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法门实似论▪P2

  ..续本文上一页能在净土宗里找到他最后的希望和凭仗。1

  纵使不能见道证果,不能明心见性、大开圆解,不得神通异能,只要肯真信切愿、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则万修万人去,谁都可稳操即生解脱的左卷。《像法决疑经》说:“末法一万年,念佛得坚固。”意谓此时众生,宜从念佛中求解脱。《无量寿经》末尾说: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过是以往,无量寿经亦灭,惟余阿弥陀佛四字,广度众生。

  可见净土法门乃末法众生唯一可乘的度世宝筏。印光大师说:

  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之了生死者,不可得而见之矣。

  又说:“末世凡夫欲证圣果,不依净土,皆属狂妄。”此乃苦口婆心剀切相告之忠言,绝非张扬自宗的门户之见!

  似显实密

  近代以来,密乘复兴,藏密东传,受灌学法者颇众,应了莲花生大师“铁鸟飞空,无上瑜伽大行于世”的悬记。一些崇尚密法的人,从密胜显劣的通说出发,贬净土法门只得临终生西的劣果,不及密法可即身成佛。殊不知净土法门从表面看来虽属显教,若以密眼观之,则为显说普示的密法,而且是极为契机的大密法,于显表之下深藏甚深秘密。见净土为显教而予轻视,乃未深解密乘、未深识净土者的浅见。具金刚阿阇黎资格而勤修力弘净土的黄念祖居士说过:“懂得了净宗才能懂密宗。”翻过来说,真懂密宗的人,必然赞叹净土。唐密、东密、台密祖师,多以密义阐释净土法门,有《阿弥陀秘释》等专论。近代来内地传法的蒙藏金刚上师,亦多称赞净土法门与密法相通,如诺那活佛说过:“轩轾显密,为密宗根本大戒。”又说:“如显教之诵佛号,密宗持密咒,其佛号与咒语之功德,并无大小之别。”贡噶呼图克图说:“往生极乐世界即是密宗即身成佛。”净土法门的似显实密,可从三个方面来看。

  1、佛果之密

  密乘之所以名之为密,非仅在其修法之隐密,而在于它是依佛果功德身口意三密而建立,行者身口意三业皆与佛之三密相应,能得佛力加持,令自身本具佛性妙用速疾显现,得即身成就。诸佛三密,乃果地功德,深含奥义,非凡情妄识所能思议,故说为密。密乘因此又名“果乘”。又因其修持以持佛真言明咒为主,故又名“真言乘”、“持明乘”、“陀罗尼门”。

  净土法门,亦全依阿弥陀佛果地功德建立,依佛果三密加持众生:弥陀相好、光明、极乐庄严为身密,弥陀名号为语密,弥陀本愿、弥陀心性为意密。净土行人观想阿弥陀佛相好光明、净土庄严,称念弥陀名号,心契弥陀本愿,感得阿弥陀佛护念加持,摄引往生,与密乘行者三密相应得佛力加持而即身成就无异。阿弥陀佛相好、光明、名号、依报庄严等为何具有消罪灭障等功德?此乃佛果妙用,非凡夫劣智所能思议,全体是密,除佛之外,余无能知。密乘对佛三密何以具诸神力,亦多隐密不宣。而净土经论,则有明白揭示:摄引众生生西功德,是由阿弥陀佛因地本愿所成就,此界众生所以特宜生西,是因宿世与阿弥陀佛有深缘。如《随愿往生经》说:

  但阿弥陀佛与观音、大势至先发心时从此界去,于此众生偏是有缘。

  如此秘密,非佛开示,谁能知晓?故谓净土法门乃密法显说。

  2、事相之密

  将深密不可思议之理,以有相可见闻的符号等事相表示,是密乘教法的一大特点。以密眼观之,净土诸事相,皆属秘密,悉符密意。如净土宗所念阿弥陀佛,在密乘诸部法中皆列为五方佛之一、莲花部主,五方五佛,分表一法身大日如来之德,故依深密释,弥陀即是大日。《大日经疏》云:

  西方观无量寿佛,此是如来方便智。以众生界无尽故,诸佛大悲方便亦无终尽,故名无量寿。

  谓阿弥陀佛表大日如来及一切佛之大悲方便。日本觉鑁大师《阿弥陀秘释》谓“性德一心,名为阿弥陀如来”,“大日如来,或名无量光佛。”藏传宁玛派以阿达尔玛佛为法身,无量寿佛为报身,莲花生大士为化身,三身一体。该派超度亡人的法本《中有闻教得度密法》中说:

  又尔自识,光明真空,不离光体,不生不灭,亦即弥陀,无量光佛。

  谓阿弥陀佛即是众生自性。又阿弥陀佛名号,便是秘密真言。《阿弥陀秘释》以密义释“阿弥陀”三字说:阿字为一心平等本初不生义,又为因义,表佛部,示一心法界体性;弥字为一心平等无我大我义,又行义,表莲花部,示二空实相本来不染,犹如莲花;陀字为一心诸法如如寂静义,又果义,表金刚部,示如来妙智果德。净土宗人常称念的“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即是往生净土神咒的首句,亦是藏密所传阿弥陀佛心咒“南无阿弥达拔雅”(namo amidabhaya)。《观经》称至心称阿弥陀佛名号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其神力之大,为诸咒所不及。故称名即是持咒,甚至胜于持咒。

  又,净土行人打坐常结的法界定印,在密法中即是阿弥陀佛的根本手印。手结此印,结跏趺坐,口称南无阿弥陀佛,意观极乐依正庄严,与密乘行者三密相应修弥陀本尊法,区别何在?尤其《观无量寿经》所示十六观法,全符密法事相,具道场观、本尊观等,其入手之日想观,与密乘弥陀法的“红玻璃密法”,可谓同出一辙。

  3、契机之密

  法必契机,乃密法传授的最重要轨则。宁玛派有谚云:

  法是不是大圆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是否修大圆满的根器。

  密乘虽高唱即身成佛,然多分也是就理法而言,若论事修,则有严格次第。如金胎二部法说精勤修习者现身能证入初地,后经十六大菩萨生而成佛。无上瑜伽部本尊法一般说修习者最多七生必臻解脱,修生起次第成就,得往生本尊化土。本尊化土,以西方极乐为最上,宁玛派人尤皆求生西方。诺那活佛教诫学密者:

  任修何佛为本尊,均须兼修西方净土。因其他佛土,多赖自力,须修证至二地以上之菩萨果位,方可随意自在往生。

  又说:“千佛万佛,不离阿弥陀佛。”若以生西为归宿,则兼修自不如专修易于成功。即专修弥陀本尊法,得生起次第成就,亦非易事。生起次第成就,须开目闭目,所观想境任运明现,收放自如,与净土宗人修十六观成就念佛三昧是同一境界。藏地闭关专修者中,能得生起次第成就者,亦不多见。大圆满法说修习者得三等成就:上根即身成佛,中根中阴成佛,下根依修颇哇法往生西方净土。修法者如云,而得上等、中等成就者,从来寥若晨星。如那洛巴、宗喀巴大师之根器与精进,据传记载亦仅得中阴成就,何况凡愚!即下根修颇哇法往生,亦须有多年修持的基础,真正成就见观想境明现者,亦不多见。若连颇哇法也未得成就,还有何法可以度世?《中有闻教得度密法》说,生前未得成就者,最可靠之法,是在中阴境,不管任何境界现前,一心称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名号,便得接引生西。净土行者生前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名号,臻于纯熟,自然于临终死后,千钧一发之际,容易提起佛念,较密乘人之杂修或仅凭临终超度,更有把握。至于净土宗之临终助念,与密法之超度生西更是同一功用。

  以密眼观之,净土宗之念佛,还有诸多隐密深义。如阿弥陀佛在密乘五佛中表第六意识所转妙观察智,而学佛次第,是先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故多数地前众生,应先念阿弥陀佛,获加持第六意识之益。又,阿弥陀佛在密法中表五大中的火大、五蕴中的想蕴,其报身为赤色,其光为珊瑚红色,表转贪爱为菩提,寓火中生莲之意。而此界人道众生,以火大热能为生命之本,其血赤色,其光红色,以贪爱为生死之根、最大解脱障碍,以想蕴为造业之元首,按“谐调共振”的原理,与阿弥陀佛最为谐调,念阿弥陀佛,最易引起共振,得阿弥陀佛加持,转贪爱为菩提,转想蕴为妙观察智,转火大(生命能量)为无量光寿。又,阿弥陀佛在密法中表诸佛口密,《金刚怖畏起分》说:

  无量光以口为要,持三乘一切密法。

  修弥陀法,以口密相应为要,所谓以声传声,易得成就。而净土宗人多以持名念佛为主行,正是口密相应。密法修持虽要求三密相应,然亦有一密相应之说,实际修习多以口持密咒为主,强调“老实持咒”,与净土宗人于四种念佛中多以持名念佛为主、净土诸师强调“老实念佛”,若合符契。

  密、净相较,则对多数众生而言,净土无疑更为契机。密乘莲花部法、弥陀法虽然也念阿弥陀佛,但旨在即身成佛或得长寿悉地,非专修往生之法。藏地在家佛徒,多终身持六字大明咒,有如汉地佛徒多持弥陀圣号,六字大明咒神力虽亦不可思议,但非专以接引生西,若求生西,与其持六字大明,不如持弥陀圣号。密乘说西方净土,一般谓初地菩萨往生之处(见《秘藏记》等),摄引凡夫众生、恶业众生往生之最极秘密、最大方便,反为密乘所少谈。

  密法与净土,也有所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密法修持自观为佛,净土则投归他佛。诺那活佛说:

  唯显教修净土,平时修持,人佛分而为二,故见佛功德有迟早之分;密宗净土,人佛合为一致,故见佛功德有即身之证。

  然人佛为二,只是净土浅机,密乘事部法,也是人佛为二,净土深义,人佛无二,“无佛外之念能念于佛,无念外之佛为念所念”,自性弥陀,岂存能所自他。且如多数学人,见地未真开,自观为佛,有增益我慢、障碍往生之弊,投归他佛,则能淡化我执,利于往生。若真能全体归于他佛时,他即是自。

  二是密法修持,除仰仗佛菩萨加持外,还仗上师加持,这几乎是密法主要密意,有谚云:“只要找到上师,便是成就的一半。”上师为修法成就之本。然此上师,必须自身得大成就,与弟子有缘。当今时代,有缘拜到成就上师、朝夕亲近的,又能有几人?虽无此胜缘,只要能认准阿弥陀佛为上师,死心依靠,则何愁不得加持。上师之功德成就,可与阿弥陀佛相比者,恐怕千古难得。

  密乘苞罗宏富,有其不共于净…

《净土法门实似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