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请医师、教练进行演习各种救护技术,进行救护工作。
1942年弘一法师移锡晋江,住福林寺,那年九月二十日是他六十二岁的寿辰,各方寄来许多祝寿诗词。其中有柳亚子先生的二首诗,诗云:“君礼释迦佛,我拜马克思,大雄大无畏,济世,C/无岐。“闭关谢尘网,吾意嫌消极,愿持铁禅杖,打杀卖国贼。”当时跟随弘一法师学律的传贯师,送给他一束西洋种的红色菊花。弘一法师就以此为题作《红菊花偈并跋》回赠柳亚子。诗偈云:“辛巳初冬,积阴凝寒,贯师赠余红菊花一枝,为说此偈:亭亭菊一枝,高标矗劲节。云何色殷红
殉教应流血!”
同年冬天,弘一法师在泉州开元寺打念佛七时,书写横幅:“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分赠僧众;勉励僧众宣传抗日救国,保卫祖国。同时还常以正楷写佛号经偈,广结法缘,以此书写佛经,弘扬佛法,流传于世,令诸众生,欢喜受持,故他足迹所至之处,均有他的墨宝。在泉州有他著名的匾额“过化亭”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为泉州留下珍贵的书法珍品。
1930年正月,由于性愿法师的邀请,弘一法师在泉州承天寺帮助性愿法师创办月台佛学研究社,他曾说:“研究社成立不久,景象很好。真所谓人才济济,很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盛况……。”当时弘一法师在那里教了两回写字的方法,遇有空闲,就拿寺里那些古版的藏经来整理,后来还编成目录,至今还留在那里。
1933年5月,弘一法师应泉州开元寺转物和尚的邀请,为诸同学讲律,并专工圈点南山钞记,圈毕自记研习南山;律部。
1936年,弘一法师在泉州开;元寺讲《一梦漫言》。他对明末宝华山见月律师非常崇拜,曾在厦门南普陀寺披诵《一梦漫言》时:“欢喜踊跃,叹为稀有。执卷环读,殆忘饮食,感发甚深,含泪流涕者数十次。"为什么呢
他说:“然末世善知识多无刚骨,同流合污,犹谓权巧方便,慈悲顺俗,以自文饰。此书所述师之言行,正是对症良药也。儒者云:“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余于师亦云然。九月五日编录《年谱摭要》讫,复校阅《一梦漫言》增订标注,并记。九月十三日写《随讲别录》二纸竟。
卧床追忆见月老人遗事,并发愿于明年往宝华山礼塔,泪落不止,痛法门之陵夷也。”(《一梦漫言·题记》)
同年11月应泉州承天寺邀请,于戒期中为新戒讲《律学要略》。他说:“我有一句很伤心的话,要对诸位讲。从甫宋迄今六七百年来,或可谓僧种断绝了,以平常人眼光看起来,以为中国僧众很多,大有达到几百万之概;据实而论,这几百万中要找出一个真比丘怕也是不容易的事。如此怎样能受沙弥比丘戒呢?既没有能授戒的人,如何会得戒呢
我想诸位听到这话,心中一定十分扫兴,或以为既不得戒,我们白吃辛苦,不如早些回去好,何必在此辛辛苦苦做这种极无意味的事情呢
但如此怀疑是大不对的。我劝诸位应好好地镇静地在此受沙弥,比丘戒才是!虽不得戒,亦能种植善根,兼学种种威仪,岂不是好
又若想将来学律,必先挂名受沙弥比丘戒,否则以白衣学律,必受他人讥评。所以你们在这里发心受沙弥比丘戒是很好的!……诸位中若有人真欲绍隆僧种,必须求得沙弥比丘戒者,亦有一种特别的方法,即是如藕益大师礼占察仟仪,求得清净轮相,即可得沙弥比丘戒。除此以外,无有办法。故藕益大师云;“末世欲得净戒,舍此占察轮相之法,更无别途。因为得清净轮相之后,即可自誓总受菩萨戒,而沙弥比丘戒,皆包括在内,以后即可称为菩萨比丘。礼占察仟得清净轮相,虽是极不容易的事,倘诸位中有真发大心者,亦可奋力进行。这是我最希望你们的。(《晚晴老人讲演录十第10--11页)
1938年元旦,弘一法师在晋江草庵讲《华严经普贤行愿晶》,继至泉州承天寺。梅石寺院、开元寺。清尘堂,及漳州,惠安等地讲经。在泉州他给王正帮居士写信说:“近已返泉州,居承天寺。今年在各地弘法甚忙,法缘殊盛。(在安海演讲,听众近七百人。近返泉州,军官来谈者甚多。)但自惭道德学问皆无成就,勉力支持,至用汗颜耳。……(《弘一法师书信》第270页)
1942年2月,弘一法师应惠安县县长石有纪的邀请,赴灵瑞山讲经。当时弘一法师即约法三章:“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不送不请斋为约。在山讲经一月后,即往泉州百源寺,旋居温陵养老院。那年郭沫若先生写信,请求法书,弘一法师为写寒山诗;“我心似明月,碧潭澄皎洁,无物堪伦比,教我如何说。。赠给郭沫若先生。七月在开元寺讲《八大人觉经}。
九月初一日写,悲欣交集。四字交给妙莲法师,九月初四日,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晚晴室,享年六十三岁。
综观弘一大师在闽南的十余年中·,始终以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阐教宏律,一心念佛,培养了一大批僧材。如现在居于海外弘法的瑞今法师、广洽法师、广净法师,广余法师、广义法师等,和国内的圆拙法师、妙莲法师、传声法师等,都是他的学生,为中国佛教和世界佛教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给后人留下永恒的缅怀。
《弘一法师在闽南(了法)》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