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传心法要讲记(5)

  【故云:“我王库内,无如是刀。”】那么这是《大般涅槃经》里面所谈到的,在《大般涅槃经》卷第八,有这样谈,这一段不会很长,我简单念一下,我这里有资料,释迦牟尼佛说,佛言,你们那边没有啦,我这里有,譬如两人共为亲友,两个人很好,一个是王子,一个是贫贱的人,如是两人,互相有来往,王子跟那个贫贱的人,两个有互相来往。这个时候贫人看到,这个穷的人,看到这个王子有一把好刀,净妙第一,心中很喜欢、很喜欢,可是不敢偷拿啊,不敢动啊,那是王子的刀啊,拿的话还得了,被砍头了!这王子后来就捉这个刀,逃到他国去,逃走了,离开了他的国家。于是贫人后来在他家,有另外一个地方,在晚上休息的时候,在睡眠当中,就是念念,晚上作梦就念:刀、刀!哇!这个旁边的人听到,以为他是犯什么法了,怎么一直念:刀………就把他抓起来,送到国王这个地方去。这个国王就问了:你讲的那个刀,是哪里的刀啊?何处得到的刀啊?这个人就把它向王报告,就向国王报告了,是人具以上事,回答这个国王:我以前看到王子有一把刀,然后晚上,因为我喜欢、贪着,所以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念刀、刀!因为很喜欢嘛,变成晚上的睡梦,其实我没有拿到那一把刀,只是说看到,生一念贪着,化作晚上睡眠的一个材料而已、资料而已。这个王说:好!那么我现在就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拿出来看一看。其实没有,因为这把刀,已经被太子拿走了。然后他就叫说:你只看过一眼,不晓得那是什么刀,好了!我这些大臣,就问这些大臣:大臣!你们看过那一把刀,那么你告诉我,这个刀的样子是什么?刀的样子就是什么。那些大臣就说:这个刀如如羚羊角。【羚羊【角就是黑色的公羊。王一听,笑一笑,笑一笑。然后那个说:你那个刀是什么刀。讲来讲去,没有一个能够形容出那一把刀出来,形容不出来,何况那个贫穷的人,根本连摸都没有摸到,对不对啊?看都没看到,是不是啊?只是远远的知道那一把刀。所以这个国王就说了:我库藏中,都无如是刀,都没有象你形容的这个刀,因为形容了老半天,都没有形容一个真刀出来。这个道理的意思就是,释迦牟尼佛说法,讲这个无我的法、无我的法,可是这一些弟子们,因为不了解,所以如来说到,真我就是佛性,就比喻这一把净刀,这从来没有人见过,因为大家都没开悟嘛,所以这些境界不够的人,佛陀的弟子就说:无我是什么境界。佛陀说:不是!那无我是什么东西?那也不是!就象这个国王,召集这个大臣来,说:这是什么刀?你们看过那一把刀,那一把刀的形状是什么?有的说象牛羊角,有的说象牛角,有的说象猪脚,还是什么,讲了一大堆,统统不是!这个比喻说,释迦牟尼佛讲这个如来藏的无我,无我的如来藏心,那是真我、是佛性,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够了解,那个真正的相貌是什么,因为这个王子,已经把那一把刀拿走了。意思就是说,无我本来就是空,不可描述的东西,所以说:我王库内,无如是刀。意思是一尘不染,一法不立的东西,那什么都不是,这是表法的。

  好了!【从前所有一切解处,尽须摒却令空,】【摒却】就是除去。以前你看过什么书啦,落入什么观念啦,化作什么见解,没关系!统统放下,尽须摒却令空,【摒却】就是除去。【更无分别,即是空如来藏。如来藏者,更无纤尘可有,】【纤】就是丝毫,【尘】就是尘垢。一点尘垢也不会污染到它,那么这颗【即是破有法王出现世间。】这个【有】就是一种执着啦,破这个缘起所幻化出来的假相,破有,当然就是性空啦!破这个有上缘起的执着,法王就是指佛,就是出现在这个世间了。【亦云:“我于然灯佛所,无少法可得。”】我于然灯佛所,无少法可得。【此语只为空尔情量知解。】最主要的是叫你放下这些分别心、执着,还有这些见解。【但销镕表里情尽,】【表里】就是内外。只要对内的执着:我执、我见、分别心,对外的欲望:五欲六尘的追求,这些执着统统放下!【都无依执,是无事人。】外面的五欲六尘,引不了我们,难不倒我们,我们内心的执着、分别心放下,无嗔,你说你连烦恼也没有,念也空、觉性也空,是不是啊?外在的五欲六尘也空,那么就是无事人。所谓觉性空,就是那一些分别、执着没有,觉性自然就显现,显现也是空。【三乘教网,只是应机之药,随宜所说,】承传宜所说。【临时施设,各各不同。但能了知,即不被惑。】学佛就是要做什么?学佛就是要不被迷惑,这些世间的相,迷惑不了你,但能了知,即不被迷惑。【第一不得于一机、一教边,守文作解。】【一机】就是某一种机缘,或某一种角度,或者一教,在文字之教,不可以在某一个机缘、某一种角度下,或者一些文字的教法边上,就守住了,就作任何的这个心的不同的见解,不可以这样作,因为这样会偏,为什么呢?因为落入文字就是对立,你怎么说,所以与其能辩,不如能忍,为什么?透过文字,谁讲的,你讲到最后,你就分不清楚,到底谁是谁非,真的!你要是在立法院,国民党的他讲了一套,民进党他就会讲一套,是不是?这个选总统的时候,四组总统攻击来攻击去的,是不是?大家都有立场嘛,你说到最后,谁是谁非呢?对不对?没办法分辨。没办法分辨,就看什么?看事实,哪一个真的是替国家做事情的,你就投他嘛,对不对?你心中有你的总统,你就投他嘛,是不是?不可以因为政治立场不同,搞得大家不愉快,这个变成没有修养的人了,是不是?所以说,某一种机缘,某一种角度,你只要落入语言、文字,它永远就是对立的。所以在这个世间,一个真正会听是非的人,他就是是非不入,哪一个人是最会听是非的人呢?最会听是非的人,消化掉了,没这回事,他来讲烦恼,还安慰他,这才是厉害!他来讲,烦恼得要命,还安慰他:不要这样子,不要这样子,站在佛教的角度、站在哪一种角度:哎呀!你不要这么烦恼、不要这么执着,要站在解脱的角度,都不要这样子。放下!所以我们要记住,包括这些圣人、大彻大悟的禅师,都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不可以用某一种机缘来解释,守,不可以用某一种语言、文字,来守住一个角度,这样会偏差的,我们要用一颗超越的心,尊重、容纳异已的存在,因为没有达到圆融,毕竟有所偏差。所以每一个道场,有每一个道场的作风,我们不须要有什么看法,对不对?以前有一个人来谈论、来谈论,一个法师,也是法师,当然也有他的看法啦,他不太认同,他说:台湾佛教很奇怪,当然是他说的啦,不是我说的啦!什么佛光人,什么慈济人,还有什么新新人类人,都分这个、分那个。他们就觉得很奇怪啦!我说:他们有他们的立场,我们要解脱,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解脱,我们不了解人家的立场,是不是?因此啊,只要你落入名字,人家就会有话说,一定的道理,是不是?所以我们不可以偏执。

  【何以如此?】底下这个就是答案,【实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所以师父不是告诉你们吗:圣人的标准是什么?圣人的标准就是一切事都不标准,没有标准的东西,这个世间,没有所谓的标准的东西,因为会变嘛、会变嘛!说:哎呀!这个女孩子实在是天仙美女嘛!然后就写一张单子,师父就写一张单子说:你念出来给我听听看,里面就写:五十年后,看看如何?五十年后,念阿弥陀佛……整排牙齿都装上假牙了,该有的也已经变成没有了,腰也已经变粗了,嫁人生十几个孩子了嘛,对不对?奇怪!五十年没看到,哇!牙齿都掉光了,头发也白了,从前用胭脂粉饼打扮起来,人人是看得目不转睛,大家都说她很漂亮啊!有标准吗?没有!说她漂亮,也不一定人人都认同,你现在说她很漂亮,看她讨厌的人就会说:她哪有长得多漂亮?师父你知道吗?她只是因为穿裙子而已啊,你不晓得啊,她那个马达它有多大,你看过吗?那就打一支毒针给她。啊!不好看啦,师父!她那个脸,只能看那个脸啦,她的下半身,你不要去看它,那只腿粗到象大象一样的!又把人家漏气了。对不对?会这样子的。美没有标准的,没办法讲出她一定很美的,甲乙(喜欢之台语谐音)的人觉得很美啦,喜欢的人认为很漂亮啦,【喜欢】的国语,我不知道怎么讲啦,甲乙的人觉得很美啦,那丙丁就不漂亮啦!对不对?圣人的标准,就是没有标准啦,实无有定法可说,是不是?【我此宗门,不论此事。但知息心即休。更不用思前虑后。】你看!这一句就是学禅的一个精髓,我们这个禅宗啊,是不论什么生生灭灭的东西,不论这个知见。唯论什么?但知,就是要下功夫哦!在这个地方就是:你的下功夫在哪里?【息心】就是停止分别、停止执着、停止猜测、停止贪、停止嗔、恨、嫉妒、占有,统统放下,你看!这就是功夫了!得息妄缘,别无胜解,就是这个道理,你只要好好的平息你那一颗不满、起伏不定的心,放下!用不生不灭的宇宙虚空的心,面对一切现象所发生的缘起法,那么你不用思前虑后,统统放下,这个就是禅宗。【问:“从上来皆云:即心是佛。】从开始到现在,都讲即心就是佛,这颗心当下就是佛,未审就是我们不明白。【未审即那个心是佛?”师云:“尔有几个心?”云:“为复即凡心是佛?即圣心是佛?”】【为复】就是到底。到底你是指凡夫的心是佛?还是圣人的心是佛?嗯?【师云:】师父就说了:【“尔何处有凡圣心耶?”】你哪里有凡夫的心,跟圣人的心?【云:“即今三乘中,说有凡圣。和尚何得言无?”】我们在佛经里面,都不是有讲三乘吗?和尚!你怎么会说没有呢?【师云:“三乘中分明向尔道:凡圣心是妄。尔今不解,返执为有。】将空性的、绝对的、不生不灭的本性、佛性,作为实在的东西为解,【将空作实,岂不是妄?】这不是虚妄的吗?【妄故迷心。】因为你虚妄、执着,所以你迷掉这一颗心。【汝但除却凡情、圣境,】你只在把这个凡…

《传心法要讲记(5)》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传心法要讲记(6)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