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者常相称叹。善生,如是敬视亲族,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善生,主于僮使以五事教授,云何为五:一者随能使役;二者饮食随时;三者赐劳随时;四者病与医药;五者纵其休假。善生,是为五事教授僮使,僮使复以五事奉事其主,云何为五:一者早起;二者为事周密;三者不与不取;四者作务以次;五者称扬主名。是为主待僮使,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意为:善生,对待家庭中的亲属,亲力亲为的要注意有五:一是给与财物时。二是需要对话时。三是为他们的未来打算时。四是共同分享利益时。五是上面四点进行时,内心没有在意欺骗。家眷们亦必须相对的有五点:一是见他放逸时,设法不让继续下去。二是见他可能因放逸而招致财物损失时,方便提醒,使他觉察。三是见他情绪不安时,给予安慰。四是见他有过失时,婉言告谏。五是见他正常生活中,勤奋不辍时,时常称赞鼓励。善生,对待员工和下属,有五方面要关注的:一是训练他们随时能投入工作和态度。二是生活上标准工资。三是从工作表现定期的奖赐。四是医疗上的给予保障。五是有薪酬的假期。员工和下属们亦有从业员五点守则。一是准时上班工作。二是清楚自己工作的岗位。三是秉公办事,绝对不能有自私的行为。四是工作循序进行,不可自作主张。五是对雇主和公司拥护。
32、行为无暇疵
行为无暇疵:所作行为没有可以受责难的。
《善生经》云:善生,当知四结行者:一者杀生;二者盗窃;三者淫逸;四者妄语。是四结行,云何为四处:一者欲;二者恚;三者怖;四者痴。
意为:随着恶的去做,必定得到恶报,今世可能被判终身监禁,死后堕落,承受苦果。例如杀害他人的性命、盗窃财富、奸淫异性、说谎话欺骗人这四种由身体、言说运作的都不是好事。再加上思想上贪婪、嗔恚、患得患失、胡涂无智就成为大恶事了。
《善生经》云:佛告善生,六损财业者:一者耽湎于酒;二者博戏;三者放荡;四者迷于伎乐;五者恶友相得;六者懈堕。是为六损财业。
由恶行引发,致经济财物上的损失,一是酗酒。二是赌博。三是奢侈放逸。四是沉迷歌舞。五是常近损友。六是懒惰好闲。
33、邪行须禁止
邪行须禁止:能远离作恶的行为。
《善生经》中,佛说:
由恶行引发,致经济财物上的损失,一是酗酒。二是赌博。三是奢侈放逸。四是沉迷歌舞。五是常近损友。六是懒惰好闲。
酗酒一事,又另有六种过失。一是虚耗金钱。二是伤身易病。三是醉后打闹。四是丑名远布。五是易嗔易怒。六是日夜胡涂。这样下去,经济上财产怎能不损减呢。
赌博亦是一样,有六种过失,一是财富日减。二是胜了心仍不满足。三是常给亲友们诫责。四是人们不尊敬和信任。五是常被他人疏远。六是常生不当取夺的心念。这六件事是招致经济财产损减的原因。
奢侈放逸亦有六事招尤。一是不爱惜自己身体。二是不爱惜财物。三是不爱护家眷。四是时常心神恍忽。五是常做无谓虚耗。六是夸张不老实。
沉迷歌舞亦使大量金钱流失,一是追求时尚的歌手。二是沉迷舞伴。三是爱接近乐队。四是崇拜作曲家,演奏家。五是迷恋鼓乐家。这样生活下去,不做工作,只是花费金钱。
常近损友亦有六种不是的地方;一是你随便时便被欺负。二是喜欢做不可以告人的事。三是诱惑他人共做恶事。四是意图谋取别人拥有。五是悭贪成性。六是喜欢说别人的不是。
懒惰问题同样有六种过失;一是小有积蓄便不肯工作。二是穷困亦不奋力更生。三是冬天寒冷不愿工作。四是夏日炎炎只爱清凉。五是日出时不起床。六是日落后倒头便睡。这样懒惰生活,全无生计,有钱也活不得几年的。
沉溺杯中物,相伴唯酒友,费时兼失务,金钱日日损。
赌博易沉迷,一掷掉千金,但谈博奕事,贫穷不自知。
奢侈不自量,常对人夸张,应用都不用,致家破亲离。
迷歌舞嬉戏,心意常恍忽,不务生计业,财富自枯干。
随恶友招损,习惯卑劣事,为世人嗤笑,经济亦自损。
懒惰不工作,日夜爱睡眠,卑劣不更生,劣性自招损。
若无上六事,更不管寒暑,负责勤工作,事业无不成。
34、克己不饮酒
克己不饮酒:不要沾染致醉及易上瘾的物品;
《释迦牟尼佛广传·持戒品》饮酒的过失:
佛陀以前转生为帝释天王时,虽然享受各种安乐,但仍以大慈大悲心时常光顾人间,观照世间疾苦。
有次他看到人间的扎沃国王因结交恶友的缘故,上行下效,国中臣民全都喜欢饮酒,而且从不知道嗜酒的过失。他心里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国王改掉恶习呢?于是他就变成一位身体金色、相貌英俊的人,头发稍显粗硬,并自然形成右旋发髻。他身着具有各种美妙装饰的衣物,十分威严。
当他左手拿着盛满美酒的瓶子出现时,国王扎沃正与眷属边痛饮边聊天。他们面前摆着各种酒类,包括米酒、果酒、蜜糖酒、葡萄酒等,正在开怀畅饮的时候,忽见一人出现在面前虚空中,众人都感到非常稀有,便纷纷恭敬合掌。
天王此时就用雷声一般清晰、威严的声音说道:“你们有谁愿买我手中的瓶子?”国王觉得很少见,就恭敬合掌说道:“具有如日月般美妙身躯的你,到底是谁?大家都想知道你的身份,请告诉我们你是谁?我猜想你肯定不是一般人物。”
天王所变化的人回答说:“我是谁,你将来会了解的。只是,如果诸位不怕损坏自身利益的话,就可随意买走我所手中的瓶子。”国王觉得很奇怪:“我从未见过你这种卖东西方式,按照世间惯例,卖东西者历来只赞叹自己的物品,从不讲述过失,你倒奇怪,直接说出物品的过失,这说明你确实心地善良。这瓶中到底装有什么东西?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请解释给我们听。”
那人随即回答道:“国王你仔细聆听:这瓶中所装不是水,也不是酸奶、珍珠水、香花水,更不是酥油、乳汁。瓶中盛满恶性的水,且容我详细道来。如果你喝下它,你会沉迷难醒,以致走路飘忽,茫然不知地漂泊到陌生的地方。而且会神志不清,不能分清哪些东西该吃、哪些不该吃,会将它们一古脑儿都吞下去。喝了以后,连自己的心都摸不着边际,简直与动物没有两样。人们也会讥讽你,因你已丧失理智地在他们面前跳舞、捶胸。喝过这水以后,你会无惭无愧,裸体狂奔,呕吐不止;野狗会舔你的嘴,而你却毫无顾忌;丧失智慧与觉知,在道路上颠来倒去,晃晃悠悠不辨东西。若喝过此水,必会自甘沉沦,父母、亲友都会轻视讥笑你,而你却还无知无觉地经常与人争辩、争斗。这样的东西如果要卖,恐怕只有愚人才愿意买。如果贪执这水,权势财产都会败坏。它们现在就装在我手中的瓶里。而且,喝过这水以后,你会突然大笑不止,也会突然痛哭不已。就好象着魔一般,泪流满面、情绪不定。这能让人精神错乱,被众人谴责的恶水,它们现在就装在我所捧的瓶里。这里是一切痛苦的根本、一切罪业的来源、一切争论的焦点、一切痴暗的源泉。你们还愿意买吗?国王你应该明白,你现在喜欢喝的东西正与我瓶中的水一模一样,完全具备上述各种过失。饮酒还能令人破戒,导致各种谣言、诽谤缠身,让自己愚昧顽痴、毫无惭愧。如沉醉于这能带来无穷罪过的劣酒,众生都会因此造业而堕落。到那时,又有谁愿意承受痛苦?国王你应该三思到底该不该喝下这种东西?”
听了这番话后,国王心里面有很多感慨,完全明白了饮酒的过失,并彻底打消了心中嗜酒的念头。他由衷感谢天王道:“你真是和我的父母师尊一样,我今后一定按你所说身体力行,绝不辜负你的殷切教诲。为报答你,我决定供养你五座大城市、一百名仆人、五百乘骑、十驾马车,请你一定收下。你是真正引导我走向正道的导师,希望师父将来也能关照弟子。”
天王继续对国王说道:“五座城市等供养物我都不要,我的真实身份是帝释天王。如果你真要报恩,就按照我的教导去实行。这样一来,不但今生能得到福德、名声,来世也会得到安乐。所以希望你能戒除饮酒,依靠正法治理国家。”帝释天王说完即隐身而去。
从此以后,国王、大臣及国中所有民众都不再狂饮,全部断除了饮酒恶习。
35、美德坚不移
美德坚不移:努力遵行正法,维护高尚的品德。
《荀子·尧问》:“ 周公谓伯禽之傅曰:“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史记·礼书》:“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羣众,岂人力也哉!”
传统美德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修身”、“齐家”、“治国”三个方面。
修身:是指通过修养使个人具备美德。儒家经典《大学》中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修身的标准是个人达到较高的美德素养。个人美德主要包括:志向高远,诚实守信,刚正不阿,自强不息,重德贵义,律己修身等。
齐家:是指家庭应具备的美德。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友弟恭,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
治国:是指处世应具备的美德。治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为人处世之道。处世美德包括职业美德、公共美德等,主要内容有:精忠报国,勤政爱民,秉公执法,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讲求公正,礼貌谦让,公平交易,尊师重教,勤劳敬业,救死扶伤等。
每一种美德各自成章,这些美德无疑是人类作为一个种群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精神遗产。
生活中处处有美德,宽容亦是一种美德…
《佛商培训系列 拥抱吉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