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般的人不知道,持咒、念佛,不但是让我们这颗妄想的心暂停下来——直接让你停下来,你停不下来;我们让你用一句佛号、一句咒,让你死死地抓住它。不会走路的小孩,或者老人,我们拿一根拐杖,你就可以依靠着拐杖往前走。不惟如此。没有念头,只是跟你清净的、不动摇的这个心相应了;念佛、念咒,它直接跟佛菩萨的果德庄严相应,所以这个功德是看不见的。
当你能够如法用功,不要说十年,就是一年下来,你的身心愉悦、生活顺利,各种情况展现在你面前,你的能力是大大地超越,不可能十年、八年没进步;除非你又用这个妄想替你去想开悟,替你去想修行。
甚至有些人很搞笑,有些人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对他有尊重。你们不要笑,有些人她就跟我说,在家里她讲话不算数,她要修行好了,她老公就听他的。你看看,这是什么心呢?有所求的心就是妄想啊!你违背了自己心灵中最清净、最本来的这种状态,那你怎么能得力呢?这一生,最坏的就是这个妄想,让我们东打西打,从天堂打到地狱,从地狱打到天堂。来来去去,来回地在那里打。你这个妄想不是很颠倒吗?但是,这一生宝贵的还是我们这个妄想。它正因为可以停下来,又可以去想;停下来,你一点伤害都没有,完全放开,不但天不怕、地不惧,就是阎罗王老子到你前面,你也无动于衷。
所以,修行在最初用功的地方,就是你看住妄想,把妄念转为佛念,把妄想转为念佛、持咒。在持的过程中,你心里其实就明明白白地跟没有念头相应。比如说念:“嗡嘛呢叭弥哞、嗡嘛呢叭弥哞、嗡嘛呢叭弥哞、嗡嘛呢叭弥哞……”,你这个心里面其实什么概念都没有。你念“ 嗡巴拉巴拉……”你这一想什么呢?你听很清楚的时候你在想什么?什么都没想。没有想。可是我们第六意识,它可以随时没有想,也可以随时想啊。你看,前面铺着红地毯,上面点着电灯,是不是?你不是打妄想吗?在你认识到妄想可以完全放下,无念,没有妄想,把妄想转过来,暂停一下,妄想分别给我们带来的一切痛苦,你当下就消失。
所以真用功的时候啊,打七之间,最好是没有问题的。不能问问题的。你问问题,就第六意识、妄想在那里痛苦了。要懂得这个方法,就是把所有的问题、所有的思想全部舍弃掉,清清爽爽的,不需要另起炉灶,也不需要去思考什么问题,也不需要应付考试,也不用升官发财,也不怕股市跌倒……都不用担心的。这个世界,有比你这样更轻松的地方吗?没有了。所以,第六意识一旦转过来,这种清净的本然就是智慧啊。把妄想转变为妙观察的智慧。停下来,这是止;清清楚楚,这是观。止观并用,定慧等持。这是一念就能相应的,哪里有那么遥远呢?当你止的时候,你不能呆呆地停在那里傻掉。身边一切,不需要起心动念,自然清清楚楚。所以听课是最好的,反正不需要考试,听不听都没关系。然后你把自己妄想停停掉,把自己妄想就象手机一样给它关关掉。前面的尘尘刹刹,各种情景了然于胸,但是心中,却依然一无所有。
这是从第一个阶段,把咒转过来,你就不需要担心你的妄想;但是一定要看到,咒被转过来,念头不把你牵到外面去了,你才能看清楚这种状态。
平等的生命真相
如果你妄想停下来,还很清楚地感觉我在这里念佛,我在这里听课,我在这里打坐,把这个“我”,潜意识地牢牢地看住,太在意这个“我”,太在意要“我”开悟,要“我”比别人好——这样用功,是不得力的。你要能够最起码知道,这个世界是无我的,这个身体也是无我的。从感觉有我转化成无我,这个需要你用第六意识去转换。说白了,如果你现在在这个世界,一下子就蒸发了,这个世界都跟你无关,你愿不愿意?很多人就会吓死了,不愿意。不愿意你就有我。你真能愿意,就让你从这个世界消失,那这个世界——原来的那个老的世界,真的就消失了;你不要了,它就能消失了。
禅宗祖师告诉我们,这是悬崖撒手。在悬崖顶上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正期盼能够救我的命,结果你手还撒掉了,一撒开,粉身碎骨,连那点根都要给你拔掉。这个根就是意根,就是我执的根。所以参禅的人,跟念佛、持咒、止观有所不同。参禅的人,是要上根利智的。我们大家如果舍不得这个我,还是想自己有家,有妻儿子女,还有很多事业要做,还要为这个世界服务,还要做很多好事,甚至还要护持三宝,还要修行,还要等开悟……这个“我”还是很重要的。
不能舍弃,那你就永远都舍弃不了。你不敢肯定无我,一旦觉得无我了,你会觉得没着没落,没地方着,会哭起来,会吓哭了。哎,有些人,一不小心打坐的时候打开了,真的吓哭了。他一看这个无始劫以来,本来有个我挺好的,我在这里用用功、打打坐,还得一点禅定;有时候跟别人讲讲话,人家还觉得我挺有智慧的。这会连这个我都没有了,不行不行!吓哭了,哭得很伤心。其实他不知道,他在那里哭的那个,正好就是无我的,就是起用了;就那个弯转不过来,就担心自己。打开了,看到了,他还哭了。不过哭过了他知道,他的痛苦从此也就一刀两断了。
我们大家如果听了这个法,知道佛法告诉我们认识生命的真相,它的本质就是无我,就是要把我们的第七识的我执,转化成平等性的智慧。什么叫平等性?你想我们大家都坐在这里,因为你觉得有一个我,所以我为坐标,那么就你、他、他、他……就有这么多人。假如你突然发现,你这个“我”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不存在了,这个“他”,又怎么会存在呢?
“他”,是针对我来说的。自我消失,你就看到一切众生的自我,都是可以消失的。所以你才能看到我们大家每一个人,都是无我的。这就平等了。这就不会说那个长得胖一点、这个长得瘦一点了;这个身体好一点、那个身体差一点了。本性就是平等的。在平等的本性当中,完全消失因为差别而带来的一切痛苦。我们凡夫是因为差别,而去寻找快乐;也因为差别而产生痛苦。当这个内在坚固的自我消失,没有人再来跟他比较,他也拿不出东西跟别人去比较。
有些人在对答禅锋,禅观的这个公案,机锋对答之时,以为要比个高低。其实是大错特错!如有比较,即落邪道。禅师的机锋对答,只是顺手、信手拈来,如实表现,并无胜劣、好坏之分。假如一落分别,即为我执,哪能是禅宗的公案呢?
所以第七识,这个坚固的我执一旦转过来,完全平等。如果你平时有一种优越感:我是当领导的,我是有文化的,我是年轻的,我是漂亮的……总有一种优越感在心中,你一旦看到了是平等,恐怕你不愿意----平等了多没意思啊,就突不出你的个性了。事实上,只有平等才没有痛苦。而我们的智慧的真相,我执的背后,深深地蕴含着无我的平等。只有在这个无我的平等当中,它散发出来的智慧、光明,才是普照大地,普照一切众生的,才能够随圆则圆,随方则方;才能够有感即应,无机不被。
假如你有“我”,你心就造一个型在那里了,让别人来靠近你,跟你相应。这怎么可能呢?你先做好一模型放在这里,你说让别人来按照我这个模型去,这怎么可能呢?按照你这个模型去的,一定是无常的,不长久。你一定不能普遍地对待一切众生。
所以有些人他说,这个世界是他创造的,是按照自己的形相去创造的。他创造的结果就是不平等。创造的结果就是产生各种各样的是非、善恶、好坏----因为他有我执。所以我们把我执打破,见到的是一个完全平等的生命真相。无我,才能够感应一切众生。而这个离我们远不远呢?诸位参禅,就是要参这个;打禅七,就是要把不平等的打掉,成为平等的。你就看自己念头生起来,在这个世界,或者,在你能够理解的生命景象中,还有没有不平等的心态在?还有没有人我、是非、各种隔阂在?长短方圆,青黄赤白,高低胖瘦,微尘大地、须弥芥子,还有没有差别在?如有差别,即是有我。
怎么能认识到无我?其实回光返照,你就看住自己念头没有生起来的这个东西,你平常感觉念头没有生起来也是我啊,这就是有差别的。这个我,如果给它粉碎了——虚空跟房子有差别的,所以虚空也不是无我;当你身心真空,连虚空和房子,有相和无相,全部平等平等,不二。这是在打坐当中就可以契入。所以诸位不要小看妄想停下来的这个样子。你妄想停下来,没有妄想了,这个时候,你跟平等已经很相近了。起码你在没有妄想的时候,能感觉你的心是平静的。你现在没有妄想,这个心是这样的感觉;你等一下没有妄想,这个心还是这个感觉;你就三岁五岁,妄想停下来,还是这个样子;你就七老八十,也一样,妄想停下来,还是这个感觉。所以,妄想停下来的本身,对自我来说,就是平等的。
不觉而觉的智慧
那么诸位就不要在那里难过,我用功多少年都不得力——因为你没有认识到,你当下停下来的时候,就是得力的时候,而且力量无穷。这是要有一定善根的,没有一点善根啊,他停下来不甘愿,心不甘情不愿,停下来一会又不想停,还是去跑。这是我们凡夫众生最无奈、最误会的地方。你看我们大家不远千里来这里,从黑龙江到这里都有几千公里,来干什么呢?看到了用功的方法,想得到楞严大定,开大智慧;但真正的大智慧现前了,你却不敢去承当;真正的定慧现前了,你却又不屑一顾。
有人说,师父,我要出家,出家生活无忧无虑,非常好。跑到我们这里来。当时我师父还在这里。我师父就打一碗饭,还是冷的,打一碗咸菜,咸得不得了,端给他吃,说你先吃饭。他拿起来看看说,师父我吃不下。吃不下你回去。也有一个人,看到佛陀身边跟了这么多弟子,国王将相都向他恭敬顶礼,于是要加入他的僧团,说,佛我要做你弟子,我要像你一样。佛说,可以,你把衣服舍掉,到那个人,刚刚死掉的那个人,在恒河的对岸,尸体正在烧,你去把他的衣服拿过来,穿在肩上,穿在身上——我们出家人要穿粪扫服。他说你这么荣耀的人,为什么还要我穿死人的衣服?佛说,那你不要跟着我。
我们现在都在感慨,孔老夫子,中国的圣人,大家都朝拜他,顶礼他。如果有一天,让你也象孔老夫子一样,站在大街上,茫然若丧家之犬,你愿意吗?有没有愿意的?恐怕你一百个不愿意。你总是看到了圣人的光环,没有看到圣人平常当中,那种智慧流露出来,完全无分别的平等状态。他的洒脱,不是让你有很多的荣耀,不是让你有很多的钱财,他是大智慧,穿透时空的智慧。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有:“哎呀,如果开悟啦,那多么幸福啊,是不是风吹来都不会冷啊?刀割下来都感到美滋滋的,很舒服啊!”是不是?不要想象圣人是你心中想象的那个妄想世界。其实离你最近的,就是你的圣人;离你最近的,就是你妄想不打的时候,那种洒脱自在。如果能够起用呢,就是妄想再打两个也无妨,因为是平等的。所以此中奥妙,全在当人直下承当。
而遇到一切情景,“但尽凡情,别无圣解。”真正用功得力的,不是看到几道光,不管是五彩、七彩还是七八彩,你就百千万亿彩,也不是圣人。不是让你看到什么、感觉到什么,而是让你看不到什么,感觉不到什么。《心经》、《金刚经》都是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相。无眼、耳、鼻、舌、身、意,不生不灭,全部都是告诉你,让你不感觉什么,而不是要你感觉什么。唯独你不感觉什么,你才能够感觉十法界生命当中的,哪怕你的血脉在跳动,心念在微微地动摇,你都清清楚楚。这不是人生的大智慧又是什么呢?只有这种无我的心态,无相的真心,才能够感觉得到你的微细的起心动念,在这个法界当中,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给你的生命,带来的是伤害,还是健康,清清楚楚;每一人念头在这个世界上投下来的,是炸弹,还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当你心无我,你看到了这一切,才敢讲得出来,世间这一切都有因缘果报。
所以用功真正得力,不是在你求得什么,而是在你舍弃什么。真能舍去一切,“万物皆备于我”啊!你真能舍去一切色尘,你的眼睛、眼根就清净了,你就能欣赏一切色尘;真能舍弃一切声尘,你的耳根清净了,就能听到一切的声音。你能聆听别人的声音,你就是一个智者;你能分别一切万相,你就是一个圣者。所以不要“贪看天边月,失去手中珠。”看住自己,或者把念头转为持咒,或者看无念生起来,平等无差别的内心。如此看,如此受用,一切法无相,无所着。
所以六祖大师告诉我们: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你看何等亲切啊!只有这样,六、七两识,在因中转化为平等性和妙观察,我们的第八阿赖耶识,清净的真心,就展现出象大圆镜一样的圆满无缺的智慧。其实也就在我们的六根门头,确实是放光动地。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就是你挑来挑去、选来选去,选坏掉了。一种平怀,泯然自绝。当下,却不放过。如果不会,大家继续努力。
《禅心密印 第五章 实修用功的方法》全文阅读结束。