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很痴呆的样子,就拉这个驴到后院子去,当然后来就贱价出售,就是这样子。然后这些人都变成驴了,客人总是带多少行李,然后这板桥三娘都把这行李收去了,就是这样子,这店就是这么一个店。
这个赵先生看完了,他自己有急要的事情,他就走了,他就回到开封去了。过了多久,赵先生又来了,又来了的时候,也住在这。但是这一天也有很多客人,板桥三娘把他安排到另外一个地方,看不见板桥三娘究竟搞什么鬼?不知道了。但是第二天早晨,他就起来,大家都坐在那里吃早餐,又是有饼。板桥三娘走了,赵先生就把那个饼拿下来几个,放在自己的带子里,然后把自己的带子里带来的饼放在那盘子里。然后这时候,这板桥三娘,有时候就照顾客人,就到这赵先生的桌子来,赵先生就把这盘子的饼拿来就吃,他说:「你这饼很好吃,我也带来了饼」,就把带来的饼拿出,说:「你尝尝」,板桥三娘大概是罪过造的太多了,也应该受报了,她也就是吃了,吃完了以后,她也一样,也是倒下来了,赵先生也是照样学,踢她一脚,她也变成驴了。变成驴,他也就把她拉出去了。拉出去以后,他就骑这条驴,从开封到长安,从长安到开封,就是这样子。他感觉到这驴很听他话,一点都不发脾气,很随顺他的,给他服务。
这个时候,有一年,到长安,经过华山下,西岳华山,在中国也是很有名的山,经过华山脚下,走到那里,远远看出来有一个老人,胡须老人就过来说:「赵先生,板桥三娘为你服务多少年了,你应该放她了。」赵先生听了这话,心里头惊,怎么他会知道这事情?那么赵先生是读书人,是非常聪明的,所以下来,对这老先生非常客气,说:「是的,是的,可以释放她」。那么这老先生到驴的鼻子那里捏这么一下,驴就没有了,就变成板桥三娘了。板桥三娘头也不回就走了,就是有这么一件事。这件事啊,这个故事出在什么书上呢?是在《太平广记》上。
我到美国以后,在星岛日报,在香港的是星岛晚报,也有记载这件事,它比《太平广记》上说的稍微多几句。《太平广记》上说就是一个老翁,但是星岛日报上发表呢,说是个老和尚。我看那《太平广记》,是中国大陆出版的,它不是说老和尚,说是老翁,而星岛日报上说是老和尚,我认为这个笔者,这个人他可能不是佛教徒,他一定是其它的教徒,恶意的破坏佛教,所以加为老和尚,这个人有过失的。
那么这件事,表示什么意思?社会上,你不知不觉的,有很多陷阱在那里,我们如果没有这种知识就跳进去了,如果我们若是念观世音菩萨,我们念《普门品》,念《金刚经》,你有佛法的功课的时候,就不同,这些事情就都没有,它不能苦恼你。
我又有个故事,对不住,我想要讲这个故事,《金刚经持验记》上有一个故事,这是宋朝时候的事情,是一个年纪大的老女人,背着包裹,也来住店。住店的时候,当然店里面招呼她,也就住下来。住下来,到半夜的时候,店的老板,派儿子拿着刀,就到这老女人的房间,开她的门,要向她下手了,但是门就是开不开,怎么样也开不开,但是感觉里面有光,有灯,他就从缝里面一看,有一个高个子的人,头能顶到屋顶,拿着刀站在那里,他一看,他自己都害怕,就回去,就报告他的父亲,他的老板,老板说:「你这人怎么这么没有用,连这门都开不开?」「你自己去看!」他一看,不敢动,就回来了。回来了,等到天要亮了,门开了,一看这老太婆,梳洗,然后对老太婆非常恭敬,说:「是你在那里读经,在那么读什么?」,说:「我读《金刚经》」。原来就是读了《金刚经》有护法善神,就是保护了你的安全,有这种事情。
所以我们是佛教徒,对于佛法要有信心,一定要做功课,或是念佛也好,念经也好,念大悲咒也是好,要有功课。当然我们最根本的,我们自己要改过迁善,不可以做害人的事情,对别人有爱心,伤害别人的事情不要做,有力量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没有力量,做不来只好不做,但是要存好心,不做恶事,然后不断地栽培善根,这样子我们信佛,我们才能在佛法里面得到功德,才能栽培善根,没有白信佛一场,所以应该这样做。
我们平常做功课的时候,不管是怎么用功,你参加打禅七,参加打佛七,怎么样用功,没有事的时候,没有什么事,也不感觉到有什么好处。但是有事情的时候就知道了,所以我们应该…,我们的精神不要完全放在钱上,一天尽量的去赚钱,赚钱也不是不对,但是拿出一点时间精神在佛法上用一点功,栽培善根。栽培善根,现在有用,将来还有用。我们赚了很多钱,只是现在有用,将来一口气不来以后,你用不着,你一点都用不上。所以要多做功课,要栽培善根才好。我这很对不住,老是讲故事。
现在我们讲《普门品》下一段的大意,我刚才说过一点,就是「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这件事。这件事,我们若是读《无量寿经》,大本的《无量寿经》,我们就会知道观世音菩萨,他是在「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士有佛号阿弥陀」,他是阿弥陀佛的学生,他是阿弥陀佛的弟子,他是在那个世界住的,住在那里。但是观世音菩萨是大菩萨,所以他能够现身在十方世界,弘扬佛法,广度众生的。他方世界我们姑且不提,说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世界多灾多难,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那么他在阿弥陀佛国怎么会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但是观世音菩萨还在阿弥陀佛国的世界,并没有离开极乐世界,这就是圣人的境界,和我们凡夫不同。我们凡夫在家里面,没有在外面,若是离开了出到外面,家里就不在了。但是观世音菩萨不是,他在阿弥陀佛国照常的在那里做事,但是同时他能分身到无量无边的世界去度众生的,还是有这种事情的。那么就是所谓化身,应化身,去度化众生的。这么样度化众生…(Tape被洗掉了)
天上只有一个月亮,那么地面上所有的水,如果它不混浊的话,都会现出来水中月,现出月影来,那就可以譬喻,观世音菩萨他的本身,是在阿弥陀佛国,他的化身在十方世界,就像水里面的月亮似的,也可以这样譬喻。当然这是观世音菩萨他那清净无分别的大悲心、大智慧现出来无量无边的作用,是这样意思。所以他「云何游此娑婆世界?」就是这样游此娑婆世界,来到我们这个世界,来到我们这世界,我们通常说,在我们中国就是离宁波不远的海里面,那个舟山群岛,普陀山,在那里住。但是我们若是读《华严经》,观世音菩萨是在印度的南海岸,那里有一个普怛洛迦山,观世音菩萨是在那里的。若是有人诚心到那里去的时候,就能见到观世音菩萨,是能见到。那个所谓「见到」呢,就是真见到,见到可以和观世音菩萨说话,观世音菩萨也可能招呼你,你远远去,也等于是客人了,他也会来招呼你,是这样意思。但是这印度南海岸的普怛洛迦山,我们中国佛教徒知道的不多,但是读《华严经》的人会知道,我们中国佛教知道最熟悉的就是普陀山,普陀山也的确是观世音菩萨在那里,那也是观世音菩萨的一个据点,一个道场,那当然就是所谓的化现的道场。那么观世音菩萨在那里住,我们若是有诚意的话,去,也是能见到,也不是说不能见到的。有些人并不是怎么信佛,但是他若临时发出一点诚心,也是能见到。观世音菩萨的确是慈悲,你有所求的时候,他不会令你一点也得不到什么消息,一定是能满足你多少的。
观世音菩萨来到我们娑婆世界,他的大悲心来救度我们,愿意我们根本的解决了一切苦恼的问题,而不是像医生看病那样子,给你病是治好了,但是过几天又有病了,观世音菩萨不欢喜这样子,但是也做这件事,你一直有什么问题,观世音菩萨也是帮忙的,那么根本的解决问题,观世音菩萨怎么办呢?就是「云何而为众生说法?」就是这句话。「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身而为说法;应以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就是这样子。就是为我们讲解佛法,讲解佛法这件事,所以这也看出来一件事,根本的要解决问题,一切的佛菩萨,只能告诉我们一个方法,其它的事情,你要自己做,你要自己努力才可以。如果观世音菩萨为我们说了佛法,我们听一听就算了,没有照做,问题还不能解决的,还是不能解决的,只此而已,一切佛菩萨只是这样。
那么这件事,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是得要我们学习佛法,我们要深入的思惟、修行,这问题才能够解决,只是这么一听,听一听,从文字上学习学习,就到此为止,还是不行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那么这样子,在我们凡夫来说,我们凡夫日常生活都在贪瞋痴里面活动,有人有理智,贪瞋痴轻一点,减轻一点,理智不强的人,贪瞋痴重一点,就是这样子。这样情形的人,和佛法讲的道理有一段距离的,所以人想要学习佛法,人要向上才可以,我们人要向上呢,就难一点,我们人向下容易,向上难。世间上的荣华富贵,对于我们凡夫人来说,这个引诱性很大,我们说是修行好,念大悲咒,念《普门品》,念佛求生净土好!但是等几年以后,我现在先去荣华富贵二十年,以后再说,总是愿意这样子,而不肯说是我把荣华富贵放下,我就去用功修行,不肯这样,我们很难这样做,不容易做到这里。
所以看《释迦牟尼佛传》,我们可以知道,释迦牟尼佛是怎么呢?释迦牟尼佛就是把荣华富贵放下,然后到深山里面去修行,他才成功了。他如果说是:「我等二十年,等三十年,先做国王,尝尝味道,然后我再去修行。」那就不行,就差一点。这个里面有什么不同呢?还是等于说一个故事,有一个《那先比丘经》,「那先」翻成中国话翻成龙军,龙蛇的龙,军队的军。在这们中国的祖师的著作里称他为龙军论师,其实这龙军是个大阿罗汉,和他同时…
《普门品的启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