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陈柏达居士)▪P10

  ..续本文上一页失了。”

  在一般人的眼光,大都会以为子贡做善不领赏金是廉洁的好事,子路接受赠牛是不高尚的事,但孔子的看法却与众不同,反而称赞子路、责备子贡。这是孔子十分高明的地方。

  所以判断善事不可以根据表面的行为,而要考虑它的流弊;不可只看现在,要看将来的结果;不可只看个人的得失,需看对大众的影响。非善的其他例子多得很,例如:不应该的宽恕,过份称赞别人,为守小信而误大事,宠爱小孩而成大患......等。(了凡四训语译)

  六、偏善:以恶心来行善事,叫做“正中偏”。例如:明朝的宰相吕文懿公辞职返乡后,乡民都很尊重他。有一天一个乡民酒醉后却骂他一顿。当时他认为那乡民讲酒话因此不去计较。没想到一年后,这人愈变愈坏,终于犯上了死刑罪。吕公才后悔地说:“当初我的宽宏大量害了他,假如稍微给他教训一下,也许那醉汉今天不效于犯了大恶。”

  正善—以善心来行恶事,叫“偏中正”。例如某地有次饥荒,暴民白天公然抢粮。富家告到官府,官府却一概不理,于是暴民便愈放肆,变本加厉,那富家逼不得已,只好私自惩治暴民,乡里才平静下来,不教演成大乱。

  七、半善—没尽心尽力行善,又著善相。满善—全心全力行善,不著善相。

  譬如,从前有一位女子,到庙里去烧香,想施舍家境又困难,找遍身上只发现两文钱。她就把这两文钱全部捐献,但是庙里面的住持高僧还亲自替她诵经忏悔祈福,后来她被皇帝选入皇宫。她富贵以后就带了数千金来原先那个庙里捐献,主持高僧只派徒弟替她祈福回向。因此她就问这是为什么。那高僧说:“以前你的施舍虽然小,但心意真切,非老僧亲劳不足以报答。今天你捐献的虽多,却不如从前真诚,所以有人代劳就行了。”

  八、大善—利在天下,虽少而大。小善—利在自己,虽多而小。

  九、难善—以多年的积蓄施给可怜的穷人。易善—送小礼物给亲朋好友。

  十、急善—济人危急,放生救命。缓善—捡路边的小纸屑。

  十一、悲善—雪中送炭,怜悯贫苦病人。敬善—恭敬父母尊长,良师圣贤。平等善—随缘行善,不论对象的贫富愚智。

  十二、常善—时常行善,精勤不懈。间善—心血来潮,偶而行善,忽勤忽怠。

  △我们的善行或可稍停,善念则必定不可间断。这道理还盼望诸君深思!

  △每天都以十块钱行善,其功德胜过每个月月底花三百块钱行善。因为前者比较能够养成习惯。

  十三、歪善—行善时我见未泯,善相不忘。圆善—行善时人我平等,不著名相。

  十四、下善—关怀自己的子女或亲友,本应如此。中善—关怀陌生人,勉强可以。上善—关照自己怨仇,难能可贵。

  请注意:对父母师长圣贤不敬是大恶。对陌生人不敬是中恶。对怨仇不敬是小恶。

  十五、净善—没有造作和企求的是净善。染善—有所造作和企求的是染善。

  △染善心里有烦恼,功德福报少。净善心里没有负担,功德福报无量无边。

  第六章 改造命运的方法

  甲、一般的方法

  一、明辨善恶

  一切凶苦都是由恶业来的。因此要避免倒霉的事情发生就必须不造恶业,。要不造恶业则必须明辨善恶。譬如要除去心地中的恶草,先得知道恶草长成什么样子。要在心地播种良善的好花,也需先了解好花的形态和灌溉的方法。

  要判断善恶最好以圣贤的经典为主。例如:自知录、太上感应篇、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业报差别经、在家律要广集等都是值得精读的好书。

  下面举一些实例来说明:

  1、杀害一条人命是一百个过。没杀死而生病是五十个过。杀害禽兽每一条命是十个过,害而不死是五个过。

  2、堕胎是二十个过。

  3、心中生起损害别人的念头,每一人为一个过。害人的事完成后,每一人为十个过。

  4、故意杀害有反抗能力的动物,每一条命是二十个过。误杀则每一条命是五个过。

  故意杀害没有能力反抗的动物,每一条命是十个过。误杀则每一条命是二个过。故意杀害小动物,每一条命是一个过。误杀则每十条命是一个过。

  故意杀害极微小的动物,每十条命是一个过。误杀则每二十条命是一个过。

  (自己亲自去杀、叫别人杀、赞助别人毂、杀来吃或配药、养大卖给别人杀......的罪相同。)

  5、故意杀害对人类有害的动物,每一条命是一个过,误杀每十条命是一个过。

  6、看见别人杀害动物,不去援救,依照上面所记载的过失减少一半。(没有办法救的,不犯过。)

  7、看见别人杀害动物,没有办法救而不生慈悲心,是二个过。

  8、耕牛、家犬、家马,老了或生病死掉以后,拿肉去卖钱,大条命是十个过,小条命是五个过。

  9、用惨酷的方式去烹煮煎烤活生生的动物,使动物受极大的痛苦,每一条命是二十个过。例如活煮鱼鳖螃蟹。

  10、钓鱼、打鸟等使动物受伤而没有死,每一只动物五个过。因而致死的罪过与杀害动物一样。

  11、因为做善事,例如修桥、铺路、建寺、造塔等无意中误伤到小虫等动物,不算过。但仍需要忏悔或造福资荐。

  12、把禽兽关在笼子里,每一天一个过。

  13、遇见穷苦、饥、饿、寒、冻的人,没加以救济。每一个人是一个过。(没有钱财救济者,不犯过。)

  14、欺侮损害聋子、瞎子、病人、愚人、老人、小儿,每一人是十个过。

  15、生重病的人来求救而不加以援救,每一个人是二个过。生小病的人向你求救而不加以援救,每一个人是一个过。(没钱医救,或不懂医术的人不犯过)

  16、看见别人有忧愁,不帮他解除,是一个过。反而心里高兴,是两个过。更增加他的忧愁,是五个过。

  17、看见别人损失利益,心生欢喜,是两个过。

  18、看见别人富贵,希望他贫穷下贱,五个过。

  19、开饥荒时,囤积米粮,抬高米价,是五十过。

  20、倚势强占别人的田地房产,每值一百钱是十个过。贱价强买,每百钱是一个过。

  21、放火焚烧山林,五十个过,假如因而损害到人,每一命五十个过,损害到禽兽,比照前述杀害动物罪论计。假如他焚烧山林的本意是要烧人,每烧死一条人命,一百个过。

  22、挖掘别人坟墓,丢弃其遗骨,每一个坟墓是五十个过,把别人的坟墓弄平,每一个坟墓是十个过。

  23、居高官轻易断送了下属的前程,每一个人三十个过。

  以上所举的例子都是自知录中有关仁慈方面的一部份而已,但它比起一般人所说的“仁”可要具体多了。

  自知录是明末高僧莲池大师增订太微仙君的功过格所成的。所以可靠性相当高。下面我再举一些功过的例子如下:

  1、被父母亲责骂,生愤怒或憎恨心,一个过。

  2、父母有过失,不能运用善巧的方法加以劝导。每一件事情一个过。

  3、诵经每差一字一个过,漏一个字也是一个过。诵经时心中打妄念,五个过。想到恶事,十个过。讲善事一个过。起身迎接宾客,二个过。不依照仪式随便诵经,五个过。诵时发怒,十个过。骂人,二十个过。打人,三十个过。吃荤辛后没漱口就诵经,每诵一卷一个过。

  4、平日吃肉,每吃一次一个过,吃耕牛、家犬、家马的肉,每吃一次三个过。六斋日吃肉,每吃一次二个过。食肉以后上佛殿,一个过。饮酒和五辛的过失同吃肉一样。

  5、开酒店,每来一个人喝酒就一个过。贩卖屠刀、渔网、钓竿、杀虫剂,每值一百钱一个过。

  6、有功归己,有过推给别人,每一件事两个过。有过自己承认,有功让给别人。每一件事二个善。

  7、忍受别人无理打骂,每一件事一个善。

  8、捡到东西送还原物主人,每值一百钱一个善。

  9、与人相处,常为别人著想,不为自己著想,每一天一个善。只为自己设想,不为别人设想,每天一个过。

  10、救病药方,不肯传给别人,每五个方一个过。

  11、有恩不报,一件事情一个过。有怨必报,每一件事情一个过。报怨报得太过份,十个过。因而致死,一百个过。

  有恩必报,一件事情一个善。有仇不报,每一件事一个善。

  12、遗弃字纸,每十字一个过。

  13、邀人赌博每一次一个过。勉强邀不好赌的人参加赌博,每一次五个过。设赌场抽头,每抽一百钱两个过。

  14、劝导青年人除去烟酒嫖赌等坏习惯,每一人十个善。

  15、见良家妇女美色起私心,二个过。

  16、借人财物,如期而还,不过时日,一个善。

  17、弟子有过不加以教诲,小事是一个过。大事是十个过。

  18、隐人善,一件事一个过。扬人恶,一件事一个过。为除害救人而说出别人的罪恶,不犯过。

  二、察觉心念

  我们应时时反省,检点一天当中起了多少善念、多少恶念、多少无善无恶的杂念。好比农夫要使田地上的作物成长得顺利,就必须常检查田地中是否有杂草出生或野兔来偷食。所以古今中外的圣贤都教人检察自己的心念、行为和语言。例如:曾子每天反省三次,宋朝太子的老师赵阅道每天的所作所为,到了晚上,一定烧香禀告天帝,凡是不敢禀告苍天的事情,绝不敢做出来。

  时常察觉心念,才能进而止恶行善。这就是陈希夷先生在心相篇所说的

  “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

  知其恶而不为,祸转为福。”

  三、忏悔业障

  忏悔是舍弃恶业必经的过程。要除去恶业,必须先澈底明白恶业的害处,然后心中才会对坏事情深恶痛绝。这么一来,要改过就容易多了。

  忏悔等于是把心地中的杂草和毒树的根部挖起来晒太阳。心地中的杂草和毒树被连根拔起后,当然会枯萎而死。忏悔一定要向别人公开忏悔才有效果。自己一个人私底下躲在暗室里忏悔,效果可就差多了。因为罪恶这种东西很像树根一样,你越隐藏罪恶,越不敢把自己所犯的过错告诉别人,那罪恶的根就越往下扎,而且越扎越紧。一旦你勇于向大众承认错误,那罪恶的行为就会立刻停止扎根或蔓延。所以佛…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陈柏达居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