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样才有力气打人啊,要保护自己啊,不然一副矮冬瓜的模样,马上就被劈成二半,丢下去熬汤。所以他们为了女朋友吵得不可开交,驱使,甘受驱使。所以我们人很无知、很幼稚,到大学时我已经学佛了,参加舞会的心境就不一样了,参加舞会时,就带著念珠去了,带著念珠去度化众生了,去到那里都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所以那时侯就清清楚楚了!所以我一生不曾跳过舞,不曾跳过舞,不过看他们如何摆动我就会跳了,那个很简单,也没什么困难的,我只是不跳而已,因为那也没什么意思,佛也教我们不能跳舞,所以不行。所以甘受驱使就是完全的受到欲望的引诱,内心的烦恼控制不住。【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所以要麻烦世尊由定慧三昧而起,三昧就是正定,佛入于这个定当中而起,当然佛是不起啦,只是说麻烦世尊,麻烦世尊由三昧起,【种种苦口】苦口婆心,【劝令寝息,】【寝】就是止,赶紧停止这种错误的追求。【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所以我才说,学佛的人实在是很福气、很幸福,幸福的家庭,所以学佛的人可以唱:我的家庭真可爱……..学佛的人才能唱这首歌,若是一般人唱是没有用的,唱完没多久就打架了。学佛的人若是唱:我的家庭真可爱,这就名副其实,因为人人都有智慧,这太好了!像我们这个大家庭,我虽然没有娶老婆,但是有三十几个孩子,有三十几个孩子,三十几个孩子都很乖,孩子都很乖,我这个当父亲的人,我也不必操劳烦心,所以我的家庭真可爱。我现在要叫法观,以后我们三十几个法师来唱这首歌,我们这个家庭太可爱了,大家都有智慧,大家都知道有生死,不会彼此干扰,不然你看我这里的徒弟,有哪个会打呼小叫的,你们看过吗?没看过嘛,是不是?就算吵架也不会让你们看见。所以说学佛的人,就是有这种好处。所以我一直很欢喜,我常常说,我的生命已经很有价值了,我已经活得很有意义了,我已经活得非常非常的有价值了,就算我病苦再严重,我都很欢喜、很欢喜,为什么?就听到佛法了嘛,那有什么话讲呢?看到祖师大德的这个经典,他吃的苦比我们更多。莫向外求,你就与佛无二。所以有一些信徒常会问:师父你有没有欠缺什么?我说:我没有欠缺什么。师父你想清楚,你还欠缺什么?我说:就缺你用功念佛了!就是这样而已,不然还缺什么呢?不然换我问你:我还欠缺什么?对不对?人到无求品自高啊,一个人对世间已经无所求了。【故云开佛知见。】【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邪就是有所求的意思,因为追求于外境,所以【愚迷造罪,】【口善心恶,】为什么说心是恶呢?【贪嗔嫉妒,】【谗佞】就是拍马屁;这个佞打得不太像,谗佞,我慢,把自己抬得很高,自尊心,把自己抬得很高。【侵人害物,】这个【侵】就是伤人,伤害人家,动不动就伤害人家,我摸摸我自己的良心,我一生一世,我从来不伤害任何人,包括害我的人,师父到今天能够做到我心里没有恨,我欢喜的接受,我能够做到这样,但是我无法做到像佛一样还要去度他,想得美!你想害死我,我还要去度你?想听就自己来,我只能做到这样而已,因为我不是圣人,没办法!你们要是有那种修养,有人要害死你,你还愿意去度他,那我就没办法,你们去,费尽心机要害死我,还要我去度你,门儿都没有!想听就自己来。【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你若能端正你的心,常常产生智慧,【关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是无所著,开众生知见就是有所著,处处有障碍。【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见。】世见就是生灭啊、错误啊。【汝若但劳劳执念】劳劳意思就是说,你若是很勤劳,劳劳就是劳而再劳,就是很勤劳的用功,诵这个《妙法莲华经》但是还执著自己的功德,这个念头还放不下,你劳劳,你一直勤劳的念经,但是一直执著你念经的功德,所以傲视别人,【以为功课者,】来当作自己的功课,以为当诵这个《妙法莲华经》当作是自己的功课,【何异牦牛爱尾。】这个牦牛我见过耶,在录影带里面见过,在喜马拉雅山上啊,这个海拔一、二千公尺,都有一种牦牛,这个牦牛这个尾巴很漂亮,很漂亮!这个牦牛就算你摸遍它全身,或是摸肚子都没关系,或是摸摸牛头也没关系,唯独不能踩到那一只尾巴,你要是踩到那一只尾巴,它一转头马上就要戳你,为什么?那只尾巴就是它的生命,尾巴就是它的生命,这牦牛啊,你摸遍它全身都没关系,就是不能摸到那只尾巴,摸到那只尾巴,就会要你的命,转头就要戳你了。所以就是执著的意思,牦牛爱尾就是很执著,很执著。【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若是这样说,我了解道理就行了,我也不必诵经了。【师曰:经有何过,】经典有什么过失呢?你诵经有什么妨碍呢?了解道理的人,诵经怎么会妨碍你呢?经有何过呢?经典有什么错误呢?【岂障汝念?】怎么会有障碍你念经呢?你念经还是照常念啊。【只为迷悟在人,】 【损益由己。】损就是不善于应用叫做损,益,由心悟道的人叫做益。所以,【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这样念,心确实按照经典这样去做,这就是转经【口诵心不行,】你只是嘴上一直诵经………心中贪嗔痴、嫉妒、我慢不除,这样就是被经典所传,【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听吾偈曰:】【心迷法华转,】心若是迷惑,你就是被《法华经》转了,因为你在诵经,自己认为很了不起,【心悟转法华,】《楞严经》里面说:【若能转物,即同如来。】你若是转,你就跟佛一样,心若悟,你就转《法华》,心若不悟,你整天诵经也没有用,没有用!【诵经久不明,】诵经这么久了,道理竟然不懂,【与义作冤家】,跟《法华经》的道理相远背,作冤家,仇家就是作冤家,【与义作仇家。】与《妙法莲华经》作冤家。《妙法莲华经》是开、示、悟、入啊,而你现在是贪嗔痴具足,你却执著经典,认为你很了不起,佛是教你放下,你却是执著,这样岂不是与道理相反吗?经典是要令你悟入,不是只让你诵念的,你要诵念也无妨,你只要能悟入,诵经也无碍,与道理做这个冤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你若是无念,这个念就是正念,你若是有念,念念就变邪念,意思是说无念、无所著的念,这才是正念,有所执著的念,念念就变成邪,因为每一念你都放不下,那么你就落入生死的生灭法中。 【有无俱不计,】有念、无念完全放下,【长御白牛车。】长御,【御】就是驾著,白牛车之【白】就是本来的清净的意思,牛车就表示能够忍辱负重。那么白牛车这是出自《法华经》,《法华经》上,有羊车、有鹿车、有牛车、有大白牛车,三乘叫做羊车、鹿车、牛车,一乘的、无上乘顿悟,这叫做大白牛车,就是实相法,诸佛之本,诸佛之本,叫白牛车。这个白是诸色之本,这个白色的色彩,你要调配什么都可以,本性妙用无穷,就如同白色配任何的色都可以,白,白色是诸色之本。长御白牛车;你就永远的可以控制你本来的面目,永远的显现你清净的本性,用白牛车来比喻人的本来面目。【达闻偈,】法达听到六祖说此偈颂,【不觉悲泣,】不觉悲泣,非常感动,【言下大悟】所以大悟之人还是会哭泣的,欢喜的哭泣,得未曾有,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法达从过去以来,【实未曾转法华,】不曾转过《法华》,虽然诵经诵了一千部,【乃被法华转。】以此为我慢嘛。【再启曰:】又再请问:【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之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师曰:】【经意分明,】只因你自己迷了而已,【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患】,就是错在他用这个衡量的心,因为度量简单来说就不是用本性,用什么呢?用意识,而意识是累积的经验,当然我法二执就无法断。所以一者是不可思议的本性,一者是有量的意识,那么当然是无法测度的。所以【饶伊】【饶】就是就算是他【尽思共推,】饶伊就是说就算他尽其思维去推论,【转加 远。】只会离得愈远,因为本性不是你用推测所能及的。【佛本为凡夫说,】佛本来为凡夫而说,【不为佛说。】我们在诵经也是一样,所以外道常常说他不执著文字,笑我们佛教徒诵经,经典是佛说的,你为什么又诵给佛陀听呢?不是!诵经是诵给自己听。【此理若不肯信者,】这种道理若是不肯信,【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因为你不肯信,你就退席,也就是退道,退席就是退道。你并不知道你本身你就是坐这个白牛车,意即佛乘就在你的心中,殊不知,你却不知道,驾著这个白牛车,就在你现在你就开著白牛车啊。
《六祖坛经(8)》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