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呼唤自己的声音却又从下面传来。如此一再的反覆受苦,这样一个勾心挑魂的妖女或魔鬼又是从何处而来呢?
* 在地狱中让众生受苦的狱卒们他们有没有罪过呢?一定有罪过!因为他们伤害了众生,让众生受苦,受苦的众生总不能说:「这是我的业报,狱卒们没有罪过」。
* 譬如:一个人放火烧房子让我在大火中受燃烧的痛苦,我说:「这是我的业报」,但是你说放火的人没有罪过吗?让众生痛苦就一定有罪过!可以想像的,阎罗王是审判众生的人,他的罪过就更大了。
* 佛说:「如此恐怖的一切灾祸患难,都是从往昔的恶心造业所产生出来的。」
没有一个真实的地狱存在。熊熊的烈火、燃烧的铁板、妖、魔、鬼、怪...外在的一切都是我们的恶业产生的。假如我们有一个没有执著的心,一个很平静的内心,那么外面就找不到一个恐惧的东西,任何「恐惧的因」到你面前就会化成「快乐的来源」。
就好像:释迦牟尼佛在刚证悟成佛时,引起了很多世间鬼神的嫉妒。因为从此以后这些鬼神就再也没有办法伤害到佛陀。于是,他们用很多箭、刀...等等各式各样的兵器射向佛陀。可是,即使有能力将须弥山拿起来做武器那样的鬼神,当他们将兵器射向佛陀时,兵器一样都变成了莲花。
因为佛陀此时进入大慈的禅定,没有任何事或物可以刺激得了他。
佛陀的内心是那样子柔软,所以没有任何人可以伤害他。
总之。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里面没有任何一件事比「恶心造业」更可怕。如果我们没有恶业的话,那么我们真的就没有敌人了。
* 为什么修行非常好的人会没有敌人呢?
* 为什么我们一般人的敌人却这么多?
因为一般人每次在家里总是说「这个人这个」「那个人那个」做太太的说「先生那边亲戚的坏话」,做先生的每次数落「太太那边亲戚的不好」所以我们的敌人越来越多。
如果请一个修养比较好、心地柔软随和的人来做公道人的话,他会站在各个人的立场说明各方的理由,不会伤害任何一方。这就是「随和」。
* 我常常说:要「随和」,但「随和」要有智慧。
* 我们没有智慧的时候,「随和」就容易被它所转。
* 「没有智慧的慈悲」容易被骗。
* 「有智慧的随和」别人没有能力骗我们。
* 我们很清楚的观照一切,不会被外境所转。
* 所以我们做佛教徒要有清净智慧的随和。
我们大乘佛教是比较多善巧的,注重菩萨的方便法。小乘佛教则比较注重行为、戒条,规定得比较细比较硬。而我们认为细节的戒律是可以应时代、环境、情势的需要而略做调整的。我常说:「如果是为了想救一条鱼的话,是可以说谎的。」不要一直墨守成规的认为「我说谎话我就会破戒」,那么就没有能力去救一条生命。
如果你因为某些原因,答应借钱给某个人,结果答应之后才发现他先前给你的种种理由都是不合事实的。这时候,如果你还继续将钱借给他,那就是错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发现被他骗了还借钱给他,我们愿意被他骗吗?不要这样想!因为他不会认为你很慈悲、很守信用,而是认为「你好笨喔!我骗到你了」。
所有的恐惧都是从内心而来的。
* 一般修行好的人,即使遇到家破人亡也不会让他痛苦。
* 不是说他不伤心呐!
* 而是他内心接受。
* 本来因缘就是这样子。没有一件事不是因缘而产生的。
* 世间万事无奇不有,怎样的事情都可能发生。
所以他很坦然,
你们不要认为这是无情,
真正的悲情是这个情。
一般人认为父母亲死亡时痛哭到稀里哗啦才算是「有情」。这是「有情」没错。但是方法错误。有些人说:「男、女之间是无明的感情」。我喜欢他、我爱他,我也要他爱我、喜欢我。一旦不如自己的意就嗔恨他、伤害他。这是没有慈悲的感情。这是无明欲望的情!
真正的情是「只要他快乐,我怎样都可以」,这才是真正的情。我们对小孩也一样,我们要求小孩一定要按照我们的方式去做,我帮他付钱,我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情。但他要听我的,按照我的想法去做,如果小孩照我们想法去做他会很痛苦,他要怎么办?如果小孩不照我们的意思去做,我们就打他骂他,那就是满足我们的欲望而已啦!不是真正的慈悲。
修行好的人就非常的随和,只要对方认为对的话就可以啦!有些时候对方会产生无明做不好的时候,就客观的跟他说,如果他不听的话也不会产生担忧。因为担忧是没用的,如果担忧有用的话,那么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佛他们就好可怜喔!一点都不快乐,因为我们每个众生都那么痛苦,我们每个众生都像他们的子女一样。我们的子女很痛苦的时候,做父母的当然心疼。观世音菩萨...他们好辛苦,要一直担心,担心当然心情不好,没有快乐,不是这样子!
他们非常的快乐,他们非常的疼我们、爱我们,但是你没有办法让他们痛苦。因为他们知道所有的痛苦都是虚幻的,所以不需要受这个痛苦。
所有的恶业、痛苦都是从内心而来,所以不要一直执著在外境上的一切。我们所说的净土,是一样的环境就可以得到一样的快乐吗?净土是什么?环境非常进步、非常庄严就是净土吗?
相信在座各位应该都没有看过极乐世界,包括我也没有看到过,但是很多人认为极乐净土是非常壮观的、很漂亮的。那边的房子都是华丽而舒适的,我们要把人间变成这样一个环境。这些对下根器的人讲是可以啦!但是我们内心没有净化的话,外在再庄严也一样会有烦恼。把「内心转化成净土」才最重要!
如果说:「刚开始利用外在庄严的环境来转化我们的内心成净土」,这样子解释是可以,但是大家都要知道究竟的佛学重点不是「外在」!不然如果外在庄严就叫净土的话,那么纽约、东京...等等城市都那么美丽,那么它们都是净土喔?城市越发达、越漂亮的地方,居民的烦恼就特别多,在台湾的时候我听人诉说他们自己的内心是如何承受着痛苦和压力。
真的不要羡慕外在的环境,因为外在的这一切都是从内心中做出来的,内心太辛苦、太累了,很痛苦!我们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把内心变成净土?」
首先要保护心啦!
要怎样保护呢?
用正知及正念来保护这个心!
不要让它被烦恼贼偷走。
以上所说痛苦是由心产生的,接下来说善业也是由心产生的。
(2)六度依心 (2.1)布施依心
9.若除众生贫 始圆施度者 今犹见饥贫 昔佛云何成
10.心乐与众生 身财及果德 依此施度圆 故施唯依心
【讲解】很多人认为「行菩萨道」很辛苦。做不到。其实我们菩萨道修行六度也是以「心」为主。
我们可以很快乐地行菩萨道,如果必须消除一切众生的贫穷才能圆满施波罗蜜多的话,那么现在依然可见许多饥饿的众生,过去诸佛又怎能圆满施波罗蜜多呢?
你们看北韩、非洲...等等还有那么多受饥饿的人,即使在台湾也有流浪狗、蚂蚁...都是非常饥饿的众生。那么,过去迦叶佛、释迦牟尼佛怎么圆满施波罗蜜多呢?如果没有圆满「布施波罗蜜多」如何成就呢?不是这样子,如果你们这样子想:「要天下没有一个贫穷的众生才算圆满施波罗蜜多」的话,行菩萨道就非常非常的辛苦,这样子是做不到的!
如果有人乐意将「一切财物及果位功德」毫无保留地施给所有的众生,经说:「以这样清净的舍心就能圆满施度」。因此,施波罗蜜多完全以心为主导。对财物、功德毫无吝啬的心我们现在做不到,因为我们是凡夫需要生活、需要物资。
《入中论》说到「初地菩萨就能依众生需要而布施」,现在我们的时间还没有到,真的做不到,也不可以这样做。到初地菩萨的时候就能以清净的心圆满布施度。圆满布施度并不是说让天下没有一个贫穷的众生,这是做不到的!
(2)六度依心 (2.2)净戒依心
11.遣鱼至何方 始得不遭伤 断尽恶心时 说为戒度圆
【讲解】持戒以「心」为主,要持戒圆满需要把鱼、虾、青蛙、鸽子...等动物送到什么地方放生,它们才不至于被杀害呢?
有些人说:「你们放什么生呢?在市场买的鱼并不能适应河流的水质,把它们放生到河流里过几天就会死,你们是在放生还是放死呢?」
不用怀疑,当然是放生!
当我们放生的时候,旁边有人在钓鱼,如果被钓到不也是死路一条吗?我们怎么办?这样做也不是,那样做也不行,那要怎么做呢?这是不了解佛法的重点。
* 我们找不到一个「可以让它们完全不死」的地方来安置它们。
* 这是做不到的。
* 我们能做的只是「在它要被杀的当下,救它一命」。
* 至于以后,「是生或死」要看它们自己的福报。看它们自己的因缘。
* 假如没有人钓它,动物之间也会自相残杀。
* 鱼被鸟吃,鸟又被人打。
* 就如我看到一个人正遭受被强盗杀害的当下,我去救他一命。但,那个人说不定过不久也会遇上车祸或生重病死亡啊!
* 我们没办法把它们带到完全不死的地方。动物与动物之间,大的吃小的,小的住在大的身体里面。
人虽然没有互相吞食,但也是互相伤害、互相骗来骗去才能生存的。做生意、上班、政客...都一样,完全找不到一个不会伤害众生的地方,要一个不死的地方只有悟道、了脱生死才可以!所以这是做不到的!
一个人要守戒律,并不是远离色、声、香、味、触五妙欲的迷惑。假如这里有很多美女,我就没办法守戒。假如这里东西不好吃,就想用肉来炒菜,假如这里东西不好看就想去偷!
即使你「身囗」没有这样做,那么,这些诱惑如果无法完全避开的话,我们就难逃五毒的侵害。你今天没跟这个人相处,说不定过几天也会遇到这个人。过几天没遇到,过几个月…
《《入菩萨行》讲解 第五品 护正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