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来分:洞悉内心世界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舍利子啊,此五蕴十八界一切万法都是空无自性的,能出生这一切万法的空性如来藏也是空无自性的。空性如来藏自无始劫以来就本自存在,不是所生之法,也不会坏灭。它的体性是既不染污,也不清净。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以恭敬的心态闻法
一切众生本具如来藏性,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无相灵敏之万能体;它不属迷悟,体绝凡圣。身心世界之所妄起,实系一念无明之过咎。众生既迷失本性,而认物为己,于是追逐物境,迷著不舍,造业受报,轮回不息!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法生则种种心生。”种子起现行,现行复熏种子,由因成果,果复感因,因因果果,果果因因,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因是众生从无生死中,枉受生死轮回之苦,不得停息。
“嘲笑,争论,承认”,这三个阶段是众生对真理的普遍态度。要想真正学习佛法,领悟心理学的精髓,并运用于实践,需具备良好的心态。如大乘经典所说,闻法时应具三种心,专心、信心、恭敬心。专心即不散乱;信心即不怀疑;恭敬心即不轻慢。于法与法师,不应作任何毁谤,因法师将最珍贵、最饶益之佛法传予我等,故为报恩,应供养法师,且于心中将法师观为如佛陀般,而不应将法师视同凡夫,更不能视为下劣。总之,应断除一切不恭敬之身语行为与态度。
常啼菩萨为求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历经千辛万苦,最后方亲见法胜菩萨。常啼菩萨与五百女眷供养后,法胜菩萨宣讲了一段《诸佛无来无去品》。后法胜菩萨回至家中,入甚深禅定七年。此期间,常啼菩萨与五百女眷,一直未眠,亦未坐倚,仅以行住两种威仪度日,一心盼望法胜菩萨早日出定传法。七年即将过去时,一日,天人告知常啼菩萨:“还有七天,法胜菩萨即要出定传法。”常啼闻言,遂与五百女眷洒扫传法之处,时因魔王干扰,滴水不获。常啼菩萨为恭敬佛法与法师,刺破自身所有脉管,以鲜血洒地压尘,其他眷属亦如是效仿。彼等又敷设好狮子座,如法安置一切陈设,如是恭请法胜菩萨开演般若波罗蜜多法门。闻法时,常啼菩萨当下即获六百万禅定法门,现见无量诸佛。且此后,梦中亦不离见佛。常啼菩萨因于法与法师极为恭敬,故即刻与法相应,得极大加持,可见“恭敬”极其重要。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断臂求法:慧可知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遂去参拜,然祖师端坐,面壁不语。慧可思忖:“古人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布施,古人尚须如是,何况我辈。”是年十二月九号晚,天降大雪,慧可立于雪中,坚持不动。翌晨,雪埋过膝,祖师悯问道:“汝久立雪中,有何所求?”慧可垂泪:“唯愿和尚慈悲,为我开甘露门,广度群品。”祖师回言:“诸佛无上妙道,于长劫中精勤,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岂可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而希求无上乘?此唯徒劳而已。”慧可闻此教诲,便取利刃,斩断左臂,置于师前。祖师知是法器,即言:“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躯,汝今断臂与我求法亦可。”如是为其取名“慧可”。慧可问师:“诸佛之法印可闻否?”祖师言:“诸佛法印,非从人得。”慧可说:“吾心不安,请师安之。”祖师言:“将心来,与汝安。”慧可良久方言:“觅心了不可得。”祖师言:“与汝安心竟。”慧可闻言当下即悟。
是故,若将上师视同佛陀而恭敬,且可奉献生命,如是决定可与上师心心相印,明心见性成就佛果。在历史上,有无量修行人皆因有视师如佛之恭敬心,而获得成就。
心理形态区域划分
腹中心:8 9 1,或者称为腰中心,以行动为导向,产生本能智慧的是身体的中心;
脑中心:5 6 7,或者称为思考中心,以思考和理性为导向,产生精神智慧的是思维的中心;
心中心:2 3 4,或者称为情感中心,以感受和感性为导向,产生情感智慧的是感觉的中心。
性中心:10,或者称为法性中心,以众生需求为导向,产生不可思议如幻智慧的是如来藏的妙用。
众生的十型人格
第一型:完美型(Reformer/Perfectionist)【韦驮菩萨潜质】
【欲望特质】:追求不断进步
〖基本困思〗:我若不完美,就没有人会爱我。
〖主要特征〗:原则性、不易妥协、常说“应该”及“不应该”、黑白分明、对自己和别人要求甚高、追求完美、不断改进、感情世界薄弱;希望把每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希望自己或是这个世界都更进步。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是否犯错,也会纠正别人的错。
〖主要特质〗:忍耐、有毅力、守承诺、贯彻始终、爱家顾家、守法、有影响力的领袖、喜欢控制、光明磊落。
〖生活风格〗:爱劝勉教导,逃避表达忿怒,相信自己每天有干不完的事。
〖人际关系〗:
你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浅显易明。正因为你事事追求完美,你很少讲出称赞的说话,很多时只有批评,无论是对自己,或是对身边的人也是!又因为你对自己的超高标准,你给自己很大压力,会很难放松自己去尽情的玩、开心的笑!
〖愤怒、不满〗
属于第一型的你,相信常常这感觉,对吧?你们常有愤怒、不满的感觉都是源自你们超高的生活要求。当遇到什么不顺意时,就很容易感到忿怒、不满,觉得事情不应该这样发生……这种情绪不单是对自己,还有对周围的环境和人,都是一样,因为你对他们一样带有超高的要求。但要注意,作为你的朋友,要承受你的忿怒情绪,的确不是容易,也会造成压力,所以要多加注意啊!
〖失望、沮丧〗
同样因为你们事事追求完美的态度,让你们在生活里常常感到碰钉子、不如意。除了是对外发泄愤怒情绪,其实在内心不断经历挫败,不断经历失望。这些情绪对你们并不健康,必须积极处理。最根源的方法不是让自己做得更出色,而是调节对每事每情的看法,轻松面对!其他类型上面说的有的是正确的!
〖基本恐惧〗:怕自己做错,变坏,被腐败
〖基本欲望〗:希望自己是对的,好的,贞洁的,有诚信的
韦驮菩萨:现天大将军身时,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他在贤劫千佛中,为最后一尊佛,名号为楼至佛。汉地佛教寺院中,韦驮菩萨像常威武地立于最靠近寺院门口的四天王殿内,面向寺院,以守护道场。其形像大多为身穿甲胄的雄壮武将,手持金刚杵,或以杵柱地,或双手合十,将杵搁于肘间。韦驮菩萨现天大将军身担当佛教中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的重任,为佛教中护法金刚力士的代表之一,相传,浙江临安东天目山是韦驮菩萨的道场。
第二型:全爱型、助人型(Helper/Giver)【观世音菩萨潜质】
【欲望特质】:追求服待
〖基本困思〗:我若不帮助人,就没有人会爱我。
〖主要特征〗:渴望别人的爱或良好关系、甘愿迁就他人、以人为本、要别人觉得需要自己、常忽略自己 ;很在意别人的感情和需要,十分热心,愿意付出爱给别人,看到别人满足地接受他们的爱,才会觉得自己活得有价值。
〖主要特质〗:温和友善、随和 、绝不直接表达需要,婉转含蓄、好好先生/小姐、慷慨大方、乐善好施
〖生活风格〗:爱报告事实,逃避被帮助,忙于助人,否认问题存在。
〖人际关系〗:
助人型(Helper)顾名思义,你很喜欢帮人,而且主动,慷慨大方!虽然你对别人的需要很敏锐,但却很多时忽略了自己的需要。在你来说,满足别人的需要比满足自己的需要更重要,所以你很少向人提出请求。这样说来,你的自我并不强,很多时要靠帮助别人去肯定自己。
〖自豪、骄傲〗
第二型的你,是否觉得这个形容很不贴切?觉得很惊奇?其实,一向表现得助人为快乐之本的你,是通过热心帮助人去肯定自己,要朋友接纳欣赏自己。所以当有朋友找你们帮助,你自是开心不已,也会有自豪和骄傲之感,因为在过程中你得到肯定和满足。
〖占有、控制〗
正因为帮人得到这么多的满足,你们很想继续这样的关下去,这个很正常!可是,当你们「投资」下越多时间和心力,你希望得到的回报更多。很有可能,你们会很希望朋友会很「attach」你,甚至是只「attach」你一个,事事对你说,跟你分享。这便反映在你内心的占有欲,若然朋友非这样对你,便会很失望,觉得他们背叛了你。甚或,你可能会对他们施加压力,以控制他们。这里当然不是说每个第二型都是这样子,但当我们状态不佳,心情不太好时,的确有机会出现以上倾向。多点留意自己的情绪反应,有助控制及改善!
〖基本恐惧〗:不被爱,不被需要
〖基本欲望〗:感受爱的存在
观音菩萨:梵文 Avalokiteś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第三型:成就型(Achiever/Motivator)【普贤菩萨潜质】
【欲望特质】:追求成果
〖基本困思〗:我若没有成就,就没有人会爱我。
〖主要特征〗:强烈好胜心,喜欢认威,常与别人比较,以成就衡量自己的价值高低,着重形象,工作狂,惧怕表达内心感受 ;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是个野心家,不断地追求有…
《内心解读 三、本来分:洞悉内心世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