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直帮助「一切」众生的想法,似乎只是诗意梦幻一般地怪异而不真实。然而,这种短视的见地只是缺乏智慧的结果。
《般若经》里提到,有位菩萨经过多年努力行持菩萨道之后,他告诉佛说,他一想到获得证悟要花上这么久的时间,加上无数的众生都还未获得解脱,就感到气馁。佛陀以一个譬喻回答了他:想象一个母亲梦见自己的独子被湍急的河流冲走。她完全无能为力,然而,在痛苦绝望中,她愿意做任何事情来救这孩子,不顾自己的安危,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要花多长的时间来救这孩子,完全不是她在意的问题;要花多少心力来救他,也完全不是她的考虑。由于坚定的力量和专一的决心,她终于把孩子从河里拉上来。然后,她醒了过来。她为了救这孩子所承受的一切痛苦、所付出的极大努力,以及她所投注的时间,都不曾存在过,甚至连她救了孩子性命的想法,也只是个幻相。
我们尚未发展出智慧来认清轮回的虚幻本质,所以我们认为这个世界和其中的人们都是坚实、恒常而且真正存在的。因此,我们被彻底征服,甚至只是试图救渡众生的挑战,我们都无法鼓起勇气面对;然而,我们却有足够的福德,渴望追随菩萨之道。因此,我们应该如何开始呢?我们如何找到一个方式,来开始一个我们目前相当确定的终将被证明是不可能的任务?一如佛法道上的其它任何修持,我们以生起正确的动机开始,然后以发愿来巩固它。因此,当你在朝圣途中,若没有别的事做,就应该一再地念诵发愿祈请文。
路人无怙依,愿为彼引导,并作渡舟者、船筏与桥梁!求岛即成岛,欲灯化为灯,觅床变作床,需仆成彼仆!愿成如意牛、妙瓶如意宝、明咒及灵药、如意诸宝树!如空及四大,愿我恒成为,无量有情众,资生大根本!
后记
宗萨蒋扬钦哲诺布
这些拉拉杂杂的片断,连同这伟大的书名,是我在印度佛陀圣地旅游时,不断被同行的朋友纠缠,问我在圣地该做什么、该想什么之后所产生的。
诸位可以看到,这本书绝对不是旅游指南。如果你是对旅游指南有兴趣的话,我会推荐理更敦群佩( Genden Chophel)所著的 A Guide to India 以及 Dharma Publishing出版, Elizabeth Cook着的 Holy Places of the Buddha Crystal Mirror 9。我对孤独星球(Loenly Planet)出版的旅游系列所涵盖大量而详尽的资讯总是感到惊讶,对于跟我一样抱持观光客心态的人,这些系列的书非常有用。
我在这本书里只放进了几篇祈请文和皈依文,其中没有任何一篇是藏人写的。所以,请大家从流通的无数祈请文中,依你所遵循的传承,随意选择你要念诵的。
如果这本书有可读性,都要归功于 Janine Schulz的专注与努力。
这本书很大一部分的成果,也来自于由黄净蕊所带领的一群爱笑的新加坡人:包括黄静仪、Karen Choo Lee Yee、Sonam, , Tenzing、蔡孟芬、 Collin Neo、张忠诚、 Richard Sheng、Lily Chia、Karma Tendzin、Ben Tan、吴馨慧、 Esty Tan、Mary Sheldrake、Magnus Lee。Lane Fagan 负责协调文章誊写,Frank Lee帮忙录音, Chris Jay和Dave Zwieback处理声音档,周素卿、徐以瑜、John Wu Ning Quiang和 Pawo Choyning Dorji帮忙搜寻资料。
同时也感谢在 Lostwawa House与 Rigpa Publications的 Adam Pearcy、John Canti与莲师翻译小组(Padmakara Translation Group),感谢他们提供非常优秀的英文翻译版本。也感谢香巴拉出版社与莲师翻译小组,准许我们引用他们所译的《入菩萨行》英文版。感谢 Lucinda Cary、Emily Crow、David Nudell、Philip Philippou和 Alex Trisoglio,他们仔细的校稿和对编辑的建议都非常有帮助。感谢 Andreas Schulz设计了可供网络下载的英文版本。
我还想要谢谢 Barbara Ma、Valerie Chou、C.j.Ang、Amelia Chow、Anita Lee、Florence Koh、 John Chan和钦哲基金会,他们宝贵的支持让这本书得以成形。
每次我阅读这本书的更新稿——我每一版都读过——总觉得似乎比前一个版本又出现更多的错误与矛盾,所以我很快地获得一个结论:最好闭嘴!对于这本书,有两件事让我感到不安。第一,由于我的懒惰,出书的过程已经拖延太久;第二,我最近变得很没有耐心,只想赶紧结束这项工作,因此,你会发现书中有很多错误。不过,我必须老实提醒诸位,不要浪费你的时间来驳斥这本书的内容;生命中有很多消磨时间更好的方式,例如:点一盏灯来供养佛。
附录
中译致谢词
我要诚挚地感谢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再度地独厚中文读者,答允我们将这本「网上自由下载」的书,配上精美的照片,出版成为易于携带、深入浅出,却又充满大悲与智慧教法的中文书籍。虽然本书是以「朝圣」为题,然而书中处处可见仁波切对学佛弟子们谆谆善诱、不厌其烦地以各种善巧方便指引我们步向证悟之道。在此末法时期,本书着实是我们具足适当福德才能享有的一贴清凉解脱甘露。
我很荣幸能为仁波切再度翻译他的智慧话语。这本书得以在短时间翻译完成,要感谢徐以瑜、何念华与蔡孟芬三位同修的大力协助,共同完成初稿的翻译;徐以瑜小姐更是花了很多功夫,做了许多查证与收集典籍的工作。我也感谢陈冠中先生的校对,提供给我许多珍贵的建议。也要感谢我的助理田瑾文的协助,以及陈怡茜、方雅铃的美工设计。感谢中原造像的美术编辑陈怡军与业务专员苏靖惠小姐对本书的投入与贡献。然而本人才学有限,全书翻译有任何错误与疏失,都是我自己该负的责任。
特别要说明的是,本书所有的精美的摄影除了特别注明都之外,都是由目前旅居上海的华裔名摄影师黎不修先生受仁波切所托,特地前往印度佛教圣地所摄。我有幸曾与黎不修先生共事,他的摄影艺术独具一格,尤其是作品中的空间强而有力,为本书的版面增色不少。
愿此书的出版,能利益无数无量的众生。
姚仁喜 公元 2010年 08月 07日
《朝圣:到印度佛教圣地该做的事》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