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西方寺净土法门座谈会▪P5

  ..续本文上一页有利的;既然是最方便的、最有利的,为什么大家还要怀疑是不是被欺骗?

  

  如果有人不相信,甚至觉得不如去看多一场电影,这样便很可惜了!因为人生非常苦短,要好好把握学佛的机会;我自己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我觉得净土是最方便、最好的法门,但如果单是念佛号是不够的,甚至一边念阿弥陀佛,一边想坏事,或一边骂人的话,这是不可以的。最重要的是,你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内心是专注、专一的,而且心里面时刻都想到他;不过,能够念到一心不乱是很难的,所以,我们同时要多做善事,这样的话,内心自然会更清净、更舒服,而且不会想做坏事;我们都知道往生净土一定要有善根、福德、因缘;而念佛是结一个缘,只是第一步而已;善根、福德都非常重要;福德是自己种的,但种福德的时候不要有刻意去种福德的心态,自然地、发自内心地去帮别人;亦即是自然地做我们应该做的事,做完之后,不要说我做这件事很有福德;如果记挂着福德,这只是有相的福德,真正的福德是无相的,我们可以透过不停做善事去提升自己;我相信大家一定不会是下品的,绝对不会,多数都会是上品,或者有部份是中品上生吧!

  

  最重要的是,要不断提升自己,往生的品位越高,去到西方极乐世界后,耽误的时候(困在莲花里)就会更加短,因为去到就能见到了佛。因此,我在这里告诉大家要多念佛、自然就会慢慢提升往生的品位,在临终的时候都能够得到西方三圣接引,去到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多谢大家!

  宽运大和尚

  潘教授讲得非常之好!刚才他说了,大家都会「中品」以上,这个中品往生,其实只要你一天受持八关斋戒,一天受持沙彌戒,一天受持具足戒;只要一天圆满的受戒,以此功德,你将来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要一天受戒,就可以「中品中生」了;而「上品上生」,一般来说,唯有专志修行,離俗捨欲的出家众,才比较容易得到;至于「下品」就是不修「三福」 所以没有福德因缘,幸好临终的时候,有人帮他助念,于是就凭这么的一点因缘,得到「下品下生」,可是到了极乐世界之后,要等十二劫的时间,才能见到阿弥陀佛,实在是非常非常漫长的时间。

  刚才我们潘教授,对净土法门有很深入的一个解释,特别是他说到什么哪?极乐世界有、无的问题,我们大家都知道,所谓「人不见风」,你们见过风没有?没有!「鱼不见水」,鱼是见不到水的;同样是水,由于境界不同,所见就不一样;我们人类看水是水;天人看它是琉璃;三涂的人看它是浓血;就是说,不同众生的空间有别,感受到的就不一样,所以佛教说,一切法都是「从心想中生」,一切法就在我们一念心之中,所谓「一念具足十法界」,我们一念可生极乐,一念也可以堕落地狱。刚才潘教授说到布施;其实布施可分为有相布施、无相布施;有相的就是福德,无相的就是功德;功德可以累积德本,累积到我们下一世;而福德就是帮我们增福延寿,所以说,我们大家要明白福德和功德的分别。当然佛教强调的是「无相」;因为一切相的本质都是虚妄的,如果我们执着于「相」,就远离了「法」的真实义,但是当我们还未到达这个境界的时候,一切还是有相的;好像极乐世界种种的庄严美妙都是有相的,但是当我们到了佛的境界的时候,这一切就无所谓是有相或无相了。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潘教授刚才的说明,加深了我们的认识。

  而谈到有没有极乐世界的问题,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公案:有一天,梁武帝请教宝誌公,问他有没有天堂和地狱;梁武帝说:「我没有看过,你可不可以带我去见识见识这个天堂和地狱?」宝誌公说:「可以的!不过你要准备准备;要准备好,一会儿我就带你去。」过了一会,宝志公就问他:「你准备好了没有呀?」他说:「我准备好了!」此话刚说完,宝志公就开始骂他;骂他什么哪?「你这个狗皇帝,昏庸无能……!」还骂了很多难听的话,把他气得暴跳如雷,拿起宝剑就要杀死这个宝志公;宝志公连忙躲在柱子后面说:「这个就是地狱啊!」梁武帝猛然醒觉,感到很不好意思、很惭愧;赶快说:「哎呀!对不起、对不起!」宝誌公接着说:「这一念心就是天堂啊!」所以说,一切都是唯心造!西方极乐世界其实也是我们心想中生;地狱、三涂、饿鬼道,也是我们心想中生,要知道,我们的思想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如果我们心里头没有贪、瞋、痴,我们的行为上能够杀、盗、淫,能够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吗?所以用意念来控制我们的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身的精进不是真精进;这个心的精进,才是真精进。正如,刚才我们潘教授所说,人生苦短,人生无常;既然人生无常,我们就应该学懂如何的活在当下;我们不单只追求未来的快乐,而且当下也要快乐;我们不单只珍惜生命,而且更要珍惜我们眼前的人、珍惜我们身边的人、珍惜我们有缘的人,让我们学会多一点珍惜,刚才我们空师说了,我们同生极乐国,一起去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不一起去就会发生问题。

  

  记得几年前,有一个虔诚的妈妈经常到西方寺来念佛,但是她的女儿非常反对,为什么要反对呢?因为这个女儿信奉其他的宗教,担心将来在天堂里见不到妈妈;于是她就来到西方寺找我,趁此机会,我就对她讲这个二十八重天是怎么样的,极乐世界是怎么样的,而且我还对她说:「其实你妈妈去到极乐世界,将来呀,她想去任何一个世界都很方便,可是如果在天堂里想去其他地方,就不是那么容易了!」用了很多的方法,跟她说明、解释;最后她终于明白了,非但不阻止她的妈妈来寺院拜佛、念佛,而且假期还陪着妈妈一起来。

  所以,我们应该相信,极乐世界是真实不虚的,刚才我们潘教授说了,诸佛是不会妾语的,佛是一个「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而且科学家都可以应用这个多围的空间;我们不见到的事物,不等于就没有,所以我们要真实的相信;潘教授就是诚恳地劝我们未信的人,不要怀疑,要确切地相信!让我们现在多给点掌声、热烈的掌声给我们潘教授!

  人生苦短,时间更短,转眼之间就到四点半,是大家问问题的时候了!我本来有很多的话题,想响应、响应我们衍空大和尚,或者说,问一问我们的潘教授,但是好像时间都不是很充足,是不是已到了发问题的时候?是不是呀?好,我们现在就请司仪将收集好的问题读出。

  司仪

  临死的时候,是否只有阿弥陀佛接引呢?观音或其他菩萨会否一起来呢?念佛是不是越念得多就可以呢?如果恶人不得往生极乐世界,如何能理解「带业往生」?往生极乐世界会否乘愿再来?禅、净是否可以双修?如果有人骂我的时候,可否念阿弥陀佛呢?请衍空大和尚为我们解答。

  衍空大和尚

  我首先补充一下我之前所说的:其实恶人是在因缘成熟的时候,都可以去极乐世界的,只是去到那里之后,要(在莲花里面)坐一段时间牢,才可以出来听经闻法;所以恶人是可以带业往生的,但不用担心他被放出来后会骚扰人。所以能去到极乐世界都是诸上善人倶会一处,从莲花里出来的都是善人,出不来的或者继续在那里囚禁的都是恶人。

  「在临死的时候,是否只有阿弥陀佛接引呢?观音或其他菩萨会否一起来呢?」我相信这个问题交给宽运法师回答会比较详细一些。据我记得,不同的品位,来接引的佛菩萨就不一样;如果你修的品位高一些,那就多点佛菩萨来接引你,低点呢,就少一点,最低就只剩一朵莲花,但是有朵莲花都算好了。

  「念佛是不是越念得多就可以呢?」当然,念佛不是算数量的,不是说我念一百万、二百万、三百万,就可以担保我可以去到西方极乐世界;而是要看你有多少诚意又有多少专心,也就是你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到底有多少一心不乱。而你念的层次也有不同,你可以念佛名号、听念佛的声音,都可以达到一心不乱。你可以念佛的功德,也可以念四十八大愿其中的两、三个,继而入定也可以;你可以修《十六观经》,用「意念」的「念」去观想「念佛」的「念」也可以。当然你也可以实相念佛,一直念到与法身的阿弥陀佛即无量光、无量寿佛无二无别。那么这些都是你念佛的层次,回归到你的定和慧;「定」就是你有多专,「慧」就是你有多了解。如果你只有「定」,只是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而连阿弥陀佛是什么回事都不了解的话,那就是你的慧不足。当然,如果你有「慧」去明白阿弥陀佛的愿,或者明白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的法身,但如果你有没有「定」,也是不行的。说到底,「定」和「慧」或者「止」和「观」,二者必须平衡具足,这样才是稳当的。

  「往生极乐世界会否乘愿再来?」你是可以再来的。「禅、净是否可以双修?」当然可以啦!宽运法师说「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既修禅亦修净土,两者正好相辅相成。

  「别人骂我的时候可否念阿弥陀佛呢?」当然可以啦!别人骂你时,你心中念阿弥陀佛是可以的。但就不可以在别人骂你的时候,就以「阿弥陀佛」与他对骂,作为一种挡箭牌。因为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徒,一定要和别人沟通,所以就不可以响应一句「阿弥陀佛」就不理人了,这不是一个好方法。我们学佛、念佛,就是要念阿弥陀佛,念到心中有阿弥陀佛的量度、慈悲与智慧,然后用这样的慈悲和智慧,去和骂我们的人沟通,而令到对方也有慈悲的能量,继而解决双方的争执。不是在别人骂你的时候,你心中只顾着念阿弥陀佛而不理睬,这是不行的。因此,必需要有适当的处理方法;所以无论遇到任何境界或困难,都可以念阿弥陀佛作为把你的心宁静下来的方法;当你的心宁静下来后再作出响应,就一定是好一些。

  司仪

  忙碌的时候忘记了极乐世界,是否还可以去极乐世界?如果说可以带业往生,那么作恶作业都可以去到极乐世界吗?是否要皈依才是佛弟子,才可以去极乐世界?如…

《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西方寺净土法门座谈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