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道】这个名,【不可守名而生解。】就是执着了名字、语言去了解,不可!本无名字。所以说:只是世人不识,迷在情中。所以一切诸佛出来,说破此事,那么恐汝诸人不了解,所以方便立这个【道】这个名,不可以守这个,执着这个名字,来作解、来生解。
【故云:“得鱼忘筌,】【筌】就是竹编的捕鱼篓子,竹子编成的捕鱼篓子。那么捕鱼,我们去溪边、河边捕鱼,那么捕回来的时候,鱼捕得到的了,回到家,当然要把那个篓子放下,不能拿上床睡觉啊,是不是啊?得鱼忘筌,意思是我们得到了真心,就要忘掉那一些文字相。【身心自然达道。】身心空性,心也空性,自自然然的,就是这样运作。达道识心,我们达到无上道,了解我们这一颗本心,叫做达本源,【识心达本源,】水有水源,本,树有树的根本、水有水的源,所以我们达到树的根、达到水的源,就找到了根本了!【故号为沙门。”】不是我们今天剃个头凉凉的,穿着出家衣服,就说:我是沙门!息心达道,达到本源,才叫做沙门。【沙门果者,从息虑而成,】息虑就是停止妄想,就是我们明明知道,这个境界显现的,都是缘生缘灭的,那么就不要刻意的,拼命的去追求,我们有多少福报,就过多少福报的日子,随缘安分度日。就是止息,这个【息虑】,就是止息思虑、分别。息虑简单讲,就是停止分别心、执着的心,就这么样子。【不从学得。】不从外,不从外学得,你只要息内心里面的,所以叫做不从学得,就是不可以从外面而学,从外面学来的,是累积的知识,跟道不相应的。【汝如今将心求心,】【将】就是用,你拿这个心,要求这个心,怎么样?【傍他家舍,】【傍】就是依靠。依靠别人,依靠别人,那没有办法的,要依靠自己啦!【只拟学取,】只希望,【拟】就是本来就准备了。你只是准备向外面去学习,我问你:【有甚么得时?】你什么时候可以得到本心呢?你希望从外面得,那我问你:你离开你的本心,外面是外面的境界啊,你只靠着别人的家,只想要从别人身上,学到什么东西,却不要在我们内心里面,下功夫的去观照,当下悟到你本心就在你的眼前,就在你的当下,你为什么要依靠别人?这样你什么时候可以得到佛性?可以得到开悟?所以说:有什么得时?你不可能啦!
【古人心利,】古人的心是很利的,【才闻一言,便乃绝学。】就不必学了,他悟到了嘛!万缘放下,对不对?万缘放下,其实无常,你不放也是无奈啦,还是要放啦,你不放,你又能怎么样?是不是?古人心利,才闻一言,便乃绝学,古人的根性心太利了,只要听到一句话,就不必学了,绝学了!无为闲道人。【所以唤作“绝学无为闲道人。”】绝学就不必学了,到顶端了,无心法已经知道了,本心已经显现了,无为就是不生不灭的、清净的涅槃境界,闲道人,就没事了、没事了!【今时人只欲得多知多解,】现在的人,拼死命的知、拼死命的解,怎么样?【广求文义,】广求文章、义理,【唤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壅塞】就是阻塞。你学了很多,知见立了很多,没有错!比较会讲话,结果呢?把这些多知多解,当作是境界,却没有办法除掉烦恼,那么怎么样?变成了阻塞。【唯知多与儿酥乳吃,消与不消都总不知。】那么这个是《大般涅槃经》卷第四,里面有说到,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女人,她养育婴儿。那么她因为希望儿子快快长大,她就用那个酥啊、乳啊,就给他多吃,她不晓得到底用量要多少,只要儿子能够吃的,拼命的弄给他吃,结果吃了不能消化的话,那就麻烦大了!是不是啊?有时候会噎死的,太饱了也不行的,因此这是佛在世发生的事情。所以说唯知,你只知道,多给这些小儿酥乳在吃,可是他能不能消化呢?消化,那么这个就是营养,不消化就变成毒药了!佛陀就告诉我们,如果不会消化,就变成毒性了,因为没办法消化嘛!能够消化,就化作营养,那不能消化,就变成毒,于这个小孩子无益、无益!意思就是我们要了解,消与不消,意思就是消化或者是不消化,这是指佛在世的一个女人,拿这个来比喻。我们弄了那么多知多见,结果没有办法消化,统统不知道!【三乘学道人,皆是此样,】因为是次第嘛!【尽名食不消者。】什么叫食不消?后来佛陀在这个《大般涅槃经》里面,后来就讲到,因为二乘人都是讲苦、空、无常、无我,这些四个角度,可是在《大般涅槃经》讲的话,佛陀就开示:我们的本性是常、乐、我、净,哇!那么这个真常、真乐、真我、真净,大家就吓一跳,很惊讶,非常惊讶!可是对二乘人来讲,没办法消化,一下子没办法消化,他们二乘人修的,只要观照无常,观照一切皆苦,观照一切空,观照一切都是无我,他用这样观照的,那么这是二乘人。佛陀在《大般涅槃经》最后就讲:一切都 是真常、真乐、真我、真净。一下子,二乘人没办法消化,没办法接受这个这么究竟的义理: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吓一跳!所以【所谓知解不消,皆为毒药,】这些知解不消,统统变作毒药。【尽向生灭中取。】生灭中取。【真如之中,都无此事。】真如当中,没有这些生生灭灭建立的差别相,只一味平等,毕竟空寂,无来无去。
《传心法要讲记(4)》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