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以名叫“乌”。而此等医师之辈,多喜好投毒。若那只鼠崽为你摆设食物,千万当心不要去食用。”“乌”领受了命令,便前去追赶,到了那山中。
乌说:“你为何以醍醐陷害大王,却假称那是药。大王因此令我追赶,呼你回去。你赶紧随我回去,自首谢罪,那样还有存活的希望。你如果想要逃走的话,我必定现在就杀你,你终是逃脱不了。”耆婆自念道:“我虽然以巧妙方法求得这白象,然而却还是不能逃脱。现在当再以何种巧妙方法逃走呢?”耆婆于是对乌说道:“我从早晨到现在还未进食,回去的话,必会死。你可否给我片刻时间,好到山间去吃些瓜果,饮些泉水,然后再回去受死呢?”乌见耆婆小儿因为畏惧死亡,所以言辞中带着辛酸和痛苦,便心生怜愍,同意了。乌说道:“快去进食,不得久留。”耆婆摘了一个梨,自己啃了一半、然后将毒药涂藏在指甲中,去分剩下的一半。他把剩下的梨放在地上,又取来一杯水。先饮上一半,又将指甲中的毒投在剩下的水中,再放在地上。方才叹息道:“这水和梨,都是上天赐予的良药,既清香又甜美。饮食这两样东西,可令人身体安康,百病皆愈,气力兼倍啊。真遗憾,它们不长在国都之中。不然的话,百姓都能品尝了。它偏偏生长在这深山之中,不被人知道。人即便是进了山,也只是索求其它树上的果实。”
乌既然生性贪,便不能忍受饥渴。又听耆婆赞叹那些是神药,且看见耆婆已经饮食,所以觉得它们必定无毒。便取来那剩下的梨,吃了起来,又喝尽了那剩下的水。乌当即得了痢疾,腹泻如注水。他倒在地上,起身后又顿时晕眩倒下,不能再起。耆婆前去对他说:“大王服用我配的药,病必将痊愈。然而今日药力未完全发挥,余毒还未排尽。我现在前往的话,大王必将杀我,你并不知道这些。你起身想要取我的解药,以解身上中的毒,这才使病发作。这病自身并无苦痛,你千万不要动,三日即将痊愈。你若是起身追我话,就必死无疑。”
耆婆乘着白象离去,刚过了个村落。耆婆对一位五人长军官(原文,伍长),说道:“这是来自大国的使者,现在忽然得了病。你们赶紧把他扛回家,好好养护。给他好好地铺设床席,再给他麋粥喝,千万不要让他死去啊。他如果死了的话,那国王必会来灭你们的国家。”耆婆说完,便离去回到了本国。伍长奉命,把乌迎回家中养护。三日到,乌身内的毒消失殆尽,便回去面见大王。他叩头陈述道:“我真是愚痴啊,违背了大王的教令,去相信那耆婆的话。饮食了那吃剩的瓜果和水,被毒所害,得了三日的痢疾,直到今日早上才痊愈,我自知当死。”
正在乌回国的三日中,国王的病已经痊愈。国王追悔自己派遣乌前去。即看见乌回来,又是悲哀,又是欢喜,说道:“幸亏你没将那小儿带回。那时,正值我恚怒之时,小儿若来,我必将捶杀他。我得他的救恩,命保存活,却反而要杀害他。这忤逆乖戾的罪孽,真是难以详述啊。”国王即开始追悔前前后后被他冤枉杀害的人,然后全都厚葬他们,又赐钱财给那些蒙冤者的家属们。国王思念着耆婆,想要报答他的救恩。即派遣使者,前去奉迎耆婆。
耆婆虽然知道国王的病已经痊愈,但心中仍存害怕,不想再前往。耆婆又到佛所,双手捧足顶礼,对佛说:“世尊,那地方派遣使者来召唤我,我可否前往?”佛告诉耆婆:“你本在前世中立下弘誓,将来要成就功德,现在却为何要中止呢?你现在应当再次前往。你已经治疗了他的体外病,我也当再治疗他的体内病。”耆婆便随同使者前去。
国王看见耆娑,大生欢喜。他领着耆婆和他同坐,又扶持着耆婆的手臂说道:“幸亏承蒙仁者之恩,今日才得以重生。我当何以为报呢?我要分一半国土给你,宫女和库中珍藏的宝物,全都分你一半。但愿有幸,能让仁者接纳啊。”耆婆说:“我本是太子,虽然只是个小国,但也充足拥有人民和珍宝。我正是因为不乐于治理国家,所以才求医的。我应当行医治病,而大王赐予我的土地、宫女、宝物,都没有什么用处。大王先前接受了我五个愿望,所以体外病得以痊愈。若是再能接受我一个愿望,体内病也可摘除、痊愈。”国王说:“遵从仁者的教导,请让我再听下那是什么愿望?”耆婆说:“愿大王请佛前来,从佛处接受光明之法。”于是,耆婆便为大王叙说佛的功德巍巍等等殊胜的尊荣。国王听后大生欢喜,说道:“我现在就想派遣乌大臣乘坐白象前去迎候佛,可以吗?”耆婆说:“大王不需用白象,佛明白一切事。佛在很远,就能知道人心所想。大王只要晚上受持斋戒,自身清净。再设置供具烧香,远远地向佛作礼,长跪着祈请,佛定会自来。”国王按照耆婆所说的去行。第二日,佛与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同前来。饮食完毕后,为王讲经。国王心中得着开解,便发无上真道愿心。举国上下大小臣民,都受持五戒。人民各自恭敬地向佛行礼而去。
再说柰女。她的出生不仅奇异,而且生得聪明。她从父亲那里学习知识,博知经道、星历诸多方术,并胜过父亲。她演奏的加达声乐,音色如梵天界发出的乐声一般。诸迦罗越和梵志家的女儿们,共计有五百人,全都前往她那里从学,认她为大师。柰女常带领着这五百位弟子,为她们讲解、教授经术,或和她们游戏于园池中,或一起演奏音乐。国人不能明白其中缘故,便生毁谤、议论,称呼她为淫女。而五百位弟子,都被称之为淫党。
《注释》
加达声乐:这是原文字句。笔者猜想是名叫加达的乐器中演奏出的声乐。仅供参考。
再说柰女出生之时,国中还有两位须曼女和波昙女,也同时出生。须曼女,生于须曼花中。国中有个迦罗越,常榨压须曼,做成香膏。笮膏用的石头边,忽然生出一个瘤,大如弹丸。瘤日日长大,以致如同拳头一般大小,并爆裂破开。只见石节之中有光照如同萤火,萤光射出,照耀在地上。三日便长出了须曼。又过了三日,结出了花朵。花朵绽放后,里面有一小女婴。迦罗越取来领养,取名叫须曼女。须曼女长大后,生得美丽,而且智慧才艺,仅次于柰女。
当时还有个梵志家,在浴池中自然地生长着青色莲花,花朵开得特别大。那莲花日日生长,形状如同五斗瓶。花朵绽放后,看见其中有个女婴。梵志便抱去抚养,取名叫波昙女。波昙女长大后,也生得美丽,才明、聪明智慧,如同须曼女一般。
诸位国王,听说这二位女子美貌绝世,便不断前来迎娶。二位女子说:“我们生来并非出于胞胎,乃是出自于花草之中,所以与凡人不同。岂能跟随世人那样,再去嫁人呢?”二位女子听说柰女聪明,世间无与伦比。柰女出生时,又与她们有着同样的体征。便都辞别了父母,前去侍奉柰女,请求作她的弟子。这二位女子智慧聪明,学问又博达,各方面都胜过那五百位弟子。
佛当时游走在维耶离国。柰女便带领着五百位弟子,出城迎佛。她们头面作礼,长跪着说道:“但愿佛明日到我园中,受纳我们的饭食供养。”佛默然接受。柰女回去后,设置供具。佛进入城后,国王又出宫迎佛。国王行完礼后,长跪着请佛:“愿佛明日到宫中来。”佛言:“柰女刚才已经先请我了,大王的邀请可安排在后日。”国王说道:“我作为国王,至心请佛,想必应该得蒙哀许。而那柰女只是个淫女,日日带领着五百位淫弟子,行为不轨。佛为何要舍弃我,去应她的邀请呢?”佛言:“这女子并非是淫女,她在前世中有大功德,曾经供养过三亿尊佛。前世中,柰女常常与须曼和波昙,互为姐妹。柰女最大,须曼第二,波昙最小。她们生长在大姓人家,财宝富饶。姐妹们互相继续着,一起供养五百位比丘尼,日日施舍置办饮食。又作衣服,使比丘尼们随应所需,无所缺乏,全都供养。她们这般供养,直到寿命终止。三人常常立誓言:“愿我在后世中能够逢遇佛,得以自然化生,不从胞胎而生,远离垢秽。”如今应其本愿,能够生在值遇我的年代。但是,她们虽然在前世中供养比丘尼,却因为是豪富子弟,所以言语憍逸,时时戏弄比丘尼道:“诸位道人在这里时日已久,肯定也想嫁人了吧。她们只是迫于我们的供养和监管,所以不得放纵情意。”因此如今她们遭受了这前世中余留下来的祸殃。她们现在虽然日日读经行道,却被他人虚妄诽谤。现在的这五百位弟子,当时也一起出力,相助供养比丘尼,同心欢喜。所以今世她们又一次地相会了,因果又再次地相随啊。
而耆婆当时是贫穷人家的儿子。他看见柰女供养比丘尼,心中甚是仰慕喜乐,但是由于没有资财,所以就常为比丘尼打扫除尘。他打扫洁净后,便发念言:“令我能扫除天下人身上的疾病和污秽吧,若能这般便称我的心意了。”柰女当时瞧不起耆婆贫穷,又加上耆婆很勤快,便常称呼他为儿子。而那些比丘尼中,只要有人得了疾病,柰女就常叫耆婆去请医生以及合汤药,并说:“这可令你在后世中,与我一起获得福报。”耆婆请来的医生,凡治疗的都能痊愈。于是耆婆立誓言:“愿我在后世中能成为大医王,常治疗一切人身的四大之病,凡治疗的都能痊愈。”因为前世中的因缘,所以现在成为了柰女的儿子。一切都如其本愿。
国王听了佛的话后,长跪着悔过自己的那些话,将请佛的日期推辞到了后日。佛在第二日,与诸位比丘一起来到了柰女的园中,一一为她们述说其本愿功德。三位女子听闻经后,心中开解。五百位弟子,也一起同生欢喜,都得了阿罗汉道果。佛告阿难:“你应当受持,并为四众讲说,不要令其断绝:“一切众生,要谨慎自己的身行、言语、意念,不要心生憍慢,放纵自己!柰女在往昔时,因为调戏比丘尼的缘故,所以现在被他人诽谤成淫女。你们应当修行身行、言语、意念三业,恒发良善的愿心,令听闻的人随喜、相信、乐于受持。你们不要口出诽谤。众生一旦堕落在地狱中,即使出离,缘于余留的果报,也被投生为畜生身。如此历经百千劫,才后报为人。即使成为人,也贫穷下贱,听不到正法。他生长在邪见之家,又恒常值遇恶王,身形不具足。你们应当修行、受持、读诵,直到穷极未来际,也要常使不绝啊!””
《佛说柰女耆婆经(白话文参考)》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