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中亦有所补充。不过,这个传说的影响实在是太深远了,甚至于流播到了边疆之地。据白万荣《青海乐都西来寺水陆画析》可知:西来寺现存文物中,有一套共二十四幅明代绢质水陆画,其第一幅是““梁武帝问志公和尚图”和“水陆缘起””,《水陆缘起》一文记载史传梁武帝梦中得神僧启示,醒后得宝志禅师指教,创作水陆仪轨的经过。(《文物》1993年第10期)另外,笔者最近阅读圣凯法师的大著《中国佛教忏法研究》,他对《梁皇忏》的撰集经过及作者进行了周详的辨析,最后得出结论说,《梁皇忏》的最初形态是《净住子》的“忏悔篇”(即《六根大忏》),后来才由萧衍命令真观增广而成现存十卷本《梁皇忏》(参该著第29—78页,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这就进一步证实了宝志和尚参与《梁皇忏》的制作,只是后世的附会之辞。
[9]周叔迦《法苑谈丛》第52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10]案:关于《慈悲道场忏法》(即《梁皇忏》)的研究,最新的研究成果可参徐立强《〈梁皇忏〉初探》(文载《中华佛学研究》第2期,第177—206页)、圣凯法师的《〈梁皇忏〉及其作者辨析》(文载《中国佛教忏法研究》第29—78页)及拙文《〈梁皇忏〉简介》(文载《敦煌密教文献论稿》第250—25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11]《苏轼散文全集》第958页,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另据《大足石刻志略校注》载,在妙高寺的阿罗汉窟中,也镌有《水陆法像赞》中的一则,文曰:“大不可知,山随线移。小入无间,澡身军持。我虽不能,能设此供。知一切人,具此妙用。”(参刘长久、胡文和、李永翘编著《大足石刻研究》第346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
[12]《大正藏》卷49,第322页,上。
[13]《卍续藏经》第101册,442页,上。
[14]案:元代除朝廷于金山寺设水陆大会外,其它地方,如大都(北京)吴天寺、山西五台山、杭州上天竺寺、四川眉州中岩寺等地,都曾举办过盛大的水陆法会。
[15]《笔记小说大观》第2册,第247页,江苏古籍刊印社,1983年。
[16]《大正藏》卷21,第374页,中。
[17]《卍续藏经》第129册,第534页,上。
[18]《卍续藏经》第129册,第587页,下。
[19]《卍续藏经》第129册,第535页,下。
[20]《卍续藏经》第129册,第536页,下。
[21]《卍续藏经》第129册,第587页,上。
[22]《卍续藏经》第129册,第544页,上。
[23]《卍续藏经》第129册,第543页,下。
[24]参见《大正藏》卷19,第26页下、27页上。
[25]周叔迦《法苑谈丛》,第52页。
[26]《大正藏》卷20,第278页,上。
[27]《卍续藏经》第129册,第552页,上。
[28]《卍续藏经》第129册,第562页,下。另外,有关敦煌所出的《十王经》,可参看杜斗城《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
[29]《大正藏》卷49,第419页,上。
[30]《大正藏》卷55,第1058页,下。
[31]参周叔迦《法苑谈丛》,第53页。
[32]参《大正藏·图像部》卷9,第527页中—531页下。
[33]参《大正藏》卷21,第375页下—376页中。案:这些经文,实抄自不空大师的译经(参《大正藏》卷21,第467—468页)。
[34]原字不易辨识,故作缺字处理。
[35]案:原衍一“仇”字,未录。
[36]《大正藏》卷13,第722页,上。
[37]《佛藏要籍选刊》第2册,第31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38]唐贞观元年分天下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淮南、江南、陇右、剑南、岭南十道。
[39]《大正藏》卷20,第335页,中。
[40]《大正藏》卷19,第236页,下。
[41]《大正藏》卷20,第109页,中。
[42]关于敦煌文献中的千手观音信仰,可参拙著《敦煌密教文献论稿》第74—94页。
[43]段成式《酉阳杂俎》,第14页,中华书局,1981年。
[44]《道藏要籍选刊》第1册,第58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45]《大正藏》卷21,第486页,下。
[46]关于敦煌文献中的药师信仰,可参拙著《敦煌密教文献论稿》第182—233页。
[47]参见《大正藏》卷20,第660页下—661页上。
[48]参见《大正藏》卷19,第137页,上。
[49]参见《苏轼散文全集》第504页。
[50]《水陆仪规会本》卷四,第141页,上海佛学书局,2002年。
[51]参《中国古代版画丛刊二编》之《水陆道场神鬼图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52]《水陆仪规会本》卷四,第5页。
[53]《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62册,第25页,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54]董诰《全唐文》第3576页,中华书局,1983年。
[55]转引自苏珊·伍德福特著,罗通秀译《剑桥艺术史》第3册,第349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
《水陆法会源流略说(李小荣)》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