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降伏。慢幢就是要降伏这个骄傲的,这个幢就是高挂在上面的那个幢,这个慢就是我慢,它不是那个幔,我慢的【慢】、傲慢的【慢】,折慢幢。就是说我们顶礼人,本来就是要折服我们的我慢,这个幢就是高挂在、悬挂在高处叫做幢,譬如幢幡之类,幢幡。头奚,【奚】就是为什么,既然你要顶礼,你为什么头不触地呢?这样是什么意思呢?有我罪即生,你的心中一定是有一个我,也就是我相,为什么?你有所著啊,就产生对立的东西,有我罪即生,我们的罪过就马上产生,因为有我就会造业,造业就有罪,有罪。【亡】,亡功,这个就是无的意思,无的意思。如果你没有任何的功,也就是不执著,你所做的一切,这就变成无漏的因,那么就福无比,那么你的福就无量无边,所以就亡功福无比,亡功就是无、没有,你若是忘却自己所做的功德,
这样就是无漏的因。你若是执著自己在诵经,你很用功,那么这个也是一种外道啦,执著啦!【师又曰:汝名什么?】【曰:法达。】【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六祖也回答得很妙:你名叫做法达,但是你何曾通达这个法呢?【复说偈曰:】【汝今名法达,】你的法号叫做法达,【勤诵未休歇,】休歇,你不曾在休息。【空诵但循声,】就是说心不悟道,口诵空名,念《妙法莲华经》但循声,什么叫循声呢?三毒不除,循声何用啊?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你内心的三毒不除掉,贪、嗔、痴不除掉,整天只是念经,只是口出声,心病不除,所以说循声,就是你内心的三毒不除,你循声何用呢?你只是一直诵经有什么用呢?【明心号菩萨。】真正明心见性的人,这才堪称菩萨,懂得心地法门的人,才称为真正的菩萨。【汝今有缘故,】你现在与我有宿世之缘,【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你要相信诸佛菩萨无言,无言就是道本无言,至理绝言,离语言相,你若是相信诸佛菩萨进入绝对真空的状态,他是不用任何语言的,你若是悟入这个不可思议的妙义;意思就是说,虽然说一切法,但是等于不说一切法,不著一切法,就是这样,你若是了解诸佛悟道本无语言,你若是了解诸佛悟道本无语言,【莲华从口发。】意思就是说:法达!如果你相信佛不曾有所说法,离言说相,而忘掉你诵经的功德,那么这个才可以诵《妙法莲华经》。莲华就是指《妙法莲华经》,那么《妙法莲华经》自自然然的就从口发出来。简单来说,你若是信一切佛,无所著,离一切相、语言相,就是忘却你自己的用功、精进,不执著你精进的功德,那么莲华就是从你的口中,真正的莲华才产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才是真正在诵《妙法莲华经》,不要执著这个音声、语言相的意思。【达闻偈悔谢曰:】法达听到这首偈颂,忏悔感谢六祖开示。【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要谦虚、恭敬一切;不论他是圣人、不论他是凡夫,都要先做到不要攻击别人,不要伤害别人。我们众生攻击别人的很多,建议别人的很多,若是自己要去做时又没有能力,【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弟子诵法华经时,不了解经典的道理,【心常有疑。】我的心中常常这样怀疑:那么和尚就是指六祖。【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这种骂人方式,也是骂得很有艺术,法达,法身上是很通达,不过你的心并未达法。【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以什么为宗呢?【达曰:】法达就这样说:【学人根性暗钝,】从来只按照《妙法莲华经》这样念这样念…….【从来但依文诵经,岂知宗趣?】怎么会知道它是以什么为宗呢?【师曰:】六祖说:【吾不识文字,】我不识字,【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之一遍,】你拿经典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法达即高声念经。】【至方便品,师曰:止。】【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因缘出世为宗,一大事因缘,以一大事因缘出世为宗。虽然《妙法莲华经》【从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是什么因缘呢?【经云:】【诸佛世尊惟以一大事因缘】大事因缘就是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的知见。诸佛菩萨就是为这一大事因缘,而出世于世间,就是要开、示,使我们悟、入佛的知见,【故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著相,】世间人外迷著相,普天下的众生,著相,这很简单,做善他也著相,做善,他若是布施多一点,他就著相,希望来到这里,能受到特别的礼遇,所以著布施、善事也是凡夫之一,若是不著相,那就是圣者。世间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以为无法可得,空空洞洞。下面:【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佛犹觉也。】这个就是开佛知见,那么开佛的知见,这样一来就没有问题了。若能于相离相,于相就是现实,面对这个现实,离相就是超越这个现实,于相离相,就是即现实又超越,即超越又现实,你面临这个现实社会,你当下就超越它,而不须要离开这个现实社会,跑到深山里面去修行。于相离相,简单来说,禅宗讲的:当相即道,当相即道,一切事相当下就是有道,道就在相里面,不离一切相而另外有道,当相即道,相的当下我们就有道,若能于相离相,在现实的社会里面,当下摆脱现实社会的束缚。于空离空,在内心执著一个无一切法的空性的东西,当下不落入无一切法的消极信念,这就是内外不迷,就是不住。若悟此法,一念心开,这是开佛知见。下面:佛犹觉也,佛就像一个睡醒的人,睡醒的人,佛就像一个睡醒的人。简单来说,众生就是还在睡觉,这个【觉】不是觉悟的觉,就是说睡醒了的意思。佛犹觉也,佛就像一个睡醒的人,就像白天醒过来了,众生则是还在睡觉,我们现在都还在睡觉,还在睡觉,只不过有些人是睡三、四个小时,有些人已经睡了三、四十个小时了,睡得很熟。听说睡眠时间长的人比较愚痴,反应较慢,自古以来的说法,智慧开通的人,大彻大悟,他的睡眠只有二、三个钟头,甚至他不必睡眠,大彻大悟,因为他不用脑部,他不用这个脑,他不用这个脑,他就没有什么负担,他就没有什么负担,只要躺着短暂的休息,睡眠就足够了,听说愚痴的人要睡很久,拼命睡觉睡眠还是不够,为什么呢?一整天都很疲劳,为什么会疲劳呢?强加的分别、强加的负担、强加他的烦恼,逼得使自己痛苦不堪,一直放不下这个烦恼,放不下这个烦恼,脑部就一直转一直转……就感觉很疲乏、很疲乏。有些人要是打电话给他时,只听他说声:喂!(日文)然后边听电话时就睡著了,你一直喊他,他也不知道,不知道,要修到这种睡眠三味,这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所以睡眠时间愈长就愈愚痴,你若是想开大智慧,就是不要让你的脑部有所负担啦。所以说大智慧的人,平时的睡眠都是很短很短的。【分为四门。】再来,【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开、示、悟、入。开觉知见,开这个觉悟的知见,【示】就是指,指示你这个觉悟的知见是什么,有一定的方向叫做示,我们说指示标,它有一定的方向,教你从那边走。悟,就是善用你的内在的心,清静心,悟觉知见,入觉知见,入佛觉悟的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你若是听到开示,你当下就能悟入佛的知见,这样就觉知见本来真性,那么这样我们就觉知,这个本来的真性就显露出来了。【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见别人说开示悟入,别人说【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我没有希望了,我是一个凡夫,说开示悟入是佛的知见,不要这样想,不要说我们没有份,【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所以六祖一直再三的告诉我们,我们的心就是佛,我们要开发自己内心的智慧,我们不要做一个可怜的人,我们要做一个大智慧的人,不要做一个每天常常要别人同情我们的人,我们自己愚痴,要别人同情,整天教我们,希望我们能够解脱。所以只汝自心,【更无别佛。】你的心开发智慧,你就是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我们一切众生,都是自己覆盖住自己本性的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贪爱这个尘境,所以禅宗说:下手须是铁汉。外境这种东西,一下子就让它清清楚楚了,一点也不需要去执著这种东西,这种东西是不能令我们生死的东西,贪爱这个六尘之境,外缘内扰,外缘就是六尘,内扰就是习气的烦恼不断,干扰我们,干扰我们,外缘内扰,因为外境会引诱我们内心的烦恼,所以就内扰。【甘受驱使。】甘受驱使,就是控制不了这个欲望,自己去推动,去做你所不愿意做的事情。甘受驱使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譬如说疼老婆、疼老婆,因为疼老婆,整天就看着这个老婆,整天为妻苦、为妻而劳碌,驱使,我甘愿,因为娶到漂亮老婆,老婆太漂亮了,所以要紧迫盯人,不准别的男人跟老婆讲话,也不准她出去参加舞会,驱使就是变成欢喜的接受这种痛苦的意思,欢喜接受,甘受驱使。驱使就是忙碌、忙碌,很忙,又是欢喜心的忙碌,欢喜心的来忙碌,因为我们被五欲六尘迷惑,所以我们忙碌得很快乐,简单来说就是这样。追求错误的东西,又追求得很快乐,追求得很快乐,所以我前世一定是修行人,因为我自从读高中时,我有去参加舞会,但是我没有下场一起跳,只是在一旁喝著百事可乐而已。我读大三时,我又去参加了舞会,去了之后,我也没有下去跳。高二的时候去参加一次,那是在公馆,公馆,跟同学,那次去参加舞会,舞会中有人打架,碰上农历年,因为赌博就打起来了,我就在一旁观看,因为我有练跆拳道,我也没有动手,他们跳他们的舞,我吃我的东西,因为那时还没有学佛,还没有学佛,他们没欺负我,我也就没动手,这…
《六祖坛经(8)》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