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止观大意▪P7

  ..续本文上一页是否鼓励夫妻不应育子?

  答:你这句话还没说对。观受是苦,应该离欲。你说不应育子,还没有离欲还不行,应该是这样说。

  

  问:身为在家居士,如何发扬入世佛法,使家庭更和乐、夫妻更和谐?

  答:这个事情,我认为你多少修一点四念处,家庭就和谐。因为烦恼轻了,互相能够让一步,就可以和。如果你的爱烦恼特别重,就不容易和;你的我见特别重,也不容易和。世间上的纠纷就是两件事,一个见,你的见解、你的执着、你的我见,「我的看法是最好的,你的看法都不对!」很难和。如果你的爱烦恼、你贪心太大,也不容易和;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这是不能和的。一个家庭是这样子,一个团体也是这样,国家也是这样,一样的。所以,你若是愿意和,就是把我见弄得轻一点,爱烦恼也轻一点,就容易和。爱烦恼重了,有很多问题。

  

  问:坐禅得初果,是否了生死?

  答:坐禅得了初果的时候,生死还没了,但是,也是有了界限了,还有七番生死就得阿罗汉果了。他如果不精进用功,再受七番生死就得阿罗汉果。他若精进用功,也可能当生就得阿罗汉果,就了生死了。得阿罗汉果是了生死的。

  

  问:法师何时讲四念处?

  答:我想,今年的十二月间有可能。

  

  问:睡眠常睡不安隐,梦很多,是不是业障太重?我有时候会感到有其他众生在附近,尤其是在睡眠时。是不是业障重?我应该如何才能睡得好?

  答:如果是因为四大不调,应该看医生。佛是这样说,佛说:「比丘有病,看医生」。如果不是四大不调,那你思想上有问题,总感觉到旁边有一个众生。你把这个思想改变过来,就没有事了。但是,改变过来,可能不是那么容易;那么你可以这样,你念大悲咒二十一遍,就按照你自己的想法祝愿:「我睡觉的时候,请不要有其他的什么鬼神来打扰我」,你就这样祝愿,应该也会有效。

  

  问:初学佛常易懈怠,如何帮自己精进些?

  答:可以修无常观!因为一口气不来就死掉了。我们这口气出去不回来就死了。我若不精进栽培善根,我将来会怎么样呢?你这样思惟,你就精进了。就像人积聚财富,我今天这碗饭还可以吃,明天就没有饭吃了,我一定要去做工、赚钱;不赚钱,我明天没有饭吃啊。所以,修行也是这样想,我若不努力修行,一口气不来就死了,没有善根,将来我就苦了。可以这样想,你就会精进一点。

  

  问:在家人如何在止方面用功?于日常食衣住行、工作、家庭各方面忙碌间,求得平衡?

  答:可以抽出来一点时间静坐。可以分两个形式,一个是早晨稍微早一点起来静坐,可能会合适,这是一个方式。第二个,精神好的时候,坐十五分钟。因为你还要工作,你拿出十五分钟静坐。有机会就坐十五分钟,或者坐三分钟也可以。这样子来培养静坐的兴趣,慢慢地、慢慢就会进步。进步了以后,你就容易放下,就把工作的时间多拿出两个小时来静坐。你这两小时如果运用得好,会更进一步,就能用二十四小时静坐。可以这样办。

  

  问:如果梦见自己在天上飞,身上发蓝光,是何意境?也曾梦见自己变成一道白光,又作何解释?

  答:这个事是那样。《大智度论》上说,做梦在天上飞,是肝有问题。但是你身上发蓝光,又有点不同;又是见到自己变成一道白光。不过,你是常常有静坐功课?你是不是有这种功课?如果完全没有佛法的功课,有这样的事情,也表示你有一点来历。有什么来历呢?你可能前生是天上的人,来到人间。就是这一生的前一生,不是距离很多;若距离很多,不行。就是这一生的前一生是天上的人,那么你可能会有这个事情。若是你常常静坐有观想,那又不同,那又不一样。如果你的四大调和,肝没有病,应该说你这个相是好相,是个吉祥的相。

  

  问:坐禅与气功是否有抵触?如果学习气功,并不堕入身体的崇拜,而是希望减轻众生的病苦,当然是指一时的病苦,而非究竟解除,是否恰当?

  答:「坐禅与气功是否有抵触?」这个话很难说。若是你学气功运气,然后你学习佛法的禅,你心里面一静下来,这个气就在身体里面动,从前面动到后面去,各处动。你有可能会厌烦,也会感觉到打闲岔,那么就是有妨碍了。若是你的气功练得好,你能控制这个气,这个气听你的命令,那就不要紧。你叫它不要动,它就不动,

  那就可以。如果它不听你招呼,它一定要动,那你就烦恼了。所以,这个事情,在佛教的经论里面开示我们学禅,它不教我们运气的,没有这个事情。

  你说是「不堕入身体的崇拜」,那是最好,最好是没有这样。「减轻众生的病苦」,你想把气功练好了,给人治病。给人治病也是好,也不是不对,但是你若好好修禅,有更大的成就的时候,再给人治病,更好,就会更好。如果只是学习一点气功治病,我认为不太理想。有的病能治好、有的病也治不好,而自己宝贵的光阴就这样消失了。若是你能够在坐禅里面修止观,栽培无漏的善根,得了圣道的时候,再给众生治病,我认为会更高明!我是这样看。

  

  问:再请师父修神通的法,因为在场的也许有人已得禅定了,念咒念什么咒?因为我们不想抱着疑问及遗憾回家。

  答:若是在场的人已经得禅定了,我看不会问我这个话,我看不会的。

  「念咒念什么咒?」很多的咒,你念多了都能得神通。当然,那个不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禅定里得神通,那又不一样。那个神通都是小小的神通,不过,在我们凡夫看,也不错。但是在禅定里得神通的人来看,那是小意思,不是了不起。

  修神通的方法,我告诉你一个方法,我可以讲。就是你得到色界初禅,或者是二禅、三禅、四禅,入定了。入定的时候,你就心里面想:我这个身体起来,起来一寸、起来半尺、起来一尺,你就这么想,这身体就起来了;很简单啊!说是我从这个房子,我不要从窗户、门出去,我就从这方面就这样出去,也行;但是,要预先有个方便,就是在禅定里面想,房子这个硬体的这些东西,如云,像云雾似的,是无障碍的,有若无的样子,你这样想,然后你想这个身体从这儿出去,就出去了,就无障碍。墙壁也是一样,从这里就能过去。所以,有禅定的人他想得神通,心里面预先想,成功了,就是一切无障碍!

  我现在告诉你了!就没有遗憾了吧。

  

  问:睡觉时间太长了,可否用来修禅定?

  答:是可以的。如果你能够出家修禅定,是最合适。因为不然的话,在家人有欲的生活,禅定是修不成的,明白点说是这样子。

  

  问:一心持念大乘经典,心有余则念阿弥陀佛;如果一生中不修止观,有否希望出三界?

  答:「一心持念大乘经典,心有余则念阿弥陀佛」,你要加上个回向,回向愿生阿弥陀佛国。如果你不回向,你不愿生阿弥陀佛国,你还是在这里流转。你不修止观,你出三界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念大乘经典、念阿弥陀佛也栽培善根了。念大乘经典,我们所谓「念」,就是读诵文字,这在闻思修三慧属于闻慧,闻慧是最起码的一种智慧。我们现在的佛教徒,所谓修行,多数是停留在闻慧的阶段,不能进步到思慧、修慧。佛在世的时候,佛教徒的修行是闻思修三慧都具足的,才能得圣道。我们就是在闻慧上念念经,「这就是修行了!」其实,这是很起码的。但是,能念大乘经典也是好,念阿弥陀佛也是好,修净土法门也是好。我刚才说了,就是加上个回向就好了。

  

  

《止观大意》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排毒要修四念处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