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灵验的!
普门品讲记.四
辛五、救恶鬼难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剎,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这是第五段。
「若三千大千国土」,这是佛教经论中所说的世界观。一千个小千世界,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所以,小千、中千、大千,合而称之为「三千」,实在就是一个大千世界。
「满中夜叉、罗剎」,在这么大、这么多的世界中,充满了夜叉鬼与罗剎鬼。「夜叉」,是捷疾的意思,就是他跑得非常快!有陆地的夜叉、空中的夜叉,实在就是为诸天做事的,有时候也保护诸天。「罗剎」,就是前面说的暴恶鬼、可畏鬼。
「欲来恼人」,他们要来触恼人类。
「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夜叉鬼与罗剎鬼都是有点神通的。我们人多数没有神通,但是只要我们肯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会受到观世音菩萨的保护。
「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这些夜叉鬼、罗剎鬼,听见我们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尚且都不能以恶眼来看我们。「况复加害」,何况能够加害我们呢!
这一段和前面说的不同。这里是说,在三千大千国土中,充满很多的夜叉、罗剎,要来恼害人,我们若能念观世音菩萨,都会有感应。前面是说:「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剎之难」,这可以有几个解释:第一个解释是:如果只是一个罗剎鬼来恼乱我们,其中若有一个佛教徒能念观世音菩萨,这个罗剎鬼就会跑了,所有的人皆能得解脱。第二,或者只有一人念观世音菩萨,或其它人也能随着念,大家皆能解脱罗剎之难,也可以这样说。
辛六、救枷锁难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这里叙述的比前面(刀杖难)详细一点。假设有人犯了国法,或者并没有造罪,可是却被政府捉去了。
「杻械枷锁」,「杻」,是手上的刑具;「械」,是脚上的一种刑具;「枷」,是套在脖子上的刑具;「锁」,是锁身体的铁链子。
「检系其身」,「检」就是「系」,把他的身体绑住,就失去自由了。
「称观世音菩萨名者」,这个人能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
「皆悉断坏」,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的刑具就断坏了。「即得解脱」,那么他就得到自由了。
在《续高僧传》有一则故事。
刘宋时,有一个人叫张兴,他是信佛的,也受过八关斋戒。他虽然没有犯法,却被土匪反咬一口,受到牵连。他预先得到消息,就离家逃跑了。官府派人来捉拿不到他,就把他的妻子关进牢狱,用杻械枷锁把她围困起来。但是,这时候牢狱忽然失火,看守的狱卒就把囚犯暂时移到大街上。
当时正好有两位法师经过,一位是昙翼法师、一位是僧融法师。昙翼法师是晋朝道安法师的弟子,而僧融法师是鸠摩罗什法师的学生。这件事是发生在刘宋元嘉年间,鸠摩罗什法师是东晋末年人,这时候是东晋已经结束,到了刘宋的时代,可见这两位法师年纪不小了。
普门品讲记.五
辛七、救怨贼难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观世音菩萨能救护众生的七种灾难,现在这段文是最后一种:怨贼难。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假使在三千大千世界这样广大的境界里,充满了有怨仇的盗贼。
抢夺他人的财宝,谓之「贼」;有仇恨名之为「怨」。这就比较严重了,不只是抢夺财富,还要伤害人的生命,所以称之为「怨贼」。在三千大千国土里,满中怨贼,这可见怨贼太多了,危险达到极高的程度!
「有一商主,将诸商人」,从很多作生意的人当中,推举出来的一位领导者,叫做商主。这位商主率领很多作生意的人。
「赍持重宝」,这些生意人携带了很多贵重的珍宝。「经过险路」,经过大千国土满中怨贼的危险道路,生命财产都不能保障安全。做生意的人为了发财要冒险,这可见赚钱也是要有代价的。在这样的危险中,有什么良策可以履险如夷呢?也就是能获得平安,没有危险呢?
「其中一人,作是唱言」,就在这么多的商人之中,有一个人这样宣布:「诸善男子」,你们各位,为了其它人生活的方便,到遥远的地方去做生意,这都是好心肠,都是品德很好的善良男子。「勿得恐怖」,虽然满中怨贼,很危险,但是你不要恐怖、不要害怕。有什么好办法呢?
「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你们应该心不散乱地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求观世音菩萨来保护我们的安全。
做生意这件事,的确是方便了很多人。他从遥远的地方办来很多货物,到另一个地方出售。我们不需到远地,就能买到货物,这也的确是件好事,观世音菩萨也应该帮帮忙的。
「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我们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能帮我们的忙吗?是的!观世音菩萨的心特别慈悲,能够布施无恐怖给我们。如果我们有了恐怖,他能消除我们的恐怖,让我们心里很平安,观世音菩萨具有这样的威神之力!
「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所以,你们如果愿意相信观世音菩萨有这种力量,而能够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于此怨贼即可得解脱,不受他们的侵犯,可以安全地到达自己要去的地方。
「众商人闻」,很多的商人听见这样的消息。「俱发声言」,就完全照他的意思做了,大家同声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如果在平常没有危险的时候,他不相信观世音菩萨,你让他称念观世音菩萨,那可能是很困难的。现在正危急的时候,没有别的办法,而念观世音菩萨能得到安全,当然不妨一念了。所以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二字,译成中文有三义:一、有顶礼之义,就是磕头的意思。二、有归依之义。三、有请求救护之义,就是「请求您救护我啊」的意思。
「称其名故,即得解脱」,因为大家诚心地念观世音菩萨、求观世音菩萨,那么,充满大千国土的怨贼,都不能侵犯、抢夺他们的珍宝,也不能伤害他们的生命。他们很安全地通过这条危险的道路,解脱了这个怨贼之难。
这段文是说观世音菩萨有这么大的神力,能救护这么多人,可见观世音菩萨的神力广大,也可以知道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是真实的同情我们众生的苦难。这些怨贼想伤害商人的生命、抢夺他们的财富,在观世音菩萨的加被下,这些怨贼没有造下这种罪过!而这些做买卖的人,也很顺利地能做生意、为大众服务。所以,观世音菩萨这样的救护,不论从盗贼方面说也好,从商人这方面说也好,都是有利的。
在《观世音菩萨灵感记》上,提到一件事:明朝末年,满清的军队由北向南进时,经过扬州,这里有一家信佛的人,常常念观世音菩萨、礼拜观世音菩萨。由于满清的军队要经过此处,大家内心都不安,所以这位信佛的人,就特别诚恳地念观世音菩萨。
有一天,他做了个梦,梦见观世音菩萨来,对他说:「你是有灾难的,你家里的人可以避免,但是你很困难。因为军队中有一个人叫王麻子,此人前生被你杀了十六刀致死,现在他从这里经过,也要杀你十六刀报仇,所以你很难避免这个灾难,跑不了的。你不妨在这儿等他来,为他预备丰富的斋饭,同他讲一讲,看看怎么样!」
这人醒来,知道是个梦。当然,他是念观世音菩萨、礼拜观世音菩萨的,他相信这个梦不是虚妄的,所以他就真实地做了准备。到了这一天中午,有人来敲门,他打开门一看,果然是个军人!
经文说的是怨贼,军队不应该说是怨贼;但是,世上事很难说,古代文人说:「王者,贼也!」国王是什么?就是贼、是土匪!所以,说军队是贼也是可以的。
这个军人一开门,便拿着刀进来了。那位信观世音菩萨的居士说:
「你是王麻子吗?」
「你怎么知道我叫王麻子?」
「观世音菩萨给我一个梦,说你要来。又说,因为我前生杀你十六刀,所以,现在你要来报复,也要杀我十六刀。我现在预备了很好的斋饭请你吃,就看你怎么办吧!」
这位军人说:「观世音菩萨告诉你这件事情,你前生杀我,我今生杀你,来生你还要再来杀我,那不如我们现在就和解好了!」
于是王麻子便用刀背凿了他十六下,随即在他这里受用了丰美的一餐饭,很和气地和解了。
经文说:「三千大千世界,满中怨贼」,那是太多了!而《观世音菩萨灵感记》中,说的只是一个怨贼而已。但是由这件事可以知道,我们真实地念观世音菩萨,的确会有灵验!
也许你会问:他是和人有怨的关系,才会有这种事情出现,我们没有吧?这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会有贪心,占别人的便宜;有时候有瞋心,会做伤害他人的事,常常有这种烦恼。由此可以推知,我们以前也是会造罪的。有人是贪心造罪,有的是瞋心造罪,有的是邪知邪见造罪的。所以,我们眼前虽然很平和,但是很难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因此应该常常念、常常礼拜观世音菩萨,这对我们会有利益的。
庚二、结叹神力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这是结束前面的文。
佛又招呼无尽意菩萨说: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他的威德之力巍巍如是,高深不可思议!像这样三千大千世界满中怨贼,众多的危险境界,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都可以获得解脱,所以,观世音菩萨的神力不可思议,我们应该对观世音菩萨有信心,不应该有所疑惑!
二位法师经过时,因为这女居士曾跟他们受过八关斋戒,于是招呼这二位法师:「阿阇黎!阿阇黎!您救救我啊!」二位法师闻言,一看,是认识的…
《妙法莲华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