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简论上师善知识与藏传佛教的关系(二)▪P3

  ..续本文上一页师的明妃、儿女等。

  (四)上师之演说及弟子听闻之规则

  《明灯论》中讲两个部分:一、上师善知识讲传和弟子听闻的若干要求;二、弟子受灌顶和加持的过程。由于文章结构与篇幅所限,在此只讲上师善知识讲传和弟子听闻的若干要求。

  第一、上师善知识讲传的要求。在《明灯论》中言道:“萨迦班智达云:“三门之德正直故,为护法而敬恭之。”上师善知识应穿好三法衣,舍弃卧身、依靠、伸腿等姿态,应身直而以释迦法王讲法的姿态。舍弃多语、重复、微声、声音时高时低等,而以音韵丰富而明确讲法。不贪著于财物及恭敬等,并舍弃傲慢、嫉妒、瞋痴等,具备本尊神之我慢而发起慈悲心及菩提心,思维使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得乐,降妙法之甘露,应如此讲法。”[29]

  这里讲上师善知识讲法时的一些要求,即上师善知识在讲法时必须要穿好三法衣,不能以卧身、依靠垫、伸腿等姿态坐于宝座上,而应保持以释迦法王讲法时的端正姿态。上师善知识在讲法时也不能说话冗长、重复字句,声音不能太微弱、太高或时高时低,必须以声音高低适合、音韵丰富而明确地讲法。只有这样,弟子才能听而不厌、集中注意力,能铭记上师善知识所讲的每句话。另外,上师善知识也不能有傲慢、嫉妒、瞋痴等杂念,更不能贪著于弟子的钱财及恭敬等,上师善知识应以本尊神之启示,为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得乐而发起慈悲及菩提心,给弟子讲如甘露般的妙法。

  第二、弟子听闻的要求。《明灯论》中云:“于彼,应舍弃闻听之三过及六垢,应发起菩提心,远离我慢而以专心听闻上师善知识之讲法。彼三过,即是耳不注如覆器之过,意不持如漏器之过,杂烦恼如毒器之过。彼六垢,即是傲慢、无正信、不求法、外散、内收、疲厌。”[30]弟子听闻上师善知识的讲法时,应舍弃闻听之三过及六垢,发起菩提心,修习本尊神,而洗耳恭听,铭记于心。闻听之“三过”是:一、耳不注如覆器之过,即坐在上师善知识面前听法时心不在焉,上师讲再多再好的妙法也没有用,犹如容器倒置而注水,注再多的水也不会蓄水;二、意不持如漏器之过,即上师善知识所讲的法,当作了耳边风,今天所闻所学之法,明天忘得一干二净,犹如有漏洞的容器中不能蓄水;三,杂烦恼如毒器之过,即弟子带着杂念、邪念去听上师善知识所讲之法,犹如有毒的容器中注水,则整个水会变为有毒之水。听闻之“六垢”是:傲慢,无正信,不求法,外散,内收,疲厌。弟子在听闻、修习佛法时,若狂傲不逊、不信上师、无精进、心不在焉、昏昏欲睡、感到厌倦,则学不到正法,得不到上师善知识的加持,更不能解脱成佛。所以,弟子应舍弃此“六垢”,而仔细认真地听闻上师善知识所讲之法,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研修彼妙法,方能获得解脱、实现佛教之断证功德。

  以上,我们以萨迦派阿罗仁波切的著作《萨迦加行教言解脱道之明灯论》为资料依据,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萨迦派关于弟子依止、亲近上师善知识的基本内容。纵观藏传佛教诸宗派,关于弟子依止上师善知识的有关论述,其主要内容、基本架构大同小异,当然也有些细微的不同之处。例如:从宁玛派和萨迦派关于弟子依止上师善知识的内容来看,大的方面没有什么不同,细微的差异亦不少。和宁玛派相比,萨迦派主要是通过引经据典来论证弟子与上师善知识的关系,如萨迦派引用了《华严经》中的九种物、人、动物来比喻弟子对待、侍奉、供养上师善知识的心怀。另外,萨迦派大量引用了《上师五十颂》中的有关依止上师善知识的内容来阐述弟子与上师的关系。相比之下,宁玛派则较少地引用了《上师五十颂》中的论述。(待续)  

  【注 释】

  [1] 阿罗仁波切:《萨迦加行教言解脱道之明灯论》,此书是萨迦派显密佛法之基础读本,要修学萨迦派显密宗佛法,首先要掌握本书的内容,方能系统、全面地验修萨迦派的显密教法。本书第一章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萨迦派关于依止上师善知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其作者阿罗仁波切,全称阿旺洛哲仁青,于公元1892出生在康区,1959年圆寂。《萨迦加行教言解脱道之明灯论》(藏文版)一书写于20世纪中期。我们所见到的本书,由香港天马出版公司2001年出版,共442页,尚无汉译本。本文所引资料皆由笔者藏译汉。

  [2] 《萨迦加行教言解脱道之明灯论》,第4-5页。

  [3] 《大般涅

  经》卷2。

  [4] 《萨迦加行教言解脱道之明灯论》,第5页。

  [5] 《萨迦加行教言解脱道之明灯论》,第5页。

  [6] 同上,第6页。

  [7] 同上,第7页。

  [8] 《大般涅

  经》,卷10。

  [9] 《大悲经》,卷2第88页。

  [10] 《萨迦加行教言解脱道之明灯论》,第7页。

  [11] 同上,第7-8页。

  [12][13] 同上,第8页。

  [14] 《萨迦加行教言解脱道之明灯论》,第9页。

  [15][16] 同上,第11页。

  [17] 《大般涅

  经》,卷15。

  [18][19] 《萨迦加行教言解脱道之明灯论》,第11页。

  [20] 同上,第12-13页。

  [21][22] 同上,第13页。

  [23][24] 同上,第14页。

  [25][26] 同上,第16页。

  [27] 同上,第18页。

  [28] 同上,第19页。

  [29] 同上,第40页。

  [30] 同上,第41页。

  

  

《简论上师善知识与藏传佛教的关系(二)》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