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心的修行次第(澈仁东珠)▪P5

  ..续本文上一页eft">※ 是否是为了希求人天福报而发心?

  

※ 是否是为求自我解脱而发心?

  

如果我们有以上这些发心的话,就要把它看成极大的过患,从今天起应如戒除毒瘾般地断除,我们需要的是发菩提心:『我这次观修菩提心是为了让法界所有如母众生离开苦海,得到无上佛果,而决心修习的!』这样的发愿!

  

接着,观想上师在我们头顶上,深深地向祂祈祷,接着上师化为光融入自己,上师的智慧与自己的心无二无别,安住在此状态下,远离过去、现在、未来的妄想,能待多久就待多久。

  

上师的五种功德:上师就是佛、上师所做皆为佛的事业、上师为诸佛的总集、依靠上师不需依靠其它法门也同样可以成佛、上师的恩德比佛伟大。

  

上师,语称为「喇嘛」;所有诸佛菩萨都是依靠上师而成就的,同样地,如果我们想要成就菩提,寻找一位「具有上师资格和功德」的喇嘛非常重要,但是,佛经上所说上师的资格与条件非常严格,除非我们有非常好的福报,否者要遇到佛经上讲的这种上师是非常困难的,假如我们没有福报遇到这样的上师,怎么办呢?我们只好退而求其次!我们可将具有下面这些条件的人做为善知识:谁让你明白佛法,解决日常上的烦恼(这里不是指钱财方面的问题),让你的生活过得比以前轻安快乐的,让你认识世间真相的,让你远离世间八法束缚的,成为你修行的对境的,他就是你的善知识了,例如:阿底峡尊者他就有一百零捌位导师,因为他们让他明白佛法或修行进步,西藏大师些康巴契布称大盗雅土登为上师,因为,些康巴契布本来非常富有,但一夕之间都被雅土登抢劫光了,让他了解万法的不坚固性,去除对财物的贪着,所以他感恩这位大盗给他实习佛法的机会,所以只要能去除我们贪执、五毒习气的人,就是我们的善知识!

  

正行:观修菩提心

  

我们现在所讲的观修方式属于宁玛巴的传承,同时具备了阿底峡尊者所传下的七要点,以及寂天菩萨所传的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的观修方法!

  

观修次第很重要,如果没有经过一个次第、一个次第的顺序观修,那么嘴里说「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或面对可怜众生时,说一句「众生好可怜啊!」都会像说空话般地没有真切的感受;如果我们切实地去修,内心就会生起真正的改变。

  

生起菩提心的方法-首先观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然后才进入修习菩提心,观修四无量心是学习菩提心的基础。

  

为什么称慈、悲、喜、舍的修法为修四无量心呢?因为修慈、悲、喜、舍的功德不可思议、无法衡量,这种善根深广难思,所以称为四无量心。

  

观修四无量心的正行分为「观察修」及「安住修」两项。以讲授经论而言,四无量心是先从「慈心」开始讲解的,但在修持的诀窍上来说,要先从「舍无量心」开始实修,然后才依次修慈、悲、喜。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众生平等的概念,我们修的慈心、悲心都是偏颇的。

  

有缘的四无量心:

  

慈心:愿一切众生能够得到快乐。

  

悲心:愿一切众生离开所有痛苦。

  

喜心:愿一切众生不离开快乐。

  

舍心:愿一切众生的心中不生贪心、嗔心,心相续生起平等心。

  

无缘的四无量心:即是空性。对初学者而言,以「如梦如幻」等譬喻来修炼,对于证悟空性者则以「无分别智行诸事」来入定,修持它的妙力、慈悲心等。

  


  

* 观修舍无量心

  

我们现在要讲解「舍无量心」的修法,首先,我们要了解修「舍」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它毫无意义,我们为什么要修呢?修「舍」是要舍弃什么?

  

菩提心的涵意是「愿度一切有情成佛的意愿和决心」,那么「一切有情」包括那些呢?它包含了我们的亲友、眷属、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看见和看不见的众生,最重要的,它还包括了我们所有的敌人、冤家、讨厌的人..,如果我们只乐意去度亲友等有情,而不愿意去度仇敌这类讨厌的人,那么就无法具备菩提心,因为你的心是偏颇的,心量不够大就无法成佛!

  

修「舍」就是学习、适应「冤、亲平等」的概念,把「冤、亲平等」成为我们生活的主观,舍掉对敌人、冤家的讨厌和愤怒,舍掉对亲友、眷属的执爱,一切情绪都要淡化、平衡,这对修「慈」、「悲」有很大的帮助!

  

因为我们是初学禅定者,所以每一个法门都要有对境才能修,修舍无量心要如何安置对境而修呢?首先我们要思惟、观察,什么是敌人?什么是亲友?我为什么讨厌他或者爱他?是什么理由使我的情绪这样子波动?

  

观察修:

  

直接以敌人和亲人为对境而观修:

  

观想-将敌人安置在右边一堆,将亲友安置在左边一堆;接着我们要以广阔的心思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敌人和亲友可能出现的情况。

  

首先,生起对左右两边的贪念或嗔恨,再思惟「从以前就是如此,对喜欢的人产生贪念、对讨厌的人产生嗔恨,但,我要仔仔细细地思惟,这样的情绪是否有道理、有根据?」我们必须要为自己找到贪爱这些亲友或瞋恨这些怨敌的适当理由。

  

我们将心安静下来,然后从右边的敌人先思惟起,仔细思惟他们是否是真实的敌人?

  

从过去世想:从无始以来,我生生世世在轮回中,历经无次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例外的,每一次出生都需要一位母亲来帮我,没有母亲我就无法存活下来,现在这些我讨厌或讨厌我的敌人,久远劫来,他们肯定也曾做过我的母亲,帮助过我,犹如现在的父母般地爱戴过我,所以他们是亲人不是敌人。

  

从现世想:再看看那些讨厌我的人,其实,他们也不一定是讨厌我的,也许是我们之间沟通有落差,沟通之后也许就变成朋友也说不定,很多例子可以证明,有些上半辈子是仇人的人,下半辈子却成为知交好友、儿女亲家,再说,有些人因为被人讨厌而产生强烈的出离心,成为学佛的助缘,这些事也都时有所闻,所以所谓的怨敌看来也不是确实的敌人。

  

接下来思惟敌人的功德:

  

佛经上说:「布施一百年,不如持戒一天;持戒一百年,不如忍辱一天」。我因为有了右边这些怨敌,所以才有修忍辱的机会,而这些修忍辱的功德,是从诸佛菩萨、亲朋好友那边得不到的。 佛陀的三十二相,都是由修忍辱而来,所以我如果要走解脱的道路,那么,我认为是敌人的人,其实他们是来利益我的。

  

从未来世想:在我还未成佛之前,将在轮回之中无数次的出生,而这些目前的敌人,未来他们也可能帮助我、成为我的父母,从这个观点思惟,那么敌人也不是敌人,而是亲人。

  

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及敌人所引生的功德思惟,我们可以依理推论,敌人非永远的敌人,其实他们是我们的恩人及亲友,所以应该把他们和左边的亲友安置在一起。

  

接着,观想左边的亲朋好友,详细地思惟「现在的亲人,其实是害我的人」!

  

从现世想:从小到大,父母就教我要如何对付敌人、如何与人竞争,教我要成家、做生意..,其实这些都是让我困在轮回的主因!从解脱轮回的观点来说,原来我对佛法有那么一点点兴趣,但因为要养家,所以没有时间修学佛法,或者虽然学到一些佛法,但因为家人的关系,现在都生疏了。

  

从未来世想:现在的这些亲人,未来也可能像现在这样伤害我,无论是佛法上或世间法上都如此。

  

从过去世想:无始以来,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现在的亲人过去世也可能曾无数次地伤害过我,虽然他们现在做了我的亲友,其实从往昔看,他们也曾经是我的怨敌。

  

所以这些我所贪爱的亲友,并非永远的亲友,他们也是我的怨敌,应该把他们安置在右边的怨敌那边!

  

从另一个方向去思惟亲友:

  

从过去世想:无量劫来他们一定也曾帮助过我,当过我的母亲,如同现在的父母般地爱戴过我。

  

《菩提心的修行次第(澈仁东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