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行本起经(白话文参考)▪P9

  ..续本文上一页产生身体六感官;由六感官吸取外界信息,产生快乐感。由快乐感,产生痛苦感。由快乐和痛苦感,产生贪爱。由贪爱,产生感受。由感受,产生行为业力。由行为业力,产生果报,再次投生。由投生,产生老死、忧悲、苦痛、内心大苦恼。具有精神。由此转而堕落在生死轮转中。

  想要得道的人,当断灭对情爱的贪恋,以及灭除情欲。无所作为,心中没有念起。这样便灭去了愚痴。愚痴灭了,则善恶行为灭;善恶行为灭,则心识灭;心识灭,则精神和肉体灭;精神和肉体灭,六感官对外界的吸取灭;六感官对外界的吸取灭,则快乐感灭;快乐感灭,则痛苦感灭;快乐痛苦感灭,则贪爱灭;贪爱灭,则感受灭;感受灭,则行为业力灭;行为业力灭,则投生灭;投生灭,则老死、忧悲、苦痛、内心大苦恼全都灭尽。这也就称之为得道了。

  

  菩萨心中自念:“现在当降伏魔王官属们。” 他从眉间白毫相中放出光明,感动魔宫。魔王大为惶恐,心中不宁。他观见菩萨在树下,已经修得清净无欲。菩萨以精进不怠的意志,降伏了心中的烦恼毒害。菩萨不以美味为饮食,也不需敬奉歌舞。菩萨持有这般的心念,在成就真道后,必然将大大胜过我。” 于是,魔王想要在菩萨还未作佛前,破坏菩萨的道意。魔王之子须摩提,前来进谏父亲:“菩萨清净的修行,在三界中无与伦比。他因为获得了自然而然的神通力,所以梵天界众以及诸天,总共有千万之多,都前往礼敬侍奉,这不是天人能阻止破坏的。父王不要作恶,把自己的福气给毁了。” 魔王不听须摩提的劝告。魔王有三个女儿,一个名叫恩爱,一个名叫常乐,一个名叫大乐。她们自告奋勇报魔王道:“请父王不要忧愁,我们亲自去破坏菩萨的道意,不足劳烦父王。父王不要再为此忧愁了。”

  于是三个女儿,好自打扮一番。她们身穿天服,在五百玉女的跟从下,来到了菩萨那里。她们弹琴歌颂,唱着淫欲之辞,想要扰乱菩萨道意。三个女儿又说道:“仁德啊,您真是极为端庄。诸天界礼敬您,他们觉得您应当有所供养,所以奉献了我们给您。我们喜好洁净,又年轻美盛。不论您清晨起床,或晚上睡觉,我们都愿意供奉陪伴在菩萨左右。” 菩萨回答:“你们在前世中有福报,所以能承受天界身躯。你们不知思考万物无常变化,却作妖媚姿态。你们的身形虽好,却内心不端正。好比彩画的瓶中盛着臭毒,将要自我毁坏。你们有什么可奇特的呢?福报难以久居啊。淫恶是不良善的,你们将自亡应属的本位。福报灭尽后,罪报便接踵而至。从此将堕落在三恶道中,遭受马、牛、羊、猪、鸡、狗六畜身形。那时,再想要逃脱,就极为困难了。你们等辈,扰乱他人的道意,却不知道万物无常变化的道理。不知道自己曾历经许多劫数,展转在五道中。现在你们等辈,仍未远离劳苦。我在世间每生之处,都观年老的女性,如同母亲;中年的女性,如同姐姐;年小的女性,如同妹妹。诸位姐姐,你们各自回宫吧,不要再作这类事情了。” 菩萨的话音刚落,魔女便变成了年老妇女的形象。只见她们头发变白,牙齿掉落,眼神昏暗。她们驼着背,柱着拐杖,在别人的搀扶下,回到了魔宫。

  魔王看见三个女儿,回来时都变成了年老妇女形象,愈发的忿怒。他召来了鬼神王,总共有一百八十万。他们一同从天界下来,围绕着菩萨,(圆半径)有三十六由旬。鬼神们都变身成狮子、棕熊、犀牛、老虎、象、龙、牛、马、犬、豕、猴猿的形象,种类之多不可称说。有虫头,人身的;有毒蛇身,大鳖龟头的;有长着六个眼睛的;有一个头颈,多颗头的;有牙齿爪子长相巨大的;有挑担着山,口吐火焰的;有雷电在身体四周盘绕的;有握着戟、矛兵器的。

  菩萨慈心,他不惊慌也不恐怖,丝毫不动摇,容光越发的相好,使得鬼兵之众不能靠近。魔王向前,说偈言问菩萨。菩萨慈心,对魔王所问,尽作回答:

  

  魔: 比丘何求坐树下  乐于林薮毒兽间  云起可畏窈冥冥  天魔围绕不以惊

  菩萨: 古有真道佛所行  恬惔为上除不祥  其成最胜法满藏  吾求斯座决魔王

  魔: 汝当作王转金轮  七宝自至典四方  所受五欲最无比  斯处无道起入宫

  菩萨: 吾覩欲盛吞火铜  弃国如唾无所贪  得王亦有老死忧  去此无利勿妄谈

  魔:  何安坐林如大语  委国财位守空闲  不见我兴四部兵  象马步兵十八亿

  菩萨: 已见猴猿师子面  虎兕毒蛇豕鬼形  皆持刀剑擭戈鉾  超跃哮吼满空中

  菩萨: 设复亿垓神武备  为魔如汝来会此  矢刃火攻如风雨  不先得佛终不起

  菩萨: 魔有本愿令我退  吾亦自誓不空还  今汝福地何如佛  于是可知谁得胜

  魔:  吾曾经身快布施  故典六天为魔王  比丘知我宿福行  自称无量谁为证

  菩萨: 昔吾行愿从锭光  受拜为佛释迦文  怒畏想尽故坐斯  意定必解坏汝军 菩萨: 我所奉事诸佛多  财宝衣食常施人  仁戒积德厚于地  是以脱想无患难

  场景: 菩萨即以智慧力  申手按地是知我  应时普地軯大动  魔与官属颠倒堕

  场景: 魔王败绩怅失利  惛迷却踞前画地  其子又晓心乃寤  即时自归前悔过

  魔悔: 吾以不复用兵器  等行慈心却魔怨  世用兵器动人心  而我以汝等众生

  魔悔: 若调象马虽已调  然后故态会复生  若得最调如佛性  已如佛调无不仁

  场景: 垓天见佛擒魔众  忍调无想怨自降  诸天欢喜奉华臻  非法王坏法王胜

  场景: 本从等意智慧力  慧能即时禳不祥  能使怨家为弟子  当礼四等道之证

  场景: 面如满月色从容  名闻十方德如山  求佛像貌难得比  当稽首斯度世仙

  

  《偈颂意思》

  魔问: 比丘为何求坐在树下,乐于待在树林、野地、毒虫、野兽间?比丘如何不怕幽暗,即使天魔围绕,心也不惊慌?

  菩萨: 自古就有真道存在,即佛行的道。它以安定淡泊为上,来除去不详,成就最胜圆满深藏的佛法。我求佛道宝座,与魔王一决。

  魔劝: 你应当作转金轮圣王。那样的话,七宝自然而然来到身前,您又可主管着四方,享受着最胜无比的五欲快乐。这里没有佛道,还是起身回宫吧。

  菩萨: 我观看欲望盛起,如同吞下的炽铜。我舍弃国位如同吐唾沫,心中没什么可贪恋的。我即使作了国王,也有衰老、死亡的忧愁。离开这里没有利益,请不要再妄语了。

  魔劝: 为何安坐在树林中,如同。你交出了国家、财产、地位,却守着这空闲处?你没看见我兴起了四部兵众,象兵、马骑兵、步兵有一百八十万吗?

  菩萨: 我已经看见了那些猿猴、狮子的脸孔,看见了老虎、犀牛、毒蛇、豕、鬼的身形。他们都拿着刀剑,握着戟、矛兵器,咆哮吼叫跳跃着,遍满空中。即使再有十万,像你一样的神武魔众,前来用弓箭、刀剑、火势,如风雨般的进攻。我若不能先得佛,终不起身。魔有本愿,想让我退却。但我也有誓愿,绝不空空回去。如今你的福地如何比得了佛,接下来你就可知道,到底谁是胜者。

  魔劝: 我曾经畅快地布施自己的身躯,所以能统领六天界,成为魔王。比丘知道我前世中种下的福报。我自称福报无量,谁有能力来证实。

  菩萨: 我往昔修行愿心,跟随锭光佛。锭光佛接受我的礼拜,授记我将成佛,名号释迦文(即释迦牟尼)。我的愤怒、害怕、念想已经灭尽了,所以坐在这里。我安定的意念,必然使我解开这危难结,打败你的魔军。我侍奉过诸多佛陀,又常施舍财宝、衣服、饮食给人。仁慈的戒律积累下福德,厚过大地。由此福德,使我脱离念想,安于无患难。

  场景: 菩萨即以智慧力,伸手按在地上,以此知道自己的福德深厚。应时,砰的一声,大地普广大震动。魔王和管属们,都被颠翻坠倒。魔王因为失利被败,心中很是不如意。他烦闷迷乱,蹲着在地上涂画着。魔子须摩提,又前来告知父王那道理,魔王方才醒悟。他即时忏悔先前的过错:

  忏悔: 我不再使用兵器了,而应当行慈善心,除却魔怨。世间动用兵器震撼人心,而我却要以你们众生为念。若说调用象兵、马骑兵有用的话,我已经调用了。再次调用的结果,只会重蹈覆辙。若要得以调用如佛性一般的能力,就必须已如佛一般,所调用的无不仁慈。

  场景: 诸天见佛擒住了魔众,见佛调用了无念想,怨家自然而然地被降伏,便欢喜地奉花而来。不是法王被打败,而是法王得胜了。这一切本是出自于等同真智慧的意念力,智慧能即时去除不详,能使怨家变成弟子。当礼敬通往涅槃之路四道的证悟者。只见释迦牟尼佛,面如满月,神色从容。他闻名十方,福德如山。要求得难以相比的佛相貌,当稽首礼敬这位救度世间的仙人。

  

  菩萨从累劫以来,清净修行,极为柔和大慈,自然地安定于真道中。他以忍力降伏了魔王,退散了鬼兵。菩萨坚定的意念依然如故,他不以智慧思虑,也没有忧愁和欢喜。

  这天的半夜后,菩萨得成三禅,烦恼已尽,结缚开解。菩萨自知原本从长久往昔以来,自己的习性和行为。由于修习四种定力,控制住心念(原文,四神足),即精进定、欲定、意定、戒定,使他获得了变身幻化的能力。心有所想,即得如愿,不需再用思维。他的身体能飞行,又能由一个身躯,分身成百千个身躯,以致亿万无数个,然后再将他们合而为一。菩萨的身体能通透入地,连同石壁都能穿过,在任何方向都能显现。菩萨俯身向下,身体便隐没入地,抬头向上,便现出地面,如同水波。菩萨能从身中现出水火,又能步履在水面上,或在空中,身不坠落。菩萨能坐卧在空中,如鸟飞翔。他站立起,能触及天界。他的手能执持日月。他身体保持平立着,想要到梵天…

《修行本起经(白话文参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