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道光辉 甘露

  甘露

  虽然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有序的世界,但每天却只是成为凡情俗见的奴隶而不自知,完全地活在一个没有生命自由的时空中,只是在似乎具体的人、事、物的假相中来回地冲突和应付。它是如此的疲累和可怜,生命就在这种似乎应该中流失了所有自由。

  自救者得救。人先自侮而后人侮之。自度者度人,度人者自度,自他圆满。

  人往往莫须有地苦恼,患得患失于已经飞逝的过去和没有来到的未来,其间的苦乐哭笑往往只是因为一件小事、一个表情、一句话……而生命的自由却在不知不觉间被束缚住了。谁能观照到缘起无常而跳出这样的似乎习惯了、必须了的怪圈呢?可怜!人为什么这样没有智慧地生活呢?

  自以为是的观念有时是非常害人的,它有时是在有意无意中伤害周遭,让自私有一个似乎合理的借口,但不知它可能是束缚自由的绳索。实在应该反省,小心谨慎地面对假相,不要大意,当下真的是纯洁无伪的吗?

  情感往往是自私的,它往往很难真正地无私纯净。没有观照到它的复杂时,人往往会活在自欺欺人的困扰间,但它却是没有离开因缘生灭、无常苦空的本质的。

  理智是不是一定正确的呢?假如它是建立在不正见的上面的话,却是理障的,往往会生出空洞不实的问题。

  唯有看破贪嗔痴慢疑乃至种种不正见的幻化,才能真正自由无碍地受用真如本性的妙用,如此则举手投足也不离三昧正受矣!

  当人没有看破六识的分别造作和七识的谬执时,往往不知不觉地成为假相的奴隶,活在贪嗔痴慢疑和种种不正见中而不自知。而且在自欺欺人似乎以为应该这样地活着,真是可怕!

  身体得了癌症,但心里不要得了癌症。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不论是中药、西药、心药,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治病。若不对症下药,也是不适合的药,故此尽人事以随缘份,不留遗憾,是比较合情合理的。有生就有死,没有一种药让人永远不死,除非没有生才会没有死,故此惜福、培福,看破放下、寡欲知足、安乐自在、珍惜生命,生而无忧,死而无憾,顺其自然,才是智慧的人生;浪费无常宝贵的生命,到时再怨叹哭悲是非常愚蠢的。“佛度有缘人”,缘者时机因缘,也即条件。佛是无条件地度人的,慈悲爱护所有众生,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佛陀无有条件地给予一切众生以安乐的引导、教导,广大地布施一切欢喜、慈善、仁爱,广大无碍救度一切众生。佛陀因缘具足,大彻大悟自他皆妙明真心中物,缘起性空,故此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那这里为什么说“佛度有缘人”呢?因为佛无条件地引导、教导众生,给予众生一切欢喜、慈善、仁爱,无条件地引导、教导众生要改恶迁善、看破放下、解脱自在,但若众生死不改过、造诸恶业、自甘堕落、执著分别不休,不听劝导、引导,那纵然佛费尽口水,种种方便,不辞辛苦,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一个不自救、自度的人,又如何得救、得度呢?此即时机因缘不到,无法得救、得度的。那如何得度、得救呢?即已经明白要改恶迁善,希望解脱自在的人只要寻找大善知识闻诸正法,好好实践,即能得度矣!

  多知为败:世间聪明误众生,巧言诡辩乱人心,于众生的德行解脱唯有祸害,令人失却清净素朴之本性,毫无好处。言论若不能建立在德行真理上,往往泛滥成灾!真理无言。不证真理,夫复何言?

  不反躬自省,不返观自见,每每论人之得失是非者,真乃愚痴。攀缘诸境,心外求法,不见自性真心,皆魔业也。此皆生死苦恼、轮回不息之事!岂可不警惕耶?仁者思之,莫错用心自救不得,后悔莫及,慎之慎之!

  一味地在意凡情俗见的眼光和嘴巴,而忘失了自性真心,最终就迷失在茫茫苦海中而找不到觉悟解脱的路了,也就丧失了生命的智慧和自由。岂可不反省警惕?

  世界上没有不会死的人。学佛并不是让人不会死(有生则有死,无生才无死),而是让人没有烦恼痛苦地活着,让人在解脱自在中活着,让人远离生老病死的困扰,活在光辉、光明、安乐自在、无烦无恼、充满着神圣智慧的过程中;让人超越欲望、物质、精神的束缚而达到大智大慧、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雄大力,心如虚空、包容宇宙的大自由间;让人在圆满光明、大彻大悟中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和目的,在无常生命的当下活着,无限的庄严清净,如此则生老病死都不重要了,因为生而无憾、死而无愧,自如自在超越必然的生死苦恼的凡夫轮回之路,现证大解脱、不再烦恼痛苦、不为生老病死所困扰的大涅槃、大自由了。如此实是人世间再没有的殊胜不可思议的教导了。它适合所有的人乃至所有的众生,因众生皆有烦恼痛苦,故此佛陀教导“普度众生”!

  高低贵贱乃世俗间之迷惑颠倒,说到底只不过是贪嗔痴罢了。以无常、无我、缘起性空的真相观之,则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只不过是迷昧本心的可笑可怜表演罢了。此皆无明愚痴,不能现证真理的过患,若以真理观之,一切皆平等性空,毫无什么可执著分别、贪嗔痴烦恼痛苦的。不要自欺欺人了,跳出这个轮回的陷阱吧!

  古人说:“三天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诚哉斯言!不单如此,若一天不修行,则语言无味、粗俗不堪;一生不修行,肤浅浊恶,俗不可耐,业障重重,沉沦苦海,难以救药!

  印赠刻录佛法经书光盘的福报来自于由此听经闻法的功德所促成,有正因则有正果矣!听经闻法的福报利益举例如下:

  一、听经闻法,无杀生害命之恶业,则身心和畅、安详、慈蔼仁爱。

  

  二、听经闻法,明因识果不偷盗,知足常乐,富贵也难比,心安理得,自在宁静。

  三、听经闻法,心平气和,神清气闲,相貌气质焕然清丽,内秀外明,端庄恭谨,富亲和力。

  四、听经闻法,具足信仰,确立大志、大愿,从而有抱负、有理想,目标明确、人生光明,不会无所适从,不漫无目的,不庸碌蹉跎。

  五、听经闻法,若具备正觉、正法、正解脱之自作皈依,信心坚定,净戒正见正念具足,道德人格修养提升,则于人间尊贵无比。

  六、听经闻法开拓智慧,若能由此真修实证,则加深定力,清明自心,不随俗染,聪慧进步,领悟甚深法理,增长净戒、定力、慧力,难能可贵,世间希有。

  七、听经闻法明白真理。受持观照,善根增长,业障渐消,净业增上,远离贪嗔、不正见,断除无明诸习气,得大成就,证大涅槃,究竟觉悟,断除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清凉不可思议。

  八、听经闻法,神清气和,太平安乐,明白法理,断杀、盗、邪淫、妄语诸恶业,不食麻醉毒品,所在安宁清醒自在,自利利他,转不清净为清净,转唳气为祥和之气,功德无量,利国利民利众生。

  九、听经闻法,看破放下,慈悲喜舍,改恶向善,净化身心,断是非争斗。真明白者顺逆无畏、生死自在、来去自如。

  十、听经闻法,明真理者受持正法,远离邪妄,眷属获益,利乐有情,庄严国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如此人生,真大稀有,夫复何言?

  ……

  如此利益福德说之不尽。故此,若能印赠刻录佛法经书光盘流通者,其布施成就十方众生,实是善心难得,明智之举!其间好处自不用说,非明白人不会作此举!人若追逐于欲望、物质、精神的贪嗔痴不得安乐,就是在忘失了自性真心的涅槃解脱、清凉自在,乃是非常颠倒、愚痴的。

  所谓闭关者不是单指处静室、关门不接触外境,更指关闭六根攀缘之门,不染色声香味触法诸尘,清净自心,参究本来面目,直至三慧弘开,证大涅槃,彻悟宇宙人生真相,得大解脱,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也。当然若能无所住而生其心,则六根门头皆是妙用;但若关起门来,却于静室中,攀缘诸境,妄想纷飞,执著分别不息,不明真理,不具正见,失却正念,那却是非常危险的邪精进了。若能都摄六根、净心正觉观照,不染六尘,六识不缘法尘,七识不执著“我、我所”,看破放下,那么处于静室,关门静修,精进不息,那却是非常殊胜的助缘。正念分明,“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初修行人一定要在真正大善知识指导下修行到彻底具足正见、明白真理、不失正念、没有偏差的情况下才可以自修,切莫轻易言闭关,若没善知识指导,脚跟未稳、正见正念不足,那与坐牢没有分别,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出偏的。修行贵在脚踏实地,应从闻思修证中循序渐进,切莫急功近利,欲升反堕!

  有“我”即有贪嗔痴,有贪嗔痴则烦恼痛苦、生死轮回。

  “无我”即无贪嗔痴,无贪嗔痴则无烦恼痛苦,无生死轮回即涅槃寂静、大解脱、大智慧、大圆满、大自在,所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增不减,究竟涅槃,无上正觉也!

  如此可见,我执乃生死轮回痛苦之根本!若能明白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一切皆是无常变化,因缘生灭,无实体“我”的存在,当下毕竟幻化,不可执,不可住。住著即生死烦恼痛苦轮回,贪嗔痴、执著分别不息,无有安宁。若当下无所住,则分明清楚、涅槃寂静安乐,离诸忧患。著我相即著人相(分别对立相)、众生相(烦恼困扰世俗相、因果业力相)、寿者相(生死相、时间相)。若能明证无我法之缘起空性,则可破我相、人相、众生相;若能明证因缘生灭无常变化之本质则能破寿者相。如此四相皆破,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毕竟涅槃寂静,本来圆满究竟,本大解脱、大智慧、大觉悟,清净不可思议。生灭无住即不生灭,若起心动念又无明忘失真理,于无常无我涅槃,实相无相无不相,失去正念的观照,则当下又落入贪嗔痴,烦恼、痛苦、生死流转!切须提起正见、正念,莫迷惑颠倒,时刻观照,精进不息,待得功夫纯熟,自然而然的正念不失,净戒具足,正见无差。到炉火纯青时,自然再无退转,毕竟证道,究竟解脱自在,来去自如,无诸苦恼,清凉不可思议。若初修行人切莫大意空谈妄想,浮泛急躁,昏沉懈怠,否则苦海茫茫,生死路远…

《正道光辉 甘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觉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