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所取代,电脑网络是当今社会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电子网络教学已经得到普遍应用。而在佛教教育这一领域,电脑网络的作用还没有很好的得到发挥,还没有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去。想要办成具有时代性的佛教院校,必须要加强网络的建设,利用网络这一高科技,建立网络图书馆,为教学与研究提供更多的知识与信息;通过网络教学来补充师资的不足等等。
中国佛教的僧伽教育目前虽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在前进的道路上出现的。无论什么教育,永远都不会没有问题的时候,关键的是我们怎样去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我想,只要佛教界上下同心协力形成共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一定会逐步地改善和提高佛教僧伽教育目前所面临的不足。
我们已经进入新的世纪,在多元化的社会,新的科学文化突飞猛进,给佛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办好佛教教育以促进佛教各项事业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可喜的是,中国佛教进入新的世纪不久,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了新的领导班子,为未来的佛教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加强五项建设的计划中,把“培养僧才”的佛学院建设,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提出“要高度重视佛教教育工作,加大教育基金的投入,大力培养合格僧才。在继续认真贯彻执行《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的基础上,加强各级佛学院的建设,提高僧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改变目前一部分佛学院名不副实、教学管理不规范的状况,统一规划培养新世纪人才工程,制定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的规范措施,逐步完善教育体系……佛教教育的工作重点是要加强佛教院校教育,采取切实措施搞好中国佛学院和地方佛教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尽快制定、编写出统一教学大纲和教材。同时,各级佛协、各地寺院要在实际工作中大胆起用人才,使其在工作锻炼中成长。应建立健全佛教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机制,建立人才库和人才体系。佛教教育体系除院校教育外,还要加强寺院教育、居士教育、开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和进修班。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佛教教育应逐步开展函授教学、电化教学、网络教学以及同社会大学相结合的代培教育”。显然,佛教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已经引起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并且正在逐步地进行这项工作的开展,给中国佛教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曙光。
目前,我国佛教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性关头,需要加强建设的各项事业千头万绪,需要大量的合格僧才来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所以办好佛教教育,有计划地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僧伽,是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在原有的基础上,如何更有效地办好佛教僧伽教育,培养和造就新世纪佛教的主力军呢?以下本人略叙几点意见,求教于诸位大德。
首先,应该要明确办学方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培养僧才的佛教院校,一定要确定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基本方向为前提,然后才能沿着这个方向指定教学大纲,开设具体的课程,沿着这个目标去开展各项工作。并且要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克服狭小陈旧的办学观念,引进海内外佛教院校先进的管理办法,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力求做到名与实相符的佛教院校。
其次,建立佛教教育管理机构。在中国佛教协会应专门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佛教教育管理机构,全面统筹和管理各级佛学院。重点办好几所规模大、实力强、有特色、有专长的佛教院校。根据初中高三级佛教院校不同层次,明确各级佛学院的办学宗旨和方向,负责统一招生,制订教学大纲,统一编写规范的教材。自上而下形成一套有规范的教育体系,使之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彻底改变底水准的重复。
再次,筹集教育基金,加大办学经费的投入。经费短缺给目前佛教办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常说“巧媳妇难做无米之吹”,由于经费紧缺,使各项的工作无法全面展开。因此佛教相关部门,应专门设立佛教教育基金,统筹办学经费,呼吁全国佛教个大寺院和佛教团体,积极捐资,号召全国佛教界来关心重视和支持佛教教育。有了经费才能改善办学条件,筑巢引凤才能引进和稳定高级的师资队伍。
有了以上三个方面的保证,再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材和网络的建设,以及各科课程的合理设置。然后正确处理学风与道风、传统与现代、学术与信仰等各种关系。
佛教僧伽教育是一项既长远又艰巨的事业,“百年树人”非一朝一日的工夫。回顾数十年的办学经验告诉我们,佛教僧伽教育是为未来佛教奠定基础,未来佛教的前景如何,取决于现在的僧伽教育办得好不好。为了佛教的未来,目前虽然存在着种种苦难,但佛教的僧伽教育还是要勇往直前的办下去。
今天在这里积聚了两岸佛教界的各方从事佛教教育的大德,和关心佛教教育的各位佛教居士学者,在这里讨论两岸未来佛教教育这一主题,关心两岸未来佛教的走向,我觉得很契时机。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同文同种;大陆佛教也与台湾佛教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台湾有很多佛学院,积累了不少办学经验和先进的管理办法,值得大陆借鉴。大陆的佛教教育相对来说,起步得比较晚,但大陆的佛教教育有丰富的资源和潜力,前景非常广阔,两岸之间的互补性很多。希望能以这次座谈会为契机,加强以后各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以促进两岸佛教事业的共同发展。
展望二十一世纪的佛教教育任重道远,但只要两岸佛教界能够共同关心佛教的前途,重视佛教的教育事业,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群策群力,中国佛教教育花朵,一定会开遍海峡两岸,并且光彩照人。
《二十一世纪佛教教育的展望(向学法师)》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