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讲解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一、明菩提心所依

   (一)思惟暇身难得

  4.暇满极难得 既得能成利 倘若利未办 后世岂复得

  【讲解】闲暇而又圆满的人身是非常难得的。

  佛法上说:

  「闲暇」是指「有修习佛法的时间」。

  「人身难得」是指「暇满人身难得」。

  现在人囗越来越多,这个人身哪里会难得?

  不要如此说。这和世俗的说法不一样。佛法上「暇满」是「八有暇十圆满」,称为十八暇满人身。没有生在「八无暇」的状态,就是「八有暇」。

  「八无暇」是指:

  1.生在地狱道-->

  在十八地狱里,每一秒钟都是痛苦、煎熬、折磨。地狱的众生承受痛苦的次数和时间,就跟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呼吸」一样,完全没有间断的时候。更真实悲惨的是,他们的寿命很长。绝对不是我们的计算机、甚至世界上最精密先进的电脑能够计算得出来的。就算用「天文数字」来比喻,也还是不足够!所以在他们的念头里,只有「痛苦」。根本容不下第二个念头;「我要修行」这个心念,完全不可能出现!

  这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绝对是可以找到例子的。比如说,当我们肚子痛得要命的时候,脑子里就只有一个念头-->「找厕所」。那时就算跟你讲「吃喝玩乐」,你也不会理我,更不用谈什么修行。

  2.生在饿鬼道-->

  和地狱同样的道理,这里的饿鬼,长期以来没吃东西、没喝水(饿鬼众生甚至只能知道口渴,而不知道有「水」的存在!),身心都很疲累,很虚弱。没有力气,哪里还有心来听什么佛法?

  我们平常人如果饿上24小时,就会手软脚软,到时让我们看再好看的电影、穿最好看的衣服,我们也不会有心情。我们的心里就只有「饥渴之苦」。

  3.生在旁生道(动物、昆虫等类众生)-->

  旁生多数由主人豢养、奴役。再不然,就是野生,生长在森林、山野之中。加上天生没智慧,不懂得闻思修,根本没有机会修习佛法。大部份的旁生道都在大海里面,大的吃小的,小的住在大的身体里面,甚至大的比地球还大!在这些动物众生的生命世界里,都是「吃东西、睡觉、交配、争斗抢地盘」。哪里还有机会学佛修行?

  佛教所说的大海是环绕须弥山一圈的范围,我们南瞻部州只是小小的部份,所以不要说地狱道在哪里?旁生道在哪里?饿鬼道在哪里?

  * 在我们地球,这个活生生的世界上,有很多人心里面痛苦和烦恼不断,就是生在地狱。到医院走一趟,你就会有大概的了解。

  * 我们现在科技越发达、越工作个不停,和「旁生道」没有两样。比如说:台湾这里有一定的生活水准。你们都必须努力赚钱,提升技能,根本没有什么时间静下来真正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

  而看一看现今社会,男女关系开放得很,人们都流行「只要感觉对了就可以」、「只在乎曾经拥有」,一夜情已经没什么大不了。在公开场合亲热也是常见的事。在感情的世界里,肉欲的成份越来越重。

  仔细深入思考,人类其实已经越来越像「禽兽」。

  * 有一个仁波切说:「你不要认为大老板非常富有,他们是很富有,但是闲闲的那就还好,能够满足的就是有福报的人,但大部份的老板们他比一般人还没有时间,一天二十四小时从早忙到晚,他就是饿鬼!」。

  近年来电视上有很多介绍美食的节目。人们从天上吃到地上,从地上吃到海里深山。越吃越觉得饿火中烧,这不正是变相的「饿鬼道」吗?

  「饿鬼」并不是财物多与少的差别是「心」没办法满足。所以永远的渴望和饥饿。因此永远不能饱足。

  在有智慧的人眼里,六道在我们人类当中都已经具足了。我们的肉眼可以看得见,耳朵可以听得到,心灵可以体验得到,六道活生生现在眼前。但这些对「下阶层」的众生来讲,他们是听不进去的。

  现今社会,人们受高深的教育,学识渊博,也到各地旅行,见闻都非常广阔。所以,都会怀疑甚至笑着问「地狱呢?饿鬼道在什么地方?怎么证明它们的存在?」我们现在是人。天、阿修罗、地狱、饿鬼、旁生,这六道好像离我们太远了!根本没有什么切身关系。这里,有一句话说得最好:

  地狱、饿鬼在哪里?

  只要呼吸一停止,我们一断气,

  它们就会马上出现。

  从这里仔细思考,你就会发现原来我们和六道是这么的接近。

  所以说地狱是某一个地方,饿鬼是某一个地方,极乐世界是某一个地方,对上根器的人来说都是在这个时代这个地方。因为一切都是我们的「心」所创造的,如果你内心快乐,极乐世界就在此地。如果你的内心痛苦,地狱就在眼前没有别处。

  例如:你们多数都有旅行的经验。旅途中或多或少自己或同伴们都会出现「晕车」「晕船」而呕吐难受或是水土不服的状况。当时,就算身处在最美丽的旅游胜地,我们也不会有心情去欣赏。因为身体上的「痛苦」就是「轻微的地狱」现前!而当我们和自己喜欢的人,到一个自己「平时很讨厌去」的地方,那一刻你也会觉得身心愉快。不是吗?

  4.生在边地 --> 因为没有佛法的地方

  5.生在邪见的地方 --> 因为不会接受佛法。

  6.长寿天 --> 因为太舒服了不想学习佛法。

  7.不值佛世 --> 没有机会学习佛法。

  8.聋子哑巴

  没有生在以上八个地方就是「八有暇」。

  十圆满 是「五自圆满」及「五他圆满」

  「五自圆满」是:

  1.生为人身

  --> 学习佛法最好的条件就是生为「人」,我们「人」,所谓万物之灵,就是胜过所有动物的智慧,很聪明,所以要生为「人」。

  2.生在「有佛法」的地方

  3.五根具全(具备正常的视觉、听觉、触觉、理解能力等)

  4.无犯「五无间罪」的罪过

  --> 五无间罪是非常重大的罪过:a杀害父亲 b杀害母亲 c用嗔恨心来出佛身血 d杀阿罗汉e挑拨僧团

  5. 对佛法有虔诚心

  --> 佛法有经、律、论,特别是对于「律」的虔诚,如果没有「律」的话呢?佛法就容易乱了,所以对「律」有虔诚心很重要。

  「五他圆满」是:

  1.佛陀来世 2.佛陀有传法 3.佛法住世 4.有随学佛法 5.有慈悲的善知识及虔诚的功德主

  如果佛陀传法只有一两个月...一两年就消失了,那我们就没有机会学习佛法了,所以「佛法要住世」。

  在一般信仰的概念里:很多寺庙、佛像、佛经...是「佛法住世」。其实这些只是佛法的象征,也就是佛法的表相而已。

  佛法的精华在戒、定、慧三学,而精华中的精华是「空性」,世间有「体悟空性的人」存在的时候,就是「佛法住世」。

  若没有「体悟空性的人」存在,即使全世界五十多亿人都信仰佛法,也不代表「佛法住世」。只是佛法的「象征住世」而已。即使整个台湾都成为一座寺庙,整个台湾都成了一个佛相,也不表示佛法住世。佛法住世要有「体悟空性的人」存在。现在佛法住不住世呢?

  现在理解空性的人很少很少,我们用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佛法没有没落。它一直在发展当中,一直在进步当中。因为以前欧、美地方都没有佛法,佛法只有在印度,现在全世界都有佛法。表面上佛法越来越发展,如果用外相来判断的话,佛经所说的和事实都是冲突的。佛法须用内心看待。

  小结语

  闲暇而又圆满的人身是非常难得的,如今既已获得这成办人生利乐的机会,倘若不利用它来促成自他的究竟利益,来生怎可能再获得暇满的人身呢?

  (二)思修善心难生

  5.犹于乌云夜 刹那耀闪电 如是因佛力 世萌修福意

  【讲解】我们无始以来被无明的黑暗束缚在痛苦的轮回之中,我们通常都只想到自己,平日里所见的爱心多是贪欲的爱心,并不是慈悲的爱心。就像在乌云笼罩没有星星和月亮天色非常黑暗的夜晚,闪电刹那照彻整个大地。

  我们小时候在西藏下雨时,晚上没有电灯非常暗。和朋友出去玩要慢慢的爬,这时候如果有人碰到你的鼻子,你也不知道是谁,很暗。现在我们新加坡根本感受不到这种黑暗。

  同样,偶尔因佛陀的德威感召,许多人暂时萌生起「修习善法」的念头,善心是如此难得!当善心产生时,要即时把握住机会,要尽量维持这个

  善心。

  就好像:一个人刚刚开始学骑脚踏车的时候,要「保持不翻车倒地」是很不容易的。而只要有一个机会让他抓到「平衡点」,他肯定会想尽办法,继续维持这样的平衡力,好让自己往前骑下去。

  小结语

  * 《入菩萨行》具备大乘菩萨修行的种种教法,在任何时候如果碰到「行」有疑问时,就要闻思《入菩萨行》。

  * 讲解《入菩萨行》,它有「题义」和「论义」,题义在第一讲时已提过了。

  * 论义有:1进入论义的方法 2论的本质 3圆满,三个主题。

  * 首先进入论的方法:由「敬礼一切佛菩萨」「寂天菩萨的誓愿」和「自谦」三个方式进入「论」的主题。

  * 论义本身,首先要思惟「人身难得」,学菩萨道要有暇满的人身方才可修。

  * 其次,心态上要思惟「善心难得」,我们必须把握并且护持那颗「刹那显现」的善心。

  * 这一讲要讲授「菩提心的功德」,为什么要学「菩提心」呢?因为它有很多的功德和优点,因此我们要学习它。

  二、思惟菩提心利益 (一)总明菩提心利益

  (1)灭罪胜余善

  6.故善恒微弱 恶大极难堪 舍此菩提心 余善岂能胜

  【讲解】世人因为被无明和私心所捆绑,通常善行总是微弱而且短暂的。而罪恶的力量却是非常强大而持久。除了「菩提心」以外,还有什么其它的善行能胜过这些罪恶呢?

  《华严经》比喻到「菩提心」如何能将恶业压下去:「假如有很多老鼠,只要旁边有一只猫的话,老鼠们的威严就被猫的威严压下去了。」

  …

《《入菩萨行》讲解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