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他就有这个想法。他有这个想法,他有可能就做出家人了,而不可能长期做在家居士。所以,从初地到第八地,这是要经过很长的一个时间,这里面他是做出家人、做在家居士,都不能说决定,不能说决定做出家人、决定是在家人,不是这样说法。
而到了六地,六地是现前地,是般若波罗蜜特别殊胜的时候,这个时候应该说表面上的都是假的,表面上是假的,就算他是出家人,他表面你看他是出家人,但是实在他的境界是不可以见闻觉知的,这都是化现的境界。他若做在家居士亦复如是,也都是表面上你看他是个在家人,但是他心里面是和第一义谛相应,那是超越、超过阿罗汉!应该这么说。
说你是个生死凡夫,一切烦恼都具足的人,你有妻子儿女,你可以和圣人并论的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不可能。
而这些事情,凡夫肉眼是很难去辨别。但是你若学习过佛法的话,如果你不说谎话的话,你自己应该知道。欺骗别人没有用,是欺骗自己!你说谎话是欺骗了自己,不是欺骗别人,而且佛菩萨明明白白的,一般的鬼神也明明白白的。但是问题是什么呢?就是福报的问题。如果福报特别大了的话,那他还是很自在,他造了很大的罪,还是很自在的。因为以前多少生栽培的福报,这福报在这里,什么事情都是很平静的,这福报还有关系。如果福报不够了,福报到时候结束了,这事情不行,如果你没有诚实的道德,这件事是不行的,就有问题了,就是这个船就是翻了。福报这件事是很厉害,福报想要做善也是很厉害,想要做恶也是很厉害,任何人不能干扰它;除非你的福报大那可以,不然的话,你不能动摇它──福是很厉害的。所以,有福报而没有智慧的时候会造罪,造罪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够去教训他,都不能;但是若有智慧的时候,他不做恶。所以修福不如修慧,但是福报还是很有力量。要行菩萨道的时候你没有福报,这菩萨道很困难,很困难的。所以菩萨就是又要修智慧、也要修福报,修福报、还要修智慧,而不敢做恶。这样慢慢慢慢就成功了。
但是菩萨道,没得无生法忍之前,难免还有一些错误,还是难免的。只要他内心里还有烦恼,有的时候还有错误,还是有错误的。但是我们想,我们凡夫肉眼,有的人就欢喜挑别人的毛病,你有什么优点,我没看见,他就专挑你毛病。也有的人性格,这个人有优点就好了,他的污点我没有看见。这个人的见地不一样。
但是佛菩萨怎么看一切众生呢?佛菩萨也是全面的都看到,但是他主要的一点,就是看你有没有善根。你若一有善根,佛菩萨这时候注意你了,他来慢慢地引导你、慢慢引导你,就起来了,就转凡成圣了。如果没有善根那不行,你有几大的福报都不行,不能救,佛菩萨很难度化这个人;有善根才能容易度化。说这个人是个狗,但是他有善根,第二生就可以做阿罗汉了,那佛菩萨会注意这个人。说这个人是个人、是个皇帝,但是没有善根,这不行,不可以。
所以,我们从阿罗汉的这些故事看,从我们现实上这个世界上的境界来看,要努力地栽培善根,才有得救!不栽培善根不行。
问:谢谢院长。
答:阿弥陀佛!你昨天说过你还有一个问题。
问:对,昨天我说过还有问题,那是对于我们前几天讨论到「无住则无本」、「无住本立一切法」,这一句我想再重新做一个调整、解释,是用华严的「性起」跟「缘起」来解释这一点。可是我今天早上再重新把华严我要解释的这一点再看一次,觉得好像可以解释,但是不是很具体,所以姑且暂且先搁着。 那么我另一个问题是说,上一次我有请示过院长,如果「无住本立一切法」用无明来解释的话,因为一切法是包括有为法跟无为法,那么院长回答是说,按理说,无明的立场来说,应该这一切法只是针对有为法说。可是我再看了智者大师的文疏之后,不是这样说,而且我自己也思惟过,我也是认为智者大师说的应该是有道理。他说「无住本立一切法」,他是就有为法跟无为法来说。 我重说一次,我学习《维摩诘经》这一本经,我发现它有一个特色,我自己能够抓住的一个特色就是说,它前后很多可以互相呼应的一点。所以我都一直抓着这个前后呼应的一点,然后去看它的前后贯穿的说理。那么我们从「无住本立一切法」看,以及后来〈佛道品〉,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以及说烦恼是如来种;那么从这里看出,它这里已经开演到无明衍出一切法的道理。那么这一切法也有包括到有为法跟无为法。譬如说,在如来种这里,他烦恼当中一个转化的话,他就可以成就如来种姓。那么就这一点来讲,应该是对翻染成净这一句话来说,它的真如性没有障碍无明的产生。可是无明也是要依赖真如的法性起众生的各种生灭缘起。所以这样来看,应该说这一切法是包括有为法跟无为法。这是我从这里看出,我这样说,不知道院长认同吗?
答:我也是看了天台智者大师的疏,那上面也是说,「从无住本立一切法」那里面也是包括了无为法。但是你那天问我的时候,我就没这么说,我就说是有为法,「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是指有为法说的,我就把那无为法就是隐藏起来不说了。不说了,这个意思,我内心里面怎么想法呢?这个无为法是没有生住异灭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你可以建立吗?这里是个空地,我可以造个房子,我可以做个花园、我可以做什么,这有为法是可以造,无为法可以造吗?可以建立吗?我认为这样讲会有困难,所以你问我的时候我就不说了。但是智者大师也是,「立一切法」的时候也是把无为法也放在里头了,那怎么加以解释呢?你可以解释这个道理吧?你解释。
问:我当然解释不是相当清楚,不过我的看法就是它从「烦恼是如来种」这一点,我看出它应该可以解释无为法。但是像院长前次也有提到过,真如不能生有为法,这是很肯定的,清净法生清净法、染污法生染污法,我们也是认同这个看法。那么从这学说里面来说,清净法,院长上一次也有提到,真如心的清净法它不妨碍无明的现起。
答:是。
问:那么这样看的话,从「烦恼也是如来种」这里看,按理说,烦恼不可能成为如来种,因为它绝对是下堕三涂的、在五趣当中流转,为什么它可以成如来种?因为这里是说,烦恼里面它也是有第六意识的分别、了别性,所以在觉知上,它具足了五十一个心所,有善心所、有恶心所,所以这第六意识,上升可以成就佛道,下堕的话就是在五趣当中(他做恶),一定是这个样子的。那么在这里为什么它说烦恼成为如来种?这应该(唯识来讲)是就转依来说。如果就整个空性的佛学来讲,应该也是对缘起来说。那么它这里边有缘起生起的一种转变的希望性,就是站在缘起的立场上,它有转变的希望性,所以它才可以成就如来种,要不然烦恼怎么可以成如来种,不太可能的事情。我是就这一点来说无为法,从无明可以翻染成净,就性起的立场上,我还要重新再讲华严的思想,就性起的立场上,它可以成就清净的缘起法,从这里来看它也是可以……。
答:你这一段话,你自己已经说了,还没能清楚地表示出来无为法是建立的,还没有说,那么我现在解释喔。无为法,「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怎么能够建立无为法呢?这句话怎么讲呢? 「无为法」有两种:一个是离言说相的无为法,一个是由言说相表示出来的无为法。这样讲,言说的无为法是可以建立的。因为你若不用言说来表示,谁能知道这件事,所以这也是可以建立,那么这样子可以解释这一段文的话。另外,「烦恼为如来种」,我认为有两个部分。当然我讲的时候我只讲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没有讲。第一部分,很明显的事情,就是我们能够体验到的,就是我有贪心,你说拜佛有功德,你说为大众僧服务能够得到很多的福报,那我就去为大众僧服务。这是用贪心嘛,用贪心来做功德。由这个贪心做了功德的时候,将来这果报就殊胜了一点。因为是在佛法里面栽培的功德,他还会再进一步地做功德,所以展转地可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叫做「烦恼为如来种」。 你说这个也是,烦恼是不能为如来种的,这句话是对的,因为你用取着心做的功德,这功德不清净,那不是佛种,不能为种。但是它有展转增上的意义,最后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所以你不能认为烦恼对你没有贡献,你不可以这么说,它是对你有帮助啊。
问:所以我刚才有说到,这是转化。 答:这是对,还是说得过去的,「烦恼为如来种」。这是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我们众生在生死里流转,就是烦恼,除了烦恼,另外没有别的好事情,一直这样子苦恼。这些大菩萨就看见这些烦恼境界就发大悲心,就
来普度众生。这样子,菩萨的功德就增长了。菩萨因此而有无量功德都成就了。众生的烦恼为菩萨成佛道的因缘,这也是烦恼为如来种,也可以这么说嘛!所以从自利、利他这两方面说,烦恼是如来种。但是就是你刚才这个「转化」,要用「转化」这两个字来形容。若是你不用这句话,只要你有执着的话,你做功德、这功德不清净,不是如来种,不能说是如来种。这可以这么解释的,可以这样解释。所以,「烦恼为如来种」这句话不是难解释。
但是,智禅法师两次他传来的文件来发挥这个道理,我对他不完全同意。用「无明」来解释「无住」,这两个意思都能说得通:一个「无住」、一个「本」,这两个字都能解释通。如果你用其它的意思来解释,你能够把「无住本立一切法」这个话能讲得通,但是「无住无本」不容易讲得通,就是有困难。若用无明来解释,这两个意思都能讲得通。是这样意思。
问:我想再把话头回转到,我们刚说到,院长也把「烦恼为如来种」有两种说法讲得相当的清楚。
答:您也赞叹我一下?
问:这是事实。
答:阿弥陀佛。
问:我要说的就是,这样的话应该是对于染缘起可以在无为法里面成…
《维摩诘经讲记 佛道品 第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