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五蕴论讲记▪P52

  ..续本文上一页叫做宗宙,这是加上去的,你本来生下来没有宗宙两个字。

  好了,什么叫差别增语?自性、差别两个字你怎么讲?什么叫自性?什么叫差别?(学僧答:本具的那个性,可以使它区别于其它诸法的那个……)

  眼根也差别于其它的,不是耳、不是鼻、不是身,那还不是差别了么?怎么叫自性、差别,两个不是一样的了?看它例就看出来了。自性——一个概念;差别——这个概念还有其它的属性。诸行,一个概念,诸行是怎么的?无常的,就是它的差别。文,什么叫文?什么叫诸字为性?你这个指名身,跟“文”怎么连起来?由何显,如何由何文来显名?文字,“眼睛”就是个文字,一个“眼”已经是文字了,我们汉文没有拼音字母——ABCD,这个你兜拢来就是这个眼睛,EYE就是眼睛。这个东西是由字母显名,由名显句,对了,身就是多。

  什么叫异生性?宗猛,什么叫异生性?你是不是异生性?你是圣者啦?管你修不修,什么叫异生性?异生性什么?你是不是异生性?问你是不是,你就说两个话就可以了。(学僧答:我是的。)

  你是的。那就对了。你凡夫,就是了,没有得到圣法就是异生性。

  

  真假四大

  今天有人问一个“真假四大”的问题,我们补充一下。那么那个笔记已经抹掉了,那个是不好搞了,还没有写就抹掉了。完整抄不用了,抄好的人把它拿出来,那么我们是念一道。四大种,昨天好象写了,就是《俱舍》32文里边的“大种谓四界”,这是个颂。大种谓四界,大种就是四个界。哪四个界?“即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它是体,名字,它这个名字。它什么业用?“能成持等业”。它的一些体性——“坚湿暖动性”,这是一个颂。

  大种么四界,哪四个界?地水火风。它有什么作用?能持。地,能持的用。水,能湿的用。湿,就是我们说面粉,把它加点水就缩了一团了,抟结起来了,没有水的话,它是散的,各了各的,那么,水能湿用。火能熟用,这一坨面粉湿是湿起来了,但是生的,吃不来,就像我早上吃个粽子,都是米,那个,就不能吃,那就要火,要加火,火要加上去的话,那就是成熟了,那就可以吃了,火能熟用,成熟用。那么风,成长,我们说这个南风一吹,草木就生长,就是春风一吹,这个草都生起来,那就是有长的作用,运动,没有运动,怎么长?小孩子蹦蹦跳跳的,他就长得快,你坐在房间不动的,就长得很慢。那么风是能长,这个业用如此。

  那么,这是真四大。真四大是什么的境界?触的一分,这个我们讲过了,能触是触心所,它是身根、身识,所触的就是地水火风——能造四大,还有所造的——轻、重、涩、滑、冷、饥、渴等等,一共十一个所触。四大,所触的一分,它是身所碰到的。这个要记住,四大就:地坚的,身碰上去知道坚;水是湿的,手拿一下知道是湿的;火是暖的,你身烤一烤火就感到暖和,再烤得厉害就烧掉了,那个就不是舒服了;风动,你手碰上去它在运动的,就是动。这是身的境界。

  那么这个假四大也有一个颂,也《俱舍》33的颂。“地谓显形色”,这个我们抄过的,就看念的,没有抄过的就写。地,地水火风那个地,谓,所谓的谓,显形色,显宗的显,形状的形,颜色的色。地是什么东西?显形色。我们假四大,我们一般人所谓的地,假使我们说这一个草地,很好看,绿绿的,草长得好好的,那么,这个草地是圆的,是形色,这个草地的地是绿颜色的,显色,我们所谓的地是显色形色表示的,不是碰上去硬的,叫地。你再看过去,这一块地很大,这是你眼睛看的显色、形色,这个形状很大就是地大。如果看起来小,这块地一点点大,不大,都是眼睛看的。所以地呢,显形色,并不是坚硬性。真假的四大不同就在哪里?一个是身碰上去是硬的;一个是眼睛看上去是绿的、蓝的。我们说青天,天是蓝的,晴空,蓝颜色的,碧青的,太阳照得亮亮的,没有边的,很大,这个是显形色,当然这个不是地,我们所谓的,一般都是显形色——看到的,那么真正的地是坚硬性,你单是眼睛看,不行的,要手碰了才知道。

  “随世想立名”,(随便的随,世间的世,想象的想,站起来的那个立,名字的名。)这个地本来不叫地,它是显形色,“随世想立名”,我们祖祖辈辈这么叫下来,这个就叫地,并不是真正的地。但是我们人类习惯,从历史上一直把它叫地的,那么我们也顺着他叫地,但是这个地不是真的地,是假的地大。

  “随世想立名,水火亦复然”,水也好,火也好,这是两个,四大,地水火,“亦复然”,(亦就是一点、一横、两竖、两点,也就是说,不亦乐乎的亦,复旦的复,自然的然)水火也同样,也是这个样子,也是显形色。我们看到这个河,像带子一样的,带子一样形状,这个河水很清,绿绿的,显色。我们说假的四大的水,也是显色形色,而真四大的水,要碰上去湿的,才是真的水大。火大也是,我们看到这个炉子里的火,红红的,那么这个火也是火焰很高,工厂里的锅炉,钢铁厂里边的火,烟囱里喷出来,很高,红红的,这个也是显形色,红红的是显色,那个样子一动一动的,这是形色。那么,水、火也是形色,“复然”,跟那个地大一样,也是形色。

  “风即界亦尔”,风,风大,即就是立即,那个即,即使什么,那个即,界,风就是界——“风即界”,“亦尔”——也是这样子。那么,“亦尔”就是说也是显形色。风有两个说法:有的人说风大就是真的风,我们人间的所谓的风跟真的风界是一样的,风即界,风就是界,就是风界;但是,有的说“亦尔”,风跟地水火一样,也是显形色。我们说台风起的时候,一阵黑黑的风吹过来,这是显色,龙卷风是打漩涡的,远看出来就是一个黑色的漩涡的样子,那是形色,那么也是显形色。在风界,就是说我们假的风大,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假的风大就是风界,就是真的一样的;一个说法,假的风大也就是跟地水火一样,都是显色形色,不是真的风大,真的风大是运动,我们是看不到的,就是要身碰到的。那么,这是真的四大跟假四大的差别,就在这里:一个就是说,真的四大一定是身根所对的境,要碰上才知道的;假四大一般就是说眼睛看的。看到地下,踩在足下的是地,我们在澳大利亚看到红的地,它的土是红的,那么是红色的显色;这一条路,长长的,那就是一条,形色。那么,水也是一样,显形色;火也是一样,显色形色;乃至风,台风,那个龙卷风,等等,都是显色形色。那就是说,假四大是显形色,真四大是身的触境,那个不一样,这个要区分。

  我们现在一般说的地水火风,都是假四大,所以说你没有学过《俱舍》的,人家个地水火风,“这个是我很懂,我完全懂了,地水火风么就是这个……”你再一问,哪是真的地水火风,哪是假地水火风?那他就呆掉了,怎么地水火风还有真假的从来没有听到过。那一般书是不讲的,但是真正要学法相,一定要辨真假。

  我们现在佛教一样的,“灌顶,赶快去灌”,这个上师真的假的,“我”去看一看,真的上师灌顶得加持,假的上师灌顶你倒霉。外道给你灌了顶之后,你说把佛教的皈依的体都破掉了,如果你受了外道一灌顶,你成了外道了,就不是佛教徒了。

  这个补好了,行了。我们下边,今天要开始讲识蕴。

  

  乙五、识蕴

  五个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最后一个了别的识蕴没有讲。那么,今天第五个蕴。“云何识蕴”,先看《五蕴论》:

  

  云何识蕴?谓于所缘境了别为性。亦名心、意,由采集故,意所摄故。

  “云何识蕴?谓于所缘境了别为性”,“于所缘境”,心是能缘,缘就是攀缘,心总是要缘一个境才能生起来,你说我一个心生起来了,没有境的,你给我找找看,你想个空,空还是个境,你想一个人,人还是一个境,你说我一个心生起来了,没有缘,什么都没有缘,这个心怎么生起来?根跟境相对才生识,那么你这个识没有境的,你怎么生?生不出来的。决定是有所缘的境。于所缘境怎么样呢?起什么作用?“了别为性”。能够了别,知道这是什么。“亦名心、意”,这个识也叫心、也叫意。“由采集故,意所摄故”。因为能采集,叫心;因为是意所摄,就是意处所摄的,也叫意。“最胜心者”,这个就是讲为什么是《五蕴论》是大乘,它把识就分了八个识。一般的根本乘,到第六意识为止,第七、第八就不讲了。那么,讲到瑜伽的那个唯识宗,它属于大乘的。

  我们先把大乘,小乘的概念说一下。在佛在世的时候,讲的原始佛教一直到佛灭度一百年之间,原始佛教不分部派的,都是一味的,没有说你这个讲法、我这个讲法不同,没有,大家的都是根据佛说的,都是同样的,一个味道。  

  到佛灭度一百年之后,由于弘化的地方不同,听法的人,弘法人的,他听的法不同,所对的机不同,当时地方的习惯不同,人的意识形态不同,那些,就慢慢地分部派。开始是上座部、大众部,后来上座部又分,大众部又分,一共分了二十部,二十部也是个大概数字。那么,这个时候叫部派佛教,是分了部派了。

  分了部派之后,后来就慢慢地生出中观的,就是龙树菩萨创立的中观宗,这个中观宗。它再以后,产生无着、世亲的瑜伽派,也就是唯识派——瑜伽。那么,这两派出来之后,他们是讲大乘的,要度一切众生的。对前面的部派佛学,他们里边有一些差别,就是说有些教义是不同的。那么,互相辩论的时候,他们是贬低他们的地位,说你们是小乘,这是在辩论的时候要贬低对方,说他是小乘。实际上,小乘这两个字是不能乱安的。

  小乘、大乘从发心上说,发的是菩提心,行的是菩萨道,那就是大乘,不在经论律三藏来分,这个不能分的。法是没有大小的,人的心有大小。所以说部派佛学是小乘,这个是大乘,我们是大乘,这个说法是辩论的时候故意贬低对方的一种贬斥,在我们客观…

《大乘五蕴论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