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讲解 第九品 智慧(续一)▪P4

  ..续本文上一页在层次上有所不同,所以就发生很多争论,上堂课讲过:中观师认为「外在万物都是虚假的」,实有论者则质问「既然一切皆虚而不实,那么供养如幻的佛如何能产生功德呢?」

  中观师回答他们说「以如幻的供品供养如幻的佛可以生出如幻的功德,就像你所主张-->以实有的供品供养实有的佛能生实有的功德一样!」就功德而言,不论你以真实心或如幻心供养,所得功德都没有差别,差别只在执实或如幻看待的概念差别而已;既然这样,那么幻人杀幻人有没有罪过呢?

  11.幻人行杀施 无心无罪福 于有幻心者 则生幻罪福

  12.诸咒无情识 不生如幻心 种种因缘生 种种如幻物

  13.1一缘生一切 毕竟此非有

  13.2胜义若涅槃 世俗悉轮回

  14.1则佛亦轮回 菩提行何用

  14.2诸缘若未绝 纵幻亦不灭

  15.1诸缘若断绝 俗中亦不生

  【答】(接上一讲次)幻人杀幻人,或「幻人行幻施」等行为,因为「做」和「受者」皆无心。所以没有「罪」「福」可言。

  但是,有「如幻之心」者杀了「如幻的人」或作了「幻施」,就会生出如幻的罪根或福德。变出「幻人」的「幻物」和咒术是无情之物,没有能力「缘生如幻」的有情心识。

  * 但是,种种「适当因缘和合」的时候,却会产生种种与因缘同性质的「如幻」事物。

  * 不过若说:「单因独缘」而能产生一切现象,这种情形绝对不可能存在。

  * 以前,幻术师是很厉害的。他们可以洒豆成兵...那么我们杀了这些幻化出来的人有没有罪过呢?因为「被杀的幻化人」没有心,所以没有杀人的罪过。

  --> 但还是有「嗔恨心」和「暴力」行为的罪过。

  * 我们不论是造「恶业」或「善业」,都一样要具备很多条件。就如:法官在判决罪犯时,要根据他犯案的「动机」「情境」「行为」「结果」等诸多条件,才能下判决一样。

  * 同理,我们「破杀戒」的时候,也要具备四个条件:

  o (1)杀人

  --> 如:比丘的根本戒「杀其他生物是犯杀戒,不是破杀戒」

  o (2)要有杀人的动机

  --> 如果你只是为了想教训他而打他,结果他却死了,这不算具足破杀戒的条件。

  o (3)行为上要有杀的行为

  o (4)他死了,你觉得很满意;

  具足以上这四个因素才算破杀戒,因为「幻化人没有心」,所以没有杀人的罪过,但其他的罪过还是有的。同理,我们供养幻化人,也一样有功德。

  「心」才能创造「心」。

  * 「无情识的咒术」所变幻出来的「幻化物」。

  * 虽然具备人或动物的形体,却没有心。

  * 但你不要因此而主观地认为:「它们没有心,所以不是众生,因此对它们的一切行为没有罪福可言!」

  你们以为「有心」和「没有心」的差别在那里呢?

  * 就「胜义谛」来说「没有差别!」。

  * 因为「心」本来就是幻化的,它没有自性、念念变异。所以它所缘生的世界也是瞬息万变的。

  * 因缘具足时,外在万法都可以创造出来。

  * 但无情识的东西创造不出有情识之物。

  * 无明我执的烦恼才有能力创造心。

  * 「有心」和「没有心」只是因缘上的差别而已。

  * 「心」既然是幻化的,那么它所缘生的罪福就无真实可言。那么我们「人」和幻术师所幻出来的「幻化人」。

  有何差别呢?没有差别!都是幻化的,差别只是「一个是有心的幻化人」、「一个是没有心的幻化人」而已!

  我们种下「一粒种子」可得到「一粒种子」的果。

  不可能种下「一粒种子」会得到「一大堆种子」的果。

  世上也不可能有一种药可以解决所有的病痛,所以单因独缘要产生一切现象是不可能的。

  【问】如果说,在胜义上,一切法都是「自性涅槃」,而在世俗上则完全呈现轮回假相的话,那么入涅槃的佛陀,岂不也在轮回之中了?果真如此,修菩提行又有什么用呢?

  我们知道「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所以一切法都是「自性涅槃」,然而在现象上却出现生老病死。六道轮回刹那变化,这种轮回的现象其实只是假象而已。不管「涅槃」或「轮回」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胜义谛和世俗谛是一体的两面,所以实有论者才会提出疑问:「则佛亦轮回,菩提行何用?」

  【答】不然,如果各种「业惑因缘」尚未断绝,那么轮回的现象纵然虚幻,也不会消灭。如果各种「业惑因缘」断绝,而入了灭谛涅槃,那么即使在世俗中也不会缘生轮回的幻象。胜义上「诸法自性涅槃」不同于佛的「灭谛涅槃」。

  * 「自性涅槃」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也就是我们的如来藏。

  * 而「灭谛涅槃」是「去除贪嗔痴之后,所得的涅槃」。

  * 「如来藏」是我们内心的本质,我们现在已经离它很远很远了,远到几乎已经不知道它的存在。等到你累积足够的福慧资粮,而了解到你内心的本质时,那么你「认识它以前」和「认识它以后」,我们的本质没有任何差别。

  但是自从你认识它之后,你就再也不会不认识它了。因为你已经了解它。

  譬如说:暗室中有一条花绳子,我们在黑暗中以为它是一条蛇,所以被它惊吓到,此时如果有人提来一盏灯,当你看清楚-原来它只是一条花绳子而已,并不是毒蛇!那么从此以后,不论什么时候,或什么人用什么方法吓唬你,你都不会回到原先恐惧的状态。因为你已经了解它了。

  * 同理,当我们了解心的本质时,就再也不会回到轮回里面。

  * 所谓「回到轮回」是什么意思呢?

  * 回到先前痛苦的状况或环境。

  打个比喻说:假如我和佛陀同时遇到一个「令一般人都感到非常痛苦的事情」,我因此感到很痛苦。可是佛陀一点也不会感到痛苦,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看到事实的真相。因此再也没有任何事情令他感到恐惧、伤心和痛苦了。

  再打个比喻:把「灭谛涅槃」和「自性涅槃」说得更清楚一点:

  --> 「灭谛涅槃」就好像白天「万里无云的晴空」。

  --> 而「自性涅槃」则是「云层上面的晴空」。

  --> 只因浮云遮眼,所以我们暂时看不到云层上面的晴空。

  --> 所讲的「自性」就是「云层上面那个晴空」。

  --> 「自性涅槃」是我们本具(未认识)的如来藏。

  --> 而「灭谛涅槃」是「去除二障之后的涅槃」(已去除遮尘的如来藏)

  要分清楚!

  当我们各种「业惑因缘」还没断绝时,就会有各种轮回的假象出现。但如果已经入了「灭谛涅槃」以后,那么就不会有任何轮回的幻觉。

  就好像「幻术师缺乏了工具和材料」,他如何能变出东西来呢?同样地,入了灭谛涅槃的佛陀已经「没有进入轮回的因」了,所以他不会产生进入「轮回的幻觉」。在世俗中他不会「缘生轮回」的现象的话,那么在胜义上更不会显现!

  所以说:「胜义上诸法自性涅槃不同于佛的灭谛涅槃」。

  以上是以理论破「实有宗」的二谛观。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拿出来探讨,接下来是以理论破「唯识宗」的二谛观:

  

《《入菩萨行》讲解 第九品 智慧(续一)》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