那个狂风来了,佛给你挡住,再大的风也能顶得住。我们处于末法时期,没有加持的话,单是自己去闯,想要打开一条路出来,那是不可能!而如果你以佛的加持力来做事情,确实力量很大,很多事情就做得起来。
宗喀巴大师在明朝的时候,那时还是像法,要转像法为正法,他发的愿是五百年,结果转了五百六十年,一直到他授记的拉萨公路打通了,他的正法也就到此为止。实际上也是如此,公路打通之后,他的教法就慢慢衰退。到现在,就是藏地也越来越衰退,但总比我们汉地还好一些。这就是说,在佛的加持下,你自己又发愿,那是会转的。
现在这个时期,是末法的时候,魔很盛。这个大家都看到了,什么*轮功,什么什么功,到处都有,他们的弟子动辄就是数十万。而真正佛教里边,即使一个地方,佛弟子有多少?其中正规的佛弟子,恐怕占百分之一有没有也不知道。一般都是信神信鬼的。
再说三皈弟子,真正的佛弟子,我们严格地说一下,哪个真正得三皈体的?你受三皈的时候,是不是生这个心,皈依的心生起没有?你对皈依师的这个羯摩词,到底如法地答清楚了没有?各式各样的条件都够了没有?如果这样子去考究的话,就像考究我们现在受大戒的人一样。大戒你受了,戒体了得没有?这是很严峻的问题。三人一坛是不能多的。你如果四个以上,六个、八个的,六个、九个的,都不得戒。那二十七个的更不要说了。而现在外边受的戒,三人一坛的有多少?所以说真正以严格的界限谈的话,很可怕的。
所以我们学法,要认真一点,要把正法幢竖立起来。就希望我们这一些在座的人,将来自己正坐道场的时候,要把正法拿出来。如果大家都不关心的话,那个魔就很高兴,没人管正法,那就是魔法。
好,今天时间到了。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二十讲》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