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歌》的意义
在第十八届生活禅夏令营的开示
明证法师
( 2011年7月19日下午于柏林禅寺文殊阁)
主持人:我们很荣幸地请到柏林禅寺资格非常老的监院,明证法师,为我们讲解《三宝歌》的意义,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明证法师。
明证法师:《三宝歌》大家都已经学会了吧?
《三宝歌》的内容非常丰富,佛法讲“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不要说三宝可以概括全部佛法的内容,其中的一宝其实可以完全概括,因为一宝也不是独立的,三宝也是一个和合的整体。不论是世间的法还是出世间的法,没有任何一个法可以单独的存在。如果有一个法可以单独的存在,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什么也做不成。如果要能够成就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的事业,都要和合运作才可以。所以我们现在提倡和谐,和谐这个词,实际上内涵蛮深刻的,应这个时代的需要提出来,就是要我们知道,不论是人还是国家,任何一个团体,它都不是孤立的。所以现在要提倡环境保护,比如保护动物、保护植物等,有很多的保护。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保护呢,因为破坏太厉害,已经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
《三宝歌》的内容,既然如此的丰富、圆满,我们要皈依三宝,要学会唱《三宝歌》,对它的内容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三宝歌》的命名,实际上是皈依三宝的意思。它有对三宝的赞叹,只有三宝才是我们究竟圆满的皈依之处。皈依的意思是什么呢?皈依的意思就是依靠,也可以说是礼敬,就好像是一滴水回归大海才能够永不干涸。一滴水很快就蒸发,很容易丢失,什么也没有,但是如果投入大海,就永远不会灭亡。我们一个人的生命是非常单薄、可怜、无奈,这种表述,不仅是人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总结,也是一个现实,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都可能有这种体会。因为有的时候生活比较好,没大体会,可是不幸、无奈、灾难可能会突然降临,那时候你就有深切地体会,你就想找一个依靠,这是人的一种本能表现,因为个体太脆弱。但是不论父母兄弟姐妹,还是家庭、家族乃至民族、国家等等,各种各样的团体,都不是究竟圆满的皈依处,而真正的皈依处就是三宝。为什么呢?因为三宝是大海,个人好比是一滴水,家庭可能是五滴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能是一杯水、一桶水,永远不可能是大海水,而三宝是大海,只要进入三宝就像一条小溪汇入江河,然后再汇入大海,就永远不会干涸。所以如果我们投入三宝的怀抱,我们就有了最究竟圆满的皈依处,我们的生命就不可能再枯竭。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就有全海的味道一样,当我们投入三宝的怀抱,我们也就成为三宝的一员。我们就具有了三宝所有的德能。这个话一听就有点忽悠的感觉,说可能吗?用一滴水和大海的比例其实还是蛮不错的,因为这一滴海水化验的话和整个大海的成分应该是差不多的。那为什么一个人回归到三宝的怀抱,就和三宝一样?是因为人本身就是三宝的一员,可是不学习就不知道,所以回归三宝,就像一滴水回归大海一样,你本来就是大海的成员。我们的水从哪里来?就是大海的水蒸发,然后随着风飘动到其他地方落下来,这是雨水然后汇到小溪、江河里面成为江水、河水,最后再回到大海里。这个大家学习都知道,你本身就来自大海,现在只不过回归大海,回归自己的故乡而已。每一个人的生命,本来就是来自三宝,因为佛、法、僧这三个内容,它是常驻不灭的,任何人,用任何的力量都不可能毁灭三宝,正因为它是不可毁灭的,所以才能够成为究竟的皈依处。
好,下面我们一段一段,一句一句来讲。讲完一段以后,大家都可以问一点问题。
“人天长夜,宇宙淡黯,谁启以光明?”众生有六道,也就是大致说来,生命有六种形式。不过呢,这六种形式属于六凡,凡夫,还有四圣,加起来一共有十种。六凡从下往上说: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四圣:声闻、缘觉、菩萨、佛。所以有的时候说一心分为十法界,十法界回归一心,一切唯心,万法唯心造。归根结底是在说心,因此佛法也就是心法。人天两道在六凡之中,是在上面,是最好的,但是呢,像慢慢的长夜,黑暗没有光彩。为什么?因为没有出轮回,在这转圈圈,可能转大圈也可能转小圈。所谓转小圈呢,总是在三恶道里转出不来,转大圈呢,有的时候转到三善道,因为有了资本,再做坏事就又掉下去了,掉下去以后呢,通过三个道受苦消业再转上去,然后再掉下来,没完没了转圈,总也出不去,所以叫漫漫长夜。六道是生命的主体形式。
生存的环境呢,我们平常叫宇宙,这是大的方面,小的方面就是国家啊地区啊等等,在佛教里说,就是三界,所谓欲界、色戒、无色戒。欲界就是有欲望的生存环境,在这里生存的众生都有欲望,其欲望最严重最突出的标志就是男女之间的欲望,其他都是附属于这个欲望以外欲望,这是最根本的。如果没有这个欲望,那么就不可能有欲界的众生,因为一切众生以淫欲而正性命。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欲望,那么人类怎样蔓延,怎么会有家庭?所以这个是基本的,这个谁也不否定。可是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以超出去,那么就总在欲界里,连色戒都到不了。欲界除了地上地下,包括地狱,饿鬼。人和畜生属于地上还有天上,好比六欲天。天上人也有淫欲望,这只是就欲界天来说的。欲界天一共有六重,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加起来就有六欲天。欲界天的天人也有男女之间的欲望,但是如果到了色界天,有精美的物质而无男女贪欲。居于欲界之上,共二十八天。虽已完全离欲染,但尚有色质,故叫色界。生到色界的天人,纯是化生,貌如童子,身白银色,衣黄金色,全是男相,没有女人。色界天从大的来分有四重,那就是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和四禅天。如果再小的划分呢,色界一共有十八重天,也就是说,初禅、二禅、三禅各是三重天,加起来是九重天,而四禅本身有九重天,所以,二九一十八。进入色界天的层次就没有男女的区别了。有的人问,极乐世界为什么没有女人,其实不用到极乐世界,到了色界就已经没有了男女的区别,为什么?因为他没有了男女的欲望了,身体也没有了男女的区别了,没有结构上的任何区别。到了无色界那就更没有了,尽管如此,哪怕是色界和无色界,仍然属于天的范畴,仍然没有跳出六道轮回。当天福享完了以后就会从天上,从上界掉到下界,更可怕的是,上界稀里糊涂可能把福报超支了,那么就会掉到三恶道里面。所以当这些天人,他的福报享尽以后,他们由于有天眼通,能够看见自己的未来,知道自己将要下堕到三恶道,心中是非常的恐惧、无奈、伤心,但是没有办法。所以修行在人来说是最好的,因为人苦乐参半,可上可下,佛都是在人间示现的。所以我们有幸能够获得人身,就应该抓紧这一个最好的时机,去努力地修学佛法。
宇宙是从时间和空间上来说的,不过在浅浅的层次上说,有宇宙有世界,在本质上来说,时间和空间都是假法,没有任何的真实性,就像我们人没有任何的真实性一样。《金刚经》说“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是真理,学佛法就学这个,这个是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就讲两件事,第一件,人无我;第二件,法无我。后面这个字(指文殊阁正面墙上的“無”)是无的意思,草体,在用一个字表达佛法全部的真理。佛法里所说的“无”不是什么也没有的意思,如果说什么也没有,这是凡夫的妄想,叫顽空,不是事实,这样的空,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空,如果细说,还有外道的断见空,意思是人死了以后如灯灭,什么也没有了,没有因也没有果,做好事也没有用,坏事也没有关系,所以对修行是非常有害的。小乘的修行,也就是声闻缘觉的修行属于偏空,也就是他这个空不是圆满的,大乘菩萨道说第一义空,究竟空,毕竟空,这才是真正的空。这个空是有和空在一起的,就像手心和手背在一起一样,他并不分的,有的当下即是空,空的当下即是有。
由于轮回没有智慧,所以一片黑暗。在佛法里,凡是说到明、光明都是讲智慧。佛典讲这个智慧有两分法,也有三分法。两分法,就是解脱智和成佛智。三分法就是,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声闻菩提和缘觉菩提就是解脱之智。佛菩提就是成佛之智,成佛之智也叫般若。般若这个词它不共二乘菩提。“菩提”这个词,在佛法里面可以普遍地用,但是“般若”只在大乘里边用,小乘谈不上般若。
“人天长夜,宇宙淡黯,谁启以光明”,谁给我们智慧呢?我们怎么才能超出三界六道,而获得生命的自由和圆满。下面讲“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这从另外一个现实的方面来讲,这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也就是众生所生活的环境,就像火宅一样,火宅就是着了火的房子,这个典故出自《法华经》。一个大户长者,有许多小孩子,有一天房子着火了,他说孩子们要赶快出去,等一下就跑不出去了,因为已经着起来了。可是小孩玩游戏不管这个,因为没有看到大火,没有感觉到可怕。众生都是这样,生活在非常可怕,就要死的环境之下,但是大家乐在其中,我们都是一样的。谁都知道,不久就死了,是不是?这个时间太短暂了,按说我们一般人活不到100岁,就算活到100岁也只是短短的一小刹那而已,一晃就过去了,谁都知道。但是,大家每天都还在乐呵呵的生活,都不愿意愁眉苦脸,除非碰到巨大的灾难乐不起来了。就像遇到地震,被压到房子下边了,腿也折了,呼救声地面也听不见,那时候叫你乐,也乐不起来。一般情况下,大家都很会苦中作乐。后来大户长者想了一个办法,就哄这些小孩子说,“汝等所可玩好、稀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
《《三宝歌》的意义--在第十八届生活禅夏令营的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