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你看,学佛一年很精进的,他以前听师父演讲以后回去自己点香。无论如何我就是牺牲我的生命,我一定,慧律法师上课我一定要来,学佛一年,佛在眼前,三年以后,每个礼拜来一天,学佛三年,佛在西天,还不错,还看到佛,还有一点点希望,学佛十年,化为云烟,就结束了,十年,没看到人了,那个居士没看到人了,我现在讲的不光是在家居士,那些发愿要永远跟着师父的跑第一个,我们不好意思泄人家的气。他跑第一的,我是永远不会离开师父的,那个都会跑第一的,真的,他要离开一定有他的理由,因为佛法很好讲话嘛,他来的时候他就说“师父,你是大善知识,善知识难遇呀,如佛住世,我舍生命决不离开,离开的时候就会说”啊,万法因缘生,因缘灭嘛!有缘则聚,无缘则散嘛,师父,是不是呀,怎么说就怎么对,讲来也对,讲去也统统对,你就是怎么讲,他统统对,也不能说他不对,都是这样子,反正法法是平等的嘛,是不是?还好我不是靠这些徒弟过日子,对不对?我常常讲以前文殊讲堂只有我一个人嘛。我还是这样撑下来的,是不是,所以没有差别,恶缘缠绕,众苦逼迫,其心怯弱。不值佛世,终致退堕。没有碰到佛一定会退的,“漂流业海,迷途久谙”久谙就是不明,漂流这个业海,迷途久谙,“生死海”是很“深”的,很难突破的,“菩提路远,若不求生,他方佛土,仗佛摄护”摄受来卫护我们“功行难圆”所以我常常说有时候要靠自己,有时候靠佛,有时候靠佛力,有时候要靠自力。你不要讲得很大声,我了生死要靠自力,你不靠佛力,我告诉你是很难,很难的,要靠佛菩萨加被的,所以给你们那个咒轮,那个就是往生的 passport你们千万要带着,那里面师父为了加持这个,弄了多久的时间,就是 什么好的都给大家,多少人感应啊,多少人念一念,助念八个钟头,脸都发黑,放到胸口又得到大的感应,这个就是给大家一个助缘而已,有时候靠自力,有时候靠佛力。记住,你是凡夫,我也是凡夫,要靠佛力,不靠佛力是功行难圆,很难圆满,“错过此生,永沦三界,”想到这一句就很恐怖了,“差之一念,失乎累劫”如果你差之一念,意思就是你就差那么一点,就是你因循苟且的度过了这一生,这一念精进心提不起来,再来就不是这样子了,失乎累劫,那就要时间很长,很长的了,这不是像联考,今年考不上,明年再来考,它还有给你机会的,很难的哦,今生今世要死了,来世就不晓得能不能碰到大善知识,“四大各离,将何所靠”地水火风一离,怎么靠,靠什么呢?“不常见佛,恐遇罗刹,”这些妖魔鬼怪尤其是现在的外道,特别的兴盛,“不生净土,恐堕地狱”所以我们要常思地狱苦,要常常思维这个地狱是很苦的,精进勇猛的念佛,“不托莲胞,恐入马腹”你不进入极乐世界的莲胞里面,恐怕就会投胎变成马,马就苦了,让人骑还要被打。“三恶道苦,易入难出,人道恶浊”,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子,“天福易尽”就算你生天,福报尽了,业果所牵“怎么样”“诚难回避”你还是逃不掉的,所以还是要精进求生极乐世界,如果听到了佛法,而不去精进会怎么样呢?“一误百误”,一走错路了,就更多的错误就现前了,“甘心苦趣”哎呀,自己这个狭劣的心不愿意解脱,心还是一直处于六道轮回,“束手无救,实可寒心”这样想起来,实在是让人家寒心,怎么不赶快精进用功呢?“虚空无尽,法界无尽,净土秽土,亦皆无尽”,有清净的庄严国土,就有痛苦的世界,“十方净土,胜妙庄严,众生生者,俱得不退”就是阿裨拔至,十方净土,有的求生东方琉璃世界,有的求生弥勒净土,有的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但是以西方极乐世界是最容易进去的,也最容易修行的,也最殊胜,最庄严的,所以十方净土是胜妙庄严,众生生者,俱得不退转,“《起信论》这么说”“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怕你退失道心,来,先到我极乐世界来念佛,怎么样?“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往生”你真的一心一意求生极乐世界,你就一定可以得到往生,就是随愿得生,“他方佛土”他方的世界,“常见于佛”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或者是到他方世界就可以成佛,就可以“永离恶道,世尊慈悯,观机施教”观察一切众生的根器,然后把这个布施出去,“曲垂方便”什么叫做曲垂?委屈了佛陀,为什么?大家没有办法,悟到一实相的道理,一实相的道理要大根器,所以只好委屈佛陀,垂悯众生,开方便门,“开捷径门”这个径就是直,这个捷径就是直截了当,“于所显示,种种净土”在他所讲的经典里面,显示的种种净土,“独于西方,弥陀净土”一而再,再而三的相劝,叫做“谆谆相劝”诚恳的劝告我们要求生极乐世界 ,一点都不要动摇,要专,“昭示最详”昭示就是明示。最清楚。。“弥陀大愿,怜念众生,摄诸群品,”群品就是种种种类的众生,“如母忆子”就像母亲想念她的儿子,母亲想念他的儿子没有用,要是儿子不想念母亲呢,也没有用“众生果能,信愿持名”信,愿,行,三资粮,持名就是行,要能够“忆佛念佛”要常常想佛,诸佛无相,以众生心为相。你忆念佛,佛就。。因缘成熟佛就来你心中,显现给你看,那就忆佛念佛,“如子忆母,二忆念深,不相乖异”乖就是违背,两个人不谋而合,能够衔接相应,没有互相背道而弛,叫做不相乖异,乖异当然是背道而驰,然后两个人没有背道而驰,那当然就是很相应了,“感应道交,即蒙摄受,一生取办”今生今世就可以了生死,就可以怎么样,“入如来地”“以凡夫心,投佛觉海,至简至易,至圆至顿”因为太简单了,因为太容易了,大家变成不相信净土法门,不相信净土法门,尤其学过一些佛法的人或者是小乘,或者是学过其他宗派的,都嗤之以鼻,不但不相信净土还讥笑,诽谤,这个看多了,连大乘有的人都批评这个净土法门,嗤之以鼻,在那边偷笑,笑我们修净土法门很笨,至简至易,太容易修行了,至又圆满,又顿,又立刻,这个顿悟的顿,又立刻可以见效。
《宇宙万有本体论(17)》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