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align="left">重庆佛学院
湛山佛学院
鉴真学院
广东云门佛学院(男众部)
陕西法门寺佛学院(筹)
广东云门佛学院(女众部)
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
浙江奉化弥勒佛学院
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
泉州佛学苑
福建佛学院(男众部)
爱道佛学院
福建佛学院(女众部)
四川遂宁广德佛学院
上海佛学院(男众部)
极乐寺佛学院
上海佛学院(女众部)
天宁佛学院
闽南佛学院(男众部)
宝华山律学院
闽南佛学院(女众部)
天台山佛学院
普陀山佛学院
五台山佛学院
空林佛学院
曹溪佛学院
峨眉山佛学院
武进佛学院
广东省岭东佛学院
浙江宁海慈云佛学院
江西佛学院
浙江台州兴福寺尼律学苑
江西尼众佛学院
云南佛学院尼众部
武昌佛学院(男众部)
五台山普寿寺尼众佛学院
武昌佛学院(女众部)
五台山普寿寺尼众佛学院广学部(榆次市大乘寺)
广东尼众佛学院
太姥山平兴寺学戒堂
河北省佛学院
显庆佛学院
湖南佛学院
空林网络佛学院
杭州佛学院
2、藏传佛教院校(8所)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
|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云南学衔班(云南迪庆)
|
甘肃省佛学院
| 云南佛学院(藏语班)
|
内蒙古自治区佛教学校
| 雍和宫喇嘛学经班
|
云南佛学院迪庆藏传佛教分院
| 浙江三门多宝讲寺
|
3、南传佛教院校(2所)
云南佛学院(巴利语班)
| 云南佛学院西双版纳分院
|
(净因系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主任、张琪中国佛教协会综合研究室研究人员)
[1]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改革试验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1998年6月25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尹鸿祝,“陈至立谈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七大进步”,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一九九九年一月,教育统筹委员会(教统会)发表了《教育目标咨询文件― 廿一世纪教育蓝图》;
[2] “第一,在指导思想和教学管理工作中,对学与修的关系掌握、解决得不够好,这是一些学僧信仰淡化、戒律松弛,毕业后还俗流入社会其它单位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各佛教院校进行的均是一种培养通才式的教学,缺乏专才的培养,难以适应不同方面(寺院管理、佛教教学、佛学研究、国际活动等)不同层次的急需。第三,在培养佛教人才方面,只抓了周期较长的佛教院校,忽视了对寺院、佛教团体骨干人员的短期轮训、进修。第四,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教学要求不够明确,教学内容缺乏规范。第五,院校领导班子比较薄弱,在组织教学、行政管理、思想工作等方面还同贯彻上述办学方针存在差距。”“在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见《法音》1992年第3期,第3页。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
[4] 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1999年9月),「建议的教育目标(一九九九年九月)」
[5] 朱维群, “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在增进团结、凝聚力量中的优势和作用”, 《人民政协报》 2007-11-20,
[6] 参见向春,“中国传统群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8月。
《汉地佛教院校课程设置调研报告(净因、张琪)》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