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当与汝。”这时孩子们听说门外有珍玩之物,马上“竞共驰走,争出火宅”(见《法华经卷二譬喻品》)。还有一个比喻叫黄叶止啼,拿一片树上掉下来的黄叶跟哭闹不止的小孩子说,这是金子的,小孩子也不懂,认为金子也很好,既然是金子就把它收藏起来,有好玩的,不再哭了,叫黄叶止啼。因为引导众生不能拔苗助长,所以,佛法有很多方便善巧的方法,因为拔苗助长就把苗拔死了,所以,要一点一点来引导,慢慢地进行。
比如三净肉的问题,有人说佛没有说过三净肉,那《楞伽经》等等都说不可以吃肉。有位居士在网上转载别人的一篇文章,跟我说,我说错了,三净肉是佛说的,他回家以后很不服气啊,就说找经典。我把信给他发过去,我说你自己看。其实很简单,你打出“三净肉”在《大藏经》里一搜索就能搜索出来,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是佛说的。不过呢,这是引导阶段说的,到究竟阶段,当大家学佛法成熟了以后,佛法就告诉我们,任何肉都不能吃。因为不管你吃什么肉都是众生肉。而在无量无边的轮回之中,我们和所有的众生也一定曾经是六亲眷属,大家都是父母、妻子、儿女、爷爷、奶奶……都是亲属,那你要忍心吃你就吃,不忍心吃你就不吃。不仅是一个国家,而且好多国家的科研人员都研究表明吃素有多少好处。佛陀多么伟大了不起,因为在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不能吃肉。互相吃,就造成了种种的痛苦,如果有比我们更强大的动物吃我们,今天抓三个,明天抓五个,胳膊剁下来,五脏掏下来,加上佐料,炒炒,不知道大家作何感想?因为吃的不是人,而是吃的什么鸡鸭鱼,牛马猪,大家吃得很香,可是你曾经做过动物啊,而且下一世我们是不是动物,我们也无法保证。所以这样的轮回就无法结束,要想停止轮回就必须停止吃肉。这件事情在《楞严经》里讲得非常不客气。当然我这是顺便提一下,大家慢慢地过渡,不要急,要不然吓得都不敢学佛。那么这种种的苦恼、灾难,煎迫众生,谁来救众生呢?当然只有佛来救众生。所以下面一句“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陀耶!”这里提了佛的三个非常突出的功德,第一大悲,第二大智,第三大力,如果没有这三项,要想度众生几乎是不可能的。你没有大悲就发不了菩提心,因为大悲是菩提心的根本。见不了众生受苦,忍不了众生受苦,就想帮助,这叫大悲。因为悲能拔苦,拯救众生于水火之中,要发这样的心。因为佛陀已经解脱了,为避免众生在浑浑噩噩中受苦,苦中作乐,对将来要受苦可能不知道,所以要救苦。可是没有智慧不行啊,要救众生,就要有种种的方便善巧,好比说,大家先吃三净肉,从吃三净肉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过渡到吃素阶段。三净肉就是不闻杀、不见杀、不为己杀。这个动物死的时候,你没有听见它的惨叫声,这个动物被杀的时候,你没有看见,这个动物被杀的时候,不为你而杀。我们现在已经吃的就是从已经宰杀好的,再放到市场上去卖,如果买活的就肯定不是三净肉。比如海鲜餐馆里一点,我要这条鱼,你吃完了以后,你肯定变成这条鱼,然后被其他人吃。你如果吃一盘虾,这盘虾好比说比较大,有14条虾,你吃了以后要变成14条虾被人吃,你的罪过才能还完,吃多少还多少,一点也不客气,就是这样。因果规律,无论学佛与否,也不管你受戒与否,它铁面无私。佛就是因为看到了这种可怕的情况,所以告诉我们,千万不能吃啊。可是大伙说不行,不吃怎么活呢?不吃怎么会有营养呢?那佛就说,那你就先吃三净肉吧。这样需要方便善巧来引导。但是当你学好了以后,佛就不这样说了,一切众生肉不得食。
大力就是有足够的能力,佛的能力有多大,我们现在见到任何什么特异功能,在佛面前简直就是小菜,根本算不了什么。因为佛可以把世界拿到手中,再扔出去,这里边的众生都不知道。可以把整个宇宙揉成粉末,然后吹散,然后再聚合起来,随便做。在经典里有不少地方讲佛的这种能力。在《涅槃经》里讲,佛到了一个地方,有五百个力士为迎接佛陀清扫街道,可是道路中间有大石挡道,这五百力士拼尽全力都不能搬动,佛也变身为一个力士的样子,轻轻松松就拿起来,扔到空中掉下来后再用手接住,用嘴一吹,那石头就没有了。这五百力士顿时就佩服得不得了。这是其中的一件事而已。其实在经典里还有很多关于佛祖大力的介绍,当然在许多经典之中也记载佛会破解这种神通、大力,他说其实我没有做这些事情。好比说提波达多和阿舍世王,他们合起来要害佛,就灌醉了一头最大的象,这个象是象里边的王,那就大得不得了,一路上踩死了很多人。并且驱使这头象在佛必经之地,企图谋害于佛。这头大象就冲着佛陀狂奔过来,阿罗汉有神通用自己的神通就跑到天上去了,只有阿难没有神通,在一起陪着佛。当然阿难本身也是不可思议的,他做佛的侍者也不止一世了,所以他跟着佛,不动。结果象中之王冲到佛陀面前之后突然趴下了,为什么呢?佛伸出了五指,这大象看到五头巨大无比的雄狮,每一头狮子都可以把它撕碎,何况是五只。所以吓得大象屁滚尿流,趴在地上不敢动了。后来佛陀解释说,自己并没有放出五头雄狮,是这头大象遭业感果,才出现雄狮的幻象。就是这种情况,其实这里边道理也很深的,因为这一切都是假象,你造什么业就会感什么果,这头大象造的这种业它就感得这种果,所以吓得屁滚尿流,就调伏了。所以佛不但要有大慈悲,要有大智慧还要有大雄力,这样才能够调伏众生,所以佛叫“调御丈夫”。一切众生,佛都可以调服。虽然众生刚强难化,但是总有一天会被调伏。
“南无佛陀耶”,“南无”就是皈依的意思。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很多老居士,甚至一些法师质疑,说这怎么读na mo?明明是nan wu,这是约定俗成。“南无”这两个字如果读nan wu,就会被人笑话,认为你是外行。最近我遇到一个福建居士,他告诉我,在他们家乡,南无确实读na mo。我想这个词最早可能就是被福建这里的法师翻译过来的,那时候普通话不怎么普及,很多字就是方言发音,这没什么可奇怪的。
“昭朗万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昭”就是光耀,“朗”就是焕发,就是佛光普照的意思。“万有”就是一切的众生,包括三界这个生存的环境。佛法平等地普照一切,不论好人坏人都照,不是好人多照一点,坏人少照一点,没有这回事。就像今天下雨一样,不管是大树,小树都一样对待。当然,你大树接受的雨水就多一点,小草接受的雨水就少一点。所以学习佛法,如果你发的心大,你进步就快,你发的心小,进步就小,跟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就看你自己的吸收,而不关佛的事情,佛祖对众生都是平等的。“万有”就是一切法。“衽席群生”,“群生”就是众生,“衽席”就是像妈妈照顾小孩一样。过去的衣服是大襟,像我们穿的衣服,把孩子往里一裹,包起来。“席”是晚上妈妈搂着孩子睡,就是形容佛对待众生,就像对待自己的独生子女一样,所以我们不可能没有人关照,没有人关照没关系,要有佛关照就行。因为有的时候,人就可能不大关照了,不是说不想关照了,因为自顾不暇。地震期间,你和同伴都被压在废墟里,你压了,他也被压了,他怎么照顾你呢?就算他有一瓶水,他被压住了,他也没有办法递给你。有时候我们人挺可怜,无法自己救自己,怎么去照顾别人?但是佛可以。一尊佛就可以照顾无量无边的众生,何况有无量无边的佛。因此才说:“千处祈求千处应”,只要大家求佛菩萨,求三宝,什么时候求,什么时候就有用。有人说这事情不大可能,我跟佛陀要100块钱,我就没要来,南无佛,南无佛,他就是不出来。因为这时候你不需要这100块钱,如果到了紧急危难的时候,你需要帮助,佛菩萨大概马上就会帮助你,会救助你,至于说用什么方法帮助,那就非常神奇,没有这样体验的人,你跟他讲很多,他也不知道;有了体验他就不吭声,因为他知道怎么回事。这种故事太多太多了,所以学佛是一定要有体验的,一定要通过修行获得体验。下面说“功德莫能名”,“名”就是表达,功德大到没有办法讲,怎么讲都不会过分,我们看那么多的佛经、那么多的论、赞、偈,因为无论怎么赞叹都不会过分。实际上三宝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就是三宝,我们有一个根本的生命,“它”是永恒长存的,“它”不生不灭,就是我们自己不知道,所以需要佛用他的大智慧来启发我们本具的智慧光明,如果你经过佛的启发,你具有了这个智慧,那就叫开悟。
第一段就讲完了,后面有一个副歌,“今乃知,惟此是,真正皈依处”,这个太明白了,就不用讲了,“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这个我们最后再讲。好,第一段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一下。
营员:“师父好,我是来自浙江的,参加这次夏令营主要是带着两个疑惑,这两个疑惑就是您刚才讲第一段时提及到了,我发现很多事情它又产生一定的效果”……
明证法师:你稍微等一下,我们是就第一段的歌词来提问题的,至于说其他的内容,回答其他的问题,七天的夏令营里面另有安排。
营员:“就一句,万物唯心造,我们受到的正规教育说是唯心主义,这里面有个矛盾吧,这是一个困惑,不知道师父您是怎么看的”?
明证法师:现在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是我们平常受的常规教育,说佛教这一类的呢是唯心主义,那么佛法也说“万物唯心造”,到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大概是这个意思。世间的人对什么是“心”可以说基本不了解,佛法说的“心”很复杂、很全面、很周详,不是我们平时说的这个心。平时人们说的这个心非常杂乱,概念不清楚的,你找一百个人,他可能可以说出一百二十个不同的心来,不是佛教说的很严密的那种“心”。一心分为十法界,刚才我们说过。另外,一心…
《《三宝歌》的意义--在第十八届生活禅夏令营的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