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能消除众生所有的恐惧。
* 所以从今天起,我要归依佛陀。
* 同样,我也要真诚地归依佛陀所亲证的大乘「道谛」「灭谛」-->
解除轮回之恐怖的无上妙法,以及大悲的菩萨圣众。
为什么要说「妙法」呢?
法的意思很广,所有一切万物都可以说是法,不管是物质、动物、人类及一切言语、行为...等等都是法,让我们去除痛苦的法叫「妙法」。
(2)别依菩萨
49.因怖惊颤栗 将身奉普贤 亦复以此身 敬献文殊尊
50.哀号力呼求 不昧大悲行 慈尊观世音 救赎罪人我
51.复于虚空藏 以及地藏王 一切大悲尊 由衷祈救护
52.归依金刚持 怀嗔阎魔使 见彼心畏惧 四方速逃逸
【讲解】
* 为了消除内心的恐惧和颤栗,我将把身体献给普贤菩萨。
* 也要把我的身体献给大智的文殊师利菩萨。
* 我哀凄地大力呼求,在大悲行上不会失误的观世音菩萨;
* 观世音慈尊!请您快来保护我这个罪人吧!
* 我也由衷的呼求圣者虚空藏菩萨以及地藏王菩萨等一切大悲的圣者:祈求您们保护我吧!
* 我也要归依诸佛力量总集的金刚持菩萨,因为心怀嗔恨的阎魔王使者见到他都非常害怕,吓得向四方拚命的逃逸。
圣者 虚空藏菩萨
因为初地菩萨以上都已经明白「无我」「空性」,所以称他们为圣者。「初地菩萨」以下称为「凡夫」。我们跌倒时需要有扶起的助力。譬如:扶手或者拐杖之类。虚空藏菩萨就是我们脱离轮回时「如同拐杖」的助力。
金刚持菩萨
* 他受十方诸佛菩萨之托,是第一位传授密法的菩萨。
* 所以十方佛力都加持在他身上,是十方佛菩萨力量的总集结。
* 他有「寂静尊」和「忿怒尊」二种显现。
* 他就是我们修破瓦法时,在阿弥陀佛左边蓝色身的金刚手菩萨(大势至菩萨)。
* 他为调伏伤害众生的凶恶妖魔,特别显现「忿怒尊」,手拿金刚杵,看起来令人生畏。金刚杵代表「坚固」,所以也是十方佛意灌顶的象征。
53.昔违尊圣教 今生大忧惧 愿以归命尊 求速除怖畏
【讲解】从前,我违越(违背)了您们的尊圣教诲,如今发现自己将因此受到可怕果报而十分恐惧,从现在起,我要归依您们并依教奉行,但愿我的恐惧能因此而迅速消除!
(三)对治力 (1)依教奉行
(1.1)喻惑如病须对治
54.若惧寻常疾 尚须遵医嘱 何况贪等惑 宿疾恒缠身
55.一嗔若能毁 瞻部一切人 疗惑诸药方 遍寻若不得
56.医王一切智 拔苦诸圣教 知已若不行 痴极应诃责
【讲解】
* 如果一个人害怕普通疾病的折磨,尚且要遵照医生的指示去治疗。那么,长久罹患「贪嗔痴」等心理障疾的人就更应该依教奉行了。
* 我们总以为精神不正常的人才有「心」病,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如果我们没有病的话,怎么会痛苦呢?
* 我们身体健康,不缺吃、不缺穿、不缺住,但我们还是有烦恼和痛苦。这是我们的心生病才会这样子。
* 「贪欲的病」让我们有得不到、眷属不够多、钱赚不够多、家庭不圆满等等的苦。
* 「嗔恨的病」也是一样,如我们的敌人得到快乐会让我们嫉妒或愤怒等等。
* 我们有这些「贪嗔痴」永恒不灭的「沉沦疾病」就必须听从佛菩萨教导好好的对治医疗,为什么呢?因为一般的病只是折磨我们今生的肉体而已,而这「疾病障碍」单单「贪」或「嗔」等任何一种烦恼就足以将南瞻部洲所有的人类毁灭。
要治疗这么严重心病的药方
* 除了三藏典籍以外都找寻不到!只有佛菩萨能够医治我们的心病,所以我们当然要听佛菩萨的话。
* 为什么我们总是这样忙碌?因为不满足的原故。所以我们才会一直如此奔忙,单单「贪欲」的力量就能让整个地球上的生物忙得团团转,再加上「嗔」和「痴」就更不用说了。
* 我常常说:「治疗我们肉体的病是医学,但是要治疗我们的心病就只有佛法才能办得到」。我们把精神病患送进医院治疗,使他们恢复为「正常人」。可是这并不能治疗他们的心,一般人都以为自己没病。其实只是没有发现病而已。
在一个理解空性的人眼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一直没办法停下来的疯子」。
有人问达赖喇嘛:「你是西藏的精神领袖,你有什么神奇的力量?」
达赖喇嘛回答他:「可以让跟我住一段时间的那些人,心里比较快乐一点。」
身体的病来得快、去的也快。而用佛法来治疗众生的心病就不是那么容易。可是当内心的病得到治疗以后,它就完全属于我们的了。小偷要偷也偷不到,强盗要抢也抢不走。不但今生这样,而且下一世也是如此。永远跟随着我们。我们的肉体坏掉没关系,肉体本来就没办法永恒存在。佛陀也没办法免除生、老、病、死。
我们肉体坏掉可以一再更换,肉体痛苦不会影响内心的时候,我们就没有痛苦。肉体快乐但心不快乐,做什么事也是枉然。白费!物质再好,心灵空虚的话,永远会生活在痛苦之中。
你看,住在落后地方的人民,物资匮乏,但心灵的痛苦反而少一些。而住在繁荣地区的人,虽然物资不缺,却心灵干涸。我们台湾人就是这样。心灵没办法承担压力,比较容易恐惧、容易受外界操纵、随着外境起舞而产生各种烦恼和痛苦。
改变心是如此的重要,
那么,医王(佛陀)一切智者所说的
能拔除一切轮回痛苦的圣教,
如果有人明知有益却不想依教奉行,
那真是应该诃责的大痴汉!
(1.2)惑如险须慎防
57.若遇寻常险 犹须慎防护 况堕千由旬 长劫险难处
【讲解】如果我们遇到世俗中普通的小危险,尚且需要小心谨慎地提防危险发生,何况面临一个会使人堕落万丈深渊,经历几千万年也不能恢复的烦恼险地呢?
(1.3)劝速对治莫苟安
58.或思今不死 安逸此非理 吾生终归尽 死期必降临
59.谁赐我无惧 云何定脱苦 倘若必死亡 为何今安逸
【讲解】
或许有些人会这么想:我知道我会死,但至少今天我还不会死,因此就安逸的过日子。
这是不对的。
有生必有死,我们迟早总是要死的。死期一定会来临,到时候,谁能赐给我安和的心境呢?如果我们在小孩出生的时候,就能想到他将来有一天会死,那么将来无论小孩遇到任何状况,我们的心都比较容易承担。
假如有人对你说:「你死的时候我会来救你」,那是假的!世间人是很容易受骗上当的。当他诳称他的法力有多高明时,因为我们自心缺乏自信就很容易上他的当。反而对自谦的法师没信心。佛陀也没有这样说过。
佛陀只是发愿说:「希望听到我名字的众生,都因为这个因缘成为那众生快乐的因。」他只是说:「我是一个医生,按照我的方法去修就有办法得到快乐。」。
* 佛陀只能给我们方法而已,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必做就有人来保护我们的话,那么因果法则岂不成为空谈?
* 所以如何才能真正脱离死亡的恐惧与痛苦呢?
* 如果将来有一天会因死亡而受苦,那么现在为何还安逸度日而不求解脱呢?
60.除忆昔经历 今我复何余 然因执著彼 屡违师教诫
【讲解】除了回忆种种往事以外,死亡来临时我还能保留下什么呢?
可是我却老是执著在亲眷、财物、权利...那些带不去的事物上,经常违背或叛逆着师长们的教诲。因此制造了许多如影随形的恶业,而让自己沉沦在痛苦之中。
61.此生若须舍 亲友亦如是 独行无定所 何苦结亲仇
【讲解】如果死的时候,必须弃舍今生的一切;同样,也必须舍弃亲友和怨仇敌人。独自随着善恶业风在轮回里漂泊不定,那么何必在生前辛苦地用尽心机去跟一些人结冤仇、争吵,还有把心思用在执著亲人爱人这些感情上呢?为什么要因为这些「其实非常短暂」的所谓情感造业呢?
我常常说:「我们常忽略在现实生活中伤害我们的人是谁!」
* 我们总以为是我们的敌人。其实不是,因为我们对敌人有戒心。所以我们被敌人伤害有限。伤害我们最深的是我们的亲人,仔细去想想就会明白。
* 在座做父母的都有小孩,我们必须每天辛苦赚钱养活他们、帮他们缴学费、补习费、上、下学接送...
* 是他们在让我们辛苦、烦恼、担心...
* 因为我们已经「心甘情愿」沉溺在里面了,所以不会发现他们在伤害我们。
* 能够向我们借钱却不还的,是和我们最好的亲友,有些人因为先生、妻子、小孩...的原故而无法到这边听闻佛法,能够让我们牵肠挂肚的都是我们的亲友,是他们让我们产生烦恼、痛苦和不安。
他们才是伤害我们最深的人,所以修行人比较不执著在这贪欲的爱上面。
62.不善生诸苦 云何得脱除 故我当一心 日夜思除苦
【讲解】今世的痛苦是前世所累积的,而来世是福是祸,要看今生的所做所为。
我们南瞻部洲是因果最明显的地方,你看全世界各地区的环境不同、每个人的长相不同、根器不同、财物不同...有些人总是快快乐乐的。有些人老是生活在痛苦之中。其他像北俱卢洲、东胜身洲的众生就没有很大的差异,我们「贪嗔痴」很严重,我们欺小凌弱却害怕恶势力,会和我们平等的人竞争,对比我们好的人嫉妒...
但修行最好的场所也是我们南瞻部洲,因为这是一个充满痛苦的地方,所以较容易产生出离心,其他三大洲因为太舒服了所以不会想修行。
从往昔的不善业引出今生的种种痛苦,如何才能从其中解脱出来呢?所以我应该专心一志,日夜不停地寻求解决之道。
63.吾因无明痴 犯诸自性罪 或佛所制戒 及余众过罪
64.合掌怙主前 以畏罪苦心 再三礼诸佛 忏除一切罪
【讲解】因为我愚痴无知,为了短暂的快乐,所以造作杀生、强盗、邪淫、妄语等自性罪(请参阅下面的解释),或任何佛陀所制的戒罪以及其他种种细微的过失而失去永久的快乐。
* 现在,我要恭恭敬敬地合起双掌。
* 以畏惧「因恶报而受苦」的心情,再三地礼敬怙主诸佛菩萨,以便忏除清净从前的一切罪障。
* 「自性罪」是不管任何人,不管是不是佛教徒,犯了这些过错都是犯罪,如杀生、强盗、邪淫、妄语等。
* 而「戒罪」则是受过戒律如居士戒、沙弥戒、别解脱戒...等的人不可以违犯的过失,未受戒的人则不受限制。如:比丘不可拔草,比丘拔草就犯了戒律,而其他人则没有这个顾忌。
(四)誓不犯罪力 (誓愿力)
65.诸佛祈宽恕 往昔所造罪 此既非善行 尔后誓不为
【讲解】慈悲引渡众生的诸佛圣众啊!祈请宽恕我从前因无明所造的一切罪业吧!既然这些都是不善的行为,从今以后,我一定不再造作!
《入菩萨行》第二品忏悔罪业的内容包括供养、顶礼、皈依和忏悔,但重点在讲「忏悔」。所以它的名称叫「忏悔罪业」。我们闻思累积福报的方式有八个,现在其中四个已经讲授圆满了,还有随喜、请佛住世、请转*轮、回向四个方式,接下来我们来闻思「随喜」。
《入菩萨行》第二品 忏悔罪业
《《入菩萨行》讲解 第二品 忏悔罪业(续)》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