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初识(二)▪P2

  ..续本文上一页受痛苦,认为好死不如赖活着,好多人一直忍受多年的病痛,即使到了临终,还是不愿意放弃生命。

  从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往西,再过十万亿个世界,那里有另外一个世界,叫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那里的教主,正在那里教化众生。

  那是一个无苦的世界,一切所需,自然而有,无需劳作,所以那里的人有充分的时间听闻、思维、修习佛法;那里的人都从莲花中化生,长得都像阿弥陀佛一样,十分庄严。

  那里的人没有烦恼,所以也不生病,不会死亡,永远年轻,永远健康,无需医院、无需医生、无需药物;那里没有女人,所有的女人往生到那里,就都变成了男子,所以那里也没有家庭,没有家庭所带来的一切痛苦烦恼。

  那里黄金为地,地平如掌,池树皆七寳所成,微风吹动,有百千种美妙音乐自然响起,也有无数美丽的小鸟飞翔鸣叫,都在音乐声中演说佛法;七寳池中有各色莲花,大如车轮,放出各种光色,光中有佛化出,无量菩萨围绕着佛,听佛说法。

  寳树之间有寳网相连,寳网上有无数宝珠,互相辉映,于寳网上可以看到一切想看的事物,知道自己的过去未来,当然也知道自己必然成佛;那里有无量的大菩萨,帮助阿弥陀佛教化众生,所以那里的修行人,永远不会退转,直至成佛……

  阿弥陀佛有两大助手,一名观世音菩萨,一名大势至菩萨。他们都有大慈悲、大愿力、大智慧、大神通,不但在极乐世界帮助阿弥陀佛,也在娑婆世界帮助释迦牟尼佛,接引有缘的念佛众生到极乐世界去生活、修行。

  佛法分为三个时期,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正法时期1000年,像法时期1000年,末法时期10000年,共12000年。现在正处于末法时期的第一个一千年中。

  佛法中表示时间极长的单位叫,有小劫、中劫、大劫、阿僧祇劫之分。表示劫的方法很多,有一种方法说,人寿从十岁起,每一百年增长一岁,一直增到人寿八万四千岁,叫一个增劫;再从八万四千岁起,每一百年人寿减一岁,一直减到十岁,叫一个减劫。这样一增一减为一小劫。

  (84000-10)×100×2=16,798,000,一小劫约为一千六百八十万年;20个小劫为一个中劫,为335,960,000年,约三亿三千六百万年;四个中劫为一个大劫,为1,343,840,000年,约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无量个大劫是一个阿僧祇劫阿僧祇的意思是无量数,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无量的概念。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五)〈阿僧祇品第三十〉(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译)中曾提及“阿僧祇”为124个大数中的第105个:“佛告心王菩萨言:一百洛叉〔洛叉为十万,为第1个数〕为一俱胝〔千万,1后面7个0,为第2个数〕;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1后面14个0,为第3个数〕;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1后面28个0,为第4个数〕;……僧祇僧祇为一趣;趣趣为一至;至至为一阿僧祇〔此为第105个数”。经中最后一数,为第124个数“不可说不可说转”〕。到阿僧祇这个数,数目已然太大,无法以前述方式表示,大约是1后面有N个0,而N约略是7后面有31个0,

  佛法中表示时间极短的单位叫刹那,一弹指间就有60个刹那。事物的生灭极其迅速,肉眼看不到,心也感受不到,现代的仪器也测量不到,因为一刹那中就有900个生灭,所以人们不知道是假相。就如电影,大家看到银幕上的形象都是连续运动的,其实原本是一张一张的单张胶片,因为人的视觉跟不上一张一张胶片的转换,所以误以为是连续的。可见人的感觉,其实都是错觉,人都是在错觉中生活而不自知,不知真实,故曰无明。

  爱因斯坦说:“物质是人的错觉”。他的结论与佛法很接近。为什么是错觉?因为人的感觉器官的能力实在太有限了,即使有现代科学仪器的帮助,也还是很有限。如光谱,我们只能看到赤橙黄绿青蓝紫,而此七色,在两头都无限的光谱中,只是极其微小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看到的,只能是假相,真相永远也看不到。但论其究竟,所有的相其实都是假相,真相是没有形相的,所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属虚妄”。

  释迦牟尼佛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其父净饭王,其母摩耶夫人,住世八十年,示现涅槃至今已有2553年。

  我们现在所处的劫,名叫贤劫。这个劫中,共有千佛出现。第一尊名拘留孙佛,第二尊名拘那含牟尼佛,第三尊名迦叶佛,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未来的弥勒佛将是第五尊佛。

  弥勒佛是未来佛,现在其实还是菩萨,就住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欲界的第四天,叫兜率天。兜率天分内外院,其外院住一般的天众,其内院则是弥勒净土,住修行的菩萨们,弥勒菩萨为他们讲解第三转*轮的唯识系列经典,等待因缘成熟,大约5亿7千6百万年以后,下到人间示现成佛。

  ,在佛法中,是六种生命形式的一种。其生存环境叫天界,简称天;其中生活的众生叫天人,也简称天。六道众生生存的客观环境,分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的众生都有男女之别,都有男女欲望,故名欲界。欲界有五趣。趣,义为趣向,五趣指有情生死,有五个去处,即地狱,畜生、饿鬼、人及六欲天,所以也称五趣杂居地。又佛、菩萨来此度生及有修行成圣果者,故又称凡圣同居地。欲界共有六天,也叫六欲天。从下往上,依序是: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欲界天的天人,身体已是微细物质构成,一重比一重高大,平常人是看不见的。

  色界的众生已无男女欲望,故亦没有男女之别。由此可见,并非只是极乐世界没有男女相,即使娑婆世界的色界也已经没有男女的区别了。其实三界中,只有欲界的众生才有男女相和男女的欲望,其它两界都没有。

  色界众生处于禅定之中,以禅悦为食,无需饮食,故无大小便利,亦无内臓。没有鼻根、舌根之胜义根,无香尘、味尘,故亦无鼻识、舌识。十八界中只有十二界了。

  色界共有十八天,其中初禅、二禅、三禅各有三天,共九天。四禅则共有九天,其中包括圣人居住的五不还天。色界的最高顶——色究竟天,是释迦牟尼佛的报身为地上菩萨讲说如何成佛的一切种智的地方;已经登地的菩萨,可以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跟随阿弥陀佛学习,也可以发愿往生色究竟天跟随释迦牟尼佛学习。色界天人的身体更加微细,一重比一重更加高大,色究竟天天人的身体最为高大。

  无色界共有四重天,依序为: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无色界的众生则已没有身体,只是精神的存在,所以十八界中,只剩下意根、法尘、意识三界了。色,是物质之义,无色,即没有物质。故无色界没有山河大地、亭台楼阁,也没有色身。既然没有身体,当然也没有男女相以及男女的欲望。

  问:无色界没有物质,可是又说有法尘,而法尘为色法所摄,这岂不矛盾吗?

  答:说法尘是色法,是说法尘依色法五尘而有,是五尘之影像,不能离于五尘而独起;还因为法尘是意根、意识所分别的对象,不同于心法之能分别。但法尘既然只是影像,毕竟不是实质性的色法,故无色界没有物质,却有法尘。

  真正的学佛人,并不发愿往生无色界天,因为没有身体,并且长劫住在四空定中,无法闻思修学,无法实践佛法,更无法弘扬佛法,自利利他,增长福德和智慧,徒耗生命,浪费时间而已。

  佛法虽然也有世间法的人天善法,但祂的主法是出世间法,其人天善法的目的,还是引导众生修学出世间法。除佛法之外的任何宗教所宣扬的法都只是世间法,而世间法不论多么好,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烦恼法、生死法、轮回法。

  中国的儒教,宣扬仁义礼智信,固然是世间善法;道教修身养性,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是世间善法,但纵然能升天,仍在六道轮回之中。其它的各大宗教,如天主教、基督教、犹太教、东正教、伊斯兰教等等,也只不过宣说升天的法门而已,而且由于他们不修禅定,不可能生到色界天,只能生到欲界天而已。道教、印度教、婆罗门教、耆那教等由于修禅定,倒有可能生到色界天乃至无色界天;但纵然生到色界、无色界天,仍然在轮回之中,不能脱离生死。

  但是,这里有个大问题,就是其它宗教的人到底能不能升天,去享天福?论其实,绝大部分的人,不但不能升到天上,连人身也未必能保住。为什么?因为不能受持五戒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获得人身的起码条件,如果连人身都保不住,怎么可能升天呢。所以外教所说的升天法门,并没有多少真实性。

  五戒是:第一、戒杀生,第二、戒偷盗,第三、戒邪淫,第四、戒妄语,第五、戒饮酒。这是获得人身的五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那么,试试看,五条都能做到的究竟有多少人呢?所以佛说,得人身者如手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关于小乘与大乘

  乘,车之义。小乘即小车,只能自坐或乘坐少数人;大乘即大车,可以乘坐很多人。小乘指声闻乘和缘觉乘,大乘指菩萨乘和佛乘。

  小乘

  只能乘坐少数人的小车之义,只是自度,不发大愿度他,有声闻、缘觉两种。但远超凡夫、外道。外道并不是贬义词,只是说他们不是佛道。小乘的修行人开悟时,即断除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之三缚结,证得初果须陀洹;悟后起修,历经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逐渐断尽贪、嗔、痴、慢、疑之五根本烦恼,则证得四果阿罗汉。初果、二果、三果为分证,四果为满证。缘觉的解脱果位,名辟支佛。阿罗汉和辟支佛,都只是小乘声闻、缘觉证得解脱时的果位名词,还称不上是菩萨,所以更不是佛。但他们已是出世间的圣人,若诽谤出世圣人,则有无量罪过。

  大乘

  可以乘坐许多人的大车之义,不但自度,而且发大愿度他。大乘的法,是成佛的法,当然包括解脱法在内。为了生生世世随佛修学,菩萨永不入无余涅槃,八地以前的菩萨还要故意留一点点烦恼,以润来生,叫作“留惑润生”。

  

《佛法初识(二)》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佛法初识(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