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明理断习出苦轮
轮回的特点
我们昨天给大家介绍了,打七修行主要是为了了生死。了生死的第一层含义,就是要了解,了知,了了分明,什么是生死
在知道无明、爱和取,是我们的烦恼业;行和有,是我们的所造一切业;分别心感触外界产生的感受,以及种种生、老、病、死是我们的苦业,众生就在迷惑、造业、受苦。受苦没有智慧,寻找不到真正解决痛苦的方法,往往是解决了一个痛苦,又连带的附加几个痛苦,饮鸩止渴。像喝毒药要治自己的口渴,不但口渴治不了,反而把健康的生命也浪费掉了。有些人修行想了生死、出三界,由于发心和方法不准确、不如法、不到位,非但生死没有了,连生活也出问题了。所以,想要了生死,先要了解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这些烦恼、这些痛苦,它的因缘如何?我们的内心世界是充满了痛苦,还是快乐?是在破坏我们的生活质量,还是提升我们的生活能力?从因果上去细细的观察,归根结底,还是无明。
所以打七就是要直接追溯到我们起心动念之前的无明状况。在这个无明的境界里,如果心有动摇,就会构成轮回的三大特点:第一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第二是不能把握的。无明所生起的一切妄想,都会让我们感觉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去把握。第三个就是自以为是。无明之下,由于强烈的我执,都自己以为自己看到了世界的真相。建立在我执上的一切生死烦恼,全部都会自以为是。所以用功不会用的人,就在无明的这个分水关当中,往下去分别、去妄想、去执着,去做种种思维考察、对立比较,总想得出一个自己满意的答案。但是很遗憾,你只要在无明这条路,从妄想的地方开始,往妄想、无明、分别的这个方向去走,你永远都找不到正确的答案。我们这颗妄想的心去听佛法,理解佛法的道理,今天理解来了是这个意思,明天理解过去了又是那个意思。今天看到经书里面说一切法都是空的,于是你画了一个空,作了一个标记;明天佛又说这一切法都宛然存在的,于是你又作了一个有的标记。
在佛的世界里,佛讲空,就包含了缘起的万有。因为缘起万有的当体、本体是空的。佛讲一切法宛然存在,是指本自空、无所得,所以它宛然地呈现。所以他讲空已经包含了有在里面,只是有没有讲出来;他讲有已经包含了空在里面,只是没有把空讲出来。而我们呢,听到空,给他作了空的标记;听到有,给他作了有的标记。所以我们一定要问个水落石出,到底是空还是有。
仅仅是世间的无明状况,没有妄想、没有分别的时候,你都无法形容这到底是空还是有。你现在妄想停下来,你说是有还是空?你说空,又明明白白,根本就不是什么都没有;你说有,你能说出来它是什么有吗?什么都没有,一无所有。所以就算在无明的世界里,你说空、说有都已经是错了,更何况无明破除以后圣贤的境界。细细观察,凡在生活中以分别、妄念的心作为根本,去所作的一切思维考察,都存在严重的障碍,原因是我们学习了太多的知识,我们总是拿我已经得来的这些知识、这些概念去衡量另一些知识、另一些概念;甚至要拿自己拥有的知识去衡量佛菩萨的境界,去衡量开悟以后的人的境界。古人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拿我们凡夫的妄想心想去衡量佛菩萨的境界,这本身是拿着火柴梗去测量天空有多宽,大地有多远。
所以在真用功时,必须把向外驰求的心,把妄想分别的心收起来。你最起码能够控制自己,在当下,舍弃过去和未来的感觉。过去种种都成记忆,未来种种只是梦想,而现在的当下无须多想,眼前便是。你起码要能够看到眼前的当下,听到眼前的当下,而心不受所看、所听影响。走到这里,再好好地进行第二步,就是了断生死。
抽掉轮回的丝
讲了生死啊,先要了解,然后要了断。了解了生死的一切相,无一可取,要发自内心地愿意舍弃生死轮回当中的这一切生死法。首先在观念上、在道理上,我们就是发自内心地愿意舍弃这轮回的一切生死法。你在观念上如果不想舍弃,你就不可能舍弃轮回。在观念上如果没有想了断生死,你就不可能了断生死。
所以有些人发心修行啊,精进用功,寻师访道,为的是什么呢?有一个人更好笑,他说我拜了八个师父了,据说还要拜,要拜八个就得要拜九个的,要拜六个就得拜七个的,他说要再拜我为师。我说你干嘛拜那么多师父啊,他说等我死的时候他们都过来帮我助念,会热闹一点。有些人去学习佛法只是为了增长更多的知识,觉得活得更荣耀;有些人是想活着让别人能看得起。有一个人他跟我讲,他说他平常没有能力,也没有东西让别人尊重,想学习了佛法以后,他的家里人能够尊重他。有些人还想学了佛法以后可以控制别人,让别人听他的话……所追求的一切,全部都是世间的生死法。这怎么可能与自己的心性、与佛法相应呢?殊不知,真正的尊重,是要自己尊重自己。自己都把自己带领到一个充满了痛苦、渴求、失落、妄想的世界,你怎么可能让别人尊重你呢?即便是别人尊重了,不还是一个生灭法?刹那光阴,表面尊重,内心依然烦恼。
所以咱们诸佛菩萨就告诉我们,修行一定是在心地上改善自己的身心状况。当你看到生灭这一切法,确实它的根源都是无明,都是我们共同的心理障碍、心智障碍所造成的,我们的智慧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叫所知障,知识障碍,心灵障碍,这种强大的无明像一堵墙一样,把我们隔在了自家的门外,所以始终是在外流浪,不能回归,不能安心。
要想真正地回归安心、了生死,首先在道理上,在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当中,要确认自己,我这一生确实生活在一个烦恼多苦的三界火宅当中;是确确实实发自内心,愿意舍弃这三界当中的一切有为法,包括我们妄想、希望当中的这一切渴望的概念。
当看到了六根、六尘、身心世界无有一法可以作为我们的依靠----因为这一切法全是无常,全是生灭的,全是缘起而无自性,那我们就在观念当中把这一切放下。也就是在道理上,你真的是发自内心深处地把这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样,给他击破。
定力好的人,智慧也会增长。有了无漏的智慧,他就有这个眼光,能看到我们的起心动念,乃至生活当中所有的一切,你所追求的,你最舍不得的,这种种情景,一定要从内心深处全部给他扫地出门,完全舍弃掉。如果问你要求什么,那就是求解脱和菩提。而在世间法上,我们看不到解脱和菩提,所以对世间法你真的是一无所求。只要能这样去体会到,这个道理上你一旦明白了,三界之内一切法理自然融汇贯通。反正一切无求。三界以内,这些法如果让你舍弃掉,三界也就再也不留你了。我们贪着六道轮回,所以轮回就把我们捆住了;我们不要轮回,这六道轮回它就留不住你。六道留不住你,你就必须解脱,也就只能解脱,没有第二条路。
所以你问前面的方向到哪里去?六道你不去了,下面到哪里去,就随你了。你退到六道烦恼当中,那是受种种的苦。虽然有乐有禅定,但都是不定聚,都不确定。所以理上透过去的人,你每天都可以问自己,你所追求的是否是世间法?如果不是,那你是否还停留在无明的状态?即便是停留在无明的状况,你只要内心看到,你并不是追求世间的生死轮回法,这个轮回的法就会从你心当中,像抽丝一样,一根一根地抽掉。抽掉一根,你心中的束缚、紧张、焦虑就少一点,直到抽完为止;你才发自内心地体会到,这是何等的自在。当然在道理上,真能认识到一切生灭法都被舍弃,再也不把眼光盯住三界当中的一切生死,那你这个时候的眼光马上会看见:涅槃就在眼前。这个生死啊,就被你了断了。
超越生死的眼光
了断这个理上的生死,接下来我们的眼光不在生死当中,但是,我们的手脚、我们的习气还在生死当中,所以还有种种习气烦恼干扰自己。但只要你的眼光不在三界以内,一切习气烦恼到你身上,都会成为你修行的机会。遇到任何情景,都是我们过去旧习的反应。你的烦恼生起来了,你遇到好人或者坏人了,这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影。逆来顺受,顺来也顺受,不舍弃任何一法。越是你不喜欢的现前了,越说明你的用功得力了。会有一段时间感觉身心非常安宁,但是生活又乱七八糟,问题又解决不了,这种矛盾在心里。内心安宁是你明白了理,真正确定了这个理的无生;而生活乱七八糟呢,只是你功夫不够,不能对境练心。所以只要这个理,无生的道理你看到了,整个生命的指向、归宿就非常明确。了断生死以后,对我们大家来说,现在机会最大的就是理上你先透过去,你就细细观察自己的一切情绪,一切所求,一切价值标准,都是世间轮回的法,一点一点,给他舍弃掉。
有人曾经问我,你打坐用功这么多年,有没有见到光?我说没有;有没有见到佛?我说也没有;有没有见到祖师大德?我也没有。他说那你什么都没见到,你修行还有什么好处?我说没什么好处。他说那我能看到佛哎,说明什么问题哦?我说那说明你眼睛没瞎呗,还能说明什么问题呀!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所以有时候我们在修道过程中,总是先设立一个…
《禅心密印 第十一章 明理断习出苦轮》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